你知道嗎?沒有智慧,知識越多反是負擔

2021-01-18 騰訊網

知識是認識,智慧是領悟,思維是運用。

印度作家克裡希說:「智慧與思想毫無關係。也許你非常聰明,能言善辯,博學多才;歷經滄桑,遊遍世界,研究,探尋,檢視,學習了大量知識,但是這都跟智慧毫無干係!只有心靈,頭腦和身體的真正和諧,智慧才會存在。」

01

當今時代多數都把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財富.....掛在嘴邊。

一個從農村的孩子,要想改變自己人生只有兩條路:

1、通過努力讀書考取好的大學,畢業後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改變自己的命運。

2、通過學一門手藝,靠手藝出人頭地,上述兩種都屬於專業知識改變命運。

02

在與客戶聊天中發現他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小性格要強,學習很不錯,見不得被同學超越,但凡被同學超越,心情有兩周都不能平息。

長大後見鄰居買房子,就埋怨自己無能,後來引導了幾次,他只相信自己什麼都好。

解鈴還須繫鈴人,當自己不想改變的時候外人根本沒法介入,這也是把知識僵化的現象。

當下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抑鬱症和神經病90%的病因就是,事想不通,還要強制自己去想,導致把自己關起來出不去,出現神經錯亂。

沒有智慧,知識越多越是是負擔;有了智慧,知識越多越好,因為智慧就是思路。

03

由知識到智慧,由智慧到思維層層向上,思維就是智慧積累形成的一種模式。

怎樣校驗我們是在知識,智慧還是思維層次?答案就是:人生只做三件事

1、此生為何而來(目標)

2、如何完成(方法)

3、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改善)

如果自己可以做出思考並且合理的把事處理好,而且後遺症少這屬於智慧層次;如果遇到事本來是往東,但是頭腦不加思考就往西這就屬思維層次。

一般由知識到思維需多年積累,當代為何有名中醫較少,原因是層次斷檔。心不靜,誘惑多,還不甘寂寞,守不住清貧。

如何運用思維和智慧去生存。站在思維高度去考慮,運用合理思路去指導,利用專業知識去化解。

04

知識是「對所有事物地屬性和聯繫的認識,表現為對事物的表象,感知,概念,心理等法則形式,可以通過書籍和其他人造物,獨立於個體之外。」智慧也是知識的升華,把所學知識實踐在生活並且深入理解而形成領悟,也為以後的為人處世形成思路。

智慧誰人都有,在如何啟發,我們的智慧是超越知識,體現為思想和實踐的合一。

智慧是累世所積,知識是後天所學,通過後天所學知識,去啟發累世所積智慧。

在我們中國社會很多有智慧的人都在底層,他們的知識不多但是說的話做的事既簡單又方便而且處理事還沒後遺症。

知識如同拔河隊員,智慧就是拔河繩子,要智慧和知識結合才能把隊員的實力體現出來。

05

我總結為思維改變心態,智慧決定出路、踐行得真理。

如果我們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遇事認為吃虧,感覺不公,所以看它好它就好,看它不好它就不好,一切皆有心生。

我們給老闆打工,老闆什麼事都讓做,做了就是傭人,不做就會被辭退,左右都不是如何化解?

做到差不多就行,此時必須運用智慧去隨機應變。

能成大事必備思維,要積極看待一切的人和事;運用智慧化解一切糾纏,通過運用知識跳出失敗的怪圈,突破人生的敗局!

知識改變命運,也會製造出問題,智慧能化解矛盾也有化解不了的,思維統領方向也會出現偏差。

怎麼樣能把握的更好,就是知識,思維,智慧的三者能夠合一,達到真正的知,這就是修己安人的過程。

相關焦點

  • 笛卡爾:知識越多,悲傷越多,大智慧藏著大痛苦
    有人該說,若本來就有醫學知識基礎呢?其實,那就不算臨時抱佛腳了。有人在網上發問:是讀書讀太少了所以太多煩惱嗎?提問者大概是以為讀書多了,煩惱就會變少吧。這可未必。儘管叔本華洋洋自得於思考創作的快樂之中,但是他也並不迴避越有智慧就越煩惱的事實,「確實,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並且似乎不無道理的說法就是:頭腦至為狹窄、侷促的人根本上就是最幸福的,雖然並沒有人會羨慕他們的這一好運。」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一書中將快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為機體新陳代謝能力所帶來的樂趣:這包括吃喝、消化、休息和睡覺。
  • 沒有負擔
    你知道為什麼神的話語以及神放在你靈裡的秩序不會是負擔、壓力或是壓抑嗎?因為祂告訴你的每件事都是為了你的益處和得勝!神知道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過出得勝的生活需要花費什麼,事實上,祂是唯一知道這些的那一位,這世上的人無法告訴你怎樣活出得勝的生活,但神知道!祂可以使事情有果效,甚至在黑暗之中,如果我們行祂話語中的引導、命令或觀念,我們就能得勝!
  • 減負,不是不要負擔,一點負擔都沒有,那就不可能學到知識
    減負本來是教育部門提出來,為了減輕孩子課業負擔。既然要減負,當然是負擔過重才存在這樣的問題。可是,現在減負被一些家長當作時髦來追了,一張口就是減負。老師正常布置作業,對學生進行訓練,一些家長也以減負為理由,跟老師唱反調。
  • 為什麼英語越早學越沒有負擔,越早學越容易?
    跟隨3~6歲幼兒的認知發展,我選擇了顏色、數字、食物、身體、衣服、動物、自然等7個主題,進行50多本書單的推薦。希望家長能夠給予孩子多元的嘗試,透過不同興趣的閱讀,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協助孩子找到有興趣的知識主題。
  • 復仇者聯盟3滅霸獨白:鋼鐵俠,你不是唯一被知識詛咒的人
    而託尼不同於滅霸的是,他製造奧創的本意是保護人類,用超級智慧做出了一套保護系統,應對即將到來的宇宙威脅,而始作俑者的滅霸在見到斯塔克後,自然知道斯塔克看到過那一個場景,所以他對才說斯塔克說出了:「知識的詛咒。」這句話。這就是第一種斯塔克知識詛咒的概念。
  • 小靈魂之旅:知識與智慧
    小靈魂:天上的父,我想知道更多關於、知識與智慧。天 父:我親愛的孩子,關於知識與智慧、你體驗到什麼?小靈魂:隨著人類獲取知識越來越容易,我對知識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似乎什麼都想學習、什麼都想知道。感覺自己在知識的海洋裡,載浮載沉、看不到岸,甚至有時、會迷失在知識中。小靈魂:我發現對知識的渴求,似乎和對其他東西的欲望是一樣的。與追求物質的欲望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當那個欲望強烈而深刻時,它變成了、海上的漩渦。一如宇宙中的黑洞, 瞬間將我吞噬。伴隨而來的是、情緒的發洩。我感覺到想吐、太多了、多到想吐。喘不過氣的感覺。
  •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是什麼你知道嗎? 2020-11-22 13:58 來源:天天學點新知識
  • 越「難帶」的孩子,說明越聰明?以下3個聰明信號,你娃有嗎
    只有自己當上了父母才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多麼費心費力的事情。如果孩子的性格恰好是比較活潑的類型,對父母來說,反而是一件"壞事"。因為孩子的精力仿佛沒有盡頭,他們的行為也常常不受控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
  • 【西來堂】淨因法師:知識、文化與智慧
    淨因法師: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美國總統歐巴馬嗎?陽陽:知道。淨因法師: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認識美國總統歐巴馬嗎?陽陽:不認識。淨因法師:你知道歐巴馬怎麼會不認識他呢?「知道」跟「認識」有什麼區別嗎?陽陽:認識……淨因法師:你知道一個人。卻不認識他,有點奇怪吧!好,你不用管我,你自己思考,好嗎?
  • 反詐智慧課堂走進塘廈,市民互動,一起反詐
    11月28日上午,由東莞市公安局、東莞市反詐騙中心、《廣州日報》主辦,塘廈公安分局協辦的「反電詐智慧課堂」暨小學生「我是小小反詐宣傳員」主題繪畫展覽頒獎活動在塘龍廣場舉行。本次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向市民傳授反電信詐騙知識,來自全鎮各小學的200多位小學生和家長參加了「反電詐智慧課堂」活動,充當起了義務宣傳員。
  • 負擔越減越重 根子就在應試
    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的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學生課業負擔越減越重。 多年來,一次又一次「減負規定」,一個又一個紅頭文件,非但沒有讓學生的書包真正輕下來,反而越減越重……這到底是為什麼?根子究竟在哪裡? 從縱向看,近年來,「唯學歷論」逐漸被「唯名校論」取代,一些單位招工開口「211」、閉口「985」,如果本科「出身」不好,即便你讀了名校的研究生,也可能免談。就業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讓縱向的焦慮層層傳遞,孩子們從幼兒園到高中,負擔層層疊加。 從橫向看,盲目攀比之風「罪不可赦」。
  • 心越平靜,你越快樂,智慧越高,你越通融
    演講主題就是「心越平靜,你越快樂,智慧越高,你越融通」。我入佛門是因為一個夢,夢到了我從來沒有見過的,他就是我的師父上本下煥恩師上人。記得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就對我說一定要去阿彌陀佛那裡,去得了也要去,去不了也要去,非去不可。當我離開要走的時候,他又給我說,要常回家看看。
  • 小學學英語十大危害,你知道嗎!
    這難道是孩子的錯嗎?隨便一個成人,你問他介詞是什麼,都不一定知道,就算知道,我敢肯定,沒幾個人能說明白!小學開英語課,學校老師家長們,你們都認真考慮利弊了嗎?!!!危害大的不可想像!!!!!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過早的開英語課!專家們,你們都認真論證研究過嗎????希望從國家層面,專家,學校,老師,家長都開始認真反省英語課的危害性與盲目性!
  • 智慧線越長的人越聰明!你的智慧線長嗎?
    智慧線越長越聰明,通過我觀察發現,智慧線越長越聰明,我觀察了5個人,這四個是我以前的同學,成績拔尖的那種,現在都讀重點。
  • 胃會越餓越小嗎?吃多了胃會越來越大嗎?胃:你想多了
    胃,你好嗎?很多肥胖的小夥伴都知道,肥胖就是因為吃太多了!那麼很多人的減肥第一步就是……餓!接下來還是……餓,直到把胃餓小了,這樣就能吃的少了?那是不是餓可以讓胃變小呢?吃多了是不是胃會變大呢?正常情況下,胃排空的時間在5分鐘左右,而大胃王為了增加胃的彈性比一般人吃的多很多,逐漸形成習慣,使胃容量和胃的延展性大大增加,蠕動加快,食物在胃部的停留時間短。簡單說大胃王,胃囊大、蠕動快、排洩快。胃會變大變小嗎?
  • 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一線老師為你分析
    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家長心疼孩子睡眠不夠,休息不夠,壓力太大。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其實老師的內心深處也很無奈,為什麼這麼說呢?作為一線老師,我來為你分析。
  • 《好好學習》成甲:越有用的知識越危險
    是不是多憑經驗、直覺?也就是說,我們基本的一個思考方式,就是通過學習、訓練,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具備解決問題的更好的能力。大家用經驗的方法應對複雜系統,有沒有用?有用,但還不夠。因為這個複雜的系統太複雜,導致我們不怕「一萬(因為這一萬是經驗)」,只怕萬一。「萬一」,是這個複雜系統不可知的地方,給你帶來的變化。
  • 乾貨 | 那些你不知道的爬蟲反爬蟲套路
    外包雖然不容易積累技術,但是好歹有正常上下班時間,爬蟲工程師連這個權利都沒有。 然而反爬蟲工程師就不可憐了嗎?也不是的。反爬蟲有個天生的死穴,就是:誤傷率。 2、無法繞開的誤傷率我們首先談談,面對對方的爬蟲,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如果限定時間的話,大部分人給我的答案都是:封殺對方的IP。
  • 多讀書:開發你的智力,增加你的智慧
    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書。多讀書可以增加你的智慧,開發你的智力。多讀書的第一個層次:增加你的智慧。很多學生總是覺得讀書辛苦,不願意讀書。更重要的原因是認為讀書沒有。當然這是錯誤的想法。我問你,如果一本厚厚的書,只帶給你一條有用的信息、或是計謀、或是智慧,你是否願意讀這一本書?
  • 心理學:「操縱與反操縱」你知道自己已經被別人控制了嗎?
    文 / 心理學知識星球「你並不是你自己的主人」或者說,你之所以成為你,除了內在的一些特質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人影響著你的決定?他們以影響你本來的目的從而達成他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