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認識,智慧是領悟,思維是運用。
印度作家克裡希說:「智慧與思想毫無關係。也許你非常聰明,能言善辯,博學多才;歷經滄桑,遊遍世界,研究,探尋,檢視,學習了大量知識,但是這都跟智慧毫無干係!只有心靈,頭腦和身體的真正和諧,智慧才會存在。」
01
當今時代多數都把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財富.....掛在嘴邊。
一個從農村的孩子,要想改變自己人生只有兩條路:
1、通過努力讀書考取好的大學,畢業後找一份不錯的工作改變自己的命運。
2、通過學一門手藝,靠手藝出人頭地,上述兩種都屬於專業知識改變命運。
02
在與客戶聊天中發現他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小性格要強,學習很不錯,見不得被同學超越,但凡被同學超越,心情有兩周都不能平息。
長大後見鄰居買房子,就埋怨自己無能,後來引導了幾次,他只相信自己什麼都好。
解鈴還須繫鈴人,當自己不想改變的時候外人根本沒法介入,這也是把知識僵化的現象。
當下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抑鬱症和神經病90%的病因就是,事想不通,還要強制自己去想,導致把自己關起來出不去,出現神經錯亂。
沒有智慧,知識越多越是是負擔;有了智慧,知識越多越好,因為智慧就是思路。
03
由知識到智慧,由智慧到思維層層向上,思維就是智慧積累形成的一種模式。
怎樣校驗我們是在知識,智慧還是思維層次?答案就是:人生只做三件事
1、此生為何而來(目標)
2、如何完成(方法)
3、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改善)
如果自己可以做出思考並且合理的把事處理好,而且後遺症少這屬於智慧層次;如果遇到事本來是往東,但是頭腦不加思考就往西這就屬思維層次。
一般由知識到思維需多年積累,當代為何有名中醫較少,原因是層次斷檔。心不靜,誘惑多,還不甘寂寞,守不住清貧。
如何運用思維和智慧去生存。站在思維高度去考慮,運用合理思路去指導,利用專業知識去化解。
04
知識是「對所有事物地屬性和聯繫的認識,表現為對事物的表象,感知,概念,心理等法則形式,可以通過書籍和其他人造物,獨立於個體之外。」智慧也是知識的升華,把所學知識實踐在生活並且深入理解而形成領悟,也為以後的為人處世形成思路。
智慧誰人都有,在如何啟發,我們的智慧是超越知識,體現為思想和實踐的合一。
智慧是累世所積,知識是後天所學,通過後天所學知識,去啟發累世所積智慧。
在我們中國社會很多有智慧的人都在底層,他們的知識不多但是說的話做的事既簡單又方便而且處理事還沒後遺症。
知識如同拔河隊員,智慧就是拔河繩子,要智慧和知識結合才能把隊員的實力體現出來。
05
我總結為思維改變心態,智慧決定出路、踐行得真理。
如果我們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遇事認為吃虧,感覺不公,所以看它好它就好,看它不好它就不好,一切皆有心生。
我們給老闆打工,老闆什麼事都讓做,做了就是傭人,不做就會被辭退,左右都不是如何化解?
做到差不多就行,此時必須運用智慧去隨機應變。
能成大事必備思維,要積極看待一切的人和事;運用智慧化解一切糾纏,通過運用知識跳出失敗的怪圈,突破人生的敗局!
知識改變命運,也會製造出問題,智慧能化解矛盾也有化解不了的,思維統領方向也會出現偏差。
怎麼樣能把握的更好,就是知識,思維,智慧的三者能夠合一,達到真正的知,這就是修己安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