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前熱身
英文寫作是一個創造與發現的過程,也是眾多烤鴨們的頭號敵人。提高英文寫作能力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思想內容、邏輯思維、語言能力。其中思想內容和邏輯思維與我們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大量儲備和積累,難以通過短期訓練集中突破。而語言能力,雖說與天賦有一定關係,卻可以通過短期的集中訓練得到迅速提升。鑑於此,秒殺英文寫作系列第一彈將重點爆破「語言能力」。你,準備好讓自己的語言能力爆表了麼?
▌ 準備裝彈:顛覆閱讀觀念
很多同學在學英語時可能會遇到這樣一個瓶頸:英語句子讀起來很簡單,但自己卻寫不出來。
這一瓶頸的產生主要是因為閱讀時的關注點不對。很多人在閱讀文章時往往只關注內容,而缺乏對文章語言層面的關注。
有人也許會說學習一門外語的最終目的是用一個新的角度去看世界,不應該過於關注語言層面的知識,但關注語言層面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掌握這門語言,與我們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是不違背的。
閱讀時只關注內容而忽略語言層面,雖然可以更快地獲取信息,但從語言學習的角度出發,這對寫作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因為缺少了對語言層面的關注,導致真正能夠化為己用的知識點寥寥無幾。更何況,有些句子只是看起來簡單,但細究起來裡面蘊含的知識點還是相當豐富的,如果一帶而過,那豈不是損失慘重?例如在新概念第三冊第17課中有這麼一句話:
Despite its immensity, it is both simple and elegant, fulfilling its designer’s dream to create "an enormous object drawn as faintly as possible".這句話內容上不難理解(儘管橋很大,但它結構簡單,造型優美,實現了設計者企圖創造一個「儘量用細線條勾畫出一個龐然大物」的夢想),但它包含的語言點卻十分豐富,從中可以學到很多地道表達,比如:
Despite sth.(儘管...)、 「fulfill one’s dream」(實現夢想)、伴隨狀語的使用等等。這些知識點想必大家都已習以為常,然而,你真的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嗎?
很多時候,只關注文章內容而忽略語言知識的閱讀方式有點像「水過地皮溼」,它容易導致我們眼高手低:閱讀過程中對某些語言點感到十分熟悉甚至乏味,因此我們往往會一帶而過,但真正到了英文寫作的時候,卻發現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提取出來加以運用。(更糟糕的是有些句子中的語言點過於高級,導致一些朋友根本看不出來,白白錯過精華)
這是因為,僅僅通過淺層視覺記憶掌握的語言點,由於缺乏深入的思考,往往只會停留在「見過」甚至「模稜兩可」的階段,而不會真正內化於心,在寫作時便難以快速而準確地輸出,容易出現下面的結果:
你:(讀完範文)哎!這麼簡單又好用的句型,我怎麼就是想不到呢?
句型:嗯?你是誰啊?我不認識你啊.
因此,要想真正吸收閱讀時遇到的語言點,達到寫作時信手拈來的境界,你還需要摻入足夠的思考來鞏固記憶。而這一步驟主要通過仿寫來完成:通過對閱讀時遇到的精彩部分進行模仿,我們能夠學習怎樣寫出靈活地道的英文,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段落的層次和邏輯性。
▌ 第一彈發射:閱讀與模仿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短語」「句型」「段落」三個層次入手。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沒有對單詞的模仿?這是為了防止大家過分追捧所謂高分「單」詞而寫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式的作文。我們知道,每一個英文單詞都不是孤立的,它們都有自己所屬的社會關係,也就是與其它單詞或短語構成的搭配。寫作時如果人為地割裂這些社會關係,生硬地套用高分單詞,即使搭配用對了,也只是多了幾棵「大樹」而已,成不了「森林」的氣候。反觀許多雅思歪果仁考官的範文,雖無樹木之高,卻有森林之勢,這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模仿短語
模仿短語是仿寫中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方法。例如,在經濟學人文章Charlemagne: When America sneezes ... 中,有這樣一個句子:
America’s circus-like primaries and gladiatorial presidential contests find few echoes in Europe, and Mr Trump, in all his preening, souffle-haired glory, is surely a generis American phenomenon.(美國如同馬戲團表演般沸沸揚揚的初選以及你死我活的總統競選在歐洲很難產生共鳴。頭髮蓬鬆、得意洋洋的特朗破想必只是美國特有的現象)
這個句子用了不少拉丁語和大詞,是經濟學人作者常用的炫技手段(考試中不要貿然模仿)。其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短語是「find echoes in ...」,本義為「回聲」的echo在這裡被引申為「十分相似的東西;共鳴」,仿寫如下:
a) Martin Luther King’s speech, I have a dream, found echoes in the hearts of man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 The evacua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opera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und echoes in the hearts of billions of patriotic Chinese.
又如,在一篇對印度經濟的報導Taxation in India: Take it easy中,有這樣一個句子:
Nothing in India is ever simple. It is too vast, too diverse, too argumentative and too democratic for any of its problems to lend themselves to easy answers.(沒有什麼事情在印度簡單過,印度過於巨大和多元,過於民主化,容易引發爭論,以至於對於印度遇到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這個句子的亮點在於「lend themselves to easy answers」這個表達,從中可以提取出一個固定短語「M lend itself to N」,意為「N適用於M;N對M有幫助」,「problems lend themselves to easy answers」即「對.問題有簡單的解決方案」。
這個短語放在解決方案類的文章中特別好用,比如最近垃圾分類問題成為一大難題,在相關話題作文中就可以這麼寫:
The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caused by mountains of gabarge are spuring China to take action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garbage sorting. But considering people’s common indifference to garbage classification, the current severe situation, if not impossible to ease, lends itself no easy solutions as might be expected by the policy-makers.
模仿句型
句子是組成一篇文章的最小單位,只有寫出精彩句子,才有可能寫出一篇好作文,模仿句型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所謂模仿句型,其實是在模仿短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難度更高,但訓練效果也會更好。在做此類練習時,我們要先對一個句子進行分析,從中提取出一個通用模板,然後根據這個模板,舉一反三,進行造句。
舉個例子,在經濟學人商業板塊中有這樣一篇文章:From noodles to poodles,其中有這樣一個句子:
It is less a sign that China’s long consumer boom is waning than that Chinese tastes are changing.(與其說是中國的消費浪潮已經衰退,倒不如說中國消費者的品味正在改變)
從這個句子中我們可以提取出一個很好用而且邏輯性很強的的句型模板:... be less a ... than a ... 意為「與其說.倒不如說.」。我們可以在對事物進行比較時應用該模板,例如,接著剛剛垃圾分類的話題,我們可以這樣說:
Behi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aste sorting policy is less an improvement in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an a compromise for the mitigation of waste contamination.(垃圾分類政策背後所反映出來的,與其說是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倒不如說是人們為緩解垃圾汙染所做出的妥協。)
再如,經濟學人有一篇對矽谷的報導,其中有這樣一個句子:
The reasons for this shift are manifold, but chief among them is the sheer expense of the Valley.(造成這一轉變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矽谷巨大的生活和工作成本)
文章背景是由於矽谷的生活工作成本越來越高,許多公司遷出矽谷去尋找更合適的地方。從這裡可以提取出一個句型:The reasons for ... are manifold(多種多樣的), but chief among them is ... 這個句型可以用來強調造成某問題最重要的原因。例如,近年來交通擁堵狀況越來越嚴重,在一篇介紹你對交通擁堵看法的作文中,你可以這麼寫:
又如,在衛報中有一篇關於兒童虐待的文章:
其中有這樣一句話:
The council’s defence has been that no one could have protected against deceitful carers and parents. But closer scrutiny of the case reveals that Baby P』s bruising stopped when he was removed for a short while from his abusers. It would not have been overly cautious to have put two and two together.第二句大意為「但仔細檢查後發現,嬰兒P身上的淤傷在他被帶離虐待兒童犯後不再增加」,從中我們可以提取出一個非常好用的轉折句式:closer scrutiny of ... reveals that ... 這是我在寫作中最喜歡用的句型之一,它可以用來引出新觀點或者與之前不同的發現,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連貫性。
曾經有一道雅思作文題目:
Foreign tourists should be charged higher fees than local people to visit cultural places and historical sites.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is statement?如果你持反對觀點,可以這樣論證:
模仿段落
模仿段落本質上是模仿段落的句間邏輯關係,它比模仿句子更難,但訓練效果也會更上一層樓:通過對文章經典段落的模仿,我們能夠學習並熟悉段落的基本構架,段落的展開方式,以及段落內部句子之間的承接等等,這樣我們在寫作時能夠更有效地組織自己的思想,寫出層次鮮明、邏輯嚴密的文章,尤其適合雅思備考的同學。在模仿段落時,我們首先應當判斷好段落中各個句子的邏輯關係,然後提取出邏輯框架,再套用新的內容進行改寫。這裡給出一個例子:
經濟學人中有一篇關於電子設備對兒童影響的報導,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Opinions on the effects of children’s digital-media habits are deeply polarised. At one extreme ... Others note that similar warnings were sounded when television started to sprea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抽絲剝繭後,這一段的邏輯框架是這樣的:Opinions on ... are deeply polarised(兩極分化嚴重). At one extreme ... Others note that ...
該框架可以用來說明人們對某現象或事物的分歧很大,列舉出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後,還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可以用在雅思作文的開頭),尤其適用于禁槍令、轉基因技術、核能等爭議頗多的話題。例如,在論證對轉基因技術的看法時,我們可以這樣寫:
▌ 有哪些可選擇的模仿材料?
模仿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著我們的模仿質量,因此模仿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要想讓自己在短時間內「仿有所成」,就必須選取足夠經典的文章段落進行模仿。在這裡推薦以下材料:
1. 如果你想提高議論文寫作,推薦《經濟學人》《新概念3》《新概念4》
關於對經濟學人的說明,可見不花錢也能訂閱《經濟學人》?
至於新概念系列,這套教材從上世紀出版以來就經久不衰,已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裡面的文章不乏大家之作,比如Life on a desert island, Education等等,這些文章提供了非常多值得借鑑模仿的經典句型和段落篇章,是極佳的模仿材料。
2. 如果你想提高英文描寫、細節刻畫的能力,推薦英文原版書The Kite Runner(《追風箏的人》)
這本書對場景和細節的描寫十分生動。例如,書中有一句話形容一片月光灑落進窗戶的畫面:A wedge of moonlight streamed in through the window. 其中wedge(楔形)這個詞極為形象,準確地描述出月光那一面寬一面窄的形狀,而streamed更是將月光比作流水,兩個詞一結合,一幅月光灑落窗邊的畫面立刻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見下圖)。如果有想進行英文創作的朋友,可以試著對這本書裡的精彩部分進行模仿。
(公眾號英語逆襲君後臺回復「風箏」,即可獲得The Kite Runner的電子版。其實我更想推薦這本書一波三折的情節,日後有時間我會專門寫一篇書評的。)
A wedge of moonlight streamed in through the window.
不過有必要說明一下,材料的選取在於精而不在於多。認認真真將幾十篇文章讀懂讀透,並選取其中的優秀句型段落進行改寫模仿,效果比囫圇吞棗讀上幾百篇文章要好很多。關於這一點,更詳細的論證請戳:三個錦囊妙計,讓你三天之內讀完400頁的英文原版書!
對經典作品的模仿是走向寫作高手的必經之路,我們可以從短語、句型、段落這三個層次入手,將提取出來的短語句型或篇章段落與要寫的話題結合起來進行改寫模仿,從而提高自己的遣詞造句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平時也要養成整理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建立自己的寫作語料庫,只有這樣,才能在寫作時做到厚積薄發。
▌ 最後的彩蛋
如果你是一下子跳到這裡來看的,或者囫圇吞棗,並沒有真正讀完全篇,那麼請立刻從頭開始看,因為秒殺寫作系列的四彈都是我按照特定順序精心排列的,中間有遺漏的話很難保證下一彈的質量。更何況絞盡腦汁寫完這篇文章花了我20多個小時,怎麼著也值得你細細品讀吧!
好吧,我知道你想說模仿太麻煩了,平時根本沒有時間做萬惡的模仿練習。不過放心,第二彈會比第一彈容易,我還是很仁慈的,最後扔兩顆彩蛋:
彩蛋一:想不想讓你的語法水平也向下面這位朋友一樣爆表?公眾號英語逆襲君後臺回復「語法書」,免費送你一套語法書!
彩蛋二:娛樂時間到
.ღ. 為什麼你讀英文總是讀得慢、讀不懂?
.ღ. 三個錦囊妙計,讓你三天之內讀完400頁的英文原版書!
.ღ. 學英語,這個網站必不可少!!!
.ღ. 語法到底有多重要?你的高中老師可能騙了你!
.ღ. 不要再花錢買經濟學人了!這裡有免費的!!!
看完你需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