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窮遊成了一種風尚。大冰在書中塑造的西藏如此令人著迷,跌宕起伏的江湖故事讓人心馳神往。不需要多少錢,只要有一顆嚮往遠方的心,說走就走的行動力就能實現「去遠方」的夢想。看過一則網絡故事,文藝女青年裸辭工作,扔下男朋友獨自一人窮遊西藏,回來時被男友發現出軌,竟然向男友解釋:「解放天性」。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經有過這樣一群年輕人,熱衷於窮遊,這本《達摩流浪者》就記載了美國上世紀50-60年代「垮掉的一代」的窮遊故事。
本書作者傑克凱魯亞克是20世紀美國文學的傳奇作家,被視為「垮掉的一代」精神偶像。出生於美國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印刷工,曾開辦過自己的印刷社。傑克凱魯亞克曾經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大二後輟學,先後從事過輪船廚工、加油站服務員、水手、報紙撰稿人、火車司閘員、電影公司編劇、冷飲店櫃員、行李搬運工、建築工人等。凱魯亞克本身就是「垮掉的一代」,生性自由散漫,不受傳統束縛。29歲結束橫跨全美的旅行後,用三個星期完成了「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在路上》。這本《達摩流浪者》是《在路上》的姊妹篇,僅用了11天就完成了。
我讀的是中信出版社大星文化出版的《達摩流浪者》,不得不誇一誇這一版的設計,真的太美了!贈品太用心了!貼心贈送了機票式書籤、地圖、背包清單和寒山詩集。這本小小的寒山詩集印刷精美,排版精妙,部分詩歌有英文翻譯,朗聲閱讀英文詩歌,有一種走入了小說的奇妙感覺。我真的被這一版的包裝和贈品所打動。
初代美國背包客的故事更加精彩!嚮往自由的青年詩人雷伊,常年背包遊歷四方,在旅途中他遇到了逍遙率性的禪修者賈菲。倆人意氣相投,一起踏上了追求自由和禪理的旅程。這一路有很多奇遇:與老廚師的對話中頓悟禪的神韻;在山間偶遇有靈性的小鹿;瘋狂又神奇的雅雍禪修。有趣的是,「垮掉的一代」非常崇拜唐代高僧、隱逸詩人寒山,寒山詩經被奉為精神聖經。當然,我覺得這有點像中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剛好寒山的作品相對淺顯易懂好翻譯,他生性曠達,隨心的行為作風深受「垮掉的一代」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凱魯亞克的寫作手法也非常特別,作者稱之為「自發寫作」,也就是隨思隨寫,不停頓,不設限,不刪改,任由內心傾吐並將其迅速記錄下來。剛開始看到這樣的文字的時候確實頭疼,但是逐漸就被作者無與倫比的文學才華所打動:敏銳地感知、準確的表達和豐富的內容。比如書中關於賈菲的一段描寫:
大學無非是些專事美化的學校只為粉飾中產階級的無個性後者通常會在校園的外圍找到它的完美表達在一排排富裕宅邸裡戶戶都有草坪間間都有電視機人人都在看著同樣的東西想著同樣的東西與此同時這世上的賈菲們卻在曠野裡徘徊以傾聽曠野中呼喊的聲音,尋找群星的迷醉,尋找無相無奇無度之文明點起源那黑暗玄妙的秘密。
這一段對於美國中產階級和美國大學的描寫真是太妙了!讓我忍不住想起了《優秀的綿羊》這本書,寥寥幾句基本道出了《優秀的綿羊》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傳統的中產階級和新生的「垮掉的一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垮掉的一代」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他們生於二戰之後,被傳統所束縛,叛逆是他們的武器,想要努力的發聲,活出自己的精彩。
這本《達摩流浪者》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對於美國的影響深遠,著名企業家、蘋果創始人賈伯斯也曾經去過印度靈修,與凱魯亞克有過相似的經歷:不肯承認自己的親生女兒。這或許是一種巧合,但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反映了美國的一種社會文化。如果你想了解美國文化,了解「垮掉的一代」文化,一定要看看這本《達摩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