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好吃不如餃子」展大俠也好這一口,何家勁一邊一口一個餃子,一邊曬美食,大俠吃餃子氣勢上從來不輸,氣勢這一塊拿捏得死死的。餃子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的美味,不管你喜歡啥口味,總有一款適合你,餃子也是美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最佳體現。
餃子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獨佔一隅,也是毫無爭議性的中國美食,在全國各地都有,每個地方都當地特色的餃子。過去農村,在北方吃餃子總是帶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聽說誰家吃餃子那可是大事,要是碰到誰家包餃子,那便是貴賓級別的招待。很多時候餃子熟了,要是肉餡的那是必須要端一碗給家族中的長者,這是傳統,也是美食文化中,值得現在很多人思量的東西。
餃子的好吃在於菜面合一,皮好、餡香才是好餃子。從這點上講,凡事追求皮薄餡大的餃子,百分之百的不好吃,也稱不上美味,一般有這種誤解的都是南方人。因為,南方以大米為主食,對麵食的製作很多是烘焙方面的知識,就算包水餃,也是買來的餃子皮,這種餃子皮一般是紅薯粉和麵粉混合製作的,本身就失去了餃子皮的靈魂。因此凡追求皮薄餡兒多的,都不會吃餃子,談不上香不香。
餃子本身屬於蘸食,這是餃子和餛飩最大的區別,南方對餃子的誤解也是和餛飩有關係,我們知道餛飩皮薄餡大那才好吃。餃子需要配上香醋、辣椒油、大蒜配製的蘸料才好吃,就算是餃子餡的味道不夠,完全可以通過蘸料補償,改善餃子本身的味道不足,所以餃子在拌餡的時候可以照顧口味淡的朋友,這樣就可以方方面面照顧妥妥噹噹。
好吃不如餃子,在於餃子餡的味道包容,你可以千挑萬選,選擇你喜歡的餡吃,就算你喜歡辣椒,也可以包一頓辣椒水餃吃,只要你喜歡,就沒有餃子做不到的。韭菜雞蛋餡最為經典;羊肉餡最為鮮美;三鮮餡可以吃出海鮮的感覺;薺菜餡可以領略野菜的風味;土豆餡顯得樸素,像我個人喜歡吃茄子,所以就用茄子包了素餃子,味道讓人慾罷不能。
我總結了餃子的好吃的三個要素:
第一、誘人的香味
從出鍋那一刻,你的期盼總會落到實處,咬破一個餃子,香味瞬間佔據周圍的空間。不管是什麼餡的餃子,香味總會帶著一種特殊的味道,那就是面菜合一的香味,這是餃子標誌性的香味。包子雖然也是面菜結合,但是發麵的味道和餃子皮的味道大不同,閉著眼睛就能聞出餃子和包子的區別,除非你兩者都沒吃過。
第二、光亮的色澤
我並不排斥五顏六色的餃子,但是好吃的餃子都是亮堂,泛著光澤,每個餃子都充滿生機,在盤子裡猶如一個個鮮活的小魚。相反,一個個昏天暗地的餃子放在你面前,請問你還有食慾嗎?事實上彩色餃子一點都不會增加營養,只是個性化,發朋友圈倒是挺好。
要包出色澤光亮的餃子,有個重要因素就是包好的餃子一定要放好,不然很容易沾在面板上。最好是放在這種竹面蓋簾的餃子託盤上,省空間,煮的時候也好拿。
第三、絕版的味道永遠是第一個
有了以上兩點,你是不是該夾起一個水餃,然後迫不及待的放入嘴中,請記住,這樣會出問題。為什麼呢?因為燙嘴,反而嘗不出什麼味道。所以不急,先入蘸料,來個起碼的降溫,然後咬開,再品嘗期待已久的味道。每個餃子都是自己獨立的絕版味道,第一個永遠是最好吃的,吃到最後會有一種味覺上的疲勞,也就不那麼香了。但是你會想起第一口的味道,要麼很香、要麼嘴巴燙個泡、要麼不香,味蕾總會告訴你,餃子的美在何時何地。
領略了餃子的風採,再看看展大俠吃餃子的風採,是不是覺得下一頓要吃餃子呢!你的家鄉都有什麼餡的餃子呢?都來評論區聊一聊餃子中的那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