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組委會對話設計師梁建豪,聽他講述他心中的民族服飾進階之法。
生活在偉大祖國的南方、一個四季常青海島上的民族——黎族,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鬥爭傳統和悠久歷史文化基因的民族。在黎族人民的歲月長河之中,盛開著諸多挺秀美的珍貴花朵,豐富的民間傳說、悠揚的黎族民歌,以及燦爛多彩的黎族傳統服飾,黎族姑娘們雙足蹬著腰機,十指飛針走線,編織著黎錦,編織著生活,用海島棉、麻、樹皮纖維和蠶絲等等傾吐傳承千年的深情詩語。
梁建豪是個在海南求學的廣東男孩,少年如風,自在遨遊,肆意張揚的少年氣在他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喜愛設計是因為這是一個需要創意,不用死記硬背的專業,不必墨守成規,而是要勇敢打破條條框框,有一種『一般人做不到』的感覺」。這個青蔥少年直言自己對民族文化的偏愛。「我很喜歡民族的東西,關於每個民族的服裝特色和人文風俗都想去接觸,去了解,去研究,去發現其中的美,然後結合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儘可能地創作出一些作品。」梁建豪說。
黎錦技藝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堪稱海南民俗文化的瑰寶。黎錦技藝傳承人作為非遺的重要承載者和傳遞者,以她們非凡的才智,創造、掌握、承載著非遺項目的文化傳統和精湛技藝,讓黎錦走向現代、走向大眾,走向世界,也走進了梁建豪心底。「我在海南上的大學,最開始對民族服飾有研究的就是海南黎族的黎錦。黎錦是海南島上最貼近黎族族群的民間藝術,它大量運用日常生活所見創造質樸自然的藝術構圖,其鮮明特徵和濃厚生活氣息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它製作精巧,色彩鮮豔,服飾的圖案多取材於黎族人民共同的價值目標,比如祈求部族平安、人丁繁衍、狩獵豐盛等。」
「我對這次活動表示非常贊同,覺得對少數民族服飾的弘揚推廣起很大作用,雖然是首屆舉行,但是已經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設計能手前來參賽。」梁建豪希望民族服飾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在繼承傳統的情況下多與現代服飾和現代科技相結合,讓年輕人對其產生好感。特別是面臨遺失的民族服飾圖案、織布技藝和製作手法等,希望關部門加強保護,加大扶持,也希望非遺傳承人可以通過網絡小視頻和網課等形式進行非遺傳承授課。
作者:許靈然 鄧詩源
責編:王新穎
審核:蒙樹起 梁 晴
監製:韋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