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就生病,各種問題齊爆發?您可能要關注孩子的心理

2020-09-16 圓融心理

每年的開學季都是家長和學生的一場「硬仗」,在經歷了漫長的假期後,孩子的內心多多少少會發生一些變化。
有些孩子會厭學、拒學,甚至出現身體上的不適......
孩子究竟怎麼了?孩子拒絕溝通怎麼辦?如何緩解孩子的開學焦慮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文章,讓我們一起走進孩子的內心,幫孩子順利度過「開學焦慮期」。


開學季,煩心事層出不窮

開學已有兩周,最近中心接診兒童青少年心理的的案子增多,為什麼,開學了,孩子的問題開始頻頻爆發?

從學齡前到中學,隨著孩子年齡的變化,開學前集中爆發的表現也各不相同:


幼兒園階段

哭泣、沉默

吸吮手指、咬指甲、拉頭髮

退行、尿床

過度依賴、不安、敏感

過度活躍、好動


小學階段

緘默、不語、學習動機降低

易怒、抱怨、攻擊、違規

焦慮、恐懼、抑鬱、哭泣

不合理要求增加

難以專注、脆弱、易疲勞


中學階段

退縮、孤立、冷漠、情感隔離

過度擔憂、害怕、強迫行為

憂傷、抑鬱、愧疚、自責

成績退步、性情轉變

自我為中心、壓抑感受


當我們試著去了解孩子的煩惱時,會發現孩子心中也各有各的煩惱:


「開學後要重新分組,我不願意和其他同學一組!」

「作業又要多了,怎麼寫得完?」

「要換班主任了,聽說他很嚴格,該怎麼辦呀?」

「都沒人願意跟我玩,怎麼做才能讓同學們喜歡我?」


無論是哪種問題,都要在有效溝通的基礎上去逐步解決。但最讓家長們崩潰的是兩個最大的困境:

一是無法讓孩子聽話,

二是無法讓孩子願意講話。

這也可以看出親子溝通上出現的問題,著實給了家長不少的壓力。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面對和管理自己的壓力。

首先,對孩子而言,爸媽是最值得依靠的人。

因此,要跟孩子建立有效溝通的習慣,透過溝通了解孩子在學習、社交、活動等方面的情況。從跟孩子的互動之中,去了解他的情緒狀態,發現他當下遇到的困難,讓孩子有機會說出心裡的話。

其次,家長要協助孩子調整好生物鐘。

將隨意慵懶的假期時間調整回來,到點就洗漱睡覺,適應上學節奏的睡眠時間。同時,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同時養成良好的習慣。

輕微的開學焦慮其實並不可怕,家長在臨開學的時候應當多注意孩子的變化,調節好孩子的心情,陪伴孩子,讓孩子提前做好適應準備。


開學就生病?可能要關注孩子的心理

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開學前只需要吐吐槽、撒撒嬌,適應上幾天也就好了。但另一些孩子就沒那麼幸運了:

「媽媽,我肚子好痛,今天可不可以不去上學?」

「爸爸,我覺得頭疼得快要死了,能不能不去學校了?」

…………

總會有些孩子在開學前幾天,不停地說這裡不舒服、那裡疼。起初,父母會懷疑這是孩子不想上學的藉口,但當看到孩子難受的樣子,只得妥協,讓孩子在家中休息。家長們心疼的同時,心中也滿是疑惑:難道真就這麼巧,每次都趕在開學前生病?

殊不知,這可能是孩子拒學的初期表現。


真實案例分享:

剛升初三的小靜,曾是全校的尖子生。念初中時,媽媽把她送到當地最好的學校之一。

初衷只是希望小靜學習上能更上一層樓,可這樣的想法從一開始就破滅了。

面對陌生的一切和優秀的同學,小靜曾經的學習優勢不復存在,巨大的落差讓她產生了強烈的挫敗感,也讓媽媽變得焦慮。

開學第一周,有天早上小靜感到腹部劇烈脹痛。慌張之下,媽媽立刻送她去醫院檢查。

各種檢查做了一遍,也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後來大夫建議去心理門診看看,醫生診斷這是心理壓力導致的身心症狀,建議小靜在家休息。

這一次,回到家的小靜,走出家門變得寸步難行了,與父母的關係也降到冰點。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近些年來焦慮心理越來越嚴重,甚至「疑病症」也越來越多。其實,問題往往不是出在身體上,而是心理上,但我們很少往心理健康的層面去想。在屢次緊張和擔憂中,人體把外界壓力造成的焦慮轉移到身體上,導致了「疑病症」的產生。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議題及壓力,他們年齡雖然小,但是對生活事件的感受卻是相當敏銳和直接的,情緒反應有時候甚至會比成人更加強烈。許多在成人眼中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卻極有可能在孩子的心裡埋下問題的種子。


在我們中心接觸的「拒學」案例中,爸媽往往更關注怎麼讓孩子早點返校,儘早適應外面的環境。然而,想讓孩子「回到學校」的美好願望,往往都以失敗而告終——孩子就是因為感到不適才要逃離。「好好學習才能找到好工作」之類的話,在孩子看來毫無說服力。對孩子來說,「工作」「未來」很是遙遠的事,而當下的挫敗與焦慮感才是真實而強烈的。

每次看到孩子們強忍著不讓自己落淚的時候,我都很想去鼓勵他,讓他振作起來。但拒學問題的解決相對複雜,只有了解了背後的成因,明確了孩子遇到的困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他。



不是「孩子有什麼問題」,而是「孩子發生了什麼」


每次臨近開學,家長們總會面臨一些困惑,比如:

乖巧的彤彤開學就五年級了,臨近開學,媽媽發現她開始變得跟前段時間很不一樣。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睡覺更遲了,早上喜歡賴床,情緒也變得不安。每天她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玩手機,只要談到跟學習、作業有關的事兒,彤彤臉上的笑容就會突然消失,還會跟媽媽發脾氣......


琦琦是個自我要求很高的孩子,開學她就要上高一了,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家去上寄宿學校。這個假期一直在補課的她,學習上的專注力越來越不集中,她逐漸變得沉默寡言,不願跟人接觸,還出現了嚴重的失眠。有時候,聽到她在房間偷偷哭泣,媽媽很心碎,想跟她聊一聊,卻苦於不知道如何溝通……


以上種種,都是開學的正常反應。我們看到孩子變得不一樣,其實都是在給我們釋放求助的信號。

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都是一個學習調整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比如:

自己有哪些情緒?

身體有哪些感受?

如何來處理這些感受?

…………

當孩子已經無法有效處理情緒與身體的感受時,行為問題就開始出現,像是無法專注、衝動、和同伴起衝突、焦慮,甚至自殘等等。如果我們只看到孩子呈現出來的問題行為,想要「對症下藥」,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都表明,成年之後的心理問題,與小時候的心理狀況有關。我們需要像關注他們的身體健康一樣,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然而,長期以來,我們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注都存在嚴重不對等的現象。不妨想像一下,如果一天你發現孩子身體不適,一定會放下手中的事情,帶孩子去就醫。可是今天如果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覺得很孤單!」你能敏感地覺察到孩子的需求嗎?

作為家長,我們重視學習,有自己的教育觀。但在問題面前,所有的教育觀恐怕都會崩盤。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你真的知道嗎?如果他遇到困難而無法言明,要怎麼才能真正幫助到他?


解決問題的前提,永遠是去面對問題、理解問題,從而理解孩子。有時候,一個善意的問候、溫暖的擁抱,力量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


所以今天,讓我們對那個害怕去學校的孩子說:

「我不在乎你現在能否去上學,我在乎的人是你。你的心情、你的難過、你的擔心、你的喜悅、你想和我分享的一切。我在乎的是你。我知道,爸爸媽媽有時候因為著急,讓你有了壓力,所以你低頭不語,但我會一直在這裡,我想好好地陪著你。」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有情緒困擾,或者任何形式的心理困惑,請不要忽略它,也不要總選擇自己扛。

可以底下留言或私信我,向專業的諮詢師傾訴,我們會不定時上線予以答覆。

相關焦點

  • 開學就「生病」,各種問題齊爆發?孩子的心理不容忽視
    這時候,家長要多反省自己:平時是否有跟孩子建立有效溝通的習慣?是否及時去了解孩子在學習、社交、活動等方面的情況?是否跟孩子保持互動,了解他的情緒狀態?如果都沒有,那麼孩子遇到難題,自然也沒有機會說出心裡話。除了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家長還要協助孩子調整好生物鐘。
  • 孩子入園就生病?開學+換季,家長一定要注意
    1,仔細觀察孩子的狀況。家長應該在孩子入學後,仔細關注孩子的狀況,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發生的不同。發現孩子有身體不適,立刻送醫或者請假在家。不要存在僥倖心理,孩子的身體健康高於一切,不可忽視。家長還應該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觀察孩子是否因為開學而有心理上的負擔。可以多和孩子進行交流,詢問幼兒園的狀況,發現孩子情緒低落焦慮時,及時進行引導舒緩,讓孩子調整好心理狀態。避免因為情緒焦慮而引發體質下降,以免引發疾病。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朋友梅芳的寶寶三歲了,今年上幼兒園,開學沒多久就聽老師反應孩子不合群,性格有點孤僻。建議梅芳帶孩子去找個兒童發展醫生(屬於心理醫生)諮詢一下。就是不大愛開口,有些時候跟他說話總不理,梅芳覺得孩子還小,這些也算是正常的,長大應該也不影響什麼。現實中也有不少家長常常工作忙顧不上孩子,以為只要給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對孩子一些不太正常的情況也覺得問題不大,熟不知寶寶的心裡已經生病了。如果寶寶心裡生病了能不能看出來?其實也是有一些方法可以看出來的。
  • 孩子生病要不要堅持上學?可能我們都錯了
    導讀:孩子生病要不要堅持上學?可能我們都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生病要不要堅持上學?可能我們都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家長要格外注意開學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還是開學後升學了、要去新的學校學習生活的學生,他們都會對開學這一事件產生心理波動。首先,從假期中家裡的自在到開學後學校的約束環境的轉變。家裡往往是自在的,孩子在家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發展自己感興趣的愛好,找自己喜歡的朋友玩。學校呢?當然會有不同。學校是集體生活,而且是以培養孩子的知識能力為目標的機構生活,學校有各種學習紀律和生活紀律。一句話,孩子在學校這個組織要受到各種規範的約束,遵守各種規章制度。這個轉換是孩子需要適應的。
  • 孩子怎麼一開學就生病?專家:可能是……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一上學就生病!前半年因為疫情一直在家,照顧得仔細還好一點,現在一開學會不會又開始生病呢?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其實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以外,每天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關心有心病的孩子 先要關注生病的家庭
    當9月「開學恐懼症」遇上「秋季抑鬱症」,近期到心理門診進行諮詢的孩子和家長有所增加。怎樣能及時發現和科學解決孩子學習問題、性格問題和生活問題背後隱藏的心理問題?心理專家提醒家長,先要警惕家庭環境是否出了問題,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改變家庭教育環境開始。
  • 孩子不愛上學是心理問題導致,您家孩子有這4種表現嗎?不容忽視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們一直上著網課,馬上孩子們就要正式開學了,但是孩子們出現了更多心理困擾,比如:不愛上學,不愛和同學溝通交流,懼怕新知識等等……小編提醒大家,如果孩子出現下面這4種表現,家長要注意孩子心理健康,家長一定不要忽視了!
  • 孩子一開學就生病?可不是裝的,2個原因6類孩子易「中招」
    前幾天,寶媽群裡一位寶媽說自己兒子幼兒園剛開學3天就生病了,扁桃體發炎都說不出話了,看孩子喝水都痛苦的樣子,她是心疼的不行。她說孩子平時生活習慣就不好,晚上睡覺總是踢被子,還愛吃冷飲。聽她的意思就是覺得孩子生病和這些不好的習慣有關。但是她好像忽略了一個問題,她兒子平時也愛這樣,明明都沒啥問題,咋一開學就生病了呢?
  • 怕啥來啥,一開學就生病!做好這3點,打破「開學就病」的魔咒
    進入9月後,不少地方也都陸續開學了,在家困了一個學期的「神獸」們終於歸籠,家長們也終於解放了。不過作為家長,終歸還是各種「操碎心」,剛把孩子送進園,就又開始擔心孩子不適應、生病的問題。可能是這幾個原因有經驗的家長,了解孩子在剛開學的階段容易生病,就會特別留意孩子的身體情況,可往往還是中招,真是怕啥來啥。不過,一開學就生病,可能有這幾個原因。1.
  • 孩子怎麼一開學就生病?專家:可能是吃多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一上學就生病!前半年因為疫情一直在家,照顧得仔細還好一點,現在一開學會不會又開始生病呢?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其實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以外,每天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在飲食上不注意,經常進食一些和體質相牴觸的食物,久而久之就會讓體質越來越差,也容易反覆生病。
  • 開學季:比關注孩子學習更重要的事,許多家長都忽略了
    昨日,隨著許多學校開學,宣告著學生暑假的結束,對於許多家長來說,真如遇到大赦一般,終於開學了,熬了兩個月的父母終於解脫了,可是面對學習和競爭的各種壓力,許多家庭又將開始上演輔導作業時雞飛狗跳的的畫面。對於許多家長而言,學生開學後最重要的事,當然是學習!
  • 一開學孩子就生病?做好這2點,孩子健康迎開學!
    黃帝內經說生病不在乎三個原因,天氣,情緒,飲食,現在孩子們已經陸陸續續開學了,一些小寶寶也要上幼兒園了。孩子開學本來是件開心的事情,但也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9月開學季,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季節。尤其是一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沒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先被各種疾病擊倒了,似乎「開學季」怎麼都繞不開「生病季」。01孩子一返校就生病?據調查:近九成孩子在入園初期會出現各種不適應症狀,超過一半的孩子入園後生病機率明顯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學期生病超過3次。
  • 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咋辦?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解讀不同年齡段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不相同耿峰說,「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也是不同的。,也可能導致「開學症候群」的出現。
  • 家長覺得孩子有「心理問題」,想看心理醫生。這個做法對不對?
    兮爸爸認為:這個提問,實際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家長認為孩子病了,二是要看心理病生。這兩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第一,有心理問題找心理醫生,這是對的。[贊][贊]因為,隨著GDP上升和經濟條件改善,心理不健康和心理疾病已成為影響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的主要問題。
  • 孩子上幼兒園頻繁生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我家孩子去年開始上幼兒園,上個學期生病感冒了四五次。由於疫情,孩子在家七八個月沒有去上學,身體一直棒棒的。今年秋天開學才三天就生病了,家人都很著急,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上幼兒園是集體生活的開始,接觸病原菌的機會明顯增多。交叉感染也變多了。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網評 | 開學需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國內省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春季學期全國校園零感染,為秋季學期正常開學打下了堅實基礎。按照全省統一部署,今天,佛山全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如期全面開學了。當前,防境外輸入、防省外輸入、防輸入校園的壓力持續存在。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要落實到位,已是大家共識。
  • 【熱點】孩子怎麼一開學就生病?專家:可能是吃多了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孩子一上學就生病!前半年因為疫情一直在家,照顧得仔細還好一點,現在一開學會不會又開始生病呢?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呢?其實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的原因除了先天因素以外,每天的飲食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社會飛速發展,經濟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家長特別關注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卻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導致離孩子越來越遠,有時候還會釀成大錯。前幾天看到一個孩子因為被母親扇耳光而跳了樓,丟掉了寶貴的生命。其實扇耳光只是一個導火線,母子之間平時應該是缺少溝通,從而母親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動態,才導致了這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