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難免迷茫,但總會有出路。
大家好,這篇文章我們講一講廣告優化師有前途嗎?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看到一些小夥伴比較迷茫,焦慮,不知道怎麼規劃自己職業發展,所以想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不雞湯,不消極,純屬個人觀點。
因為國內競爭的白熱化加劇,以及一系列政策,很多公司開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尋找出海的機會。隨著出海公司的增多,優化師的空缺也在增大,甲方乙方團隊都在招人。因著這個機會,很多小夥伴加入到優化師這個行業中來。這是一個快速興起的職業,由於沒有長期的積累,過快的增長也讓很多人找不到方向,比如以下兩種情況:
一種:剛入行,有些天賦的優化師:肯學,跟著能力強的師傅,在無形中少走很多彎路,少踩很多坑。自然而然,靠能力也和公司內2-3年的優化師拼個旗鼓相當,或者在某些範圍做的更好,內心開始失衡,2-3年的優化師能推的offer,我也能推,有時候反而推的更好,憑什麼拿到的薪資比較我高?(雖然很多公司都是秘薪制,如果想打聽還是有辦法的)。大多數會以選擇跳槽來結束,可能重複同樣的歷程,薪資也許會比最初高很多,但總有到天花板的時候,薪資上不去,職位不可期,開始迷茫。
一種:有經驗,或許不是那麼突出的優化師:有個3年以上經驗,或許能力不出眾,但也找不到槽點,倒也勤勤懇懇。不過一來沒有那些能力強的耀眼,二來長江後浪推前浪,很多新人於公司更節省人力成本,推廣中時有新奇特想法,結果吊在中間,前後比不過,陷入無盡的焦慮當中。
這些情況如果沒辦法調整好於人於己都不利:於公司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於己無法成長,只會自怨自艾。大抵也是沒有方向感所致。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說說優化師的出路在哪裡?
大家工作無非是為了掙錢,掙錢分為近的錢和遠方的錢。
首先我們看看近的錢
拿北京來說吧,新入行的優化師稍微懂一點優化大概也能在8k起,有一些經驗的優化師的薪資大概在10-20k之間,能力更強的人即在20-30k或者更高了,隨便從某招聘網站上扒拉張圖片供大家參考:
首先你要分析你自己的優化能力到了哪個階段,不斷的去深化你的學習能力,以下列了幾個階段,僅供參考:
新手村
特徵:
對Facebook/Google平臺模糊了解;
所經手帳戶維護數量 < 10個;
只會簡單的調整出價,開關廣告;
帳戶關出價統一,出價無規律可循;
對於素材表現不知道如何處理,只知道價格高的關,低的保留;
碰到帳戶問題,不知如何下手處理。
客服級
特徵:
熟悉Facebook/Google Adwords,對Facebook/Google Adwords有系統學習;
維護優化帳戶數量 50-60個;
注重消耗,會關注CTR,CVR以及廣告質量;
能很好運用Facebook/Google Adwords,例如各種類型廣告(圖片,視頻,輪播,全景,試玩),定位,出價,但不注重後期跟蹤,抓不住重點,無法從現有的數據裡提煉出規律;
對於出價有一定的規律,但是帳戶結構還會比較鬆散混亂。
專業級
特徵:
熟練掌握Facebook/Google Adwords廣告,了解平臺各項功能;
優化維護帳戶數量超過300;
注重帳戶轉換,以ROI為目的,會反向推導push產品端進行改進;
出價有規律,但調價多次才能到達相關位置。
大師級
特徵:
Facebook/Google Adwords熟練掌握,並有個人心得;
可以解答任何關於FB/Google廣告及相關產品知識,優化建議,擁有自己的資料庫;
開展個人服務,有自己獨到見解;
出價有規律,但又有獨到之處,3次調價,即可達到相關位置,快速出奇蹟;
提高ROI效果,能運用數據分析,提出優化建議。
大神級
特徵:
廣告形式再多變,我亦自如,出價只調一次,就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Facebook/Google AdWords的漏洞全知曉;
財務自由或者自立門戶,紅紅火火;
著書立說,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理論。
大家可以根據以上的劃分,看看自己到了什麼段位。
其次遠方的錢
我這裡分別以甲乙方公司優化師各做分析:
乙方代理公司優化師
優化師要面對各種類型客戶,一般是當季什麼品類火,投放的此類型offer就多一些。由於接觸的類型多,主要是往投放的廣度來走,那麼我們該如何來找到我們遠方的錢呢?
沒有人能對所有品類擅長,首先要找到你擅長的品類,做好做精,這是你的資本。
1.在一些乙方公司大多會成為優化師leader,負責Media buy業務或者業務骨幹掌握大客戶的絕大部分流水;
2.做的有些名氣,和一些相熟的,能力強的商務一起出去單幹,開公司做業務;
3.自己獨立做業務,有一些比較知名的affiliate,不愁單子,大多會有一些相熟的客戶,因為能力強,得到認可,走到哪客戶跟到哪。
甲方公司優化師
優化師主要是管理自有產品的投放,會對自有產品以及平臺了解的更多,往深入的方向去走。
1:前期一般專職投放某一個平臺,Facebook或者Google,天天想的問題是怎麼把FB/Google投放起來,某一個平臺投放的比較出色,基本會是團隊骨幹或者相應平臺的小組leader;
2:Facebook/Google投放中開始遇到瓶頸,慢慢發現投放的本質其實還是Marketing那套東西,然後你就開始研究Marketing的東西,研究並拓展更多投放渠道,變成多渠道投放專家或者市場leader;
3:在實際的運營中發現其實你更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多Marketing,而是一個公司增長的問題,增長能用的手段就更多了,再然後你會發現光關注增長也已經不夠了,還要關注產品,運營,供應鏈,管理,開始往C*O方向轉變;
4:由於本身對流量採買比較熟悉,對於市場特別熟悉,了解趨勢,自己當老闆。
前路漫漫,有方向不迷茫。任何事情從零分到五十分靠的是常識,如果我們做事情想從50分的水平提高到90分,僅靠常識或者常識性的知識就不夠了,需要更先進的科學和技術,科學和技術的特點是具有可重複性,但是,技術並不是萬能的,任何事情做到90分後,單純靠技術有時就不能再提高了,因為越往上技術的差距越小,那一點點差距可能不足以導致結果的明顯改進,在技術之外,總還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能否把握好這些因素,把一件事情做的盡善盡美,則是靠藝術了,中國人迷信老醫生,其實就是因為不少老醫生總掌握著一點用技術無法解釋的醫學藝術,同樣,沒有技術,光有藝術是否能做到100分,通常是不可能的,當然你能找到個別例外也未可知,凡事做到五十分靠常識,從五十分做到90分靠技術,從90分做到100分靠藝術,每一個階段是不能跳躍的,做到90分我們通過努力都能達到,至於是否能做的更改,就因人而定,可遇不可求,所以不必有負擔。
END
做一個不斷成長的公眾號
我在這裡等你,一起成長,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