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路邊漸漸變黃的麥穗,吃貨小夥伴們就不由得想流口水,倒不是小麥粉的味道如此誘人,而是代表著端午節快要到來,甜鹹粽子的爭奪戰又要開始,至於那種更加的好吃,對於吃貨們而言,吃到嘴裡的都是美味。現在直接前往超市購買,顯然已經有些跟不上潮流,有的人自己懶得動手,就找地方進行私人訂製;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論包出來長得美醜,只要是全家人齊上陣做出來的,吃著就格外的美味。當然必不可少的,也是僅在端午前後才有售賣的,肯定就是箬竹葉了。網友們總結出來除了箬竹葉之外常用的三種材料,真的令人眼界大開,以後想吃還真的輕而易舉。到底有哪些葉片如此神奇,不妨跟著來看看。
首先要說的就是箬竹葉。僅僅聽名字就知道,是種名叫箬竹的植物長出來的葉片,不但長度足夠,關鍵還特別的寬大。泡軟之後可以發現,手感滑嫩不說,韌性也是特別的強。南方的小夥伴特別擅長用這種葉片包粽子,而其中品相最佳,做出來食物也比較好吃的,肯定就非黃山區域出產的莫屬了。
再來看看北方的百姓,購買昂貴的箬竹葉,顯然沒有就地取材來得方便。雖然蘆葦的葉片相對來說狹窄,但勝在長度足夠,據說包出來的粽子吃過之後,還有解渴降暑的功效,在夏季真的特別誘人。在做的時候,還以甜味的居多,要說這種葉片最好的產地,當然就是在電視劇中經常出現的白洋澱了。
另外這種應季的,也是很多經典菜餚當中常用的,就是碧綠的荷葉。優點就是個頭相對來說比較大,包好的粽子一個就能讓人吃飽,但缺點也同樣明顯,葉質相對來說比較脆,有的時候需要兩層配合才好用。吃的時候帶著股獨特的香味,愛用的小夥伴著實不少。
這种放在最後肯定是壓軸的,無論南方和北方都很常見,在超市當中一年四季都有人售賣,這就是玉米皮。直接購買新鮮的玉米棒,把外面兩層比較硬的皮直接丟棄,剩餘的浸泡之後在鍋中蒸熟,保證其柔韌性和衛生。煮粽子的時候還能夠連同玉米棒一起下鍋,吃起來甭提多美味了。很多小朋友喜歡吃這種,裡面的米粒不是白色的,而是類似於糖果的淡黃色,據說甜味更足。
不知道你是否也知道這幾種包粽子的材料,看完平常再想吃,可供選擇的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