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過大,無法擁有私人世界,男孩崩潰撕書罵父母不是人

2020-12-01 妙齡故事

學習壓力過大,無法擁有私人世界,男孩崩潰撕書罵父母不是人


父母之間對於孩子的教育往往總是伴隨著愛和壓力。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國的家長來說更是如此。在對於孩子上邊的教育,往往很多人都沒有辦法,真正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總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自己孩子好。在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的同時自作主張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是照自己為他們鋪下的路。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行動的時候卻用錯了方法,導致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所以在孩子上面的教育是多麼的重要,不僅僅要尊重自己的孩子。還要用對方法去對待親子關係,千萬不能。覺得自己是為了孩子好而三次為自己的孩子做決定。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不要上次。把壓力全部的施壓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只會適得其反。甚至還會讓孩子產生叛逆的情緒,從而導致二者的關係越來越差。


像是某些父母的教育方式並不少見,以為自己是對孩子好,而無線的,把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從而讓自己的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沒有了自己的朋友。整天沉浸在學習和壓力之中,一直以來都沒有由於自己的個人時間,不僅沒有時間交朋友,也沒有時間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就好像是被父母養著的一個機器人一樣。

下次我一個小侄子也是這樣,因為父母的嚴厲管教加上過度的佔有欲,導致他年紀輕輕,我已經情緒崩潰,從而讓他沒有心情再繼續念書,不得不住院看病,現在還在家裡面待著。


因為他父母的過分管教。讓他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機會喘口氣,哪怕是我看到這個孩子我都覺得心疼。節假日的時候陪伴他的只有無窮無盡的興趣班,除了自己要上學以外,其他的時間不是學習就是學習,就連看電視的機會都沒有。每天準時睡覺,準時刷題,準時做試卷。唯一的一個興趣愛好也被他父母剝奪。上次在學校裡面都沒有時間去交朋友,很多同學的眼裡,他就像是一個孤僻的傢伙。因為從來都沒有時間交朋友,反而讓他的同學排擠他的存在。

隨著高考時間越來越近,他的父母對他的管教那就更加嚴厲。為了能讓他好考一個好的成績,每天24小時輪流盯著自己的兒子。不停在他耳邊念叨他們養了他這麼多年,壓力多大,付出了多少。讓我的侄子小小年紀承受了不應該承受的壓力。到高考來臨的那一段時間裡。終於是情緒崩潰,受不了。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好在是我們及時趕到攔住了他。不然的話,釀成的錯誤那可以說是我們誰也承受不了的。

那一天他情緒崩潰的時候的模樣我也還記得。本來一個應該好好享受自己青春的一個孩子,哭著在他父母面前把書全部撕掉。聲嘶力竭地控訴他們的無情和冷漠,控訴他們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讓他受不了了。

年紀小小的孩子罵著父母不是人。罵父母太殘忍,把自己這麼多年的恨意在那一天晚上全部宣洩了出來。同時也讓我感覺到一個好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事情。高強度的壓力反而只會讓自己的孩子情緒崩潰,因為孩子不同,我們大人我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自然是處事圓滑,抗壓力比較強,可是,這孩子不一樣,根本就沒有經歷過我們所經歷的事情。自然抗壓力比我們小。更別說要他們承受這一份壓力了。

比我們為人父母,一定要多多學會考慮自己孩子,多多在乎他們的感受。多多和他們溝通。試著和他們做朋友,而不是把他們當做是自己的一個玩具。不然要是犯下了什麼錯誤,那就再也來不及了。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用「撕書」減緩壓力迎接高考,這種教育的誤導行為該叫停了
    2020年高考季在全國已接近尾聲,有一種現象讓教育者十分揪心:高考前全校(甚至全國大部分中學)瘋狂撕書,並被冠以「舒緩壓力」的美名,這種現象在全國中學有燎原之勢,並得到了校方和社會的「默許」。這個話題看似很小,卻折射出教育的誤區。看到這些瘋狂的場面,我們真的感到「震撼」!當今高考考生有多大壓力?
  • 11歲男孩心梗猝死:毀掉孩子的「殺手」不是愛,而是父母的重負
    心梗不是老年人才會有嗎?但這樣的事情,真的就發生在一個十一歲男孩的身上。原來男孩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被母親帶著遊走在各早教班。幼兒園、小學業餘時間也被排的滿噹噹的,要上各種舞蹈班、美術班等。很多父母只關心成績,不關心成長。只關心不輸在起跑線,不關心孩子被壓力填滿的世界有多累。
  • 那些年育兒踩過的坑(幼兒篇)~打人撕書不是「壞寶寶」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寶寶一歲後我踩過的記憶深刻的兩個坑,如果你的寶寶有這些表現,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第一個是寶寶一歲以後特別喜歡打人,有一次帶寶寶在外公家,我的堂叔看我抱著寶寶就伸過頭來逗他。結果寶寶伸手就拍在了他的頭上,我當時特別尷尬,立馬大聲呵斥寶寶:「小孩怎麼能打人呢?這樣是不對的,知道嗎?」寶寶看看我,本來一臉笑嘻嘻的表情,一下嚇得大哭起來。
  • 【央視評論】高考撕書背後的選拔機制焦慮
    於是,各地的撕書減壓新聞紛至沓來,讓我們在感受高考緊張的同時,也在反思我們讓孩子們經歷了什麼?毫無疑問,只要孩子能夠順利參加高考,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在不出格的範圍內,減壓其實是挺正常的事情。但是群體性的撕書,其實體現了高考帶給他們的心理創傷。而他們對於這種創傷的自愈機制,也顯得那麼無助。
  • 二年級孩子因寫作業而崩潰:給孩子壓力的不是學習,而是家長你
    四是自尊心特別強,每當家長檢查作業指出她的錯誤時,她都會生氣大吼自己知道了,然後開始情緒崩潰,哭、鬧、摔本子摔書。如果家長態度強硬,孩子就會難受到哭起來,哭很久,並在崩潰的情況下表示要zs。雖然家長感覺孩子是為了氣自己才說出這樣的話,但又不得不重視這件事,因為孩子已經提過兩次以上了。
  • "又一孩子崩潰",如何訓練孩子抗壓力,和父母息息相關
    01、"又一孩子崩潰",父母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孩子經不住重壓而輕生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小麥也有這樣的心理。小麥和丈夫都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但他們的女兒成績在他們看來並不滿意。
  • 14歲男孩跳樓:他失望的不是二記耳光,而是自己對世界的失望
    9月17日武漢江夏區,一個14歲的男孩因在教室跟同學們玩撲克牌,班主任請家長到學校配合管教。男孩在5樓走廊被母親扇了兩個耳光後跳樓,就這樣一個年輕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消逝了。孩子年紀小,他的內心世界也就小,所以在成年人看來屁大點的事,在孩子心裡就是天大的事兒。他渴望變得很好,又渴望從眾。但是不管怎麼樣,他都希望得到媽媽的理解,而不是一昧的說教和順從,他傷心的不是面對媽媽的失望,而是自己打心眼裡認為自己是個壞孩子,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孩子。
  • 高考結束撕書慶祝,別攔我!先撕這摞數學書
    高考一結束,一年一度的「撕書節」就到了。高考結束,撕書成了校園裡一個獨特的景象。離校之前,把學了三年的高中書籍和試卷都撕成碎片撒向空中,既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也宣告自己三年高中生活的結束。數學是抽象於現實世界之外的科學,如果按照科學的嚴格定義,科學必須可驗證可證偽的話,數學都不能被稱為一門科學。因為它無法被實驗、被真實世界證偽。數字在現實中不存在,有些甚至無法被精確認知,比如無理數。數學體系基於一些不證自明的公理,公理被人類的認知賦予絕對為真。但人的認知並不可靠,就像黑天鵝沒有被發現時,天鵝在人的認知裡就一定是白的。
  • 河北12歲男孩跳樓自殺,讓孩子想不開的不是網課而是.....
    此刻在孩子身邊的父母,看著躺在血泊中的孩子,捶胸頓足:「我不該罵你,不該逼你做作業,我再也不逼你學習了……」急救人員正在施救,目前已經前往醫院救治,希望孩子能轉危為安。此情此景,讓看到的父母們內心堵著疙瘩。為什麼這個12歲的孩子和父母一言不合,便用自己的生命懲罰父母。
  • 孩子學習忙,父母壓力大?聰明的父母要學會這樣自我解壓
    照片上的沙溢看起來孤單、落魄,孩子忙著學習,父母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連明星形象都顧不上了。 巨大的經濟壓力之下,還要承受心理壓力,從幼兒園、小學開始,家長就想法設法擠進私立、雙語、示範性學校,孩子的智力開發越來越早,家長們擔負的教育責任也越來越重。 父母承擔的責任越重,對孩子學習投入的關注就越多;投入得越多,父母感受到的壓力就越大,由此導致親子關係的緊張,形成了惡性循環。 然而聰明的父母要學會自我解壓。
  • 二年級孩子作業崩潰大哭「想自殺」,父母需要怎麼辦?
    可是,您是否想到,在您被輔導作業搞得痛不欲生的時候,孩子承受的壓力只有更大。知乎有個熱門提問: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次輔導作業時都會崩潰,每次大哭時都會說出想自殺的話,該怎麼辦?這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了四個問題:1、慢:孩子寫作業慢,別人30分鐘完成的作業,她要做上50分鐘以上(作為男孩的媽媽,我覺得這其實不算慢的……);2、錯:總是出錯,各種馬虎。比如:7*7-1,孩子總是算成50。試過各種方法,讓孩子檢查,總是沒用;3、改不對:要求孩子修改,可是常常四五遍都改不對。
  • 我不是壞孩子,壓力下的父母:何去何從
    ——《我不是壞孩子,我只是壓力大》 當孩子入學後,善變已經成為了他們的天性之一。這不是壞事,因為善變意味著他們可能願意更多不同方式的學習或者生活,但對於父母來說,這樣的善變就意味著他們常常搞不清楚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他們常常不知道孩子做這些事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 男孩小學考試不及格,爸爸不打不罵,只說了一句話,孩子成功逆襲
    但是,孩子的成績好壞可不是比誰家大人的嗓門高低的,有些家長不打不罵孩子也能教育成功。有位寶媽給我們分享自己孩子的經歷:孩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有一次考試成績不及格,把試卷拿給爸爸看的時候,爸爸只說了一句話:「我一直在等你不及格的一天,我的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
  • 好父母,是學會做孩子的好評師,而不是成為孩子的壓力源
    其實,孩子的壓力並不比大人小。因為中國的教育制度,他們承受著很大的學業壓力。如果孩子上完學,回到家,家不是他溫馨的港灣,獲得理解、支持的源泉,而是帶給他更多一份壓力,要承受來自父母施加的批評、否定的壓力,孩子就容易因壓力過大而崩潰,而自殺。 我國兒童自殺率居世界首位,疫情期間,被媒體報導出的,就有數十起。
  • 小男孩離家出走,崩潰大哭:姐姐罰我抄古詩2000遍
    小男孩點點頭但是問到為什麼不回家時小男孩低著頭不說話了民警問他是不是被媽媽罵了聽到這兒小男孩再也忍不住委屈地大哭起來「是我姐姐我作業沒完成她就罰我抄兩千遍古詩!」,他們會感到家庭無溫暖、父母無愛心,自己得不到起碼的理解、尊重和自由。
  • 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
    導讀: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不是罵也不是打,而是忽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不要再因為學習,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這樣的壓力能不大嗎?這樣的無形壓力,作為家長的你,能體會的到嗎? 大家的出發點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學到很多的知識!可是大家卻忽視了「欲速則不達」,「拔苗助長」等等行為,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上一篇文章我也說了,學習興趣對於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要!
  • 輔導孩子寫作業,父母很崩潰,擁有20年教齡的老師解決了難題
    後來才知道,鄰居家原來有個正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兩口子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經常崩潰大吼。很多人,在當了父母時,發現自己並不比當年的父母更懂得去教育孩子;自己仍然在不知不覺地延續自身的經歷教孩子,當年被自己的痛恨的做法,依然被施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比如,對孩子缺乏耐心而大吼大叫。
  • 父母給孩子施加的壓力過大?試試「拍球效應」,親子關係更和諧
    文/心蕊編輯/心蕊現在社會壓力大,不僅是家長有養家、育兒等一系列壓力,孩子也有來著學業上的壓力,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34;、&34;,給了孩子許多壓力。雖然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是,父母施加的壓力一旦過大,孩子無法承受,事情會適得其反。
  • 明星情侶分手,女方在醫院崩潰,疑似被男友傳染疾病,罵其不是人
    新說唱歌手 FreeC於12月16號在網上連續發了兩條動態,對男友 BlowFever (徐寅漢)進行聲討,不僅破口大罵了「你不是人」,還曬出崩潰哭泣的視頻求助,引發熱議。可是沒想到,官宣剛過4個月,女方就開始在網上罵男友。FreeC抱怨「我恨你徐寅漢一輩子」,連罵了三句「你不是人」,然後又說「你記著,你欠我一輩子還不完」,好像兩個人不僅分手,而且要決裂。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位置在北京一家醫院,這則消息讓人聯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