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換班主任風波,讓教師顏面盡失,現在教師還能靜心做教育嗎?

2021-01-16 三生教育雜談

開學一天,就有家長上報學校領導,要求某班換班主任。根據家長的描述,他家的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認為這位老師教學水平不夠,不足以擔任該班班主任。學校領導頂不住家長的壓力,就撤銷了該教師的班主任職務。

該班上的學生知道自己班級又換了一個班主任,感到非常氣憤。從高二升到高三,這一年就換了3位班主任。換得如此頻繁與該班一部分學生有關,他們慫恿家長,讓家長在家長群說某教師教學水平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這引起其他家長的共鳴,因此他們聯合起來,上報學校領導要求撤換班主任。這樣的事情發生後,另一部分學生憤怒異常,用網絡的言論攻擊這一部分學生。

但是這場風波,隨著學校領導的強壓,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但是對於教師而言傷害是巨大的。第一天接手班主任,不到24小時,就被迫下任,即使脾氣再好的老師,內心肯定是無法平靜的。如果一個學校都不維護本校教師,這樣的學校教學還能辦得好嗎?無獨有偶,某班級班主任,用戒尺打了一個學生手心,該生不哭也不鬧,回家後在父母面前大哭,然後這位家長就把班主任告了。最後教育部門把教師開除,而且還賠了醫藥費,學校沒有發聲明。

這些案例比比皆是,折騰來折騰去,最後受最大損失的還是學生。一個班級經常換老師,學風不正,學習環境不穩定,他們如何才能按下心學習?不能靜心學習,學生又如何出成績呢?

我認為教育要有穩定性,不能瞎折騰。也許一所學校所承載的辦學任務艱巨且複雜,需要承受社會各界的壓力,比如學生家長、上級領導部門等。但其主要任務就是育人,為學生的未來打造基礎。然而現實中的學校領導辦學,往往喜歡「折騰」教師。有家長舉報,往教師身上推;有重大事故,往教師身上推;實行教育改革,也往教師身上推。教育在他們的眼裡,只要學生、家長、社會滿意,教師並沒有那麼重要。還有學校,喜歡做大做強,追求「高分數」,擴大學校規模,增加學校收益等等。這樣的狀態下,立德樹人的根本育人目標,就失去了方向。

讓教師潛心教書,需要靠整個學校的教師團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心走不到一塊,教師哪還能潛下心來教學?有人說,教師不能潛心教書,是因為教師工資太低,評不上職稱。這個觀點我認為很正確,但事實上,真正無法讓他們潛心教書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成就感、沒有受到尊重、沒有團隊的力量。安頓好教師的內心,靜心教書,就應該讓教師得到幸福感、成就感和集體榮譽感。

相關焦點

  • 讓教師靜心,就是對教師最大的尊重
    今日是教師節,個人認為教師節只是尊師重教的一個符號,不代表有了它,教師地位就真正高了!要重視教育,首先要尊重教育規律。個人覺得,教師教書育人的最高境界是心靜,因此,讓教師心靜,就是最大的教育規律,就是對教師最大的尊重。讓教師心靜,其意義比教師節重要千倍。
  • 讓教師靜心施教是教育常識的回歸
    □王傳濤  1月26日,在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談到全市教育工作時表示,今年市教育局會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將專門出臺中小學教師減負措施,最大化地減少教師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務,特別是沒必要的各種填表、檢查、考核、評估等,讓廣大教師靜心施教。
  • 教師節了,現在一個班主任收禮金,這樣對嗎?
    老師只值得在生死線上掙扎嗎?始終將老師與他們進行比較。他們必須善待和誠實。教師沒有功利主義。如果他們如此魯and而重傷,他們的良心不痛嗎?如果您收到超過10,000份禮物而被開除,那麼在發達地區還剩下多少名老師?教師節和主要教師最期待教師節和春節。因為在節日期間財富之神回家了,所以錢滾了!
  • 女方陪嫁婚房男方又要婚車,女方滿口答應,結婚當天男方顏面盡失
    女方陪嫁婚房男方又要婚車,結婚當天男方顏面盡失 粉絲小萌發來私信,講述了她跟「厚臉皮」老公的悲喜故事,結婚那天「厚臉皮」的老公顏面盡失。 小萌是家裡的獨生女,家境殷實,父母都是生意人,結交之人非富即貴。
  • 【教師風採】做有靈魂的教育——寧化縣「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的育人經
    城東中學張華英老師擔任班主任工作25年,年年獲評「優秀教師」。2010年以來,她8次獲年度考核「優秀」。在班級管理中,張華英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積極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將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每次接手新班級,她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手拿起拖把,把教室整理得乾淨整潔,學生們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爭做班級小主人。
  • 教育是一個服務行業嗎?如果是,還需要尊重教師嗎?
    前面回答了一個悟空問題: 「學校教育、教師的工作,是服務行業嗎?「師道尊嚴」還有嗎?」 現在整理一下這個問題。教育是一種服務,不是經濟學意義的服務。教育是一種服務,它服務的是學生的發展,服務的是社會,服務的是國家,服務的是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培養高水平的人才。教育質量的高低不能以短期效應來判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好像忘了這句話,讓教育也要短平快地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教育的服務不是像按摩那種服務,給人提供一個小時的按摩,客人滿意,就是服務質量好。
  • 換做您是馬雲,會辭職當教師做回老本行嗎?
    我們不知道馬雲說的是不是真心話,更無法預測2019年會不會真的做回教師。換做是您,有了今天這麼大的場面,還會想著再做回教師嗎?我師範畢業,除了在實習期間做過幾天的實習教師,畢業後改行做了其他職業,這輩子基本與教師這個職業無緣了。雖說也有文友管我叫老師的,但我心裡非常清楚:一是人家客氣,二是尊重能寫點的文化人,跟我是不是教師一點都搭不上邊。
  • 教師節重溫《老師好》,現在還有敢怒懟學生的老師嗎?
    今天是教師節,沒有鮮花,也沒有禮物,學校組織看了一場電影《老師*好》,雖然之前看過這部電影,今天再看,還是又被感動了一把,中間幾次偷偷擦了擦眼淚。感動之餘就是感慨和感嘆:現實生活中還有這樣敢怒懟學生的老師嗎?別說怒懟,就是稍有哄不好就有可能被家長給告了。于謙老師扮演的苗宛秋是位好老師嗎?絕對是!要不怎麼最後如此受學生愛戴。苗老師很完美嗎?絕對不!
  • 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該怎麼辦?聽聽「佛系教師」怎麼說
    學生堅決不做作業,班主任老師到底該怎麼辦?學生不做作業,可以說是老師相當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班主任老師,更是為此操碎了心。對於那種作業不做、油鹽不進的學生,如果是那些年輕氣盛又相當負責任的老師,那麼他們肯定會暴跳如雷,甚至對學生進行「動粗」。
  • 初中我教過的「差生」,現在成為我孩子班主任!教師門檻低了嗎?
    隨著90後的學生逐漸的長大,步入了社會,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也迎來了新一批的90後教師,新鮮血液的進入擴大了老師的隊伍。但是現在也有更多的人對90後教師表示懷疑的態度,認為90後教師本來就還是孩子性格,又怎麼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呢?
  • 做有靈魂的教育——寧化縣「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的育人經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寧化縣委、縣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始終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積極打造寧化教育名片。9月10日,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聆聽寧化「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的育人故事。
  • 我教的初中「差生」,現在是我兒子的班主任!教師門檻低了嗎?
    當下新一批的老師已經步入學堂,成為教師隊伍裡的新鮮血液,他們大都是90後的新生代,有著他們獨特標誌性的標籤,新潮、浮誇中帶點自信,在老一輩的老師和家長眼裡,他們也只是一個大孩子而已,能勝任教書育人的工作?步入到學校的學堂,和曾經自己的班主任老師一起共事,以前自己稚嫩的行為和那種敷衍的學習態度還歷歷在目。
  • 靜心做教育 滿滿幸福感
    評論區點讚最多的回答是這麼一句:一生只做一件事,從極簡到極致。是啊,一件事,堅持十年,可稱事業;堅持二十年三十年,那就是人生了。青島市嶗山區實驗幼兒園的高級教師曲琳娜就是這麼酷的一個人。從1989年畢業,曲老師就一直紮根在幼兒教育一線,歲月已經走過30個春秋,但是曲老師那顆對孩子熱愛、對教育堅守的初心一直未變!
  • 教師及班主任應如何化解師生衝突
    學會很好地調控自己情緒是班主任的基本職業素養之一。為什麼即使是學生有錯,甚至是無禮冒犯,教師依然要保持冷靜克制呢?原因僅僅是你是教師,是班主任。你不能和學生或家長相提並論,他們是你的工作對象,教育是你的工作而不是他們的。他們可以不懂教育規律、不懂禮貌、不控制情緒而你不能。你是專業人士,他們不是。你不控制情緒,難道寄希望於學生或家長安撫你的情緒嗎?這就是教師的角色意識。
  • 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女教師發飆被處理,背後問題也不容忽視
    每年畢業季,教師都會成為各大網絡平臺的主角,今年也不例外,這不教師領學生高考前跪拜孔子像祈求高考金榜題名風波餘熱剛還沒徹底消退,山西省朔城市朔城城第六小學女教師在教室發飆責罵學生的視頻瘋傳於各大視頻網絡平臺和新聞媒體,於是網絡上又一次掀起了聲討教師師德師風的浪潮。
  • 「靜心教育,無畏青春」---保華幼兒園2021新學期教師述職競聘會
    本學期將近,保華幼兒園為保證新學期工作順利進行,教師整體自我管理及職業規劃再上一個臺階,選拔優秀幼兒教師,本周我園舉行了「2021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教師不願意做班主任?
    別說是老教師,就是我這個跟隨一起考教師的步伐剛剛進入教師崗位一年的小教師都不願意當。講一下我當了一年小學一年級副班主任的感受吧。午飯時間真的是太難過了,你剛吃上飯就有小朋友跑過來,老師誰誰誰不吃飯,老師誰誰誰搶我的吃的,吃飯都吃不消停;疫情期間在班裡吃還能好一點,不過班級衛生就慘了,有拿不住飯盒的,有吃完飯逗試別人的等等。你就說我這個副班就這麼累,班主任得有多累!
  • 「做智慧教師 做有靈性的教育」 楊宋中學班主任培訓之「專家進校園」
    初一(2)班班主任張素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此次培訓我收穫頗豐,不僅讓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教育是有溫度的,教育的核心是人,關鍵是愛。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明白了教育要跟上時代步伐、營造良好的師生關係、打造班級特色文化、把握最佳教育時機,要眼中有人、心中有愛、做智慧教師、做有靈性的教育。
  • 全國模範教師張愛敏:教育是一場美麗的修行
    名師慧語教育是一場美麗的修行。守望一間教室,一顆心妥妥帖帖安放,窮鄉僻壤也能詩意棲居。,中小學高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名師培育對象,河南省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第七屆智慧力班主任,享有長垣市政府津貼,第五屆「語文報杯」全國初中語文教學論文大賽「國家級特等獎」,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教師發展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特聘國培專家組成員、初中語文坊學科專家。
  • 程咬金英雄蓋世,晚年卻做了一件醜事,丟盡顏面,名譽盡失
    程咬金英雄蓋世,誰能沒有料想到,戎馬一生的他晚年最後一次出徵時卻丟盡顏面,名譽盡失,同時此戰也宣告程咬金軍事生涯的終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656年,西突厥的阿史那賀魯作亂,唐高宗李治派遣時年67歲的老將程咬金擔任蔥山道行軍大總管,掛帥西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