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樹搞能源起家,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營收超千億

2020-12-18 商事奇談

說到能源企業,大多數人腦海中最先呈現的一般都是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等,這些都是傳統的能源公司,近年來環保意識愈加深入人心,新能源的發展勢頭也愈加高漲。在這陣風的吹拂下許許多多的民營新能源企業紛紛探出了頭,有新奧集團、超威集團等,當然還有我們今天的主角協鑫集團。

協鑫集團的創立者是朱共山先生,他在這之前他曾幹過許多活,包括售貨員這類。1990年朱共山開啟了創業之路,在香港創立了協鑫集團,實際上該公司在當時只是個殼公司而已,朱共山以外商的身份前往內地找項目。1996年,他創辦的公司和新海康航業投資有限公司組成了新海康協鑫熱電有限公司,其中新海康的大股東又是保利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這也就意味著朱共山初登場便背靠著大樹,這是他的第一個項目。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協鑫集團深刻貫徹了這一點。從創立第一家電廠開始,協鑫集團又在夾縫中建立了二十多家電廠,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民營電王。2006年朱共山看中了光伏產業,狠砸70億闖進了多晶矽原料行業,創建江蘇中能。在江蘇中能投產的時候,多晶矽價格一路走高,但朱共山卻選擇在這種時機以較低的價格籤訂長期合約。雖然直接的利潤少了很多,但這為中能後來度過金融危機這個寒冬埋下了一大伏筆。

朱共山的胃口其實很大,他原計劃江蘇中能可以獨立上市,但受金融危機等影響一拖再拖,最終2009年保利協鑫以263.5億港元收購中能100%股權。整合資產後協鑫又打起了矽片的主意,一年的時間他就一手將其打造成行業第一,成本也降到了業界最低。2013年系統高效多晶矽片產品更是成為了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的矽片產品。

朱共山如今的成就十分傳奇,但這段傳奇也是難以複製的。他創立的保利協鑫不但起步就與央企合作,2009年更是引來了中投55億港元入股保利協鑫。有了這兩棵大樹保利協鑫的擴張之路順暢得很,朱共山本人也更是喜愛帶國字的東西,如高管、合作夥伴等。而由於與保利集團和中投等的合作,朱共山還被指其依靠國家之力扶持起來,殊不知朱共山本人的眼光與韜略起了多大作用。

如今的協鑫集團旗下有著四大上市公司,截至目前港股上的保利協鑫能源和協鑫新能源市值分別為85.23億港元和48.64億港元,協鑫集成的市值達306.9億人民幣,霞客環保的市值也有22.84億。據2018中國500強榜單顯示,協鑫集團的營業額達到了1189億,排在第139位。在2018胡潤百富榜中朱共山也以190億名列第174位,但縱觀近幾年的榜單朱共山的財富仍在不斷減少。

在2018年時,國內多數新能源企業都發表了平價上網即將實現的言論,而據各企業披露的價格表圖來看,價格方面的確在向風電火電趨近。作為一項可再生能源光電無疑潛力巨大,而作為其中一大巨頭,協鑫集團想必能抓住這個機會再進一步。

相關焦點

  • 國電旗下五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為國家能源集團
    隨著中國神華集團(下稱神華集團)和中國國電集團(下稱國電集團)的整合推進,國電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實控人集體轉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下稱國家能源集團)。同日晚間,國電集團旗下其他上市平臺*ST平能(000780.SZ)、長源電力(000966.SZ)、龍源技術(300105.SZ)、英力特(000635.SZ)也陸續公告稱,因此次合併,國家能源集團將承繼分別控制各公司61.42%、37.39%、42%、51.25%股權,成為上述四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 阿里Q3財報:單季營收超千億的「密鑰」
    此外,歸屬集團的淨利潤超330.52億,同比增長37%,增速創五個季度以來最高。由此,阿里巴巴成為中國首個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的網際網路公司。在這份振奮市場的Q3財報中,我們或許能探尋到阿里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的「發展密鑰」,看阿里的「攻守道」有哪些招式?毫無疑問,核心電商的千億營收是阿里Q3財報中最大的亮點。Q3財報中,阿里將電商與菜鳥、外賣等多項業務歸攏在一起,以「核心電商」名目披露。
  • 中國的「隱形富豪」曝光,財富超千億,旗下還有萬億「不動產」?
    事實上現在我們熟知的不少富豪,都是靠從商「發家」的。這些富豪很多都是在改革開始之後開始從商的,不少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累積了上百億乃至上千億的財富。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從商的,不過他的從商之路比較「曲折」。
  • 華晨集團剛剛宣布破產重整,總負債超1300億,旗下股票直線...
    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華晨集團旗下公司股價大漲據華晨汽車集團官網介紹,華晨汽車集團是隸屬於遼寧省國資委的重點國有企業,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主力軍,旗下有「中華」、「金杯」、「華頌」三大自主品牌以及「華晨寶馬」、「華晨雷諾」兩大合資品牌,產品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全領域。
  • 這4家千億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民企,實際上是國企控股
    從打工仔變成了千億富豪,孫飄揚無疑是國企改制中的最大受益者。當然,還有很多國企並沒有改制,而是牢牢掌控在各地政府手中,如今他們也做得非常大,每個公司都有一個靈魂人物,但很多人把他們當作了民營企業,因為他們的領導人太有名氣,太高調了。實際上這些企業還是國企,今天就盤點一下四家營收過千億的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民企,實際上是國企。
  • 2019山東企業100強,營收過千億元企業達到12家
    2019山東企業100強,營收過千億元企業達到12家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2019山東百強企業,該榜單主要依照國際排序通用準則,以上一年的營業收入作為排序依據而得出,其中,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位列榜單前三名,山東能源與山東魏橋位置互換
  • 營收超三一藍思科技,湖南最大民企卻陷入困局,負債高達900億
    事實上,自從去年底全資子公司首次出現債務違約起,圍繞「新華聯繫」的流動性隱患一直未解除,今年已經四次觸及違約。據統計,自3月起還先後18次被列為被執行人,累計執行標的超過31億元。公開資料顯示:新華聯經過30年發展,已成長為涵蓋文旅地產、礦業、石油、化工、新能源、陶瓷、酒業等10多個產業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
  • 80後最大隱形富豪出現,已經手握4家上市公司,妻子還是著名網紅
    他堪稱是80後中最大的隱形富豪。張量出生於1981年,他其實是跟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是同年。說到張量,估計中國認識的人非常少。不過說到張量的父親認識的人應該就不少了。張量的父親張力是中國的地產大佬,廣州富力的老闆。廣州富力是中國最大的地產公司之一,市值接近千億。
  • 阿拉丁能源戰略投資中國鋁業旗下上市公司銀星能源
    證券是時報記者 王小偉記者從公司處獲悉,近日,阿拉丁控股集團旗下阿拉丁能源有限公司完成對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寧夏銀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0862.SZ)的戰略投資。銀星能源是中國鋁業旗下上市公司和新能源平臺,擁有50年機械製造歷史。公司主營業務涵蓋自動化儀表、風電設備製造、太陽能發電設備製造和風力發電,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科研工作站及自治區風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阿拉丁控股集團在能源環保領域深耕多年,阿拉丁能源投資了光伏、風電、儲能以及智慧能源等領域多家新能源企業及優質能源資產。
  • 偷油起家到石油教父,他如何遙控中國千億市場?
    在新加坡,他不點頭,你買不到燃料油。在中國,他帶出的「福建油幫」,佔據3000億民營石油市場的半壁江山。一個偷油起家的漁家子弟,如何成長為一眾億萬富翁眼中,教父級別的靈魂人物?文/華商名人堂 陳光【NO.1】「遙控」千億市場
  • 中國能建吸收合併葛洲壩 重組背後兩家千億企業命運走向
    同為千億企業,緣何重組   根據公告顯示,此次重組中,中國能建和葛洲壩的角色分別為合併方與被合併方,合併之後雙方的命運走向也成為此次被關注的焦點。   「從營收業績和資產規模來看,兩者同為千億規模,此次合併可謂大手筆。」
  • 2017年營收「破千億」,你怎麼看雷軍的「小目標」?
    2015年,小米創始人雷軍曾放出豪言,小米全年營收要突破千億元人民幣。然而,最終事與願違。2017新年剛過,雷軍再出豪言,2017年小米營收一定要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並為這一目標提出了突破的方向。疲軟的銷量在小米千億元人民幣營收目標屢次失言後,2017年雷軍的千億元人民幣目標能實現嗎?先來看一下小米手機最近兩年的銷售數據:2015年第二季度出貨量1710萬臺,位列第二,同比下降39.4%。2016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1050萬臺,位列第四。不難看出,小米手機的出貨量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
  • A股綠色周報|18家上市公司登環境風險榜,瑞泰科技旗下企業應對督察...
    其中,12家屬於國資控制企業,3家為千億市值企業。根據11月第3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18家上市公司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地。其中,12家屬於國資控制企業,3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有9家上市公司的10個項目最終獲得環評通過,投資額合計約18.56億元。
  • 美國真正的幕後大佬,其家族公司不上市,卻年營收超過千億美元
    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對於美國總統沒有興趣,他說因為美國總統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多時候連我們這些不懂政治的人,也看得出來一些問題,那就是美國總統並不是在表達自己的意志,而是代變了某一些幕後真正大佬的意志。那麼目前美國真正的大佬是誰呢?
  • 超20家A股公司涉學前教育 個別公司旗下幼兒園被曝虐童
    上市公司學前教育業務包括線下幼兒園、親子園、幼教節目、線上平臺等;個別公司旗下幼兒園曾被曝虐童近日,多起虐童事件成為輿論焦點,引發公眾對學前教育行業規範性的探討。而千億級的市場規模也引發了資本對學前教育市場的競逐。
  • 臺塑集團旗下上市企業2005年營收首度突破兆元
    中新網1月9日電 島內知名企業臺塑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去年營收總額首度突破新臺幣兆元大關,這也是臺灣第一家上市企業營收總額突破兆元的集團。
  • 光伏概念火爆 A股第三家市值破千億光伏企業誕生
    記者 | 江帆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陽光電源,300274.SZ),成為A股第三家市值破千億的光伏企業。12月23日,陽光電源盤中股價一度漲至73元以上,漲幅達16%,總市值約106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這一股價已較年初上漲約6倍。陽光電源也因此成為中國A股第三家市值破千億的光伏企業。
  • 海底撈上市,市值開盤破千億,2017年營收全球中式餐飲第一名
    商悟社9月26日今日,號稱「中華火鍋老大」海底撈在港交所上市,開盤即大漲超10%,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目前已回落到944.46億港元。據商悟社了解,海底撈2017年營收102億,淨利潤12億,在中國和全球的中式餐飲市場中均排名第一,海底撈品牌也被稱為是增長最快的中式餐飲品牌。據海底撈最新招股書披露,2018年上半年海底撈營收73.4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4%,淨利潤6.47億。海底撈是唯一一家營收超百億的中餐企業。
  • 員工4.7萬人,旗下4家上市公司,此前65億債務...
    東方金誠出具的債券評級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華晨集團擁有一、二級子公司34家,其中上市公司四家,分別為華晨中國(1114.HK)、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金杯汽車,600609)、上海申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申華控股,600653)和新晨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新晨動力,1148.HK)。
  • 2019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出爐:國機集團第一 3家營收超千億
    整體來看,百強企業中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共計三家,分別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營收超百億元的共計39家。此外,分地區看,浙江省上榜企業數量最多,共計22家;其次為江蘇省,上榜企業共計12家;山東省隨後,上榜企業數量共計1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