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做好硬體配套 保持香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陳茂波:善用科技及做好硬體配套 保持香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2日發表題為《物流、商務與科技》的網誌,他指出,香港可以透過創新及善用科技、做好硬體配套等,進一步提升香港商務、物流及貨運業的營運效率,以長遠保持香港作為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

陳茂波認為,香港難以掌控外圍宏觀形勢變化,但卻能主動及持續地提升自身競爭力。他舉例指出,上星期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於香港科學園舉辦了「物流高峰會2019」,匯聚了近1000個學術界、業界及特區政府代表,一同探討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業界的競爭力,創造及發掘更多商機。其間LSCM更與合作夥伴展示他們所研發的新技術,包括運送機械人、智能服務機械人、智能倉庫等,探索及研究科技如何能為業界優化運作,提升效率和職業安全。

陳茂波介紹,LSCM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跟業界、大學及公營機構緊密合作,並共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約7億港元的資助,至今已推展了逾160個項目,當中有部分已獲得公營部門採納,讓研究成果在現實場境中得以應用,例如「跨境一鎖計劃」,跟香港海關合作,以物聯網及電子關鎖應用技術提供無縫清關,減省通關時間;「香港——珠海貿易便利電子平臺」,與珠海電子口岸合作,研究利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技術,為物流業提供有效的工具及信息,提高貿易報關效率,有助大灣區的中小微企把握「一帶一路」及環球貿易的商機;「調協機場資源分析系統」,與香港機場管理局合作,推出一套監察行李手推車供應情況的自動化系統,實時發出提示,從而提高香港國際機場管理行李手推車的效率等。

除了善用科技,陳茂波強調,特區政府也會做好其他硬體配套。為應對全球電子商貿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區政府將在香港國際機場貨運區興建一座高端物流中心,它將是全港第三大物流倉庫,以推動高增值的第三方物流,預計2023年落成並投入運作。特區政府亦積極研究重建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郵中心,引入先進設備,提升其效率及容量。而機場第三跑道系統計劃亦正全力推展,預計落成後機場每年最高可處理超過1億人次的客運量及900萬公噸的貨運量,滿足未來十多年的需求。

陳茂波相信,這些措施均從不同方面提升香港在貿易物流、倉儲、運輸及清關的效率,即使不能瞬間為我們解決眼前的挑戰,但只要我們繼續深耕細作、務實地不斷改進和創新,建構更具效率的物流及相關系統,一定可以為業界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完)

相關焦點

  • 關注|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強,上海打造世界航運中心的優勢有...
    關注|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強,上海打造世界航運中心的優勢有哪些?根據當天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強,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亞太地區航運中心代表之一的上海,如何在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加速「東移」的大潮中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打造世界航運中心。
  • 持續放大航運、貿易、金融的「耦合效應」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
    持續放大航運、貿易、金融的「耦合效應」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現場實錄5月9日晚,我市15個攻勢質詢會的「收官之戰」——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推進情況質詢會議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舉行。
  • 上海首度躋身國際航運中心前三名
    新華社上海7月11日電(記者何欣榮、賈遠琨)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十連冠、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水平與營商環境穩步提升……7月11日,在上海北外灘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名,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
  • 青島市南: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在全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中當先鋒、打頭陣,加快打造核心承載區,取得了新成效。同時,加強對航運物流業的定向招商、資金配套、人才引進的靶向支持,促進航運服務企業、國內外知名功能性機構以及「航運+貿易+金融」等複合型平臺企業發展,特別是對新進入、新升級的3A級以上物流企業給予更大獎勵,全年新增3A級以上物流企業7家。目前,全區擁有航運服務企業3000餘家,約佔全市的70%,5A級物流企業數量和A級物流企業總量均居全市第一。市南區沿海一線。
  • 五部門: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
    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強廣州、深圳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推進沿海港口專業化碼頭和深水泊位建設;推進大型石油儲備基地、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國家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儲運項目配套碼頭建設;加快實施內河主要港口、區域重要港口建設和升級改造,進一步優化港口資源配置,提升內河港口的支撐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約高效的現代港口體系。
  • 青島市南區「三個聚焦」加快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今年以來,市南區充分發揮海洋資源稟賦、貿易企業集聚、金融產業基礎優勢,通過在供給鏈條上做優航運、在需求鏈條上做大貿易、在衍生鏈條上做強金融三個方面精準發力,促進三者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動,在全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中當先鋒、打頭陣,加快打造核心承載區,取得了新成效。
  • 青島市南區:「三個聚焦」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中國發展網 今年以來,青島市市南區充分發揮海洋資源稟賦、貿易企業集聚、金融產業基礎優勢,通過在供給鏈條上做優航運、在需求鏈條上做大貿易、在衍生鏈條上做強金融三個方面精準發力,促進三者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動,在全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中當先鋒、打頭陣,加快打造核心承載區,取得了新成效
  • 香港2019至2020年度財政預算案公布 經濟增速為3%
    【解說】當地時間2月27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香港立法會宣讀2019至2020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陳茂波介紹,2018年香港經濟增長率為3%,是去年預算案預測範圍下限,但仍然高於過去10年平均2.8%的增長趨勢。
  • 青島科技創新園盛大啟幕 助力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
    據中國動衛中心主任馬洪超介紹,下一步,中國動衛中心將繼續利用連結全球資源、聚集人才與技術的先天優勢,打造產業加速平臺,為市北區的科創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青島市北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介紹說:「我們著力打造青島科技創新園項目,積極搶佔科創產業發展制高點,將營造優質產業生態、做好產業承接、完善服務配套賦能,引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等要素資源加速集聚,推動優勢產業在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的歷史方位中實現新的開放和發展。」
  • 陳茂波:預計2021年香港經濟可恢復正增長
    新華社香港1月3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3日發表網誌表示,踏入2021年,香港經濟的情況是困難未盡、但轉機漸現,預計全年經濟可恢復正增長,不過,疫情變化將是經濟復甦速度和力度最關鍵的變數。
  • 青島打造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自青島國際航運服務中心成立以來,一直把人才培育作為中心重要工作,特別是在高端航運人才的培養與引進上下足功夫,盡力補齊青島港航發展短板,促進青島港航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圓滿成功舉辦,給青島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 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青島市南區打造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
    青島市市南區加快招引高端項目,聚焦世界500強和全球行業領軍企業,著力引進企業總部、大型電商總部、區域總部、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吸引山東港口集團科技總部、日日順國際供應鏈等一批海陸空運物流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全年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
  • ...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
    現在,青島選擇用更具引力的開放思維、更具張力的應用場景擁抱人才和資源,助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建設。11月21日,「慧海達航」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高峰論壇暨上海海事大學第三屆全球校友聯誼會活動在市北區舉行。
  • 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青島位列第15位
    當日,主題為「攜手同行維護國際物流暢通」的2020年中國航海日論壇在上海舉行。論壇發布的2020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前10位分別為新加坡、倫敦、上海、香港、杜拜、鹿特丹、漢堡、雅典、紐約-新澤西、東京。青島位列第15位,較2019年的第17位提升兩個位次。
  • 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協同發力...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在廈門自貿片區各個重點平臺之間,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與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的地位十分特殊且重要,它們攜手發力,起到連通與支撐的重要作用。這兩個平臺,不僅是改革創新平臺,更是廈門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著力招商引資促發展的重要平臺——近幾年,廈門連續獲得「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第二名、「中國十大海運貨櫃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第一名,廈門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平臺和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平臺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香港海事仲裁在中國國際海運與貿易中的作用-現狀及未來研討會丨...
    活動簡介  眾所周知,香港是享譽盛名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國際航運與貿易業務深受地緣政治和全球經濟影響,故易於產生大量爭議。鑑於此等爭議的國際性,各方當事人通常以仲裁來解決。同時,香港憑藉其享譽國際以及公正獨立的法律體系,成為甚具吸引力的仲裁中心之一。香港回歸中國20多年來,中國始終堅定支持香港的發展。
  • 致力打造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一輛輛滿載的貨櫃車穿梭出入,一箱箱貨物通過叉車和自動貨架分撥……這是記者日前在高欄港區招商局物流集團珠海有限公司分發中心裡看到的情景。高欄港區還引進了中谷、泰興盛等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採購、轉口貿易、出口加工等業務。「高欄港發展很快,進駐企業數量的增加對我們物流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機會,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 將打造成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商品交易...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一期項目由此成為率先享有集港口作業、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和港航服務等四類功能與出口入區退稅政策的特殊經濟園區。  2008年9月7日,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獲國務院批覆設立,是目前我國第一家按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功能整合、政策疊加」要求,實現區(保稅區)、園(保稅物流園)、港(臨近港口)整合升級發展的保稅港區。
  • 青島市南區:航運貿易金融產業蓄勢崛起 全年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
    全年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餘家航運貿易金融產業是市南區傳統優勢產業,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市南區已經形成以中遠海運、中外運華中等龍頭總部企業為支點,連接香港中路一帶的「兩點一帶」戰略布局。目前,市南區擁有航運物流企業3000餘家,約佔全市的70%。
  • 解讀瀘州全會②|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 瀘州怎麼幹?
    日前,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支持瀘州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為瀘州發展尤其是水運提檔升級按下「加速鍵」。瀘州怎麼看、如何幹?8月4日,在解讀瀘州市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瀘州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定位 擺在突出位置部署「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是瀘州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