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秋節,都會掀起「月餅大戰」。月餅「進化」到今天,品種增加了不知多少倍,各種口味奇葩層出不窮。今年的月餅市場,與往年不同的是,不少月餅打出了「營養養生牌」以及「海外代購牌」。在這個傳統的合家團圓的節日裡,吃月餅是必備節目,小編就來給您扒一扒這些月餅靠譜嗎?
注意!有些代購月餅是過不了關的
中秋臨近,吃上「海淘」的香港月餅是不是很時髦?不過這兩天,不少已經嘗鮮的消費者卻很心煩,代購的月餅因為檢疫風險被禁止入境,而賣家則拒絕承擔責任。
據悉,眼下像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名錄》規定,含有肉類、蛋等成分的月餅,存在攜帶禽流感、口蹄疫及其他檢疫性疫病傳播的風險,因此禁止攜帶、郵寄入境。
在網上搜索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各大電商平臺海淘月餅相當火熱。月餅產地以香港最多,澳門、越南、泰國也有。其中,香港美心和榮華、半島等品牌,口味較多的是奶黃、蛋黃、冰淇淋、火腿、咖喱等。許多網店銷量相當不錯,累計成交上千盒,有些店鋪甚至已經賣出3000多盒。通過與客服溝通,大部分店鋪暫不提供含有肉類、蛋黃等成分的月餅郵寄,但也有部分店鋪表示,店裡的月餅是通過「人肉」方式由香港帶回大陸,貨物由境內發貨,提供郵寄服務。需要注意的是,商家所謂「人肉」入境的月餅由於未經入境檢疫,消費者最好不要購買。
業內人士表示,標註「香港製造」的月餅通常針對高端市場,它們身價比內地產的貴,最高的貴一倍。據悉,從網上購買代購的「香港製造」月餅,代購價一般要在該品牌月餅原價基礎上,加價三成才行。如果價格過於便宜那就要當心了,不排除一些不良商家,自行製作生產月餅,假冒、貼牌成香港品牌月餅,再發送給網購消費者,如此月餅在質量、安全、口感等方面都無法保證。
事實上,即使是不含蛋黃等成分或委託親戚朋友由境外購買的月餅,也不代表可以暢通無阻入境。據了解,「海淘」的月餅入境,除由檢驗檢疫部門負責查驗成分外,還要由海關檢查數量、用途等是否合格。
警惕!根本沒有「健康營養月餅」
近年來,市面養生月餅、保健月餅層出不窮,主打「天然」、「健康」概念,有的以螺旋藻、人參、燕窩、蟲草、靈芝等餡料為賣點,而有的則以低糖、無糖為賣點,價格要比傳統的豆沙、五仁等種類的月餅高昂數倍。
面對五花八門的「營養保健月餅」,人們卻難免有兩大疑問:一是其所標註的產品原料螺旋藻、西洋參、鮑魚等成分,是否果真含有?二是月餅含有類似的「高大上」的原料和成分,是否果真就有了無糖、營養、保健等功效?對此,答案顯然並不樂觀。比如相關專家就提醒:「營養保健月餅」多是概念炒作,未必有滋補等效果。
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中秋月餅食品安全監管與消費提示」,稱月餅類保健食品屬虛假宣傳,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從未批准過保健類月餅。
要知道不管功能月餅餡加入了什麼「保健成分」,月餅的本質不會變,就是一種高油、高糖、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
專家表示,即使是無糖月餅,也屬於高碳水化合物,要想「保健」那可是奢望。如果消費者過於相信廣告宣傳,被忽悠著多買多吃,沒準還會傷及身體,得不償失;若是買「保健月餅」送老人,看起來是一片孝心,可是把錢花錯了地方,也未必有利於老人的健康,恐產生不良副作用。舉個例子,一些打著「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旗號的木糖醇月餅,在醫生看來也並不可靠,要求患者不要冒險食用,月餅中的澱粉會轉化為葡萄糖而導致血糖升高。
(綜合大申網、濟寧晚報、南方日報、光明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