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考「三顧頻煩天下計」,55人寫錯一個字,董卿:這也能錯

2021-03-05 美詩美文的世界

相信喜歡古詩詞的朋友,對於《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應該都不陌生。這檔弘揚古典詩詞之美的節目,自第一季開始就吸引了很多愛好詩詞的觀眾,而筆者就是其中之一,基本上每一季節目我都是從頭看到尾。

而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詩詞大會的題目總體種類其實並不繁多,基本上就是飛花令、字句填空、字句理解、查找錯別字等。這些裡面我個人覺得難度比較高的當屬字句理解題目,因為古詩詞流傳久遠,很多字詞的意思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且有一些專有名詞,古代很常見,但是到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用,所以想要答對這些題目並不容易。

有些時候即便是一些很多人都很熟悉的詩句,考查其中某個特定字眼,也是錯誤率極高。就像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舊符。」這首詩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但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曾考過「爆竹」、「屠蘇」、「瞳瞳」的意思,當時錯誤率都超過了50%。可以說這類題目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與之相比,字句填空題則會簡單很多,因為題目會給出包含有正確字句的很多漢字,讓選手從中選出正確的字,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出來即可,這種題目普遍錯誤率都在5%以內。不過有一期詩詞大會考「三顧頻煩天下計」,現場的百人團選手卻有55人答錯,這讓主持人董卿都不由感嘆:這也能錯?

雖然董卿不理解為何會錯,但實際上這道題本身就充滿了迷惑性,答錯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一詩句的原詩,一起來探究一下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答錯。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杜甫一生有兩大偶像,一位是和他處於同時代的李白,他有很多作品都是寫給李白或者表達對李白的敬仰之情的。另一位就是三國時期的蜀國丞相諸葛亮,杜甫一生寫的關於諸葛亮的詩歌也是多達20多首,其中這首最為出名。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值他定居成都浣花溪畔之時,有次他去探訪諸葛武侯祠,心有所感,於是便寫了這首千古絕唱。

這首詩前四句寫的是武侯祠的周遭環境。開篇以問句起首,一問一答之間形成了濃重的感情氛圍,同時也表達出了詩人對於諸葛亮的崇敬。錦官城外柏樹森森處,便是丞相祠堂之所在,春草茂盛,在臺階之上浦沿開來,滿目都是綠色,幾隻黃鸝在樹葉間嬉戲,傳來悅耳的鳴叫之聲。

後四句則是對諸葛亮生平的概括以及對他功業未成病逝軍中的慨嘆。「三顧頻煩天下計」說的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為之謀劃天下。「兩朝開濟老臣心」說的則是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政權,同時輔佐劉禪,為蜀國「鞠躬盡瘁」。

詩詞大會考的也就是這兩句,當時答錯的人基本上都是將句中的「頻煩」寫成了「頻繁」,其實這樣的錯誤我們也能理解,畢竟我們現在平時都是用「頻繁」,基本上沒有看到過「頻煩」的用法。但實際上在古詩詞中,「頻煩」這種用法是很常見的,像辛棄疾的《玉樓春》中便有「不辭長向水雲來,只怕頻煩魚鳥倦」,蘇轍的《送韓祗嚴戶曹得替省親成都》中也有「宦遊東土暫相依,政役頻煩會合稀」的用法。

而關於「三顧頻煩天下計」中的「頻煩」二字,其實一直也有兩種不同的解讀,一種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頻繁」的意思;另一種則是,頻是「多次」之意,煩則是「煩擾」之意,也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多次煩擾諸葛亮求教天下大計。其實這兩種解讀都說得通,不過第二種解讀更容易讓我們記住這首詩中的用的是「頻煩」而非「頻繁」。

如果是你遇到詩詞大會這道題,你能答對嗎?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三顧茅廬: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包含著許多軼事、典故,其中有的是詩人引經據典,來抒發文人心緒,有些則是從詩句演變成了我們日常所用的成語。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開啟一個全新的系列,在詩詞書畫中重溫那些經典的故事。首先,我們從「詩聖」杜甫的筆下,來了解一下蜀漢名相諸葛亮的傳奇。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關於諸葛亮的句子還有什麼?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陸毅版諸葛亮這兩句詩表達了杜甫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詩人以高度凝練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生活際遇、政治理想和輔國功業。「三顧頻煩天下計」令人想起三顧茅廬和隆中決策,「兩朝開濟老臣心」更令人想起諸葛亮輔佐先主劉備、後主劉禪兩朝,取兩川、建蜀漢,白帝託孤、輔佐劉禪的情形。諸葛亮可以說是殫精竭慮,忠貞不渝,盡了「老臣」之心。透過詩人的飽含深情的詩句,諸葛亮這位「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的丞相的一生的事業,以及他對後人的感召力量,得以充分體現,感人至深。
  •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這首詩是讚美諸葛亮的詩詞,說諸葛亮的功勞,流芳百世,像那翱翔在天空中的鸞鳳一樣,飛翔在雲霄中,受到萬民的景仰,永垂宇宙,萬世不朽。2/《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指三國時期蜀國的宰相諸葛亮。諸葛亮幾次帶領蜀國軍隊去攻打佔據北方中原地帶的曹魏,沒有取得最後的勝利,自己先死在徵途;常使後世的英雄豪傑們一想起這事就淚流不止沾溼了衣襟。
  • 中國詩詞大會:一個字終結才女擂主路,幾句話董卿給人三冬暖
    這一期的爆款,其實還是繼續上一期的小才女鍾斯捷的文章,她的這期的看點,也是關於一個「絕殺字」的,那麼究竟是哪個字呢?請各位朋友繼續看文章!這次考驗他們的,是「詩詞聯句」。首先是董卿姐姐笑語盈盈的說出「千裡鶯啼綠映紅」。這是杜牧的名篇,28個字寫出了一個明媚迷離的江南春日景象,讀起來朗朗上口,是我們課本教材裡的必背名篇。
  • 詩詞大會考"千裡江陵一日還",會百人團62人答錯,你能答對嗎?
    董卿在詩詞大會上的精彩表現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認可,董卿好樣的。如果這些題,大家還覺得太難了的話,會發現這道題考的是一句我們讀小學時便能背的詩,百人團100位選手中卻只有三分之一的人答對,來看看,你能答對嗎?
  • 詩詞大會考「引無數英雄競折腰」,35人答錯,導師蒙曼:不應該錯
    偉人幾十年前寫的這首詞,讓《沁園春》這個詞牌火了起來,這是在這個詞牌下寫過作品的蘇軾、辛棄疾、陸遊等人,都沒辦到的事。此詞已於多年前就入選了課本,成為了中學生必讀、必背的作品。很多人畢業多年後,仍會背誦全文。然而,頗為遺憾的是對於這首詞裡的很多字句,很多人似乎並沒有理解透徹。這一點,從詩詞大會的一道題上就看得出來。
  • 詩詞大會考李白「封仙之作」,選手沉吟良久才作答,董卿一語道破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過對於我來說,古詩詞中最難理解的內容當屬「典故」。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在古詩詞中引用典故,本來很難一兩句話說明白的事情用典故可能幾個字就能讓人讀懂。就像李商隱在《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中寫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他巧妙化用東漢劉晨重尋仙侶不遇的典故,將自己對於愛情阻隔的感受描寫的躍然紙上,讓人讀之便能感受到他內心的悵惘,可以說化用得妙至絕顛。
  • 中國詩詞大會:膽小妹妹得零分,淚眼婆娑,董卿的話讓人走進春天
    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謝幕,四季老將陳更終獲冠軍,董卿說她是天道酬勤,水到渠成。發現董卿總是在恰當的時間說出恰當的話,讓人聽著身心舒坦。結果是,怕什麼來什麼,當她答到第一道「根據提示字說出一句五言唐詩」的時候,她就答不上來了。這句詩是李白《聽蜀僧濬彈琴》裡的「如聽萬壑松」,詩句是有點生僻。所以說,這詩詞大會比賽的運氣因素,有時候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 擠掉董卿,在《詩詞大會》上連番用錯成語的龍洋,什麼來頭?
    詩詞大會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是由央視臺打造的一項大型的文化節目,剛播出時掀起了不小的詩詞熱潮,前四季由深受大家喜愛的董卿主持,而到第五季卻換成了新人龍洋。這一操作引來網友的不斷吐槽。讓大家吐槽的不僅是因為深受大家喜愛的董卿姐姐被換成了新人,這位新人在詩詞大會上連番用錯成語的表現也是槽點不斷。
  • 詩詞大會考《楓橋夜泊》難住不少人,董卿皺眉,觀眾:80後不該錯
    就是這28字小詩,捧紅了蘇州城幾大景點,讓寒山寺、楓橋成為了無數文藝青年嚮往之地。就連詩中提到的那鼎鍾,都一度被爭搶。至於它的作者張繼,如果沒有這首詩,也就是唐代詩壇的一位三流文人,有了這首詩他成了一位頂級文人。這就是一首28字古詩的魅力。
  • 詩詞大會考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康震和酈波給出了不同趣評
    蒙曼、酈波、康震、楊雨、王立群幾位嘉賓,一個個都是文史領域的專家,他們對同一首詩詞、同一個名句,往往有不同的看法。誰對誰錯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聽到不同的觀點。本期筆者就來和大家說一道很簡單的題。當時場上考的是從9個字中,識別一句宋詞,題目很簡單,選手答對了,百人團錯的人也不多,因為這是一個千古名句:人比黃花瘦。
  • 詩詞大會考「天街小雨潤如酥」,共38人答錯,觀眾:偶像劇看多了
    看《中國詩詞大會》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咱們都很熟悉的詩詞,但攻擂和百人團選手卻經常答錯。因為這,早前甚至有人指出詩詞大會選手整體實力較差,不能代表廣大詩詞迷的水平。對於這一點,筆者倒是不敢苟同。
  • 「詩詞大會」火了 董卿借「朗讀」回歸電視人初心
    而最火的兩檔節目都有央視主持人董卿的身影。先是董卿擔任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引起廣泛討論,節目的餘溫未散,2月18日晚8點,董卿帶著另一檔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和觀眾見面。這也是董卿首次擔任製作人。作為一檔用文字承載情感的節目,《朗讀者》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和佳作美文相結合的方式,用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 董卿,一個美貌與才華並存的女子,她的詩詞水平究竟怎麼樣?
    董卿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她的開場白,草長鷹飛二月天,稻花香裡說豐年。董卿上海人,從她身上可看出上海人的優點。開放,細膩,活潑,淡定。當然她為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事先是有備而來。但她也需要有這方面充足的古詩詞鑑賞的知識儲存準備。
  • 她有啥能力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中國詩詞大會》我們都很熟悉,可以說這是一檔全民參加的詩詞節目 ,老少男女,不管什麼身份,年紀多大隻要擁有對古詩詞的熱愛就可以報名參加, 在舞臺上共同享受詩詞之美。在我們的人記憶中主持人都是董卿主持的,有文化有內涵帶給每個選手溫暖,憑藉專業的素養和對綜合的知識儲備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 中國詩詞大會,主持人董卿吟誦《浪淘沙》《竹石》詩句,給人激勵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八場比賽開始的時候,主持人董卿在開場白中說起了奮鬥的主題,奮鬥是永恆的話題,當主持人董卿款款走上舞臺,動情的說了這樣的話語:「當任何一個美好的願望想要變成現實,都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奮鬥是劉禹錫筆下千淘萬漉的辛苦,是鄭板橋筆下咬定青山的堅韌,奮鬥更是陸遊筆下少壯功夫老始成的一番耐心和決心
  • 《中國詩詞大會》回歸 龍洋接替董卿主持
    接棒董卿,龍洋擔綱主持 《經典詠流傳》自2018年首次開播,就以「詩詞+音樂」的形式,讓觀眾在唱作歌手的演繹中領略中華詩詞之美,感悟經典魅力。第三季《經典詠流傳》於1月26日晚回歸CCTV-1,由撒貝寧主持,康震、廖昌永、朱丹坐鎮鑑賞團。
  • 董卿的知性來自於深厚的詩詞素養,這三點有助於孩子愛上詩詞
    這確實讓這些孩子很受益,因為每次考語文,這些孩子都能拿高分。當我在和這些學生聊天時,有的學生說:「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背詩了,我感到媽媽念詩的時候聲音很好聽,抑揚頓挫,我就跟在媽媽後面念。直到現在我也一直沒有忘記那些背過的詩詞。」
  • 詩詞大會考「江州司馬青衫溼」中江州司馬是誰? 居然會有15人答錯
    一方面,現場答題受到了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盲區,這就是為何很多知名的專家學者,也會有寫錯簡單漢字的時候。這就要求我們在讀詩詞的時候,一定要更加注重理解,不然很多背得滾瓜爛熟的詩詞,也會理解錯。隨便給大家舉幾個簡單的例子。詩詞大會曾考過一次「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這是小學課本裡的詩,結果卻有31人以為「葵」是向日葵。
  • 詩詞大會:女研究生出題5字,導師康震瞬間愣住,董卿也不敢接
    《中國詩詞大會》借鑑古人詩詞之趣,「飛花令」,把古人的遊戲進行了改動。比賽規則每場設置一個關鍵字,不單單用「花」一字,還額外增加了「雲」「春」「月」「夜」等常用字,對關鍵字的順序也不做要求,在一定時間範圍裡,選手輪流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