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冬種馬鈴薯「戰鼓」 即將擂響
當下晚造即將迎來收穫時期,恩平市牛江鎮、良西鎮、沙湖鎮每年晚造都是率先開鐮收割,為的就是搶抓時機播種馬鈴薯,趕在明年春節收穫上市。記者近日走訪牛江鎮看到,在當地豐江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倉庫內,合作社負責人、馬鈴薯種植戶馮健華和其父親馮柱泉正指導工人分揀薯種,為冬種馬鈴薯做好準備。
「稻—稻—薯」,即早造、晚造水稻及冬種馬鈴薯,這是近年來恩平種植戶最常態化的種植模式。自2005年以來,冬種馬鈴薯產業逐漸成為恩平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種植面積、種植戶逐年遞增。
據統計,去年恩平市冬種馬鈴薯面積已超過2600公頃(4萬畝)。馬鈴薯被稱為恩平農戶的致富「金薯」,當地冬種馬鈴薯產業獲得廣泛認可,其中,牛江鎮昌梅村獲得「國家級萬畝馬鈴薯示範基地」稱號。
10月1日前後是冬種馬鈴薯的關鍵期,此前,為了做好籌備工作,馮健華跑了兩趟內蒙古,預購了超過300噸薯種。從9月下旬起,不少種植戶陸續向他諮詢購買薯種。
「我們預購的300多噸薯種足夠供應260多公頃(4000多畝)的種植量,目前薯種銷售情況很火爆,已經賣出去200多噸了。現在我們在估算,如果數量不夠的話,可能會再補充薯種。」馮健華介紹,豐江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恩平市絲苗米產業園的實施主體之一,為了加大生產規模,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之下,今年新建了面積6000平方米的加工廠,現在已完成主體結構建設,正在建設大型冷庫,屆時可存放超過6000噸馬鈴薯。
馮健華告訴記者,今年前來訂購薯種的種植戶人數比去年增加了30-40%,其中多數是來自本地的種植戶。
豐江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了配合種植戶開展冬種馬鈴薯工作,從種子到肥料,從無人機植保到統一收購,推出了「一條龍」服務。「我們會優先採購與我們合作的種植戶的馬鈴薯,因為我們對出產的商品薯品種和品質是有要求的,現在正是打造品牌的時候。」馮健華說。
幾天後,冬種馬鈴薯的「戰鼓」將正式擂響。為了加快薯種的分揀工作,豐江農業專業合作社特意訂做了一條生產線,聘請了11名工人配合機器有序地將薯種進行卸貨、分揀、裝貨和擺放。馮健華告訴記者,按照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長,工人們能在1天分揀30噸左右薯種或約22噸商品薯。
(文章來源:江門日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