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民 理性選購保健品 常見三種推銷套路要知曉

2020-12-22 東莞陽光網

  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19年第3號消費提示

  近日,東莞市消委會發布2019年第3號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消費者:理性選購保健品,謹防受騙落陷阱。

  / 案例 / 六旬阿伯保健品當藥吃中風

  日前,一位60多歲的張大伯,被確診高血壓,按醫生配方吃降壓藥三年多,自我感覺身體良好。但在參加一場保健品講座後,被忽悠一次性購買了1萬多、6個療程的保健膠囊和衝劑藥包,推銷員聲稱全是羅布麻、靈芝等降壓和通血管的中藥成分,不吃西藥就能降壓養生。張老伯信以為真,停吃西藥,僅吃保健品降血壓,最終導致嚴重中風,無法自理。

  / 分析 / 常見三種推銷套路

  保健品市場常見的推銷套路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虛構「通知」, 假借公益。利用媒體、報刊的權威性,冒用「通知」「公告」等形式發起免費邀請。二是偽科學,「專家」講座。穿著醫生白袍的偽「專家」出現,鼓吹「高科技」旗號的保健品。三是免費體驗、多贈送。四是謊稱能治百病,無效退款。五是貼心服務,親情攻勢。

  / 提醒 / 避免落「坑」注意四點

  保健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不可能有單獨治療疾病的功效。消費者在購買保健品時要謹慎辨別、理性消費。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需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認識保健品,別誤當藥吃延誤治療。保健品只是用於調節身體機能,改善亞健康狀態,降低疾病發生的風險,但不能代替治療藥物,要保證均衡膳食,不要過分依賴保健食品。有病切忌亂投醫,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2.保健品廣告有規定,慎防虛假宣傳誤導。國家對保健品宣傳廣告有嚴格規定,凡使用「根治」「療效最佳」等絕對化用語,或以「康復」和「治癒」等斷言字眼,以學術機構、患者真實個案等名義作證明的,都屬於違法保健品廣告。凡利用醫學權威名義,例如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世界醫學專家、北京等各大醫院教授等等,均為忽悠消費者的圈套,消費者勿被虛假宣傳所誤導。

  3.正確認識保健品批准文號,明辨真偽。保健食品的批准文號格式有兩種:一種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國食健字G或J(G指國產,J為進口);另一種是國家衛健委的衛食健字(衛食健進字)。在保健食品的包裝或標籤上方,必須清晰標明「保健食品『藍帽子』特殊標識+『保健食品』字樣+批准文號」。

  4.要到正規營業場所購買保健品或接受相關服務。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或接受相關服務,應當選擇正規商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並主動索要發票,妥善保存購買小票、交易記錄等必要憑證。(記者 黃月)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
    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時間:2018-03-09 12:4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人寫5萬字防騙日記 保健品推銷套路盤點 去年1月,鄭大爺得知老友在參加保健品推銷講座,家中還買有各式各樣的保健品,而且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鼓吹,買了數萬元。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頻被「套路」 治病功效隨意誇大
    而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保健品消費人群中,老年人佔了五成以上。老年人成為保健品生產商、銷售商的主要牟利對象,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老年人被保健品銷售商騙取高額資金的故事也常見於諸多報導。那麼,老年人是如何被「套路」的?他們購買的保健品多半又是什麼呢?
  • 保健品騙局十大套路被曝光!
    套路:01、免費送禮品型保健品銷售人員免費送禮品,如雞蛋、大米、面、油、飾品等,引誘老年人上鉤。推銷人員多通過發宣傳單,免費發放禮品,或用保健品包裝盒、票據、禮品讓老年人進入圈套。別讓免費蒙蔽眼,誘騙上當在後面。
  • 保健品真的對身體百利無害?這三種情況保健品反而有害!
    在廣告法沒發布之前,不少保健品霸佔著電視、網頁,鋪天蓋地的宣傳和不斷誇大效果讓你開始想嘗試這種保健品,可所有保健品真的有那麼神奇嗎?吃了真的對身體百利而無一害嗎?保健品之所以是保健品就是因為他的功效遠不如藥品實在,讓小編先帶你全面認識下保健品的意義吧!
  • 媒體調查「要命」的保健品:一業務員盯六七個老人,推銷到家
    老人的褲兜裡有一封遺書,稱被保健品營銷公司「騙了」,承諾的到國外旅遊也沒有兌現。「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涉事的青島向尚健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就曾因虛假宣傳被監管部門處罰。部分受訪老人和家屬反映,這家公司長期以相似的套路誘導老人購買保健品。目前,青島市食藥監局等部門正在對此事展開調查。
  • 四探保健品「坑老」:銷售「四大套路」設置「親情陷阱」
    節衣縮食地買各種保健品,把多年積蓄的20多萬花得一乾二淨「要不是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玩意兒,我母親也不至於去得那麼早……」時至今日,母親的溘然長逝,仍是市民苗先生心中揮之不去的痛。在苗先生看來,家中堆積如山的保健品,是導致母親早早離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 醫生推銷保健品 分宜中醫院「醫風」令人憂
    近日,有市民投訴,分宜縣中醫院一位婦產科主任在診室公然銷售保健品,一名孕婦及家人怕得罪醫生,遂購買了一盒330元的「十月馨」孕婦營養均衡寶產品,回家後卻發現該產品不是準字號藥品,擔心吃了影響胎兒發育。
  • 規避保健食品宣傳「陷阱」 這些套路要警惕
    摘要:近日,安徽省淮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保健食品宣傳規避風險提示,提醒市民警惕消費,保健食品不是藥品,不能治療任何疾病。
  • 母嬰店裡常見的幾個「套路」,既坑錢還坑娃,新手寶媽要看清!
    聽了閨蜜的抱怨,我知道這個「耳根子軟」的女人又被母嬰店「套路」了,於是恨鐵不成鋼地對她說:「你這種有錢又好忽悠的顧客,母嬰店最歡迎了。」母嬰店常見的這幾個「套路」,寶媽要看清1.為了推銷奶粉,「詆毀」母乳: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母乳到了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要補充奶粉」,這句話是母嬰店最喜歡說的。我家娃還小時我去過幾次母嬰店,每次都能聽到這樣的說辭,但這當然忽悠不了我。
  • 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購買保健品?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
    揭秘保健品忽悠的5大套路作者:齊俊傑看財經最近,權健和丁香醫生的撕逼大戰不斷升級,各路媒體自媒體也紛紛上陣撕咬,搞得保健品這個行業都搖搖欲墜,不光是權健,其他品牌也是風聲鶴唳,如臨大敵。那麼有人要問了,保健品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購買呢,為什麼他能做成這麼大的生意?
  • 八旬老太臥底推銷大會 還原保健品銷售路線圖
    街坊們所遇到的保健品五花八門,真假難以考究,然而所有的套路出奇相似。年輕人清醒,老人卻迷信不已,到底其中有著怎樣的魔力?  越秀區八旬老太張姨,連同來自廣州、深圳、韶關等地近200老人,被拉到惠州免費旅遊,之後被推銷保健品(詳見本版昨日報導)。精明張姨淡淡定記下了整個過程。
  • 保健品店鋪只接待白髮族 體檢推銷一條龍經營
    經北京青年報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這些門店既不是社區老人活動站,也不是託老所,其真實身份是保健品推銷連鎖店。之所以肯繞那麼大彎子、下這麼大功夫籠絡老年人,就是為了避開國家食藥局的監管,推銷手裡的高價和無批文保健品。
  • 「保健品欺詐」後續 聽醫生詳解保健品購買注意事項
    推銷員現身揭黑幕  鹿城重拳打擊保健品非法營銷 各方探索有效監管  溫州網訊老伯受騙參加「免費旅遊」,結果買回360瓶「特供藥」;保健品公司前員工現身揭開黑幕,詳解康盛健康生活館推銷套路;市監執法人員臥底「康瑞祥」,破獲大型保健品非法營銷案……「保健品欺詐」系列報導推出後,數十位讀者反映自己或家人被推銷買下高價保健品的遭遇。
  • 「大學生」街頭推銷筆,是實習還是套路?
    不少網友稱遭遇推銷套路(網絡截圖)……近段時間,有不少市民反映,在朝陽廣場、火車站等人口密集的區域,經常遇到自稱是大三學生,以「幫忙完成實習作業」為由推銷中性筆、清潔劑、牙膏等商品,還稱完不成業績會影響畢業和學分。這些推銷人員真的是大學生在實習嗎?連日來,記者針對市民反映的情況展開了調查。
  • 明年起,保健品上必須大寫加粗這幾個字!提醒父母認準了…
    但有的推銷人員常常「忽悠」消費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在標籤上標註的提示信息不醒目,警示作用不強烈。《指南》還提醒廣大消費者,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準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也就是常說的小藍帽標誌,注意保健食品批准文號、標籤說明書的要求和禁忌。
  • 保健品推銷專「釣」老年人 試吃品仍需埋單(圖)
    這本是一起普通的車禍,卻因和「保健品推銷」扯上了關係而變味。  時下,專門針對老年人兜售各種保健品、醫療器械的「隱性」推銷活動越來越多,包括免費講座提供體檢、免費參觀廠房提供午餐、免費農家樂一日遊——推銷保健品的公司花樣頻變,而銷售人員為了達到讓老人掏錢的目的,更是大打感情牌,無所不用其極。
  • 農村淨水器推銷「套路」遭質疑
    重慶市農村淨水器推銷「套路」遭質疑)「我70歲的老母親很有可能陷入了推銷淨水器的騙局,我現在很著急!」8月3日上午,家住重慶酉陽縣宜居鄉橋頭壩的陳琳(化名)向工人日報重慶記者站反映稱,上周六她們村裡來了五個打著「送貨下鄉,關愛老年人健康」旗號的推銷人員,連續好幾天給當地的老年人進行「健康講座」和「送福利」。
  • 300元進的保健品,騙子是怎樣8000元賣給你爸媽的↓↓
    近年來,各種洗腦的保健品廣告推銷鋪天蓋地而來,推銷對象更是直接瞄準老年人群體。然而,在您選購保健品的同時,不法分子也盯上了您的錢袋子。套路二:登記信息。讓老年人填寫資料,一對一聯繫摸清家底、評估購買力,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推銷。
  • 安溪:老人沉迷保健品 三年竟消費二十幾萬
    市民 劉先生:不知道為什麼知道我的電話,打電話來問我什麼東西他介紹後,他說你要不要,要我給你寄一點過去,我問他多少錢,他說幾十塊錢,幾百塊錢,一兩百塊,是這樣的,越買就越多咯。劉老伯患有糖尿病,迫切希望能徹底治好,銷售人員不斷向他推銷針對慢性病的藥品和保健品,於是劉老伯不斷嘗試,找上他的推銷公司也越來越多,從北京、上海延伸到全國各省市,劉老伯逐漸成了保健品市場的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