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告訴你:為什麼家裡要藏80本書?

2021-01-19 澎湃新聞
科學家告訴你:為什麼家裡要藏80本書?

2020-09-10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陳富強 國際科學

今天這篇文章,可能又要騙你買書了……

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的體驗,每次興匆匆地跑到書店買來一大堆書,到家後卻一頁都不想打開。是不是一種負罪感油然而生呢?

不用擔心,今天我們用新近的一項研究結果來告訴大家,即使你不閱讀,泡在書堆裡,也會對你有很多好處。

今年1月,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者在《社會科學研究》(《Social Science Research》)上面發表題為《Scholarly culture: How books in adolescence enhance adult literacy, numeracy and technology skills in 31 societies》文章,闡述了一個新穎的觀點——成長在一個充滿書籍的家庭環境中,能夠提高人的讀寫能力,計算能力,信息通信技術能力,並會促進孩子在以後的生活獲得更高成就。

文章作者Joanna Sikora,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社會學家,她和她的同事分析了來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11年和2015年調查並收集的數據。這些數據評估了31個國家的160000多名成年人的讀寫能力、計算能力和信息通信技術能力,並調查了這些參與者青少年時期家裡有多少本書。

Joanna Sikora表示,在受教育程度相近、工作類似,甚至生活習慣類似的情況下,青少年時期身邊書籍數量越多,其讀寫能力、計算能力、信息通信技術能力越強。影響最為深遠的是讀寫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到,家中藏書在80本左右的人讀寫能力可以達到0.6的平均水平,能夠有效參與社會生活並實現個人目標。如果藏書量低於這個數,讀寫能力就低於平均值了。當然,也不是書籍越多越好,在書籍數量超過350本之後,各方面能力開始保持穩定。

(圖片來源於原文)

作者調查了31個國家青少年家中書架上的平均書本數量。31個國家的平均書本數量為115本,其中書籍數量最少的國家是土耳其,每個家庭平均藏書僅為27本,而書籍數量最多的國家是愛沙尼亞,平均藏書量達到218本。作者表示,「在全球範圍內,家庭書籍的數量對人們總體讀寫能力產生的影響可謂巨大」。

事實上,那些只上過高中,但在被書籍包圍的環境中長大的青少年,在成年後獲得的讀寫能力、計算能力,以及信息通信技術能力和那些在沒有書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畢業生相似。

這主要歸因於「輻射效應」,即家裡沒讀過的書仍然會激發人們的讀寫習慣,即使所閱讀的書籍,不如父母所期望的那麼多。

書籍的力量很大程度在於孩子對父母閱讀行為的模仿,所帶來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在書卷氣濃鬱的家庭環境中,通過書面文字獲取知識往往成為一種愉快的消遣,而青少年將會因此獲益終身。

家庭書籍數量對孩子的影響,完全不亞於父母的教育和職業產生的影響。接觸書籍,是青少年培養長期認知能力的社會實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夥伴們,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趕緊回家檢查一下自家書架上的書籍數量是否超過了80本呢。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odcast/episode/unread-books-at-home-still-spark-literacy-habits/?redirect=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9089X18300607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樹葉為什麼是綠色?色彩的奧秘,都藏在這本書裡
    況且如果和孩子一起讀這本書,孩子又離他做小科學家的夢想進了一步。色彩是如何呈現的,人的眼睛為什麼能看見它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發現白光是由不同的顏色組成的,他用三稜鏡證實了自己的理論。之後科學家進一步發現不同的顏色波長也不同,所以它們傳輸的距離也是有差別的。紅光是波長最長的色彩,所以紅色總是很顯眼。
  • 孩子大了,家裡的《金瓶梅》要不要藏起來?
    這時兒子會跟我說:媽媽,你知道嗎?這兩隻貓是在mating(交配)啊。媽媽,你知道嗎?動物如果不mating(交配)是不會有小貓的。媽媽,你知道嗎?前陣子母貓的叫聲那麼嚇人,其實是在求婚,她們找到老公就不會叫了。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讓孩子讀書?怎麼跟孩子讀一本書?
    尤其是自80後開始,自己小時候沒有的,缺失的都想在孩子身上補回來,娃娃,漂亮的衣服,新奇的玩具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止是說學習。窮養與富養糾紛不斷,但目前的趨勢顯然是,有錢沒錢都要富養,別人孩子8000買了玩具,我們要買1000。別人家5000一個月的幼兒園,我們也要雙語。不知道是補償自己未得到,還是慶幸這一代的小孩,得到了足夠的關注。
  • 為什麼樹不吃飯,也會長那麼高?把這本書給孩子,保證不再煩你
    可直到上了高中,學了生物,我才開始了解到,用手隨便抓起的一把泥土裡,藏著一個世界,裡面住著地球上的人多了不知道多少的微生物。為什麼樹不吃飯,也會長那麼高,為什麼它的根沒有眼睛,卻可以跑那麼遠,為什麼旱季一到,有的樹會變黃,會枯萎。隨著小朋友年齡的增長,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化作了他們口中的一句句為什麼。有些問題,就算是大人,也會張口結舌,平時壓根就沒想過。
  • 美國孩子數學差,卻培養出最多的科學家,原因藏在美式數學教育裡
    我們都知道科學是一項嚴謹而需要大量數學理論來支撐的事情,如果美國人的數學真的那麼差,那麼為什麼他們能培養出最多的科學家?我仔細的翻閱了這些科學家們的人生經歷,並進行總結歸納,我發現問題似乎藏在美式數學教育裡。
  • 《瘋狂的科學實驗》:誰說科學家都「嚴肅臉」?這本書有趣有料
    你印象中的科學家是什麼樣子的?小時候我經常看一些科學科普節目,裡面的科學家都是一臉嚴肅地在那裡做實驗。所以我在的印象中,科學家從來都不是有趣的代名詞。最近讀的一本書徹底推翻了科學家在我心中的固有印象。《瘋狂的科學實驗》《瘋狂的科學實驗》在書中為我們介紹了75個有趣而且瘋狂的實驗,裡面的腦洞你看了一定會驚呼的那種。之前也讀過一些有趣的科普讀物,但這本書還是在內容的瘋狂程度上,佔據之首。這些科學家的腦子裡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也有著說做就做的勇氣。
  • 4本書告訴你寫作也可以很簡單
    這本書從「文章面面觀」講起,用生動形象地語言告訴我們,寫作雖貴在創新,但好「文章」都有共性。愛寫作的你,若把這72篇「文話」吃透,寫作的思路就會豁然開朗,寫作的興趣和悟性也會得到拓展和升華。02《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範多倫這本雖然是告訴你如何閱讀的書
  •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影響宮崎駿一生
    對宮崎駿本人而言,也有一本書是他「從10歲讀到70歲的」,那就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2017年,已經七次宣布退休的宮崎駿宣布第8次復出,這一次是為了以電影的方式,拍出這部影響了他一生的小說。年近80高齡,以一生的人生積累去總結,宮崎駿認為這本書最讓他感動的是它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 80文化丨給你推薦一本書
    給你推薦一本書孫翔傑  張佳琦  嶽 彤  特約記者 王 磊為調動官兵讀書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讀書氛圍。薦書人吳筱笛說:「《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是一本勵志書籍,告訴我們趁年輕要多吃一點苦,特別是我們青年官兵,更要吃得了苦,經得起磨難。戰友們,耐得住寂寞才撐得起繁華,該奮鬥的年紀不要選擇安逸,相信自己,終將破繭成蝶。」
  • 為什麼你會被雞毛蒜皮點燃?這本書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家人一句菜鹹了你可能會冒火?為什麼孩子做錯一道題你可能會發脾氣?為什麼找不到鑰匙你會可能摔東西?為什麼朋友一句話長胖了你會氣惱幾天?為什麼你明明出於好意說的話,時常會被人誤解?這本書是美國著名心理醫生謝裡·范·狄克所著,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暢銷書。這本書說一個人的情商跟寫字、遊泳、開車是一樣的,是可以通過六大技能訓練提升的,他們分別是:讀懂情緒;自我關注;培養慧心;少評判,多接納;如何安然度過情緒危機;人際交往技能。其核心是情緒調節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這兩大技能。
  • 這位「不正經」科學家告訴你,有這項能力娃一輩子不無聊
    胡立德說:「這個研究的主要原因是有了女兒之後,我決定要學著從女性的視角來看看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樣。」蟲子為什麼可以在水上行走,蛇怎麼「飛」,魚死掉了為什麼還可以遊泳……爸爸一直告訴他,大自然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 《趙晨說藏酒:茅臺》:告訴你茅臺酒如此有魅力的真相
    20世紀80年代珍品茅臺酒|《趙晨說藏酒:茅臺》本書作者趙晨從茅臺酒的歷史發展沿革、時代變遷、如何鑑偽等角度入手,結合自身豐富的茅臺酒收藏經驗,以通俗的語言講解茅臺酒收藏知識。書中關於茅臺酒收藏的知識,不但豐富而且專業,同時還兼具實用與趣味。閱讀本書,可以讓你進一步了解茅臺文化,並對茅臺酒收藏有一個基礎認知。
  • 空調安裝工告訴你:銅管為什麼一米80元、打孔費為什麼50元...
    作為一個在在格力、美的售後都做過幾年的師傅告訴,我為什麼要收你銅管一米80元、高空費100元、打孔費50元一個。與電視、冰箱等家電不同,空調需要非常專業的安裝技術,大型空調企業會定期對安裝工進行幾個月專業的培訓,並且取得相應資質後才能上崗。
  • 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讀書
    「如果你不好好讀書,就沒有飯吃,咱家沒權沒錢,未來可能託不到人給你找工作,只能撿破爛生活,沒有玩具玩。」這是上一代孩子小時候被告訴的話。時光過去了許久,很多該改變的還是一樣,一代代的人都在重複著相同的故事,現在如何告訴你的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是不做一個廢材。AI,智能,大數據,機器人,未來勞動都是一種奢求,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人,不管你樂意不樂意,做一個勞動者就是最高的榮譽,更多的人可能會淪為廢材,如寵物一般被圈養著吧了。
  • 為什麼從小一定要讀這100本書?因為你能告訴孩子的都在這裡了
    :「I'll loveyou forever, I'll like you for always, As long as I'm living,my baby you'll be.」繪本中的那個媽媽一直念著這幾句話,兒子慢慢從呱呱落地的小嬰兒,開始滿屋子亂跑,進入少年叛逆期,最後離家獨立長大成人,而自己已然老去,仍然孩子呢喃,Love you forever...
  • 為什麼孩子家裡「窮」藏不住?幼兒園老師:以下幾點最暴露家境
    但是,我一個在幼兒園當老師的朋友說,其實孩子的家境如何,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來的,根本藏不住。這是為什麼呢?她表示:以下幾點最暴露家境。這說明,家裡很少給孩子添新衣服。而孩子穿的衣服,都是普通牌子,質地也一般。所以,孩子家裡「窮」是藏不住的。但是,老師對這樣的孩子會多些關愛,時不時誇他們的衣服好看、人懂事,免得孩子自卑。
  • 家庭理財觀念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這本書告訴你怎麼做
    昨天下午我跟弟弟在家附近的購物廣場裡走走逛逛放鬆心情,隨後我們走進了一家漂亮的書店,其中有本書引起了我的注意。2、坦誠告訴孩子,家庭的財務安排在第一步整理家庭理財計劃時,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除了有幫助到他們提早懂得理財外,也趁機讓他們知道了父母的收入(通過努力工作獲得的收入),而這些收入要用來支付很多方面的開支。當他們見到其中一些項目:如學費、補習費、保險等,以及生活的支出如物品採購,旅行,租房的有房租等。
  • 本書告訴你,莊子為什麼是儒家
    莊子研究的書這麼多,為什麼還要寫這本書?真正的動機大概只能有一個:因為我認為莊子想要傳達的消息還沒被充分地傳達出來。因為還沒被充分表達出來,所以莊子被置放在中國思想版圖上的位置可能是誤置了。也正因為有可能誤置了位置,所以莊子不屬於莊子學,戰國時期宋國蒙地的那位莊周和綿延流長的莊子詮釋學史上的那位莊子,名同,卻是實異;貌合,偏又神離。就思想類型而言,兩人並不同型,最多只是近親的關係。
  • 10 本書告訴你,中國的邊疆與民族有多複雜?
    信口雌黃的書就羅列了,推薦10本學術性比較強的嚴肅讀物,希望你能沉下心來梳理下中國的邊疆與民族問題的來龍去脈。歷史內在於當下。本書是由著名的漢學家、蒙古學家拉鐵摩爾寫作而成的,在學術界的經典地位圈內人有口皆碑,不過也很容易淪為活靶子。凡是研究中國邊疆問題的學者,幾乎都要與拉鐵摩爾「對話」一番。
  • 為什麼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4本書,可以教會你一些道理
    為什麼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這4本書,可以教會你一些道理。1.《情緒勒索》。這本書的簡介是:情緒勒索,是指以愛之名,通過要求、施壓、沉默等手段,在親子、情侶、職場關係中爭奪控制權,讓對方就範。你可能是位遭到傷害的勒索者,也可能是一位勒索者,正在無意識地傷害著你所愛的人。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在面對壓力的日子裡,要學會撫慰暴躁、焦慮、失落、抑鬱的心靈,不要讓壞情緒傷害自己和在乎的人。2.《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