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防呆基因的漢字文化,不可能讀錯的《道德經》

2020-12-17 隱士申子源

最近看到一段評論,非常有意思,給了很大的啟發。

我們先看看這段評論的兩種表達方式,如下:

為了不讓編輯器的智能識別系統發生短路,用截圖的形式表達。

其實,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段話的正確表達順序如下:

研究表明:漢字順序並不一定影響閱讀!

事實證明,當你看完這句話之後才發現字都是亂的。

這就是漢字的神奇之處,字體的順序排錯了,甚至多種亂排,卻不影響人們去理解這段文字要表達的主題意思。

從這個角度就可以體會古代文言文那些文體,至今中國人還能夠看得懂的大智慧吧。

這種效果,阿拉伯字,拼音,英語語境都是沒有的效果。

也許專家會說,象形文字就是這個尿性,並不等於漢字文化就很高級。

反正高級不高級,先進不先進,我們姑且不爭辯了,好用就行。

漢字的這種特徵,類似現代工業設計的防痴呆設計。

很多電器的接口都有防痴呆設計的。

就是不管怎麼樣插,都不會插錯,這就是防痴呆的工業設計。

這讓申子源聯想到古代的那些經書,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道德經》,隨著馬王堆出土文物,江西海昏侯出土的相關文物,還有帛書老子等文物的校對。

發現我們當下熟知的《道德經》,很多地方的次序,斷句,甚至有無顛倒,給篡改了。

咋一看到這個資料,很多人是驚呼的,原來自己多年朗朗上口,喜歡閱讀的《道德經》是錯的,是給人篡改的,讀到了一本假的經書。

浪費了光陰,傷了心情,還不知道真的道德經到底是什麼樣?

當頭一盆冷水,希望越大,越喜歡《道德經》,越認可,就傷得更深。

是不是真的讀錯了經書呢?以《道德經》為例。

也許,我們是過度擔心了,當年老子李耳,早就考慮到後世出現的這樣改來改去的情況。

所以,在斟酌經書內容的時候,早就設置了漢字的防痴呆體系,讓我們這些愚蠢的後輩們,無論怎麼度,無論怎麼樣去改,都能夠讀到原汁原味的《道德經》。

關於老子的預見性智慧,在《道德經》裡面體現太多了。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急流勇退,功成身退。

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

諸如此類等等,都是關於人類走向的預見性篇章。

網絡上,很多很火的大師們,用大白話在解析《道德經》也吸引了很多人,拆拆補補,整出很多讓人耳目一新的道理來,其實也是舊瓶換新酒而已。

有人說,字母語系是一維的,而漢字語系是二維的。

其實,漢字不止二維,是多維度的。

比如,用1234,ABCD來表達,與甲乙丙丁來表達,大家可以品出一些不同吧。

對比2020年,和庚子年,哪一個可以解構出來更多時空數據來,高下立判。

未來的計算機發展,是不是可以發揮這種漢字表達的特點,發展新的計算機語言呢?

機器語言的特徵就是嚴密的邏輯性,沒有歧義,唯一的指定性,

很多人誤以為,只有英語語境才能夠形成嚴密的邏輯性,是機器語言的不二選項,

其實是一種文化的不自信,當英語作為計算機語言的結構時,必須要做很多規範工作,

從語言表達的長度,和標準化程度,中文更適合做為一項優秀的機器語言,

或者說,中文就是天然的機器語言。

同樣的顯示容量,用中文來表達是最節省字節的,顯示效率最高,

而且,中文的每一個字所佔的空間是一致的,一個字就是一個字,毫不含糊的標準化。

那種認為漢字表達歧義多的說法,其實是一種誤解和誤導。

難道,漢語體系就不能寫說明書,就不能寫操作說明了,就不能寫法律文書了。

其實,可以更簡潔,這簡直是一種降維打擊,那才是某些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關注漢語體系中的防痴呆基因,關注隱士申子源的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中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國的漢字功底造詣非常高,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僅一詞多意,還經常有一字多音,不同的讀音就有不同的意思,因此生活中面對多音字我們難免會有讀錯的尷尬事件發生。曾經有一副對聯因為都是多音字組成,因此讀錯的人很多,而成了千古的經典名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聊幾個易讀錯的漢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 最容易讀錯的10個漢字,大部分都會讀錯,你全都認識嗎?
    漢字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國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發展、沉澱,記錄了華夏輝煌,表達了民族文化,可以說,每個漢字就是一幅畫毫不過分,漢字數量極多,多音多樣,很多漢字由於外觀很像,所以非常容易讀錯,小編總結了10個易讀錯的漢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常見但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人讀錯好多年還沒有發現
    從上古至近代的悠久歲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優越文字文化。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也是當今最難寫的字體,一字多意,一字多音,就算是身為中國人,也都不敢說能完全掌握漢字吧。說道漢字,怕是每一個經歷過高三的人,都能體會到被文字支配的恐懼,語文試卷的前幾題,考的就是對於漢字的掌握程度,字典、詞典翻了一遍又一遍。有一些漢字除了會寫之外,還要會讀,讀音也要正確,身邊的很多人,就經常把一些字讀錯,有些明星同樣也會出現這樣的錯誤。
  • 很多人都讀錯了,撒貝寧也因讀錯被康輝「回懟」
    我國的漢字數量特別多,有很多的生僻字大部分人都不會讀,一般情況下,高中學歷以上的成年人大約能掌握5000多個漢字,這已經能夠實現與他人的正常交流,畢竟生活中常用的漢字也才三四千個。很多人在聊天的時候會跟人互「懟」,但是卻有很多人將這個字讀錯了,他們讀作第三聲「duǐ」,然而這個字並不這麼讀,「懟」字其實讀作「duì」,是第四聲。看到這裡,很多人表示不敢相信,原來這個字並不像自己之前讀的那樣,而自己之前和朋友交流的時候,也並沒有人出來指正自己,相反,他們也都是這麼讀的。
  • 這幾個漢字你能讀對嗎?好多人都讀錯幾十年了還不知道
    這幾個漢字你能讀對嗎?好多人都讀錯幾十年了還不知道文/水墨許三世我國那麼悠久的歷史可以保留下來,有一個很重要點那就是文字。所有的文明都是離不開文字的,而文字也賦予了所有文明新的活力以及延續的可能。我們將我們的文字稱之為「漢字」,我們也為漢字而自豪,她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而她不單單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字,還影響了很多周邊的國家,從他們的文字中都可以看到漢字的身影。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充斥著漢字,聽到的,看到的,你自己筆下那個的,但是你不一定真正了解漢字。你知道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嗎?你知道常用的漢字有多少個嗎?常用的漢字你都會讀嗎?
  • 在漢字文化探索中展開德育
    助兒童打下「中國底色」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本身凝聚著巨大的道德智慧。《讀本》(1—6冊)叢書總策劃、廣西教育出版社原總編輯李人凡介紹說,叢書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精心選擇96個漢字,通過解漢字、讀故事、吟詩詞、導行動,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幫助兒童打下「中國底色」。「教材裡的故事和素材充滿趣味性,選擇的活動也充滿體驗性和實踐性。
  •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當今世界完全通用的語言還不存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每一種語言背後的意義都不平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的漢字也越來越普及,中國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也開始學習漢字和中國話。橫、豎、撇、捺、點、折、彎、鉤是漢字的基本筆畫,手寫的漢字靈活多樣,每個人書寫出來都有自己的風格,漢字的筆畫有的多有的少,比較難記也比較難讀,更不好懂。
  •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時間:2019-02-14 12:00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68 個高出錯率漢字 趕緊看看你讀錯了多少 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易讀錯的字,一不小心就會鬧笑話。
  • 通過對漢字「義」的解讀,理解傳統道德文化的內涵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傳統文化的載體,是人類發展的見證。漢字的出現已有近8000年的歷史,從河南賈湖發現的一些刻在龜甲上的符號,到仰韶文化時期的文字圖形,到殷商時代轉化成成熟而系統的甲骨文,再經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漢代的隸書,唐代的楷書,草書,行書,以致形成今天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最富魅力和美感的語言溝通手段和信息交流工具。
  • 道德經的作者究竟是誰?
    更不知道「道」是如何運行和發生作用的!《道德經》是老子所著,老子是人不是神!為什麼人們要將一個人撰寫創作的作品無限放大為天地宇宙無所不包的「道」呢?為什麼人們在閱讀了《道德經》這部經典之後忽略了人的存在呢?難道說《道德經》不是老子這個人的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嗎?
  • 【科普】那些日本人名中易讀錯的漢字整理
    作者@Argentinasrock在欣賞日本acg作品時,你會發現雖然是日文但裡面時常夾雜了許多漢字,最為常見的便是出現在姓名中。這點就和其他的外語人名音譯的情況大大不同。作為同是使用漢字的異族語言,多音字也好異體字也好日本常用中國不常用也好,讀錯的概率便大大提升。在下小小盤點一下acg界日本人名容易被讀錯的漢字。想到哪說哪,歡迎補充。長門怎麼樣也不會有C就算擠一擠也沒有(劃掉)先從簡單一點的開始。長門有希chang二聲。因為長是多音字的緣故容易讀成zhang。
  • 經常讀錯的100個漢字,你讀對了嗎?
    快樂魔方作文經常讀錯的100個漢字,你讀對了嗎?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漢字也屬於中國的文化,而且是很有意思的中國文化。今天魔方小編就給大家帶來100個經常容易讀錯的漢字。試著讀一下,看看你都讀對了嗎?
  • 《萬有漢字》:小學就學的漢字部首,藏著中國文化的基因
    封面上這個在今人看來有點奇怪的圖案,恰恰是把漢字起源、漢字文化濃縮為一個圖像,做了非常直觀的表達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漢字體系就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書畫家何大齊的新著《萬有漢字》通過逐一講解《說文解字》的540個部首,為現代人更深入地理解漢字和中國文化,開了一條便捷的途徑。
  • 《人民日報》整理:一讀就錯的116個漢字,你讀錯了多少?
    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也創造了很多文化,這些文化通過文字的形式流傳下來。從最初的結草結記事到在獸骨龜殼上刻字,我們使用的漢字也在一直變化著。但是無論怎麼變化,漢字都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當中去。但其實有些字,你雖然認識,但在平時的生活中卻一直在讀錯。
  • 防呆原理、模式及應用
    (5)保證安全防呆法充分運用各種IE手法保證即使人在出現簡單失誤的可能下機構可以自動識別動作的正確性,保證人機安全。3、過程自動化防呆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發生。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一種非常簡易的自動化應用。(1).以「浮力」的方式來控制。例:抽水馬桶之水箱內社有浮球,水升到某一高度時,浮球推動開關拉杆,切斷水源。
  • 小學就學的漢字部首,藏著中國文化的基因
    封面上這個在今人看來有點奇怪的圖案,恰恰是把漢字起源、漢字文化濃縮為一個圖像,做了非常直觀的表達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漢字體系就已經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書畫家何大齊的新著《萬有漢字》通過逐一講解《說文解字》的540個部首,為現代人更深入地理解漢字和中國文化,開了一條便捷的途徑。
  • ...人民日報總結出經常讀錯的116個漢字,老師家長快把正確讀音告訴...
    下面這116個漢字經常用
  • 經常讀錯的116個漢字,正確讀音原來是這樣的!
    但你的「普通話」,可能並不正宗。有些家長教孩子普通話,卻把自己的錯誤讀音教給了孩子,以至於影響了孩子的語文成績。 下面這116個漢字我們經常用,卻很容易讀錯!老師、家長快給孩子看看,別讓孩子讀錯了!
  • 大眾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經哲學
    假如中國沒有哲學,則西方和世界,就不可能有什麼稱為哲學體系的學問,或許會有許多哲學理念和哲學思想。古希臘哲學思想,不能稱為古希臘哲學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哲學,是本體哲學,所以大眾日常生活,仍然離不開伏羲哲學,文王哲學和孔子哲學。老子道德經哲學,既是本體哲學,又是主體哲學,既是形式哲學,又是內容哲學。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 這些漢字一看就認識,卻有六成人會讀錯,你能讀對嗎?
    因為有很多漢字,而它們又有不同的讀音,所以為了讓人們能夠清楚地知道每個漢字的讀音,先輩們發明了漢字拼音。因為漢字是短音節讀音文字,而它的字數又很多,所以有不少漢字的讀音是共用的。而也正是因為有很多漢字需要共用拼音,所以有很多漢字的讀音會經常被讀錯。例如,下面的這些漢字,雖然很多人一看就認識,但卻依然有約六成人會讀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