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學習中語文常見的文言文句式梳理~都是得分考點考向,快點來掌握吧~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現代漢語一般是在主語和謂語之間用判斷動詞「是」來表判斷。但在古漢語裡,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
常見的判斷句式有以下幾種:
(1)由「者」和「也」構成的判斷句。
由此變形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 「……,……也」「……,……者也」「……者,……」「……者,……者也」幾種。這些句式,也是古漢語中表示判斷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②項脊軒,舊南閣子也。③「陳勝者,陽城人也。」
(2)採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
如: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③梁父即楚將項燕。④此皆良實,志慮忠純。⑤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⑥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⑦汝是大家子。
(3)採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4)表因果關係的判斷句
如:①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②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無標識的判斷句
如:①劉備,天下梟雄。②劉豫州王室之胄。
句子中省略某一詞語或某種成分的現象,是古今共有的。不過,文言裡這種現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現代漢語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經常被省略。最常見的省略句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
①承前省。如:廉頗為趙將,(廉頗)伐齊,(廉頗)大破之。
②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④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
、、、(未完)
2021高考倒計時302天,成績提不上去?
私信學姐:【衝刺高考】
領取2021年最新高考重點、考點,助你解決各類難題
例如《生物盲點考點,易錯點》、《英語450個完型填空高頻詞彙詞組》、《數學100個高頻核心考點》、《語文77個重點基礎知識點總結》。。。
幫助泥萌輕鬆、省時、省力複習,高效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