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趕走那個消極悲觀的小人兒

2020-12-11 希惜曦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兩個小人兒,一個積極樂觀滋養著你,一個消極悲觀,消耗著你。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夠幫你找到那個作祟的小人兒,那個讓你壓抑,焦慮不安,困惑你的小人兒。

那個消極悲觀的小人兒從何而來?

來源一:被我們壓抑的創傷。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回想一下你的童年至此所受過的精神創傷。

比如,

你一個難聽的外號。

你的一次失敗經歷。

你缺乏父母的愛。

你從小生活在被父母否定的家庭。

……

這些創傷隨著時間的流逝,或許你會覺得過去了,但是那個小人兒卻在這些事情發生時已經慢慢植根於你的心底了,而且還會把在創傷中得到的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反應方式應用到以後的生活中,時不時跑出來擾亂你的生活。

來源二:我們未曾滿足的情感訴求。

每個人都是受感情支配的動物,我們渴望完美的愛情,渴望美好的生活,當這些訴求達不到滿足,我們就會產生挫敗感和壓抑感。在這過程中小人兒就會滋生,如影隨形。

那些被我們忽視的消極悲觀的小人兒,他們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跑出來攻擊你,讓你陷入戰爭中。

那麼如何趕走消極悲觀的小人兒?

1.直面自己的缺失部分,回想這些消極悲觀小人兒的來源,找到它產生的原因。

2.解開被消極悲觀小人兒壓抑的情結,坦誠的面對所遭受的傷害,只有當你能做到認清並接納,小人兒對你的影響便會越來越小。

3.給自己不斷注入積極的能量,將消極能量釋放,趕走打敗消極悲觀的小人兒。

結語:願我們都有揭開自己的傷疤的勇氣,醫治好它,讓那個消極悲觀的小人兒無處遁形。

相關焦點

  • 孩子心態不好,容易陷入悲觀情緒,家長如何幫孩子趕走這種情緒?
    很多家長會發現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很容易陷入悲觀情緒,稍微遇到一點坎坷,心態馬上就崩了。孩子這樣的表現會讓家長感到很擔心,但又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趕走這種悲觀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警惕消極悲觀心理,3招培養孩子樂觀思維
    在大人眼裡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在孩子眼裡卻是天大的事,因為孩子已經形成了消極悲觀心理。那麼,何謂消極悲觀心理呢?心理學上認為,悲觀是一種由於自我感覺失調而產生的不安情緒,表現為心理上的自我指責、安全感缺失和對預期的負情思維方式(就是對未來總是往壞處想)。
  • 孩子看待事情的態度悲觀消極,家長不妨試試「反向思考」
    雖然男孩的話邏輯較為混亂,也有些童言無忌,但我卻看到了他內心消極悲觀的一面。我依稀記得在學生時期,校長每次演講,都將我們比作冉冉升起的太陽,散發芳香的花朵,藉以鼓勵我們要充滿鬥志和希望。年幼的孩子「世界」、「社會」、「生活」都沒有清晰的認知,每天思考的也大都是如何玩耍才能使自己更加快樂。
  • 成功是失敗之母:再見,消極和悲觀
    寫在前面消極情緒和悲觀情緒可能是現代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即使有時,魔鬼的爪子也無法繞過,他也是許多抑鬱症患者的源頭,確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為什麼我在乎消極和悲觀在很大程度上,就我的個人生活經驗而言,我的前女友離開我是因為我一再的消極和悲觀。這也是事實,現在我想,如果我多關心,多關心,努力工作,也許會有積極的改變。
  • 改變消極悲觀的態度,每天笑一笑,生活會越來越美
    01認識消極悲觀的危害長期消極悲觀不僅影響人的健康和情志,還會影響人的運程。因為悲觀消極的態度,做什麼都沒有信心和底氣!做什麼都難以成功!並且消極悲觀的人的磁場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和運程,沒人願意接受負能量的暗示,也沒人願意靠近消極悲觀的人!就像《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傷春悲秋,結果肺結核越發嚴重,小小年紀便撒手人寰,那首膾炙人口的《葬花吟》就是林黛玉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 處事消極悲觀的生肖,太缺乏安全感,時常蹲下來抱抱自己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他們喜歡蜷縮在自己的世界中,周圍包裹著的也都是消極和悲觀的情緒,尤其是在做事的時候。顯然,消極的態度會導致很多不良的後果,而且生活中還特別敏感。這三個生肖就是如此,生活中他們一點安全感也沒有。
  • 如何克服消極的心態
    而這些異常的心理、悲觀的心態往往導致磨難痛苦的人生,往往影響對環境的正確看法。持有悲觀的人,一方面是看不見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常常因缺乏信心和勇氣而事業難成;另一方面,這種人在心理定位上對自己常持否定態度,不能接納自己,使其內心長期處於失衡與迷失狀態中,人生體味中只有痛苦、受挫感和失敗感。久而久之會使人產生抑鬱、不安、心理失調等心理問題和疾病。
  • 我的小人兒
    小人兒滿月了,小人兒一百天了,小人兒像田野裡那曬足了陽光、吸足了養分的青青麥苗一樣,一天一個小模樣。她會用一雙清澈見底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我笑,會「噢噢」地和我說話。看著她慢慢支稜起了小脖子,看著她一點一點地在床上學會了爬、學會了翻身、學會穿著人生第一雙新鞋站在地上一動不敢動……小人兒帶給我的歡樂和驚喜太多了,都說沒當過父母的人是體會不到養兒的辛勞和快樂,是永遠也不會長大的,老人們說的話,都在我一步一步學當母親中體會到了。小人兒快六個月了開始長牙,八個月了只有下牙膛兩顆小牙,吃飯的時候都是我先吃,我吃飽了才給她喂。
  • 面對問題,孩子總是消極悲觀?教育專家:需要改變的是家長!
    曉樂認為,自己就是那個悲觀的旅人,遇到事情,她都會先想到糟糕的結果,也不願意嘗試著想辦法解決,消極思想很嚴重。她不希望孩子像自己一樣,於是,經常會給兒子歡歡講一些勵志故事,鼓勵他遇到事情積極去面對。但是事與願違,曉樂覺得,歡歡的性格和她越來越像。
  • 孩子消極悲觀,總是唉聲嘆氣,3個方法,培養樂觀積極的孩子
    但現在不少孩子不僅顯得早熟,還總是有很多在大人身上才會出現的情緒,例如悲觀、消極。朋友的兒子圖圖原本是個開心果,從小就很討人喜歡。可最近他卻發現兒子經常唉聲嘆氣,還時常自言自語,臉上總是掛著憂傷的表情。
  • 悲觀是本能,樂觀是選擇
    有的人適應能力強,能夠接受現實,有的人則陷入消極悲觀的情緒中不可自拔。那有哪些類型的人容易消極悲觀呢?第一類 心思敏感細膩的人。心思敏感的人感情豐富,觀察力敏銳,能捕捉細節,容易察覺到旁人所忽視的地方,不由自主的多思多想,容易受到消極悲觀的情緒圍繞。
  • 三個小妙招,教你輕鬆跟消極又悲觀的人相處
    我時常因身邊的人情緒過於消極而受影響,導致自己也變越越來越悲觀。去年年底我一個朋友「失業又失戀」,我們住在一起,我整天都能聽到她的嘆氣聲和抱怨聲。我覺得自己也受其影響變得越來越悲觀。後來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狀況,以下是我自己用過的方法,推薦給遇到同樣境遇的你。
  • 史上10句極度消極的古詩詞,句句傷感無限,定力不強很容易悲觀!
    下面就精選出史上10句消極的古詩詞,據說定力不強的人,讀完都容易悲觀。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登樂遊原》中的一句詩。雖說古詩詞這個東西,很多時候見仁見智,可這句詩,不管怎麼讀,只要有「只是」兩個字的存在,都讓人覺得太過傷感。
  • 周迅曬黑白大片,自曝生活態度消極悲觀,拍戲多年沒有正常人日子
    專訪中周迅主動透露,其實多年來面對生活態度都消極悲觀,現實生活中感情平淡不起波瀾。周迅應邀拍攝了某雜誌的封面大片。黑色真空西裝配上一襲黑色長裙,材質高級搭配簡潔幹練,很符合周迅的性格。光影的運用讓周迅的氣場全開,即使是奔五的年齡,面容依然精緻,絲毫看不出歲月給她留下的痕跡,大背頭更突出了周迅原本的英氣。
  • 消極悲觀的朋友:不妨來看羅曼羅蘭鼓舞人心的話,值得收藏細品
    文/詩綠鳳羅曼羅蘭寫給消極悲觀者的話:你那麼孤獨,那麼頹唐,像秋天裡的一片落葉。為什麼呢?也許,你是在尋求閃光的東西,可周圍沒有。也許,你想改變自己,可又無從下手。是的,他們,我們,我們大家都應該喜歡這個深沉美好的初秋,喜歡這個美好安寧的世界,除了去克服一切困難,沒有什麼讓我們消極悲觀!
  • 樂觀的力量:樂觀人的平均壽命,比悲觀的人要長7年半
    根據調查數據,他們發現對未來感到樂觀的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比感到悲觀的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長約七年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為期三十年、涉及70000餘名參加者的研究也表明:與悲觀的同齡人相比,樂觀的人的壽命要長許多,他們更可能活過85歲或更久。
  • 如何克服工作與生活中的消極情緒?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在《群體行為研究》期刊上發表文章說:消極行為比積極行為影響更大,相反,個別態度積極的員工並不能調動他人的積極情緒。文章作者之一特倫斯·米切爾說,研究人員將那些在工作中偷懶、情緒低沉和喜歡攻擊他人的員工定義為「消極員工」。米切爾說,接受調查的受訪者幾乎都能指出一個或少數幾個同事為團隊裡的「消極員工」。
  •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消極情緒
    我們可能經常會聽到這句話,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不是只為了工作,所以工作是大多數人安身立命之本,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工作,能有更好的收入,以便能為家庭提供更多的資源,提升我們的生活素質和質量,但是我相信職場人士都知道這個世界沒有離家近工資高工資又輕鬆的事情,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不管在哪裡工作,都會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關鍵是我們在面對工作中的問題時如何應對
  • 佛學:「人生本苦」是悲觀與消極嗎?也許你誤解了佛陀的本意
    剛開始聽到時,不僅不認同,甚至反感,覺得太消極太悲觀了。回想小時候,我爸對我進行的其實就是「苦的教育」。我爸經常在我開心、得意的時候,冒出這句話,「人生是很苦的,你以為做人是很容易的嗎?」猶如一瓢冷水當頭潑下來,整個人就如落湯雞似的蔫了。我爸年輕的時候身體就不太好,只要生病了,就不吃飯,然後躺在床上唉聲嘆氣。
  • 為什麼要畫這個小人兒?
    發友圈分享,一眾朋友點讚,自然視為鼓勵,但好幾位朋友表示確實真心喜歡,覺得這個小人兒很有味道。對了,「小人兒」這個稱呼正是友人董姐名之,以後若有畫了小人兒的拙作分享,幾乎從不發朋友圈的她看到都會點讚,有時會寫一句「又看到小人兒了」。曾特地問她為什麼喜歡這個小人兒呢?她說:「小人兒在畫中似乎並不顯眼,可就是感覺讓畫增色不少。有了小人兒飄逸的頭髮和服裝,使靜靜的畫中帶著微風,增添了畫的動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