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籠料理,不同於蒸籠燒賣、蝦餃等中式點心,而是源自日本一種料理方式,它沒有壽喜燒、涮涮鍋般流行,很多人都不知日本還有一種叫Seiromushi 的蒸籠料理,其食法是這樣的:將大量野菜鋪滿四方形大木盒內,菜上放幾片和牛、或海鮮、或豚肉,然後蒸煮,過程中不加任何調味,蒸熟了,就吃,聽起來簡單,吃起來,有人嫌寡味,真正懂得欣賞的,會說那是保留營養、食材清鮮的原味。
深海池魚刺身,雖說刺身要比西環店大眾化,但也會挑些時令的來供應,這深海池魚就是近期當造之物。五款串燒都是A5和牛蒸籠套餐的項目,包括鹽燒牛舌兩串、日本甜薯、燒日本雞全翼兩隻、黑豚肉車釐茄兩串、及混入大量雞軟骨做的雞肉軟骨棒兩串,另有燒物燒鯖魚。
很多日本料理,表面簡單,細節卻大有學問,例如刺身,守則是不吃淺水魚,也不會全都蘸山葵和醬油吃;壽司也不只是飯糰加刺身而已;同理,以為蒸籠料理不成氣候只是一種偏見,它在日本老一輩之間就很流行,乘著健康飲食大洪流,亦開始受重視健康的新一代年輕族所追捧,相比需要調味、煎、燒等烹調的鐵板燒或爐端燒,它保留更多食材中的營養,降低對腸胃的傷害。
蒸籠料理也不是近年才出現,早於天和元年即約1681年就出現一種鰻魚蒸籠料理,屬福岡縣柳川市的鄉土料理,至今三百多年歷史;這鰻魚蒸籠料理的作法,有別於現在的蒸籠料理,是在蒸籠中放上已調味的飯、經炭火烤過的鰻魚肉片、煎蛋皮,再淋上醬汁去蒸,這烹煮法目的是讓當地較硬皮品種的鰻魚變得軟身易吃;而較接近現在清鮮做法的鹿兒島華蓮餐廳蒸籠料理,也有十多年以上歷史,會多放食材,有時還會混合幾種食材。
季和沙拉,雜錦天婦羅兩款都是和牛蒸籠套餐中的項目,沙拉全用有機種植蔬菜,天婦羅則是炸蝦配野菜等基本的組合。辯天酒莊座落於山形縣的奧羽山脈「最上川」的上流中;富士高砂則是一百八十年歷史的老字號酒莊,今日仍以人手釀酒。目的是要能將蒸籠料理普及至大眾化層面,故採用的蒸籠及食材都和西環店一樣。蒸籠,也有學問,為忠於原籍,要跟季樂一樣從日本東京淺草區馬嶋屋一家廚具老店訂做,木材必要用日本的花柏木,原因是其紋理細密,耐腐耐磨,而且鎖水力強,能在烹調過程中發揮密室作用將食材肉汁保存,並且讓墊底的蔬菜吸收其精華,其特有木香還會經蒸氣讓空氣散發微微清幽的芳香。但蒸籠大小和形狀是固定的,曾想做一款較細的蒸籠照顧單身顧客,但遭日本老師傅拒絕,表明蒸籠內圍大小一定是36cm正方,不多不少,採全人手手工製作,其實是件收藏級工藝品。
食法也要求正宗,籠底先放日本白菜、旺菜、水菜、本菇、青蔥,鋪得滿滿,然後閂籠蓋蒸約10分鐘,開蓋後再放和牛或黑豚肉片,和牛指定要西冷,因為較嫩滑無渣,蒸氣逼走肉材的多餘油分,過程中不放調味料,待肉材軟身後即可連蔬菜一起食用,嫌味寡可以蘸一點醬汁。基本上,蒸籠料理都是吃和牛或黑豚肉,,之前曾試過魷魚、大蛤、廣島蠔等海鮮,最近則嘗試了鱈場蟹,其海水鹹鮮味為較淡口的蒸籠料理打開一個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