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依附式」心態 行穩走正從政之路

2020-12-22 人民網

健康的心態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負面的心態會影響一個人的未來。「依附式」從政心態對從政者而言,無異於健康肌體上的一處暗傷,及早處理無傷大礙,任其發展則後患無窮。從政者只有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保持政治人格的獨立和從政行為的自主,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在仕途中循序向前。

一是思想觀念要擺正,知責明理不迷失。分析「依附式」從政心態的產生,歸根結底是從政價值觀出了問題。要徹底祛除這個「病根」,從政者既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又要對當前政治生態有一個理性客觀的認知。一方面,要樹立正確的從政價值觀。另一方面,要對當前政治生態充滿信心。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以往那種搞小山頭小圈子、結黨營私混官場的做法已經行不通,也不會再有市場;在從政道路上,人民才是最穩固的「靠山」,正義才是最恆久的前進動力。

二是個人私慾要節制,知足常樂不貪婪。《老子》云:「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作為手握權力的從政者,更要懂得節慾修身、節慾養德、節慾致遠的道理,更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禁得住誘惑。要自覺去放縱之念、非分之想,不急於求成、不奢欲無度,始終保持順其自然的平靜心態,這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私慾奢求而委身於人、依附於人、受制於人。

三是政治人格要獨立,知學強技不懈怠。政治人格的獨立,是從政者在從政過程中思想和行為上不忌憚、不依賴於任何個人的權勢權威,而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保持獨立的判斷力,恪守合法合理行為。在紛繁複雜的官場中,要堅守基本的政治原則,不卑不亢,保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風骨。保持政治人格的獨立,堅守價值追求,堅守做人做事原則,才能不隨波逐流,摒除小圈子和小山頭。當然,這種人格上的獨立需要的不僅僅是意志和定力,也需要才華和能力。在一個單位中,工作有本事有能力,就能挑得起重擔、做得出成績,就會有立足資本、能「吃得開」,就不用挖空心思投機鑽營、搞團團夥夥。所以,從政者必須把學習擺在首位,勤學苦學善學,學知識、學文化、學技能,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他人學,在以學立身、以能立業的道路上走得更實、走得更遠。

四是從政行為要自律,知戒有止不盲從。近年查處的一系列令人觸目驚心的窩案、串案和系統性腐敗、塌方式腐敗案件,給從政者敲響了振聾發聵的警鐘。什麼事能幹、什麼事不能幹,自己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幹事創業的團隊必須有,結黨營私的團夥絕不可以有。不要對小圈子存在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期待,建立在利益交換基礎上的小圈子終究是靠不住的。保持清醒政治頭腦,勤於自省自警,敬畏黨紀國法,才是明智之舉。另一方面,要守好從政底線。從政者必須明確權力邊界。對待領導和上級,需要尊重和服從,但絕不可以無條件地屈從、無原則地追隨。要慎初慎獨慎微,始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無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黨的紀律規矩都堅決不能破、黨紀國法堅決不能破:做到了知恥惜名、知止守規,把握住了「底線」、遠離了「高壓線」,才能真正在從政道路上循正理、守正義、不逾矩、行致遠。

(作者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黨建教研部副教授、南開大學博士)

(摘自《領導科學》2016年11月上)

來源:《紅旗文摘》雜誌

相關焦點

  • 【提醒】依附情結要不得
    這種「依附」心態的存在,也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圈子文化」肅而不清、殘存未絕的產物。有依附情結的幹部,總覺得決定自己政治命運的是個別人,只有找個「大樹」「靠山」才能有底氣、有信心;只有「站對隊」「進圈子」才能得到庇護、站穩腳跟、順風順水。事實上,「小圈子」因利而聚,也會因利而散,註定了它只是暫時的,在現實中更是貽害無窮。
  • 為官從政做好這「十題」
    為官從政經常會碰到很多選擇題要去做,孰輕孰重、往東還是往西,選擇對了則蹄疾步穩、行穩致遠,選擇偏了、歪了或錯了則會走到岔道、斜路上去。  以下這十道選擇題得細思量、常念叨,作出正確選擇。韓非子說過:「私義行則亂,公義行則治,故公私有分。」「私心勝者,可以滅公。」為官從政就是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有時還得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做到「戀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
  • 「關注」為官從政10道選擇題
    全文字數:3200 字預計閱讀時間:8 分鐘為官從政經常會碰到很多選擇題要去做,孰輕孰重、往東還是往西,選擇對了則蹄疾步穩、行穩致遠,選擇偏了、歪了或錯了則會走到岔道、斜路上去。以下這十道選擇題得細思量、常念叨,作出正確選擇。
  • 身體力行廉潔從政
    克己奉公,要嚴於律己不搞以權謀私,廉潔從政不搞權錢交易,涇渭分明不搞公私不分,真正為人民謀利,讓情濃不逾矩。要用權秉公,要清楚「事唯公平可以服人心」的道理,以公理、正義作為行使權力的標準,積極執行政策,始終堅持原則,敢於主持公道,讓人民對自己的用權過程和結果信服。要辦事為公,把維護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看作是畢生的追求,不計較個人名利,不在乎個人得失,真正贏得人民的擁護與支持。
  • 領導人從政之路卡通短片走紅 3天網上點擊量超120萬
    原標題:領導人從政之路卡通短片走紅 3天網上點擊量超120萬   10月14日,一則《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卡通短片在網上熱播,習近平首次以卡通形象出現,以他的晉升之路介紹中國領導人選拔機制,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及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以往的國家領導人也以卡通形象在片中出現。短片中文版本上線3天播放量超120萬。
  • 領導幹部要「令行」先「正身」
    古代兵家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現實中,我們一些領導幹部抱著「多栽花、少栽刺」的觀念,樂於當「好好先生」,遇事繞道走,說話慢開口,不敢堅持原則,不敢較真硬碰。久而久之,政令難行,工作難推進。
  • 萊州市小草溝村:向綠向美 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大隊客棧內景圖  做強優勢特色  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在推動鄉村發展的徵程中小草溝村的發展,始終牢牢把握住這兩條軸,向內深化優勢、向外學習創新,以更寬廣的視野、更有力的舉措,讓鄉村振興之路行穩致遠。  小草溝村有豐富的銀杏資源,每年秋天,銀杏葉飄落,灑下滿地金黃,小橋流水、古街老樹,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以銀杏為主打的小草溝秋韻文化節,已經成為小草溝一張名片,也為集體經濟帶來了豐厚的收入。
  • 遠離三種領導,行穩致遠
    尤其是那些因為別人有錢有權不敢為你在收入分配、職務晉升上說公道話,不敢為你在工作中撐腰鼓勁,甚至還為了討好別人專門想辦法整你、罵你的領導,一定要遠離。你跟著這樣的領導,一定沒前途,卻很可能會成為他或她討好別人的出氣筒、炮灰。遇到這號領導,幹了活,沒好處,還得受氣,一定要避之、敬而遠之。第二種,商品交易型。
  • 陳子燁 李濱:中國擺脫依附式發展與中美貿易衝突根源
    中國的經濟發展曾是典型的依附式發展。為擺脫這種發展困局,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科技和開拓海內外市場並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明顯提升。正因如此,才引起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焦慮與擔憂。這種緊張與焦慮的原因必須從生產全球化及由此帶來的新的國際分工及其社會表現(即國際生產關係)的角度去尋找。要分析新的國際分工結構和國際生產關係,就不得不從理論上追溯至依附理論。
  • 遠離成功焦慮 擁抱幸福生活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一重要論述對於化解社會焦慮危機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使得人們社會心態失衡,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焦慮激進等「成功焦慮」情緒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生活壓力,降低幸福指數,增加社會失衡的風險。因此,只有遠離成功焦慮,才能擁抱幸福生活。  第一段:開篇點題。
  • 習近平引用的從政箴言:諄諄告誡 語重心長
    原標題:習近平引用的從政箴言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人在集體中都會受到周圍環境、風氣的影響。自古以來,吏治就是關係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中央下大力氣整頓吏治,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美探員臥底查華裔政要 華人從政:身正不怕影子斜
    美探員臥底查華裔政要 華人從政:身正不怕影子斜 而美國聯邦調查局臥底探員的供詞又引發「釣魚執法」故意陷害劉醇逸的質疑,對此,美國《僑報》5月1日刊發評論指出,華人參政身正不怕影子斜。  評論摘錄如下:  涉及參選紐約市長華人候選人劉醇逸的「捐款門」案(紐約華裔潘心武涉嫌為華裔主計長劉醇逸競選非法籌款),近日在紐約開審。
  • 申論範文賞析:遠離成功焦慮 擁抱幸福生活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使得人們社會心態失衡,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焦慮激進等「成功焦慮」情緒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生活壓力,降低幸福指數,增加社會失衡的風險。因此,只有遠離成功焦慮,才能擁抱幸福生活。第一段:開篇點題。首先論述社會快節奏下,出現了心態問題,最後點明主題:只有遠離成功焦慮,才能擁抱幸福生活。
  • 新任華容區長夏鑫當選感言: 為人民辦實事,就是我的從政信條
    在這120個日日夜夜裡,我有幸同華容人民一道共同經歷了疫情防控的大考和疫後重振的大考,深深感受到英雄的華容克服艱難險阻、越過荊棘坎坷、戰勝危機挑戰,勤勞智慧的華容人民敢為人先、勇往直前,艱苦創業的華容企業家心繫家鄉、心繫社會的家國情懷;也深深體會到華容這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英才輩出的紅色名城、濱江臨港的生態綠城、多式聯運的樞紐要城、動能強勁的產業新城的「花容月貌」、獨特魅力和發展活力。
  • 遠離成功焦慮 擁抱幸福生活「黔進達人教育」
    當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結構急劇變化,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使得人們社會心態失衡,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焦慮激進等「成功焦慮」情緒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生活壓力,降低幸福指數,增加社會失衡的風險。因此,只有遠離成功焦慮,才能擁抱幸福生活。  第一段:開篇點題。
  • 中國好人汪太銀解說「行穩致遠」
    詩經:「浮生如茶,破執如蓮,戒急用忍,方能行穩致遠」,意思是在長遠的路途中,有 上坡下坡、有平地有高山、有深水有泥灘、有直有彎,風雨霜雪人人有, 若想走的遠,必須採用不同的腳步去走,可快可慢,該慢行的時候,就該慢下來,該快的就大步快行, 一步一個腳印,首先走得穩,穩中求進,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 王斌:正視廢紙造紙 中國造紙業才能行穩致遠
    近期,中國經濟網發表了黃展的題為《丟掉拐棍 建樹理想 中國造紙業才能行穩致遠》的一篇口號式文章,片面地解讀了造紙業的基礎原材料外廢。下面我們以製漿造紙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一一加以闡述。  我國為什麼要用廢紙作為造紙原料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民對於紙與紙板需求量增大,造紙產業迅速發展,但造紙原料嚴重缺乏,選擇利用優質廢紙作為造紙原料,是全行業人探索出來的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優質廢紙也稱為二次纖維,回收二次纖維作為造紙原料,可減少大量木材使用量,並有利於環保。
  • 敦本務實 行穩致遠 東易日盛三大戰略夯實落地
    敦本務實,行穩致遠的企業值得我們的關注。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作風務實的東易日盛的夯實戰略。  2020收官在即 三大戰略夯實落地   2020年整體市場環境的嚴峻,對家裝行業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的挑戰。
  • 黨內人身依附關係是政治生態的重汙染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嚴守黨的紀律,嚴明黨內規矩,指出:「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加強黨的建設,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黨內人身依附關係猶如汙染政治生態的霧霾,不加以認真嚴肅的治理,就不可能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