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建壇600年天壇推出「賀歲禮」,中和韶樂八音盒亮相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周依)2020年天壇即將迎來建壇600年。12月17日,天壇公園發布「建壇600年」敬天祈福賀歲系列文創產品,通過中和韶樂八音盒、天香香水、天壇祈福白茶等「天壇禮物」,送出祈年賀歲祝福。

12月17日,天壇公園發布「建壇600年」敬天祈福賀歲系列文創產品。圖為「中和韶樂八音盒」。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北京天壇建成於1420年(明永樂18年),經歷600年風雨和時代變遷。為紀念建壇600周年,天壇公園圍繞自身文化資源,首次推出天壇國潮黃金首飾系列祈年賀歲產品,同時推出中和韶樂八音盒、祈福彩禮盒、天香香水、天壇祈福白茶等「遇見天壇」文創系列產品。

工作人員展示天壇祈福白茶。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打開以「天壇藍」為底色、鑲嵌有月季圖案的楓木盒,有著三千年歷史的雅樂隨之響起。發布會上,一款立足天壇禮樂文化開發設計的「中和韶樂八音盒」引發關注。

中和韶樂源於我國西周時期的雅樂,在明清兩朝舉行祭祀、朝會及宴饗活動時都會演奏。中和韶樂的主要特點是運用五聲音階,一字一音,演奏中和韶樂的樂器共18類105件,由「金、石、土、木、革、絲、竹、匏」共八類材料製成,因此又稱八音樂。自明代始,天壇的神樂署就成為皇家培養樂舞生的地方,每逢祭天大典,天壇之上就迴響著中和韶樂的旋律。天壇公園經營管理科科長趙忠華介紹:「正是出於這樣的靈感,我們把中和韶樂編入八音盒,並用八音琴的機械方式進行鳴奏。」

此次發布的天壇國潮黃金首飾系列產品。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除了八音盒,「建壇600年」文創設計團隊開發的絲綢、茶、香水系列祈福文創產品,也同樣取材自我國養蠶繅絲、種茶品茗、使用香薰的歷史傳統。其中,天香香水分男女兩款,「男款」瓶身為方形,外觀的藍色源自天壇三重簷琉璃瓦顏色,香型為天壇古柏醇香;「女款」為圓形,嫣紅色瓶身受到天壇窗花梁柱的啟發,香氣則取自天壇月季的花香。「天壇祈福白茶」包裝造型同樣運用古人「天圓地方」理念,包裝顏色採用天壇祭天專有的藍色,紋飾圖樣廣泛採用祈年殿等建築上的三交六椀菱花、江崖海水紋、祥雲紋等。

「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代人們對天地宇宙的認識,在天壇的總體布局和建築設計均有體現。趙忠華介紹,天壇國潮黃金首飾系列包括六件黃金飾品,分別以天圓地方、龍鳳和喜、龍鳳呈祥、天作之美命名。其中「天圓地方」吊墜外方內圓,鑲嵌紅寶石,產品以圜丘壇為設計靈感,旨在體現傳統宇宙觀,同時表現出圓融通達之意。

「天壇祈年殿的三層漢白玉臺面南北出陛,為龍、風、雲三組石雕,同時在建築上有龍鳳和璽彩繪,這是中國傳統建築最高等級的裝飾圖案,青地畫龍,綠地描鳳,色彩典雅莊重。」趙忠華介紹,此次推出的「龍鳳合喜」「龍鳳呈祥」兩款黃金首飾,設計就源自天壇祈年殿建築,採用龍鳳和祥雲造型,寓意和諧美好,吉祥如意。此外,「天作之美」則融入了天壇特色的喜鵲、二月蘭等元素。

目前,該系列文創產品已在線上銷售,年後也將在天壇公園祈年門西文創店上架。

新京報記者 周依 協作記者 侯少卿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柳寶慶

相關焦點

  • 中和韶樂
    中和韶樂是明清兩朝用於祭祀、朝會、宴會的皇家音樂。據文獻記載,周代就設有號稱「六代大樂」的宮廷音樂,成為雅樂。雅樂和以律呂,文以五聲,八音迭奏,玉振金聲,融禮、樂、歌、舞為一體,以表達對天神的歌頌與崇敬。自先秦至宋元,雅樂歷代相延不斷,明朝之初,把雅樂加以改組,並命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清朝亡後失傳近百年。   雅樂是中華儀式音樂的代表。
  • 歐洲最美廣場奏響天壇中和韶樂
    來自中國天壇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和韶樂,更為這中歐共創的瑰麗景象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為慶祝中國傳統春節和2018中歐旅遊年,天壇神樂署雅樂團專程將傳承千年的中國皇家禮樂搬上「歐洲心臟」的舞臺,為中歐人文交流帶來不同凡響的精彩。
  • 紀念建壇六百年 天壇公園首發二十四節氣門票冬至款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池夢蕊)今天是冬至,天壇公園首次發行二十四節氣門票冬至款,限量一萬張。 我國古代曾把冬至這天設為「歲首」,就此迎接新的一年到來,明清兩代皇帝每年冬至都要在天壇舉行祭天大典。
  • 百年天壇中和韶樂,是這樣復活的
    春節假期,天壇神樂署六場中和韶樂展演,場場爆滿。這種曾絕響百年的古樂,目前已擁有眾多「署粉」,承擔起古樂傳播、傳承的重任。聆聽雅樂親近三千年舞臺上,燈光交相輝映,編鐘、編磬熠熠生輝,身著宮廷華服的演員們,斂妝凝神。
  • 天壇管理人員談中和韶樂:現在的人已經欣賞不了
    天壇裡傳出「華夏正聲」  ——北京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它應該是那個時候最好聽的音樂,在那個時候,能湊齊這麼多人的樂隊演奏,只有皇家了!」天壇管理處的武裁軍科長如是說。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是古代皇家祭祀時的音樂,也代表了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從中和韶樂中,我們能聽到黃帝命令伶倫創造的音樂是怎樣的。
  • 「6.21國際樂器演奏日」系類活動——天壇中和韶樂專場演奏會
    (樂器空間雜誌社報導)6月18日下午,「6.21國際樂器演奏日」系類活動——中和韶樂專場演奏會在天壇公園神樂署隆重舉辦。本次演奏會由6·21 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組委會、北京樂器學會、北京市天壇公園管理處聯合主辦,北京正明民族樂器廠承辦。
  • 中和韶樂是禮制的化身(圖)
    歷史:五千多年  地點:天壇神樂署  演出時間:不定時  交通:707路公交車到天壇北門站下  編鐘是中和韶樂的重要樂器之一。看到這種編鐘,仿佛能感受到中和韶樂的那種莊重、雅致和肅穆。  中和韶樂源於雅樂,又稱郊廟樂,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明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將雅樂更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中和韶樂在明清兩朝普遍用於祭祀、朝會、宴饗。  作為明清兩代的最高禮樂學府,神樂署是明清培養和訓練祭天樂舞生的專門機構。神樂署最盛的時候有樂舞生三千多人,北京各壇廟祭祀的樂舞生都是從神樂署生員中選拔充任。
  • 評論:中和韶樂彰顯禮樂文化生命力
    萬依,年高九旬,早在1981年就發表了《清代編鐘與中和韶樂》,從那時起他便與中和韶樂結下不解之緣。作為這一領域的專家,他在天壇公園發掘、恢復、傳承中和韶樂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  在萬依看來,天壇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其寶貴的古代建築遺存,更在於它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雄偉壯觀的古建築背後,深藏著天文律歷、物理數學、禮儀制度、倫理道德、政治哲學以及音樂舞蹈等極其豐富的文化元素。
  • 雅樂源自上古 明代起被命名為"中和韶樂"(圖)
    依據史料記載,從明代開始,雅樂被命名為「中和韶樂」,轄歸太常寺,演樂於天壇神樂署。  然而,至1900年,神樂署的命運有了極大轉折。依照天壇公園提供的史料記載: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英軍佔領神樂署,設為駐兵站,署中人員遭到驅逐,神樂署從此衰敗。伴隨樂器、樂譜被掠、被毀,雅正之樂,就此絕響。神樂署成為中國雅樂的最後載體。
  • 造訪神樂署 聆聽一場曾沉寂百年的中和韶樂
    作為「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非遺傳承人的王玲,她帶領著神樂署的年輕人,十幾年如一日,在故紙堆裡「挖掘」出樂譜、舞譜,依據史料記載恢復了《中和韶樂》。這既保存和延續了先秦雅樂,也體現了「金聲玉振」的特色,使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和韶樂,沉寂百年之後重新奏響,聲播海內外。    6月15日,青睞團員走進神樂署,在王玲的帶領下深度體驗「中國古代皇家音樂博物館」。
  • 迎秋分,天壇公園二十四節氣門票今天恢復發售
    記者今天從天壇公園獲悉,從今年年初起暫停發售的二十四節氣門票今天恢復發售,上午,遊園的市民領到了頗具特色的「秋分」節氣門票。9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節氣。今天上午9時,「秋分」節氣門票在天壇公園四大門區及東門停車場票務服務窗口進行對外發售。售票現場支持現金、微信及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此次發售節氣票為公園全價聯票單一票種,包含大門票、圜丘壇、回音壁和祈年殿景點門票,限量發售1萬張,售完為止。今年是天壇建壇600年,為更好打造天壇文創品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天壇公園特別推出了二十四節氣紙質版紀念門票。
  • 天壇公園二十四節氣門票秋分起恢復發售
    從天壇公園獲悉,從今年年初起暫停發售的二十四節氣門票今天恢復發售,9月22日上午,遊園的市民領到了頗具特色的「秋分」節氣門票。9月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節氣。今天上午9時,「秋分」節氣門票在天壇公園四大門區及東門停車場票務服務窗口進行對外發售。售票現場支持現金、微信及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此次發售節氣票為公園全價聯票單一票種,包含大門票、圜丘壇、回音壁和祈年殿景點門票,限量發售1萬張,售完為止。今年是天壇建壇600年,為更好打造天壇文創品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天壇公園特別推出了二十四節氣紙質版紀念門票。
  • 天壇公園發售「秋分」節氣門票,建壇六百年紀念門票恢復發售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今年是天壇建壇六百年,天壇公園推出二十四節氣紙質版紀念門票。但受疫情影響,公園從2020年初起暫停發售二十四節氣門票。隨著北京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天壇公園於今天(9月22日)恢復二十四節氣門票發售工作,並於當日發售「秋分」節氣門票。
  • 600歲的天壇「難」倒眾考生?網友:再也不去北京天壇了!
    2020年高考每一科考試結束,題目都刷屏了微博熱搜。每年的高考作文↓↓↓天壇曾是國家最神聖的存在,二十二位皇帝在此「祭天」,六百年的興衰更迭,六百四十五次祭祀大典,一起來看它背後的「秘密」故事。天壇最高禮樂學府-神樂署,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皇帝祭祀時演奏的中和韶樂誕生在這裡。
  • 北京天壇公園旅遊特色景點介紹攻略
    天壇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在永定門內大街路東。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場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1420 年 ), 以後經過不斷的改擴建,至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佔地達 273 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 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犧牲所等。1918 年闢為公園。
  • 天壇公園首次發行節氣年曆《祈年曆》
    北京新聞廣播記者晉旭報導:      2020年《祈年曆》12月11日在天壇公園和遊人見面。作為天壇首發的第一本節氣年曆,《祈年曆》以天壇禮樂文化為核心,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為主線,集天壇建築美學、敬天理念、天文曆法、物候農事於一體,也是為迎接天壇建壇600年精心打造的第一款文化紀念品。
  • 清代重要典禮中,帝後所享用的「中和韶樂」,用龍紋與鳳紋區分開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清乾隆紅漆描金龍鳳雲紋木櫝竹管排簫 故宮博物院藏帝後典禮的樂器之別朝會、宴饗典禮中皇帝與皇后所享用中和韶樂同種樂器上是有區別的,簡單來說就是龍紋與鳳紋的區別。清銅雲鑼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此雲鑼架座雕鳳首《大婚典禮全圖》冊因關注典禮的大場面,難以準確描繪中和韶樂樂器的細節,更將皇后朝拜皇太后、皇后接受公主命婦慶賀場景付諸闕如。
  • 紫禁城600年賀歲禮,濃濃宮味過大年
    大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並在紫禁城舉行盛大的祈福、賀歲慶典,從此,「賀歲慶新」成為宮裡過年的傳統。 從1420年到2020年,今年春節是紫禁城600歲生日,也是這座宮城即將迎來的第600個新年,由故宮宮廷文化出品《宮裡上新》潮玩年品禮盒,不僅是
  • 北京市屬公園及園博館推出50項新春遊園活動
    今年,在保留遊園祈福、春節賞花等傳統活動的基礎上,遊園會首次推出「公園禮物迎新春」文創市集。即日起至元宵節,來自各市屬公園和園博館的5000餘種「公園禮物」在各公園展賣。今年春節,到景山公園迎接新年曙光、到北海公園請福敲鐘、到香山公園登高祈福、到天壇聽中和韶樂等,依舊是市屬公園春節文化特色遊園項目。
  • 明代的神樂觀,清代在此演練祭天樂舞,天壇公園內的神樂署
    北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天壇公園面積巨大,景點眾多,遊客來此參觀遊覽往往只關注祈年殿、圜丘等著名的景點,其實在天壇內還分布著齋宮、宰牲亭、神廚等建築群,天壇的不引人矚目的建築--神樂署。從2002年開始,天壇公園收回了對神樂署建築群的管理並進行了大規模修復,最終作為皇家音樂史館於2004年底對外開放。神樂署的正殿叫凝禧殿,明朝時曾叫太和殿,而故宮三大殿中的太和殿是清代由皇極殿改名而來的。明清兩朝凝禧殿是在祭祀前用來演禮用的,現在這裡被闢為中和韶樂的展演大廳,特定時間內會有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