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挖絕機之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韓素媛案罪犯趙鬥順刑滿釋放出獄一直是網友熱議的話題,沒有在最終被裁定死刑而是十二年的牢獄生涯已是被人人喊打,從即將出獄到現今已經出獄,只要有提到這個人,隨著他的標籤就是罪大惡極,死不足惜的惡魔.
一條關於趙鬥順妻子的新聞上了熱搜,該妻子稱其是個好人,不關心受害者現狀
相信很多看到這條新聞的人第一反應是知道這是個惡魔,但沒想到這個惡魔有老婆,更沒想到惡魔的老婆也不是個善茬:
跟隨受害者搬家
堅稱老公是個好人
面對丈夫的嚴重罪行仍然寫下請願書表示老公是好老公,家務全包,甚至是個講禮貌的人
在惡魔身邊的這個人厚顏無恥,冷漠的樣子叫人震怒,網友直呼此乃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晚期,沒得救了!!
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性、甚至協助加害人。
這個詞源自1973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Norrmalmstorg中心的銀行搶劫案,在該起案件中,持槍歹徒挾持了幾個銀行職員作為人質,幾天後,人質被警方解救出來,然而他們不僅沒有立刻逃離,幾個人反而將劫持者掩護起來,以此保護他不受警方的傷害,甚至在庭審上拒絕提供關於綁匪不利的證詞,在這幾個人質中更有一名女人質還愛上了綁匪,揚言等綁匪被釋放出獄就嫁給他.
可以說有這種症狀的人顯然已經是屬於腦子不清醒三觀炸裂了,而在現實中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真實案例不止於此
1933年,堪薩斯州市政執政官亨利麥可羅伊(Henry F. McElroy)25歲的女兒瑪麗被4名男性綁架,瑪麗被綁匪強行帶到一個舊農舍,鎖在地下室裡,之後綁匪還像她的父親亨利索要六萬美金。在瑪麗的父親向綁匪付了贖金贖回瑪麗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在庭審上,瑪麗說在被囚禁的29小時內她被照顧得很好,還有綁匪送花給她,希望法官從前發落,面對法官最後對綁匪的審判,瑪麗竟然對綁匪深感內疚,公開要求官員取消判決,並且與其中一名綁匪保持朋友關係。
2002年,14歲的伊莉莎白斯瑪特在家中被人從房間裡綁走帶到了山間野營裡,在綁匪的強迫之下和綁匪成了親,並發生了關係甚至被綁在樹上虐待,在長期的暴力虐待之下,她從抗拒變成了服從,以至於在之後的日子裡有機會逃出卻選擇不採取行動,硬生生錯過了逃離的機會
看到這些案例,再想到趙鬥順的老婆,對罪犯產生的憐惜令人細思極恐,比逃脫了死亡制裁的惡魔更可怕的是有道德上的「幫兇」,簡直叫人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