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正式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將致力於培養臨床及科研方向的醫學人才,承擔交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對法合作交流,通過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切實提高交大醫學院醫教研國際化水平,最終實現培養高端人才的目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
-
文科生也能當醫生了!交大醫學院、協和醫學院、浙大醫學院開通文科...
文匯報導 文科生也能讀醫學博士、當醫生了!就在今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首次向文史類本科生開放報考醫學博士的通道,在全國醫學院校中也屬開先河之列。交大醫學院該項目招生負責老師馬駿介紹,西方發達國家的醫學教育普遍採取這種長學制,比如美國為8年(大學或學院4年,醫學院4年),英國為7-8年(醫預科2年,醫學院5-6年),日本為6年(普通教育2年,醫學專業教育4年)。交大醫學院「4+4」碩博班項目借鑑的就是北美醫學教育模式。
-
走出去 引進來 寧波教育國際合作交流一路高歌
走出去,開展國際化辦學,尤其是在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輸出方面,最近5年來,寧波走得風生水起,在全國、全省開創了多個第一。引進來,從全國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寧波一路綠燈,讓很多學子不出國門就享受到了優質的國外教育。
-
...巴黎高科學院與中法聯合醫學院為在法交大學子 搭建疫情期間...
在這樣一個疫情不斷變化發展的關鍵時刻,由交大巴黎高科學院和交大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共同建議發起,由中法聯合醫學院協調附屬瑞金醫院、法國醫務人員等資源,及時搭建了「中法心連心健康諮詢小分隊」平臺,為包括在法的16位中法聯合醫學院的同學一起,開闢雲端在線通道,推送防疫小常識,提供日常健康知識指導,源源不斷傳遞來自學校的溫暖與支持。
-
交大巴黎高科學院首批35名碩士生畢業,來見識一下「中法混血」工程...
上海教育新聞網報導 學制6.5年、數理基礎課120學分、超過8個月企業實習、至少半年海外經歷……記者5月23日從上海交通大學了解到,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將迎來首批碩士畢業生。首批畢業生35人,不僅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還擁有法國工程師職銜文憑。
-
「走出去」對標對表 「引進來」助力發展
「走出去」對標對表 「引進來」助力發展——我市以「嚴細深實快」作風對標對表先進、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走筆本報記者 李其徵「企業如何高效配置資源?」同時,堅持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把外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引進來」,與本地實際有機融合統一,認真解決突出問題,為全市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國際權威獸醫雜誌——引進來走出去
這種情形大家一定經常遇到:某某歐美老師來中國授課之前就某種動物疾病搜索中國地區的文獻查看發病率、流行病情況,但卻一篇文獻也找不到,即使找到一兩篇也是多年前人醫發表的。醫學是一門科學,是講究證據的,而不是憑感覺。雖然醫院可以配備世界最頂級的儀器設備,但是醫學的前進不是單靠儀器設備,而是靠科研靠知識的總結和分享。
-
引進來,走出去,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引進來,走出去,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長期以來,外語系一直致力於建立和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並取得了很大成績。目前,已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挪威、丹麥、德國、比利時、法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的數十所大學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
-
上海交大醫學院「跨越時差」的法語課成功「上線」
晚上7點,上海交大醫學院2019級臨床醫學八年製法語班的同學們準時登錄了Zoom視頻會議平臺,而遠在法國的伊芙·波拉贊所處的時間卻是中午,這是一堂聯通萬裡、跨越時差的「雲端」法語課。
-
交大醫學院開出哈佛醫學院年薪,比國家標準高兩三倍,吸引境內外...
馬來西亞籍葉菱秀(Leng Siew Yeap)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如今她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所屬上海市免疫研究所指導博士後郝茜。 郝茜則是所裡入選上海交大醫學院博士後激勵計劃的第一人,她目前的「起步年薪」是20萬元,之後幾年她的最高年薪還可達35萬元。
-
中外嘉賓分享「走出去」 「引進來」案例與心得
2020-09-17 07:3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樞紐城市經貿合作對接會幹貨滿滿中外嘉賓分享「走出去」「引進來」案例與心得 南報網訊(通訊員 卜蕾 融媒體記者 曹麗珍)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7年來,南京的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南京「海外朋友圈」也顯著擴大。
-
上海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研究計劃」
為進一步推動交大醫學院腦科學發展和學科建設,2020年9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腦科學年會在醫學院懿德樓二樓報告廳舉行,會議在全面梳理腦科學「十三五」發展成績的基礎上,對交大醫學院腦科學「十四五」發展規划進行了全面研討。醫學院副院長江帆、各學院、附屬醫院腦科學相關科室主任(PI)、教(醫)師、博士後、研究生及相關部處近200人參加此次會議,科技發展處丁健青處長主持會議。
-
交大醫學院引人才 年薪20-35萬還有房貼50萬
據《勞動報》報導,為吸引境內外優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鼓勵博士後潛心科學研究,穩步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昨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發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激勵計劃實施辦法》,為納入激勵計劃的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20至35萬元年薪,為出站留院工作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50萬元房貼,並建立職稱聘任的綠色通道。
-
上海交大醫學院,來了!
封建統治王朝終結的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18年分別誕生了交醫的三個前身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建校67年來醫路走來,幾易其名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全國排名A+基礎醫學排名A-學科綜合實力穩居
-
優質文教用品走出去 先進技術理念引進來 「永康館」閃耀中國教育...
比如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編程來操作流水線;通過使用傳感器,更改機械手路徑,嘗試達到不同目的。在生產端,校服的「內涵」同樣令人側目,有美公司全面加強了布料和成品安全的控制,整個生產過程中設置了4大類、12道檢測程序,其中對甲醛、pH值及可分解芳香胺等多項指標嚴格把控,確保學生「穿上身的安全」。
-
上海交大醫學院引人才 年薪20-35萬還有房貼50萬
據《勞動報》報導,為吸引境內外優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鼓勵博士後潛心科學研究,穩步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昨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發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博士後激勵計劃實施辦法》,為納入激勵計劃的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20至35萬元年薪,為出站留院工作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50萬元房貼,並建立職稱聘任的綠色通道
-
百位官產學精英集聚 解析大變局下的企業 「引進來」與「走出去」
CCG作為國際化的社會智庫,持續搭建雙邊與多邊的高端交流平臺,不斷提供各界對話和合作機會,對於推動中國企業進一步「引進來」「走出去」具有重要意義。崔明謨在致辭中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經濟總量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國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優化營商環境,為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和外國企業引進來創立了便利條件。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是目前國內相關領域的高端論壇。
-
上理工與交大醫學院共建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
,共同解決醫生們在臨床實踐中提出的真實問題,並在此過程中大力培養知識複合、有能力解決醫學技術實際問題的醫工交叉研究生。由交大醫學院的眾多名醫提出改進診療手段和醫療服務的關鍵問題,由上理工優秀的工程科技團隊集體攻關,如今,雙方以需求為導向啟動了40個醫工交叉合作項目,其中就包括如何升級國產縫合針。手術縫合針項目是由交大醫學院附屬九院的醫生提出的原創想法。
-
交流互鑑謀發展,融智並秀共成長——初中階段的走出去與迎進來
教育工作亦是如此,老師們只有走出去觀摩、迎進來交流,才能讓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進步。12月15日,該校初中階段走出去,組織老師去十三中聽課觀摩;12月16日,初中階段迎進來,我們熱情迎接了來自鴨河工區六所初中的領導和教師代表來校聽課交流。兩天的活動主要圍繞現場聽課和評課交流兩個環節進行。
-
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
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已有百餘年辦學歷史的交大醫學院師資力量雄厚,優勢特色明顯,學術成績卓著,已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行列,但其既有校園辦學條件陳舊、滯後,用於高端人才引進、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設施已難以為繼,無法滿足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辦學需求,發展空間嚴重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