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黑名單」或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2020-12-18 齊魯壹點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全面排查風險隱患,建立異常發卡企業名單制度,摸清風險底數,力爭將風險控制於源頭、化解在早期。

對於服務行業的預付卡問題,社會各界有過諸多討論,專家也給出很多建議,監管部門實施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是預付卡問題並未有所好轉,主因就是沒有掐住「七寸」。

建立預付卡「黑名單」制度,是寄希望於通過信息預警的方式,提醒公眾注意提防這些異常商家,並將其納入嚴監管範圍,約束其預付費經營項目,以實現有效監管,源頭控制,降低預付卡商家的關門跑路風險。

預付卡「黑名單」制度,或可以與信用機制掛鈎,對名單內的企業法人、經營者、管理者等,實施聯合信用懲戒,限制商業發展,以提高其違規成本。預付卡本質上屬於提前消費,消費者充值預付款,商家承諾相關服務,這就是信用合約,但其後商家未兌現承諾,則就屬於違約行為,應將其納入信用汙點,以發揮信用機制的警示懲戒效力。

預付式消費亂象頻生、套路多多,長期以來一直備受爭議,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一些商家缺乏誠信經營,誘騙消費、霸王條款等消費陷阱大量存在,導致交易顯失公平。還有些商家經營不善,被迫關門歇業,無法兌現消費承諾。甚至有不法商家惡意利用預付卡監管漏洞,用大幅度折扣、優惠的手段,誘導消費者大額充值,卻隨後趁機捲款跑路。各種結果,均令消費者損失慘重,可受困於維權難度大,往往是不了了之。

疫情發生以來,餐館、健身房、美容美髮店、教育培訓機構等服務行業受到巨大衝擊,經營狀況慘澹,一些商家支撐不下去,就選擇關門、跑路,令消費者的預付卡消費打了水漂。最近一兩個月,各地已經出現多起連鎖服務機構倒閉事件,涉及到的未消費金額,往往高達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之巨。至於倒閉的小店更是不可計數,雖然客人和預付卡額度不高,但全部算起來,消費者的損失亦非小數。

從市場情況看,使用預付卡模式的企業多為中小微經濟體,抵抗風險的能力較弱,在經營困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資金鍊斷裂。可見,需要對發卡企業採取全程監管,設置一定的預付卡業務門檻,並對資金的使用情況嚴加約束,落實發卡企業登記制度,第三方資金託管制度等。如果存在違規行為,則按照規定納入「黑名單」,在全系統予以通報,並禁止其繼續開辦預付卡業務,令其在行業內無法生存,從而釜底抽薪。

(光明網時評頻道)

相關焦點

  • 預付卡「黑名單」可與信用機制掛鈎
    新冠肺炎疫情對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部分發卡企業面臨經營困境,衍生相關風險。為此,商務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預付卡發卡行業和企業風險監測機制,及時掌握轄區內發卡企業經營動態。
  • 徐國棟:把信用的歸信用,把誠信的歸誠信,把黑名單的歸黑名單|中法評 · 思想
    不難看出,《公平信用報告法》中提到的「信用」,不過是給付與對待給付之間的時間差意義上的「信用」。信用度指信守借貸合同的程度。當然,不交房租屬於租賃合同的問題,但不交的原因可能因為資產不足又借不到錢,也可歸入信用度問題。信用狀況,是個人的資產狀況以及相應的還貸情況。資產多的人信用狀況好,有約必守的人亦如此。信用能力是由於還款記錄好進一步取得貸款的潛力。
  • 信用黑名單是什麼意思 信用黑名單多久能消除?
    我們通常所說的黑名單或者不良記錄指的是銀行對個人信用的不良評價,直接影響個人向銀行進行貸款等業務。但很多人還是不太清楚信用黑名單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信用黑名單是什麼意思吧。信用黑名單是什麼意思?信用黑名單是什麼意思呢?
  • 上海市啟動單用途預付卡「增信用、促消費」系列活動
    人民網上海5月13日電 (龔莎)5月13日上午, 在上海市商務委、黃浦區商務委、市商業聯合會指導下,由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聯合銀行、保險等機構主辦的單用途預付卡「增信用、促消費」系列活動,在南京路新世界商城正式啟動。
  • 預付卡:「餡餅」還是「陷阱」
    另外,商家如不進行備案,最高處罰也不超過3萬元,可他們套取消費者的資金少則幾萬元、幾十萬元,多則幾百萬元、上千萬元。(二)監管不到位。(三)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一方面,信用體系建設平臺多、部門多、進度緩,失信懲罰力度小、手續繁,商家失信成本極低,致使預付式消費領域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偷稅漏稅現象十分嚴重;另一方面,信息嚴重不對稱,消費者不了解經營者的經營資格、經營狀況、企業信用等信息,僅憑個人經驗和經營者的自我宣傳來選擇商品和服務,助長了失信者的僥倖心理。另外,「放管服」改革對預付式消費經營行為的準入放得過寬。
  • 天津市工商局出臺《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規範》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市工商局出臺《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規範》(以下簡稱《規範》),督促經營者建立預付卡發放臺帳,並與消費者籤訂預付費消費合同。  根據《規範》,工商部門將督促經營者建立預付卡發放臺帳,認真記錄消費者的姓名、性別、聯繫方式、辦卡日期、卡號或服務編號、預收金額、服務總次數、服務內容、服務期限、是否籤訂合同以及實際消費的次數、日期等內容;並需盡到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尤其是在商家暫時停業、變更經營地址或整體轉讓經營資質等情況下,更應在公示後,通過電話、簡訊、公告等有效形式告知消費者。
  • 上海為111家單用途預付卡發卡企業首發信用銘牌
    5月13日,單用途預付卡「增信用、促消費」系列活動在上海啟動,在啟動儀式上正式宣布為首批111家單用途預付卡發卡企業首發信用銘牌,同時舉辦銀行保險等機構支持誠信發卡企業合作籤約。2018年底,結合上海單用途預付消費卡地方立法推進,圍繞信用治理,上海市商務委會同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研究發布了全國首個地方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發卡企業信用評價標準——「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發卡企業信用評價標準」,並在2019年對已信息對接和資金監管的發卡企業進行信用評級。
  • 黑名單來了!國家醫保局將建立藥品價格和招採信用評價制度
    「建立價格和招標採購信用評價制度」並非第一次提及。從去年10月、12月,到今年的3月、4月,國務院和國家醫保局就頻繁地提到建立招標採購信用機制,並把信用與集採招標掛鈎。 ,依託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以藥品經營者為對象,圍繞質量、供應、價格、配送等方面的關鍵指標,研究推進可量化的藥品價格誠信程度評價,探索建立量化評分、動態調整、公開透明的醫藥價格招採信用評價制度。
  • 「老賴」怎麼退出黑名單?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這樣說
    目前大數據黑名單執行效果 周民:為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的格局,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也是根據國家相關文件的精神,以及我們和各個部委籤署的聯合備忘錄的一些內容,國家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每個月都在信用中國的網站上向社會發布月度的新增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公示及情況說明。
  • 經營者發放預付卡將要備案 不退款將被罰
    預付卡成為消費投訴重災區。記者了解到,3月15日開始實行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為相關部門加強執法提供依據,而發卡單位備案管理新規也將出臺,這將為預付卡消費「撐腰」。同時,業界也為預付卡的管理提供了設想。
  • 美容美髮店的預付卡有了新規定 「老闆跑路」也不怕!
    我的預付卡上還有幾千元沒用呢~」 …… 在美容院、理髮店,你是不是經常為這樣的預付卡促銷頭疼不已...... 好消息!好消息!在經營過程中不得隨意終止消費者使用其發行的預付卡。 經營者需要暫停營業的,應當提前15日以電話、簡訊、電子郵件、公告等形式告知消費者,預付卡有效期限相應順延。
  • 河南發文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
    日前,河南省商務廳印發《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責任分工,進一步規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維護持卡人合法權益。《意見》指出,近年來,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市場發展迅速,已成為繼信用卡之後的第二大信用支付工具。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具有提前鎖定客戶、促進商品銷售、提高結算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客戶使用便利、可享受折扣和返點等特點,成為商業企業推動銷售、單位發放職工福利、居民小額支付交易的重要手段。同時,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市場存在重大突發性事件風險、監管困難和缺乏風險防控機制等問題。
  • 煙臺41家建築企業和開發商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單」
    7月22日,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正式發布了2019年第一批建築市場信用管理「紅名單」「黑名單」。136家企業榮登「紅名單」,41家企業被列入「黑名單」,列入「黑名單」的原因主要為揚塵治理不達標、拖欠農民工工資、延期交房、違規銷售及2018年度信用管理評價等級為B級等。
  • 寧德法院信用修復機制再受媒體關注
    讓這類企業得以「復活」的信用修復,是寧德中院為深化執行改革,助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出臺的一項激勵機制,也是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促進復工復產的一項具體舉措。將被納入和已被納入「黑名單」,但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積極行為的被執行人,可依據正當事由向法院申請信用修復。
  • 滬已有281名房地產經紀人進「黑名單」 掃碼可查其信用情況
    列入「黑名單」人員,在行業內部將被禁業5年,吊銷其從業人員實名信息卡,錄用「黑名單」人員的經紀機構將被記錄信用扣分。後續主管部門將加強行業管理力度,沒有從業人員實名信息卡的人員將可能無法進行網籤、在線上發布房源等業務,目前相關規定正在擬定中。
  • 山東首設環境信用「黑名單」 推進環境信用體系建設
    原標題:山東首設環境信用"黑名單" 推進環境信用體系建設中宏網山東1月6日電 近日,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修訂印發《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辦法》,推進我省環境信用體系建設。企業環境信用等級由原來的「綠、黃、紅」三個等級進一步細化為「綠、藍、黃、黑」四個等級,並首次設立「黑名單」制度,黑色標識企業列入環境信用「黑名單」,企業環境行為信息在記入企業環境信用記錄的同時,還將標明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信息。企業環境信用評價,是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根據企業環境違法違規行為信息,對企業環境信用進行評價,向社會公開評價結果的活動。
  • 預付卡立法:私法與公法的平衡
    域外單用途預付卡立法借鑑   從各國立法實踐上來看,單用途預付卡立法主要通過對單用途預付卡的發行環節作出限制以管控單用途預付卡,其方式主要有資金管控、市場準入、信用背書。  資金管控的核心在於通過對預收帳款的嚴格控制,從而最大幅度地減少發卡機構惡意發行單用途預付卡的可能性。
  • 青島管理預付卡商家有新招 店鋪租賃期限需明確提示
    伴隨著預付卡消費的流行,因商家跑路造成的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也成為市民投訴的重災區。市南區市場監管局通過探索長效機制,通過制定《預收款消費侵權案件辦案指南》,扭轉預付卡問題處置過程中「重調解輕處罰」問題,進一步提高對預收款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萬象城一家商戶櫃檯上張貼著詳細的信息。
  • 昌邑發布第三批信用「黑名單」,1個人、73企業上榜
    昌邑發布第三批信用「黑名單」,1個人、73企業上榜  近日,昌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昌邑市今年第三批信用「黑名單」
  • 發售購物預付卡的注意了,濟南多部門將開展聯合整治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連續報導了預付卡亂象問題:預付卡多由商家自行發售,且商家不籤署書面協議,導致消費者沒有證據,帶來維權困難;目前市場上商家類型多樣且大小不一,是否具備發售預付卡的資質沒有依據,且由於沒有相關的規定進行約束,一些不良商家鑽空子「捲款而逃」,消費者難以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