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睡覺,很多人會想到洗漱完畢後,躺在床上,過不了多久,就能睡著了。這樣的睡眠,往往是那些擁有高質量睡眠的人,也被一些人稱作「沾床即睡」。但是現如今有更多的人,洗漱好了,到了床上,怎麼也睡不著,翻來覆去,久久難以入睡,這樣的感覺糟糕透了。即便如此,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下,反而會發現,自己也能很快的入睡,例如在下雨天。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一到下雨天,總是給人昏昏欲睡的感覺,特別會讓人想著睡覺,就算入睡再困難的人,可能到了下雨天,也會安然入睡。這一奇怪的現象,不由得讓人非常納悶,為什麼會這樣?一到下雨天,就特別想睡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雨的時候,總是會給人一種很悶的感覺,有人形容,悶得透不過氣。這種感覺,將會影響到大腦神經,大腦會出現混沌的感覺,情緒上的低落更加明顯。人們大腦的交感神經,在雨天時,不再旺盛,反而會處於低落狀態下,使得大腦非常容易犯困。
這種悶,讓人喘不過氣來說,與空氣中氧氣含量有關,下雨時,空氣中的氧氣減少很多,會有呼吸不暢的感覺,此時身體會越發的放鬆,產生了昏昏欲睡的感覺。
下雨天,會讓天色變得暗淡,無比昏暗的光線,往往給人錯覺,似乎到了晚上,明明是下午三點,但是外面光線很暗,此時會讓人們的大腦釋放出一種褪黑素,這樣的物質,會隨著光線變化,產生更多的量,配合著外界昏暗的光線,臥室的燈光關閉著,更是會使得褪黑素增多,從而會讓人容易睡覺,入睡時間也減少了,直接就能睡著。
下雨時,雨聲落下的時候,我們似乎只是聽到滴滴的聲音,而在科學家看來,雨聲滴滴的聲響,屬於一種音頻,這樣的音頻,看似嘈雜,其實是有規律可依的,保持功率的一致,往往能夠阻斷身邊其它噪音的出現,在這過程中,將會讓人睡得更加安逸,聽著雨滴落下的聲音,會讓人的大腦變得放鬆,自然能夠更加進入夢境中。
如果你在睡覺前,嘗試著把手機調成模擬雨聲,你會發現很快的進入睡眠中,這是因為雨水中的滴滴答答聲響,處於一個比較單一的分貝下,這種分貝下的旋律,將更容易催眠人們的意識,甚至一些人把這種滴滴答答雨水落下的聲音,以及下雨時,發出的沙沙聲響,形容成在母體中聽到的聲音,給人一種安靜、安全的感覺,也會很快的入睡。
很多人會說下雨天,讓人愁思,確實是這樣,在雨天,總是會給人一種心情上的低落感,傷感情緒來襲,總是一個人默默承擔著,這個時候,也會想著通過一些方式進行調節,愁思的心理,也會讓人昏昏欲睡。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為什麼一到下雨天,就特別想睡覺,原來和這些原因有關,希望大家多注意,下雨天想睡覺,也需要科學調節,以免影響到人們的正常作息,那就不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