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夕陽紅,無論是從精神還是從生活便利角度出發,很多獨居老年人選擇了在暮年重新尋覓愛情。
可是,人世間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黃昏戀,真的能破除重重阻礙,攜手安度餘生嗎?
前不久,在浙江衢州,有一對年過八旬的老夫妻,相互攙扶著拖著並不利索的身體,一步步走上法院的高階。
說明來意之後,讓法院工作人員陷入深思。
原來,他們是來要求離婚的,可是法院的工作人員審理過無數離婚案件,大部分來者都是來勢洶洶,或者是互不搭理的冷漠,或者是雞飛狗跳的謾罵,眼神裡哪裡還有愛意啊,有的只是厭惡和不耐煩,表現出多呆一秒多不情願。
可這一對老夫妻呢,雖然身體不大好,但是這麼長的路還是相互扶持走來了,老先生一直在關注老奶奶身體吃不吃得消,老奶奶則幫老先生拍拍背,工作人員遞上了凳子,老先生感覺叫老奶奶先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兩位老人的行為舉止之間,就是滿滿的對對方的牽掛和掛念。
可是,他們卻執著和堅定地表示,他們是真的來離婚的。而且是要領離婚證的那種,雖然離婚證是民政局辦理的,但工作人員還是耐心地聽完他們的離婚訴求。原來,他們是為了安度晚年才離婚的,這對老夫妻是半路夫妻,60幾歲的時候才在一起,當時雙方子女就不怎麼樂意,可是他們義無返顧在一起。
如今呢,由於真的年事已高,各方面身體機能已經衰退,到了需要由子女照顧的年齡。
子女倒不是不肯照顧,只是雙方子女都聲明只願意照顧自己家的老人。不然,就採取無視的態度。在萬般無奈之下,為了避免讓雙方子女之間的矛盾愈來愈深,也為了讓對方能夠得到子女的照顧,老夫妻選擇了答應子女的訴求,離婚之後讓各自子女進行照顧。
對於這份暮年的「黃昏戀」,經過20年的相互陪伴和扶持,哪裡那麼輕易就能放下呢?可是眼下放下才是對彼此最好的安排。所以才有了之前的那一舉動。
對於這樣被迫分離的老年人,也是有話要說的,除了和大部分網友的觀點一致覺得老夫妻實在惋惜和無奈之外,也懇請年輕人為人子女,多考慮父母的精神需求,尊重他們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模式。
俗話說,頭婚是寶,二婚是草,如果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能和心愛的人攜手走完一輩子,誰又想半路散場呢?可婚姻這條路,你永遠不知道會和另一半走到多遠的路程,等到夫妻緣分已盡,剩下的路就要自己走完全程,幸運的人或許會在半路再次遇到一個願意牽起你的手走完下半程的人,不幸的人或許只能一個人踽踽獨行。
最可悲的就在於牽手走下去的那個人,走著走著也要再次面臨分離和散場,要是屬於感情實在淡漠或者是出於各種糾紛矛盾,那確實也是不可阻擋的,可是像這以上的這對老夫妻,真的非要這樣嗎?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一起為兩位老人選擇住在一起的養老院,不定期去探望等等。
黃昏戀,老年人的愛情自由,除去十分荒謬的、出於某種目的的愛情模式之外,大部分還是值得我們去包容和理解的,這也是對老人最起碼的尊重。
好在社會上對老年人的黃昏戀給予了一些包容的空間,如湖北、雲南等地在醞釀將「子女不得幹預老人黃昏戀」列入法條,可中國是人情國家,有時候並不是所有家務事都能簡單用法律的準則來說清道明。
但無論如何,對於那些獨居的老人還是要從人文關懷角度多一點讓步和體諒,畢竟子女哪怕再孝順,都無法取代另一半在老年人心靈中的位置,子女的行為也無法完全在認知、情感和行為方式上與老人相一致。作為雙方子女,也要學會適時放手,給勞碌大半生的父母一個幸福安寧的晚年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