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了30歲的行列,自己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已經不再年輕,不再是那個做什麼時候都可以不顧後果的年輕小夥了,即使心裡有萬般不願意,但是你也得承認你已經跨入30歲中年的行列了,無論是繼續努力生活,還是苟且生活,無論自己願不願意,你都必須去承擔這個年齡需要承擔的責任,需要扛住一些擔子。以前是為一個人打拼和努力,現在是在為一家人努力拼命,很多人人到中年會對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越來越模糊,活了大半輩子還是沒能過上自己和家人想要的生活,想努力改變,但是也只是一種想法而已,隨著生活成本的增高,家庭給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有人想重新來過換個活法,但是沒有幾個能做到中年能把自己的人生重新來過,生活上自己身上扛著一家人的生活,工作上沒能實現如期的加薪升職,很多人看似在拼命努力,實際上能維持原狀已經很難,甚至有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倒退。
能力增長趕不上年齡的無奈
中年不立是普通人的常態,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能力並沒有達到我們心目中滿意的水平,為什麼很多單位在招人的時候,都要一些有幾年工作的經驗的員工,因為工作經驗就是能力的一部分代表,雖然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工作5年10年,自己的能力增長是不同的,但是很大程度上,經驗越豐富的人能力越強。
對於多數人來說,我們自身的職業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工作時間和工作經驗來體現的。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能力還是上不去,工資還是漲不上去呢?
第一:頻繁跳槽,工作得過且過,沒有清晰的目標
第二:雖然在一件事情和一個方向上堅持了一段時間,但是實際上是三分鐘熱度,前面是努力拼命的,後面就是混日了。
也正是因為這兩點,很多人在進入自己中年人生的時候,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原因。
35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想要在35歲之後過得好一點,就得在35之前拼命努力改變現狀,這樣35歲之後的人生才會更安穩和更有安全感。
30歲之前,努力增強自己的「生活能力」
30之前的人生,是需要用來積累的,正因為大多數人年輕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有的就是一股奮不顧身往前衝的決心,在30歲之前,努力去積累自己人生的厚度,明確自己的長期目標,並為此不斷努力,確定一個可以長期努力的目標,5年10年甚至更久,這不僅能讓你的職業生涯積累厚度,積累自己的職業技能,更是日後轉行跳槽的砝碼,雖然一些時候,所謂的工作經驗並不是能力的代表,但是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就更加談不上能力的提升。
如果沒有好的時機和機遇,不要去抱怨生活,因為抱怨沒有什麼用,你能做的就是去反思自己哪裡還做得不夠好,哪裡還可以改進,為什麼這個機會不是自己的,這才是能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抱怨沒有一點用處,朝著一個方向堅持幾年,即使它看上去沒有給你很大的回報,但是這種回報會對你以後的職業生涯產生深遠影響。
萬達的董事長王健林剛開始做房地產的時候,其實前幾年根本沒賺到錢,都是四處借錢,跟親戚借錢,甚至跟政府借錢,到快熬不下去的時候,王健林下定決心再幹一年,如果還是不行就收手,也正是以為王健林堅持的這一年,才有了現在的首富王健林。
說到底,人在職場無非就是兩件事,把事情做好,把人做好。
做人和做事在職場中同樣重要,如果說給自己定一個長遠的目標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職業技能,讓自己更好地做事,那麼,學會做人,處理好自己的人情世故,就是身在職場的第二件大事,其中這4種能力,能影響到你的未來發展。
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職場上少不了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老闆同事關係好的人,可能職業生涯就順風順水,但是反過來,如果自己和同事和老闆的關係不好,可能就會被人家一輩子壓在底下,對於普通員工來說,其實自己的職場仕途很大程度上是由老闆決定的,你是升職加薪還是被裁員,都他一句話的事情,雖然你會心有不甘,但是這就是現實。
所以,把握自己和同事以及老闆之間的關係,或許將來有一天自己升職加薪了,如果處理不好這些平時和自己最緊密的人際關係,很可能自己的前途就會毀在上面。
不斷進步,不斷學習的能力
社會瞬息萬變,每一秒都是一個全新的樣子,今年2020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高達874萬人,就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每一行的人都越來越專業,錢越來越難賺,很多人其實已經走在了被時代淘汰的下坡路上,如今的核心競爭力,是持續學習的能力,雖然很多時候我們學歷沒別人高,我們的職業起點沒別人高,但是保持持續學習的一種心態和動力,能決定你職業生涯的高度和厚度,我們還是能演繹一場絕地反擊的故事的,持續學習,持續進步,是未來就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
在其位謀其職,這既是自己尊重,也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無論你做什麼崗位,都需要有責任心和敬業的意識,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如果嘴裡說著喜歡,但是做事卻很敷衍,得過且過,這樣還不如不做,直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這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更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那些成功的人,都把自己做過的事情,做到了極致,甚至做到了完美,我們連自己的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時候,拿什麼去談成功呢?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35歲這個年紀,隨著我們肩上背負的責任越來越大,我們身上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現實和理想的差距,對於目標努力拼搏,但是依舊沒有達到的焦慮感和疲憊感,會讓很多中年人喪失對生活信心,開始懷疑自己,懷疑未來的生活。
但是生活就是這樣,有諸多的不如意才是生活最真實的樣子,也正是因為有我們用畢生都無法達到的如意,才會有那麼多簡單的小美好,不要懷疑自己,更不要去懷疑生活,相信未來會更好,在我們的努力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