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溫情,有善意,有公平,有正義。
但即使陽光燦爛,陰暗總是如影相隨,不離不棄。
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自私、邪惡、殘暴,不公平的人和事。
為什麼賣假貨的能夠把賣真貨的給淘汰出局?
為什麼炒房的賺得盆滿缽滿,而辛辛苦苦做實業的卻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為什麼小鮮肉的身價動輒千萬,甚至上億,而那些為社會進步,國家強大而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科學家,收入卻不及明星、大腕百分之一?
大家規規矩矩排隊,卻總有那麼一些人不按規矩出牌,插隊、加塞,最後他們總能捷足先登,搶到好的位置。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定理,叫做劣幣驅逐良幣。
在鑄幣時代,當市場上流通著大量的重量不足,或者成色不好的劣幣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足值的良幣收藏起來。
時間一長,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了劣幣。
而良幣,被劣幣一步步驅逐出了流通領域。
而反映在社會現實中,就是壞人不斷地驅逐好人。
在我們的社會中,一小撮人通過投機取巧等不正當手段,獲得了大量的利益。
這時候,如果不能使這一小撮人付出相應的代價,剩下的大部分人就會心裡開始不平衡,最後不再堅持原則。
我們現在都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
根本原因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缺失了最基本的信任。
無論你的東西再好,無論你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別人都半信半疑。
每個人都緊緊地捂住自己的口袋,生怕一不小心,就上當受騙。
我們對很多不公平、不正常的現象義憤填膺,口誅筆伐。
比如高房價,比如孩子的教育資源,比如各種灰色交易。
可一轉身,我們就變了一個人。
照樣在第二天去排隊買房。
照樣為了孩子的教育資源而請客送禮。
照樣參與到各種灰色交易中去。
道理非常簡單。
面對不公平,每個人在情感上都非常憤怒。
但我們無能為力。
當我們發現,只有跟在那一小撮人的後面,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乖乖就範。
一個好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壞的?
當一個人覺得不公平,又無能為力的那一刻,好人就變成了壞人。
很多罪大惡極的罪犯在伏法之後,說起他們第一次作惡的時候,都會說,其實他們自己心裡也非常害怕。
但他發現,他作惡的對象更加恐懼和害怕。
甚至周圍的人也害怕,要麼視而不見,置若罔聞,要麼逃跑迴避,明哲保身。
鮮有人出面制止,或者施以援手。
於是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更加肆無忌憚,胡作非為。
正如竇娥的父親在懲處了惡人之後,對老百姓說了一句話:你們雖然沒有加害竇娥,但你們明明知道竇娥是被冤枉的,你們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所以老天有眼,讓你們承受3年大旱,顆粒無收,飢不擇食之苦。
這是老天對你們不仁不義的行為的懲罰。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惡行面前選擇沉默,甚至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選擇盲從。
都是因為人性中的平庸之惡。
所以壞人淘汰好人,就成為了俗世的基本規則。
壞人,最初其實都害怕,他們的惡,是眾人的平庸和自私所縱容出來的。
世界如果變壞,每個人都難辭其咎。
世界的美好和諧,每個人一樣都有責任。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自己需要變得平庸、俗氣起來,一定記得給自己的內心,封存哪怕那麼一丁點的正義感。
這是「晏私語」的第160篇原創文章,感謝您的陪伴和閱讀。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