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孩子壞脾氣是因為缺愛,家長要將控制情緒放在第一位

2020-10-04 豬鼻子寶寶育兒日記

生娃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是養娃就不只是「十月」這麼簡單了。當然,養娃也是要分兩方面來看待,一個是孩子的穿衣吃飯,另一個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很多人都經常聽見和看見的,有些過來人就紛紛現身說法,比如孩子不服管就罷了,然後脾氣還挺大,可能說著說著就急了。

也正是因為孩子的如此表現,才會容易讓家長將壞脾氣和自己的孩子畫上等號,不過這裡要說的一點是,家長的這種想法很大可能性上是錯的。

家長草率的就畫了一個等號,也等於是忽視了孩子的內心想法,不了解孩子為何會發脾氣,不明白問題的源頭,自然也就沒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有次和朋友外出吃飯時,就親眼見到了這麼一件事情。我們桌子的旁邊還有兩家人在一起用餐,可能是兩邊的大人聊得太過盡興,沒有精力看管孩子,結果孩子自己玩的時候卻突然把飯店的一個花瓶碰碎了。事後,家長也是非常憤怒,當眾就十分嚴厲的批了一頓,結果男孩更是厲害,直接就主動反抗了。

都不說各位家長是什麼態度了,我們幾個人看到這一幕的第一反應都是孩子的脾氣太大了,還敢這麼不聽話的反抗家長。不過一經細想也會發現,其實這都是家長沒有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造成的。

缺愛才導致壞脾氣

很大程度上,孩子的壞脾氣不是因為父母的溺愛,而是因為孩子缺愛。

有一個十分奇妙的心理研究學,研究結果顯示:孩子的憤怒源頭就是內心缺愛。

表面看上去,孩子的憤怒反擊好像很有氣勢,可是他們的內心實則是恐懼的。

這個時候可以再回頭細品下孩子的反抗,當父母訓斥的時候,他們覺得父母竟然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訓斥自己,就是不喜歡自己了,而且是連個解釋的機會都沒給。

所以說家長也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儘可能的了解他們壞脾氣的源頭,然後再從根源解決問題。

美國家庭教育心理專家惠芙樂說過,孩子的憤怒不是突然造成的,而是為了掩飾此前的一個可怕經歷。

壞脾氣的源頭在哪——家長

孩子就是反映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教養是什麼樣的,很大程度上也說明了他們的家長是什麼樣的。比如家長平時就是壞脾氣,有點事就急躁的話,孩子很可能也會如此。

一般來說,3-6歲時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比如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總會通過模仿來獲得對外界的認知。如果家長將發脾氣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方式,這些行為也會慢慢的影響到孩子,無形中也使得孩子形成壞脾氣。

所以家長下次再想發脾氣時,可以先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下,通過溝通理解他們心中的實際想法,做到從根源上遏制孩子的壞脾氣。

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既然孩子的壞脾氣很多都是從家長學來的,那麼家長最好也要先改變一下自己。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就將言傳身教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孩子再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最好將了解事情的詳細情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批評放在第一。如果孩子本是因為好心,結果卻因能力不夠而搞砸某件事情,家長最該做的就是鼓勵,以此來培養孩子的優秀品性。

結語

家長都希望有個「好孩子」,需要知道的一點是,再好的孩子也有發脾氣的時候;再稱職的家長,也有不到位的時候。

因此,將控制情緒放在第一位,自然也就是更利於培養和孩子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家庭教育陷困境,可能源於家長的壞脾氣,親子溝通需學會情緒控制
    父母就算明白這個道理,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來來回回幾次,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就會僵硬,家長再想要教育孩子,孩子也未必會聽勸了。,父母的壞脾氣從一開始就讓自己在教育上栽了跟頭。二、家長的壞脾氣會造成哪些負面影響?1、家長的壞脾氣會被孩子學起來家長有沒有發現當自己發火次數多了之後,孩子漸漸地也用發脾氣來對付自己。
  • 繪本推薦 |《壞脾氣的格拉夫》教會孩子控制壞情緒的小故事
    今天格子醬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繪本《壞脾氣的格拉夫》,格拉夫是只大棕熊,他脾氣古怪,不喜歡打掃房間,小夥伴們都不喜歡他。一隻小兔子卻和他成為了朋友,這是怎麼回事呢?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堂必修課:學會控制情緒。
  • 壞脾氣的你,同樣可以給孩子好的教育
    「我的脾氣是天生的,沒法改!」「不是我想發脾氣,是這個孩子你不發火,不教訓不行!」「我一直想克制,但是脾氣一上來就什麼都忘了。」...... 這些話,我們經常能從家長的嘴裡聽到,很多家長似乎對自己的壞脾氣聽之任之,並沒有覺得不好,也不去想它可能帶來的後果,甚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理所當然的使用,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你好!」。
  • 父母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致命傷
    你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剋星!因為,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為什麼不要發脾氣?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 一分脾氣七分害!父母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致命傷
    你的壞脾氣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剋星!因為,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為什麼不要發脾氣?01一分脾氣七分害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
  • 親子教育,最大的敵人是家長的脾氣
    壞脾氣是親子關係最強的殺傷武器,整理自己幫助孩子發洩情緒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之間最大的障礙,其實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很多時候教育最大的敵人是家長的脾氣。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就是家長的脾氣,不要因為錯誤就對孩子亂發脾氣,精神的虐待一定會造就問題兒童。
  • 怎樣對付孩子的壞脾氣
    很對家長都跟我談過,說自己的孩子經常愛發脾氣,冷靜下來的時候,給他說什麼道理都願意聽,可是脾氣一上來,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在此我談一下關於孩子的壞脾氣。首先我們要明白,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了解情緒背後的東西,是孩子的委屈和傷心沒有被我們正視和關注到,情緒是孩子的內在需求的表達。
  • 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
    導讀: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脾氣差不是天生的,壞脾氣背後是有一個不會做情緒疏導的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想要搞清孩子紛繁複雜的情緒世界,讓他們學會控制脾氣,或許這些繪本可以幫到你。將抽象的「情緒」化為孩子可感受到的視覺體驗《我的情緒小怪獸》[西班牙] 安娜·耶納斯 著「情緒」是抽象的,想讓孩子了解情緒是什麼,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孩子愛鬧脾氣,家長別急著否定他的感受,應讓孩子恰當地表達情緒
    走上前去,聽旁邊的人說:家長帶著孩子來買菜,臨結帳時孩子非要吃零食,家長不答應孩子就哭鬧,影響排隊的秩序。那個家長也生氣,孩子好端端的跟自己鬧,不由分說就罵起了孩子。孩子鬧脾氣的事情應該是所有家長深有體會的,放任不管吧,孩子越鬧越起勁;痛批一頓吧,又怕孩子會記仇。但其實改變孩子愛鬧脾氣的方法很簡單,首先就要從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入手。為什麼孩子喜歡鬧脾氣?
  • 爸媽壞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論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爸媽壞脾氣會遺傳給孩子嗎? 論情緒對孩子的影響身邊總有一些這樣的朋友,總是生氣,愛和人打架,擋也擋不住。&34;如果你這麼說你兒子,也許你是對的,因為壞脾氣可能與遺傳有關。《認知神經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壞脾氣來源於一個重要因素——&34;的相關基因。那些遺傳了壞脾氣的人,有時雖然很想控制自己的脾氣,卻很難做到。因為對某些人來說,容易情緒失控真的是一種先天缺陷。
  • 教育的最大死敵,是父母的壞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為什麼不要發脾氣?再有靈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後,都會走向消極、悲觀的世界,這是不可避免的。壞脾氣會遺傳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內心脆弱又好鬥。
  • 愛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有個愛發脾氣的父母,家長先控制好自己情緒
    但其實,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孩子生氣愛發脾氣是自然現象。如果一個孩子,他受了委屈,竟然感覺不到任何氣憤,我們反而要擔心孩子是不是太壓抑了。其次,孩子愛發脾氣,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來看看該如何應對他的小脾氣吧!1、孩子的情緒不被理解多數父母總是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卻忘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待問題。
  • 面對孩子的壞脾氣,家長要學會聰明應對,做個睿智的「燈塔」
    前言教育孩子總是讓家長苦不堪言,最沒轍的應該就是他們的壞脾氣吧,若是哪天看到有孩子發脾氣躺在地上撒潑,也請理解此刻這個家長的無奈。說實話,孩子在脾氣管理方面確實很差勁,但是作為家長不能任由他的壞脾氣發展下去,要不然最後吃虧受傷的註定是孩子自己。畢竟壞脾氣,很可能誘發很多不好的事情。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王先生和愛人脾氣都比較急,夫妻倆時常會發生一些小矛盾,總是會毫無顧忌地吵起來,並沒有注意是不是在孩子的面前。上個周末,因為女兒不愛吃蔬菜,所以王先生批評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拿起餐桌上的碗就摔在了地上,大喊著:「不想吃就不吃」。
  • 孩子脾氣不好,怎麼來改變孩子的壞脾氣,家長們一定要看看
    當孩子犯錯時,有些父母習慣性地打罵孩子,而不是去弄清問題的本質。孩子善於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沒有耐心的表現就被孩子印在了腦子裡。等到&34;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他沒有耐心的一面。當然,孩子自身原因也有,第一個原因是孩子年紀小,腦子和心理還沒有發育完全,沒有太大的情緒控制能力。遇到問題時,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直接將情緒發洩出來了。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小蔡和丈夫、公公婆婆,不是沒有批評過茜茜,可每次批評時,孩子只會顯得更暴躁。所以大人們大多時候還是用哄著茜茜的方式,來平息她的脾氣。如今孩子還小,她發脾氣時可以儘量哄著,但等年齡大了後,孩子脾氣還是沒有改好,又該怎麼辦呢?畢竟孩子大了後,要接觸的人或事會更多,社會關係也會變得複雜起來,那時再因為脾氣而惹到別人,家長們可不一定能那麼容易擺平了。
  • 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正面管教,讓孩子正確處理情緒
    洋洋今年剛滿3歲,是家裡的獨生子,因為從小備受寵愛,養成了蠻橫不講理的壞脾氣。從小到大幾乎是有求必應,弱是不滿足他的要求,就會大發脾氣。有一次媽媽帶他去超市,剛進門洋洋就吵著要吃冰淇淋,可是天氣比較冷,媽媽剛開始不同意給他買,洋洋就開始邊哭邊鬧,然後亂摔東西,最後直接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 情緒失控?沒有安全感?會教育的父母做好這三點,孩子童年不缺愛
    這是因為孩子的情緒情感發展不穩定,年齡小,易衝動。當難過鬱悶時,他們不知道用什麼方式發洩和表達,情緒就容易失控。《童年不缺愛》這本書中介紹了3種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獨立,妥善地處理好情緒問題。《童年不缺愛》的作者是心心媽,她是科恩親授遊戲力育兒師,正面管教講師,還是兩個女孩的媽媽,這本書是她多年育兒的經驗和思考。
  • 孩子脾氣急躁、愛生氣,多半原因來自家長
    為什麼這些孩子脾氣這麼大,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真的只是因為被慣壞了嗎?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改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今天,老嶽就和您聊一聊如何教育這些「牛脾氣」的孩子!,或做得不好,或沒有按照要求去做就嚴加訓斥,甚至施行打罵教育,一方面會讓孩子的情緒不斷壓抑,最終在某一刻爆發出來,一方面又會促使孩子效仿家長,喜歡用暴怒,甚至攻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