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動的offer2#
11月4日,職場觀察類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2》正式開播,8個背景各異、個性各異的實習生在君合律師事務實習考核下,歷經一個月的實習,最終只有兩個實習生可以拿到令人心動的offer。
在先導片中,每個觀眾可以看到所有前來應聘的實習生在面試中的直觀表現,堪稱「神仙打架」現場。不少網友表示:一年一度感覺自己是廢物的時刻到了……#令人自卑的offer#、#神仙打架#、#學霸#等話題迅速登上了熱搜。
但仍有不少網友認為第一季更好看,其實,與其說她們認為第一季好看,不如說是她們認為第一季的節目效果更符合自己理想的職場氛圍。
第二季與上一季相比,差距太大。第一季裡,雖然每個人實力也都不差,但節目的綜藝效果「味」太濃。節目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理想化的職場。每一個帶教律師都諄諄善誘,和藹親切,如沐春風;實習生們雖然家境不同、學歷不同,但他們在職場上擁有公平的起點,女性也不會遭遇什麼隱形的職場天花板;實習生的相處也是其樂融融、惺惺相惜;……這是我們期待的「應然」,卻不是「實然」。
而第二季節目,更接近真實的職場生態。主要體現的是「八面玲瓏的職場社交、堅定不移的職場信念、殘酷升級的淘汰替換制」。
第一,第二季的面試環節有淘汰,更直接地體現出了面試的競爭性。第二,這一季的實習環節也更殘酷了,不同於上一季8個實習生能夠順利實習一個月,第二季中,如果有實習生表現不佳,那麼就會有新的實習生取而代之。競爭更激烈,「懸疑性」也更強。「如果你在前面落後,你可能離開得比較早。」
節目中無意中傳遞出這樣的印象:領導沒那麼友善,甚至會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有學歷鄙視鏈;比你優秀的人比你努力的人到處都是;同事之間相互提防,有的人能力不一定比你強,但領導對他更青眼有加……
這並不是把職場妖魔化,作為一個被社會毒打過的社畜,不得不感嘆第二季才是人間真實。
1、職場中缺乏人情味的領導
這一季節目拍攝的律師事務所是君合,是中國最著名的律師事務所之一。4位帶教律師都是職場金字塔尖的人物,個個都是優秀的精英。與第一季親切熱情的帶教律師相比,第二季帶教律師冷漠、傲慢、人情味很淡薄。可現實生活中,職場就是這樣,畢竟有些東西是情分不是本分。
2、職場鄙視鏈
在節目中,觀眾們大致都感受到了帶教律師對丁輝直存在「偏見」。丁輝本科畢業於江蘇一所普通二本,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名校,他是碩士階段才跨專業進入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專業就讀。律師們有點看不上小丁的第一學歷。所以,面試後他排名墊底。
在第一次文書任務中,丁輝交出了一份專業性和實用性都很強,但規範性欠佳的作業,卻被帶教律師們排到了最後一名。而王驍寫了一份規範性很強,卻毫無實用性的文書,最終拿到了第四名。
第二期中,在「最佳辯手」的爭奪上,丁輝輸給了表現與他差不多的瞿澤林。精英律師們給出的原因是,丁輝有工作經驗,面臨的期待值更高,而瞿澤林因為是小白,同樣的表現程度,反而能超出預期。
3、領導的喜歡比能力更重要
在帶教律師第一次選擇實習生時,作業排名第二的詹秋怡沒有被選中,排名第五的朱一暄卻成為了王釗律師的首位實習生。王律給到的理由是,並不是她的文書有多專業,而是她的文書風格以及辯論經驗是王律想要的。
可見,專業能力不是職場的唯一評判標準。任何標準,很多時候都抵不過一個「領導喜歡」。
4、同齡人的差距
在面試環節,備受矚目的是王驍,在面試過程中,面對四個嚴肅的帶教律師卻仍然從容自信,侃侃而談。王驍本科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法律系,碩士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本科就通過了司考和英語專八,直接保送進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研三的時候,收到了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offer,妥妥的學霸。這樣亮眼的名校簡歷讓其他的7位實習生壓力山大。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身邊比你優秀比你努力不在少數,而自己學歷一般又不夠努力,強烈的落差感引發大眾不適。
5、職場的壓力
真正的職場崩潰,從來不是來自於領導下派的任務,不是劇本描述的難以攻克的難關,而是隱藏在每個「我本可以做好的」瞬間。
第二季裡,實習生們各種小錯誤層出不窮:王穎飛不是發錯郵箱,就是忘記添加附件;丁輝直接寫錯了律所的名字,把「君合」寫成了「君和」;李晉曄準備足夠好卻沒有很好的表達……各種各樣的壓力堆積如山。
第二季雖然不那麼討觀眾的歡心,但它卻更符合真實的職場生態。赤裸裸地展露了職場叢林法則的一面,有很多的偏見和誤解,甚至也有很多的不公平。現實就是確實存在眼緣,存在名校歧視,有資源有背景的就是容易獲得更多青睞和機會,努力不是沒用,但是知道自己的努力能獲得什麼,不要老想著逆襲,踏踏實實做好業務,為可能的機會做好準備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較起來我更喜歡第二季,畢竟描述醜惡要比完美珍貴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