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證照分離」改革?
答:所謂「照」指的是市場監管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證」則是各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改革前,按照我國的法定程序,在成立公司時要「先證後照」,即先辦理相應的經營許可證,再辦理營業執照。由於新辦一家公司可能需要多種許可證,因此,等到辦完各種證之後再去辦理營業執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大幅降低了市場準入效率。「證照分離」就是把原來的「先證後照」,變成「先照後證」,把許多前置審批改成後置審批,也就是允許企業先把營業執照辦下來,再去申請各種許可證;「先照後證」簡化了辦理流程,解決了「辦照難」的問題。然而,這樣雖然可以較快拿到營業執照,但後面的辦證效率如果跟不上去,企業同樣無法及時開業運營,「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仍然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因此,「證照分離」改革的本質是要減少行政審批,即「照後減證」,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該取消審批就直接取消審批;該改為備案的就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對於暫時不能取消審批,但通過事中事後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的行為,並且不會產生嚴重後果的許可事項,就實行告知承諾;需要繼續保留審批的,要採取切實措施優化審批服務,提高辦證效率,實現方便準入、便利準營。
二、《杭州市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方案》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八項工作任務:嚴格執行省事項清單、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提升「開辦企業」指標、加快推行經營範圍規範化、深化應用商事登記「一網通」、強化涉企經營信息歸集共享、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健全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
三、「證照分離」改革給企業帶來哪些實惠?
答:「證照分離」改革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抓手,它對於服務創新創業、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激發市場活力,提升企業滿意度。對於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事項,企業不再辦理許可證,實現持營業執照即可經營,可以減少企業往返各部門奔波之苦,為企業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推進了政府職能轉變。「證照分離」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政府改革,改革的結果是把降低門檻後的方便送給了企業,把事中事後監管的挑戰留給了政府,這是政府管理理念上的重大改革。改革推進過程中,針對每一項改革事項,相關行政審批部門都要制定監管實施方案,從以前的「以批代管」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帶來的是政府部門審批模式的變革、審批流程的優化、監管手段的創新。三是優化營商環境。「證照分離」改革是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進一步聯動推動了「多證合一、證照聯辦」、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等公共服務創新,深度對接了企業需求。
四、「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舉措有哪些?
答:一是建立清單動態管理機制。將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清單之外不得違規限制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農業專業合作社)進入相關行業或領域,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即可自主開展經營。浙政發〔2019〕27號文件公布的《浙江省「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事項清單(2019年版)》共518項,各區縣(市)政府、市級涉企主管部門不得擅自增設限制企業準入的條件。二是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直接取消審批的,要落實事中事後監管責任;改為備案的,要明確備案手續,強化信息共享;實行告知承諾的,要制定告知承諾書範本,明確監管規則和違反承諾的後果;優化審批服務的,要大力推進「四減」(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費用)改革,規範辦事指南、明確辦理流程,提高辦事透明度和企業可預期性。
五、什麼是「告知承諾」?
答:「告知承諾」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涉企經營許可申請,行政機關一次性告知其許可條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請人以書面形式承諾能夠達到所有審批條件,並願意承擔承諾不實法律後果。行政機關對企業自願作出承諾並按要求提交材料的,要當場作出審批決定。
六、優化提升「開辦企業」指標能給企業帶來哪些便利?
答:杭州市積極對標世界銀行、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工作要求,持續提升開辦企業效率,按照「一網、一窗、一次、一日」「四個一」工作目標,以「一件事」標準加強「開辦企業」指標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含稅控盤)、員工參保登記等業務環節部門之間的政策協同,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數字轉型。多途徑實現全流程一日辦結,提升開辦效率,增強企業獲得感;進一步通過流程再造、數據共享,落實「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實現企業開辦零費用,大大增強企業感受度。
七、推行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創建經營範圍規範目錄時,將具體經營項目內容進行歸類、合併,以條目記載事項形式呈現,不再記載具體的經營項目。企業在經營範圍中涉及到許可具體項目變更的,只要其在登記的條目事項內,無需再辦理變更登記。推行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大大減輕了企業因經營範圍具體事項內容變更而反覆辦理經營範圍變更登記的負擔。
八、「一網通」系統的應用便利度如何?
答:「證照分離」改革對應的事項,都通過「一網通」系統逐步實現「多證合一、證照聯辦」,企業等市場主體可以登錄「一網通」系統辦理。自2017年9月杭州商事登記「一網通」系統上線以來,已打通30個部門審批系統,提供39個「多證合一」事項、96個「證照聯辦」事項的「在線申報、網上審批」功能,實現了企業設立環節市及市以下所有備案、許可事項全覆蓋。再次升級的商事登記「一網通」3.0版,更是實現了企業設立、變更、註銷、備案全生命周期全業務環節的辦證辦照事項全覆蓋,有效破解了從業務融合到部門融合、從數據歸集到數據應用等改革深層次難題。
九、「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中,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的意義是什麼?
答: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要建立政府服務「好差評」制度,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來評判。《工作報告》同時強調,政府部門做好服務是本分,服務不好是失職。要把本次「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作為檢驗我們「好差評」制度是否全面建立的標準,進一步提升「證照分離」改革的實際獲得感和滿意度,實現以評促改,以改促提升,形成企業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各界廣泛評價、政府部門及時改進的良性互動局面,促進政務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十、「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放寬了市場準入門檻,下一步如何落實「事中事後監管」工作?
答:一是要健全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進一步加強審批與監管的銜接,健全監管規則和標準。二是要積極探索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體系。依託浙江省行政執法監管平臺和「浙政釘掌上執法系統」,實施企業信用分類監管,合理規劃、整合併推進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抽查,強化「雙隨機」抽查結果等信用信息共享和協同應用,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監管+信用」的綜合監管閉環。
(市市場監管局、「12345」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聯合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