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放縱自己,沒有任何的自律性,太喜歡玩太貪玩,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學習,不愛學習,總是厭學逃學,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孩子表面放縱的背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缺失。父母從小角色的缺失和忽視,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了不該放在的地方。
孩子選擇去迷戀遊戲,沉迷在虛擬的遊戲世界,墮落在遊戲的深淵當中,這和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係。
浙江省的小吳玩遊戲已經第5年了,從初中開始,小吳就開始頻繁出入各種黑網吧,玩遊戲一直到高中都不曾改變。
小吳從小是個善良活潑的孩子,在玩遊戲以後不僅性格變得乖張暴戾,總是發脾氣,而且從來家裡都看不到小吳的人影,一有空就跑去玩遊戲。
家長老師輪番勸告,甚至把他關在家中都沒有辦法,小吳就算是翻窗子下去也要玩遊戲。
小吳的父母就不明白了,小時候那麼乖巧的孩子怎麼青春這會那麼叛逆呢?沒想到班主任卻說這和父母小時候對小吳的疏忽有關係,所以小吳現在才會再也不信任父母,轉身去遊戲作伴。
父母聽說以後自知理虧,知道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照顧小吳,這才有了今天,也不敢多說話。
孩子沉迷遊戲,離不開遊戲的原因
1、孩子離不開遊戲,和父母的關係
孩子太沉迷遊戲,沉迷遊戲究竟和什麼有關呢?其實更多的是和父母童年的教養方式有關。
我如果在童年的時候對孩子疏於陪伴,總是不好好的去陪著孩子,放著孩子不管讓孩子自己玩,那麼孩子就會養成自己玩不需要父母陪伴的習慣,到青春期或者是進入遊戲之後,發現遊戲的快樂和有趣自然就依賴遊戲和父母更加疏遠了。
孩子從小就喜歡自己玩,父母沒有從小就沒有陪伴孩子的情況下,孩子長大了之後也喜歡自娛自樂,不喜歡和父母在一起。
2、小時候父母過分嚴厲
一些父母小時候不陪著孩子,也不讓孩子看電視,不讓孩子接觸網絡,長大了孩子反而更容易對網絡產生依賴。
父母小時候對孩子也沒管教,反而更容易導致孩子的童年有這方面的欠缺,對這方面產生好奇,青春期之後過分依賴。
人會不斷的尋找自己童年方面的缺失,爭取在有能力之後去補足這方面的缺失,所以小時候父母管著孩子不讓孩子出去玩,長大了孩子反而特別愛往外跑,小時候管著孩子不讓他看電視接觸網絡,長大的孩子還特別愛看電視玩遊戲。
3、父母放養,不盯著孩子的學習
幼兒園和小學生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弱的,沒有自己完成作業的能力,一定需要父母和師長的幹預和督促才可以寫成作業。
有些父母偷懶的孩子小時候不盯著孩子寫作業,放鬆孩子的學習,讓孩子自己完成學習任務,不鼓勵孩子在父母的叮嚀下學習。
反而去鼓勵孩子自己玩獨立的完成作業,孩子哪裡有這個本事呢?孩子如何獨立的完成作業,那麼很可能就會做小動作,不認真的完成作業或者抄作業。
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也不會喜歡學習,不會喜歡學習孩子的精力無處安放,自然就放在遊戲上面了。
怎麼讓孩子主動克制遊戲癮
1、讓孩子養成規律學習的習慣
其實家長擔心孩子遊戲癮太大,也是因為擔心孩子不主動學習,如果孩子學習學的好,在業餘的時間去玩遊戲的話,那麼家長就不會那麼擔心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孩子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規律學習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家長從小就要初中對孩子的學習教育,讓孩子一放學回到家定時的先寫作業之後再進行娛樂,孩子從小有這樣的習慣,他自己也會克制自己的。
2、不要把孩子送去戒除網癮的學校
無論如何,不管孩子的網絡成癮,到那種程度的家長都不可以把孩子送去戒除網癮的學校,現在這幾年很多戒除網癮的學校越來越多,其實都是通過電擊虐待孩子,強制暴打孩子的手法,讓孩子產生的心理恐懼不敢再去觸碰網絡。
讓孩子雖然戒掉了網癮,但是更多會帶來心理陰暗的傷害,嚴重者甚至和父母反目成仇,痛恨父母一生,這是能理解的,孩子像在坐牢被人虐待一樣,經歷了痛苦,自然也不會再對父母有愛了。
所以想要孩子克制網癮,父母更多的是體型,而非是強制的把孩子送去戒除網癮的學校。
現在克制網絡餐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實適當的讓孩子多接觸網絡,反而能幫助孩子增長見識,只要孩子學習成績搞上去了,只要孩子有學習的意識,那麼適當的讓孩子接觸網絡也不是壞事情,但是首先一定要保證孩子的學習時間是足夠的,學習質量是優秀的。上網和學習兩者並不相矛盾,父母也要有所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