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以科學家精神勵志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科學家的故事》:以科學家精神勵志

發表時間:2011-12-11   來源:光明日報

  《科學家的故事》是中國教育電視臺為了培養青少年的科學精神,進行勵志教育而精心打造的大型人物系列紀錄片。首批選擇了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鄧稼先、華羅庚五位科學家進行試製。2011年10月1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一頻道播出後創造了較高的收視率,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學組織試看時,師生們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對《科學家的故事》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它是一部用人物的真實經歷,採用比較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品力作。回顧節目製作一年多的過程,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努力發揚科學家的精神,才能做好《科學家的故事》。

  在節目製作初期,項目組成員閱讀了大量拍攝對象的資料,大家被科學家們的愛國情懷,創新精神,傑出貢獻所震撼。大家覺得如果不能很好地把科學家豐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學的治學態度,頑強的意志毅力展示給青少年,就是對工作的褻瀆。於是工作人員認真細緻,任勞任怨地工作。首先確定了「感動、激勵、啟示、超越」的節目製作理念,決心把《科學家的故事》製作成在青少年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教育片、青春勵志片和情感陶冶片,力爭在同類紀錄片中有所突破。其次,凝練節目主題。我們打破人物紀錄片敘述生平的傳統方式,選取科學家人生中最感人、最具教育意義的經歷,用他們自己的一句話作為主題,用故事化、情節化的創作手法加以表達。比如,《錢學森——我們必須徵服宇宙》,集中表現了錢學森在新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實施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實現航空航天大國夢想的奮鬥經歷;《鄧稼先——為了它就是死了也值得》,表現了鄧稼先隱姓埋名28年,為「兩彈一星」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犧牲精神;《錢三強——科學家是有國籍的》,表現了錢三強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體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工程,打破帝國主義核威脅封鎖的感人事跡;《錢偉長——國家需要什麼搞什麼》,表現了錢偉長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而不斷更新知識、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奮鬥終身的精神;《華羅庚——用加倍的時間與勤奮補救自己的缺失》,表現了華羅庚在條件艱苦、疾病纏身的不利條件下,勤奮學習、孜孜以求,攀登科研高峰的鑽研精神。第三,精心選聘每一集節目的製片人。為了把首批《科學家的故事》做好並積累經驗,我們聘請了國內在紀錄片製作方面具有相當水平的專家擔綱節目製片人,有的還製作過同類型的節目,這樣有利於他們突破和創新。第四,制定節目製作基本規範。為了保證《科學家的故事》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同時又不束縛製片人自主創作的手腳,在摸索的過程中,制定了既有約束性,又有彈性的節目要求,使節目製作在思想內涵上保持一致,同時在藝術風格上又各有所長。第五,精心打磨,鍛造精品。節目在製作過程中精心選擇採訪對象,不辭辛苦地拍攝錄製,節目粗編完成後反覆修改,有的甚至推倒重來,表現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可以說《科學家的故事》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和千錘百鍊的力作。(黃百鍊:中國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兼副臺長)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0650&encoding=UTF-8&data=AAZrKgAAAAcAAADtAAAAAQAx44CK56eR5a2m5a6255qE5pWF5LqL44CLOuS7peenkeWtpuWutueyvuelnuWKseW_lwAAAAAAAAAAAAAALzAtAhRURlM5AzhOP5W1SDbnGxFgBxpdIgIVAIl2h1UjwB2NXfiSRuHsDCbXZ9Qn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420650&encoding=UTF-8&data=AAZrKgAAAAcAAADtAAAAAQAx44CK56eR5a2m5a6255qE5pWF5LqL44CLOuS7peenkeWtpuWutueyvuelnuWKseW_lwAAAAAAAAAAAAAALjAsAhQLWgaJmGNQ3C9te-FMact4UJWcQwIUcrPenePnqe0STbRjAqui19rv4EQ.&siteid=7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故事的勵志騙局
    對於科學家的認識和了解,大多數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些或偶然、或有趣的「科學家勵志故事」,從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開始,到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只考一分,長大後成功逆襲提出相對論。無數人為之振奮,期盼著實現「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的願望。
  • 為什麼課本裡有那麼多科學家的「假」故事?
    > 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看到開水使壺蓋跳動,發明了蒸汽機;富蘭克林在雷雨天放風箏測試閃電;愛迪生痴迷做試驗被人打聾耳朵,終成發明大王…… 近年來,語文教科書選文出現了一系列爭議,每到開學季,教科書上這些虛假的「科學家勵志故事」都會成為網絡議論的一個話題。
  • 聽鄧稼先、李四光等後人講故事 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19」走進...
    「老一輩科學家是如何為祖國發展事業和現代化建設艱苦奮鬥的?」11月6日上午,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主辦,資陽市科學技術協會等承辦的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傳承2019」資陽行活動啟動儀式在資陽口腔職業學院舉行,邀請到李四光、黃緯祿、鄧稼先、黃旭華等4位科學家的後人講述前輩科學家的故事,讓廣大師生和科技工作者近距離感悟科學家精神。資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吳旭會見報告團一行。
  • 科學家精神「走進」校園 《蘇州院士文學故事叢書》親子閱讀大賽啟動
    蘇報訊(記者 張葉)昨天,「科學家精神在校園」活動暨《蘇州院士文學故事叢書》親子閱讀大賽啟動儀式在蘇州中學舉行。本次活動由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科協聯合舉辦,面向全市中小學生。作為首個「蘇州科學家日」活動的延續,活動旨在進一步強化廣大青少年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激發探索科學奧秘的好奇心。
  • 「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弘揚科學家精神,11月5日,「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在綿陽梓潼「兩彈一星」幹部學院舉行。
  • 科學家精神宣講——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學種子
    「科學家前輩們為振興中華民族勇於承擔歷史重擔,推動社會進步發展的事跡,讓我印象深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一定要傳承科學家精神,把個人理想和國家強大結合在一起。」……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文化,今年來,廣西科技館積極推動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通過老一輩科學家的子女或親屬的講述,帶領青少年群體走進科學家前輩們的內心世界,感悟家國情懷,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學報國、科學強國的種子。
  • 每位女科學家都有故事
    因此,了解那些女科學家們的成長經歷、研究成果,既是對科學發展史的一次重新審視,也是拾起極有價值的文化遺產。女科學家到底是怎樣的群體?她們有著怎樣的故事?《無所畏懼——影響世界歷史的50位女科學家》列舉世界上最偉大的50位女科學家,讓青少年讀者一窺這一群體的獨特之處,了解她們為學與為人的種種。
  • 《科學家的故事》第三十三期:科學家于敏的事跡
    于敏在一次模型結果出來後,果斷推測當時設計的原型不能夠引燃氫彈,他思來想去,提出了一種新的想法,跟別的科學家一分享,大家均佩服的不得了,趕忙照著這個模型重新演算。終於,于敏提出的新模型,解決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關鍵,氫彈製造,初見曙光!1967年7月,中國成功的進行了氫彈試驗,世界為之震驚。
  • 讓科學家精神照亮人間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56年後的今天,在這金秋收穫的時節,我們相聚在「兩彈」名城梓潼,這個老一輩科學家們戰鬥過、奉獻過、生活過的地方,舉行「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天時」、「地利」、「人和」,可謂正當其時,適得其勢,意義非凡。一、科學家精神的實質與要義自從有了科學家就應該有了科學家精神。
  • 國務院新聞辦就「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舉行科學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下午,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四位科學家代表,請他們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這個話題,與大家作個交流,來談談他們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
  • 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在綿陽舉行
    胥錦成主持  弘揚科學家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11月5日,首屆科學家精神論壇在「兩彈一星」幹部學院舉行,共同緬懷老一輩科學家的豐功偉績,感悟老一輩科學家的家國情懷,挖掘科學家精神的時代價值。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成就偉大的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代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了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鑄就了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主要內涵的科學家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徵程中最為寶貴的一筆財富。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稱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他是科學家群體中以身報國的代表——錢學森。在錢學森109周年誕辰將近之際,我們摘選了和他有關的30個故事。
  • 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在渝開展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9月1日上午,中國科協舉辦百館千場萬人「紅色記憶:抗戰中的中國科學家」宣講活動走進重慶,李四光的外孫女鄒宗平和黃緯祿之女黃道群兩位報告人分別到沙坪垻區森林實驗小學、重慶大學開展兩場主題報告會。市科協黨組成員、二級巡視員牛傑,市科協二級巡視員袁強分别致辭,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傳播服務處處長王松光出席活動。
  • 中科院院士王恩哥:科學家精神的核心是「老實」
    改革開放最大的貢獻是解放人的思想陳愛海:前幾年有一部電影叫《高考1977》,講的是東北農場的一批知識青年在聽到恢復高考之後,紛紛拿起課本,準備用知識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根據您的個人簡歷,我感覺您可能正是電影裡講的這個故事的親歷者,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您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這段故事?
  • 讀《哇,科學有故事!》培育科學家思維
    出版東方出版社近期出版《哇,科學有故事!》,就如書名一樣,科學有故事,通過閱讀科學家的故事,來學科學,孩子更容易接受。整套書涵蓋了中小學生所需掌握的所有應學必會的科學知識點,更是覆蓋了初中生物、物理、化學、地理90%以上的內容。
  • 致敬偉大的科學家精神——評話劇《今夜星辰》
    該劇圍繞「兩彈一星」元勳郭永懷及妻子李佩的生平事跡,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歌頌了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培育人才的精神。深入挖掘了中國科技強國建設背後的精神邏輯,為科學家精神的藝術表達提供了新經驗。
  • 院士走進晉江校園 傳遞科學家精神
    近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黨組原副書記、中國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傳傑一行來到晉江一中,開展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講座講座中,郭傳傑院士以《他們為何成為科學大家》為主題,以他的親歷、親聞、親見給師生們講述了科學大家的故事,並圍繞「科學大家以什麼態度治學」、「為什麼要做科研」等多個主題,給同學們闡述科學大家身上的寶貴品質,把科學的豐富、深邃、迷人之美,呈現給學生們。
  • 著名科學家的故事點燃青年學子激情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  追明星、粉愛豆,往往被視作如今90後和00後的興趣所在,而科學精神教育則往往被貼上「填鴨、說教、劃重點」的標籤。事實果真如此嗎?演繹愛國奉獻、創新求真、拼搏奮鬥等高尚品格的故事還能真正觸動青年學子的靈魂嗎?
  • 「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頒獎《鄧稼先》獲一等獎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28日舉行線上頒獎儀式,講述「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先生科技報國故事的短視頻《鄧稼先》榮獲一等獎。「科學也偶像」科學家精神短視頻徵集活動獲獎名單。
  • 廣西科技館「光影科學夢」——科學家精神電影巡映之旅開啟
    來自全區鄉村學校少年示範學校的學生、科技教師約200人參加活動,共同開啟了科學家精神電影巡映之旅。活動啟動儀式為大力弘揚科學家「愛國、創新、奉獻、求實、育人」的核心精神,向科學家們致敬,中國科技館聯合全國39家科普場館共同舉辦此次科學家精神電影全國科普場館巡映活動,共同攜手在36座城市全面開啟科學家電影巡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