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村地處偏遠,四面環山,土地肥沃,民風樸實。
村裡有個叫姚漢的年輕人從小喜歡讀書,在族叔的資助下姚漢考取了功名,時任兵部侍郎。
姚漢的族叔叫姚卓,是姚家村的村長,他一生未娶妻,把姚漢當親生兒子看待。
前幾日,姚家村遇上了詭異的事情。連續幾晚,每到夜裡都會有聲音從山上傳來,「我是山中狐仙,姚家村無害無災,每年風調雨順皆我之功勞,可汝等不知感恩,連祠堂也沒有修建,是何道理。」
每日一到夜間就會傳來「狐仙」的聲音,讓村民給他修祠堂。
姚卓跟大夥一商量,決定到山上給狐仙修一個祠堂以求安寧。
村子開始著手給狐仙修祠堂,果然沒有再聽到「狐仙」的聲音。
可好日子沒過多久,聲音又出現了。祠堂修好後,每晚又有聲音從山上傳來,「光有祠堂沒有供品是何道理?」
村長只能準備好供品置於廟內,祠堂內有了供品大夥就能睡個好覺,直到狐仙第二次索要供品。
姚家村人發現自從為狐仙修了祠堂確實風調雨順,便自覺呈上供品,無需狐仙夜裡提醒。
有一年,姚漢回鄉祭祖,閒聊時姚漢問了村裡的收成情況,姚卓說村子在狐仙的庇佑下收成很好,從沒有發生過天災。
「狐仙?」姚漢從未聽說過村裡有信奉狐仙的傳統。
姚漢在京城為官,他知道近年全國各地都罕有天災發生,並不是只有姚家村風調雨順,懷疑村民被居心不良者欺騙,便開始著手調查此事。
了解狐仙事件始末後,他肯定村民被這個裝神弄鬼的狐仙騙了。
他告訴村民不要再給狐仙呈上供品,自己要親自揭開狐仙的真面目。
幾日後的一天晚上,果然有索供的聲音傳來。
次日一早村長便帶著村民來找姚漢,告訴他要相信狐仙趕緊呈上供品,保證村子的平安。
姚漢發現村民相信狐仙已經根深蒂固,他決定將計就計,同意繼續給狐仙上供。
次日一早,姚大人命隨從將村長和全村村民都找來。
過了一會兒,村長姚卓和村民都來了,姚大人大聲說道:本官為官多年,從未聽說過狐仙索供之事,為證明本官的判斷,昨夜設計將偷供之賊當場抓獲。讓他為大家解開狐仙之迷。
原來,將供品準備好後姚大人一直埋伏在祠堂裡,設計將偷供品的賊當場抓住。
原來,偷供品的竟然是一隻狐狸。
狐狸被抓後竟開口說話道:豈有此理,大膽刁民竟敢設計陷害本狐仙,就不怕遭天譴嗎?
姚漢笑著說道:本官乃兵部侍郎姚漢,好你個狐妖,會說幾句人話就開始裝神弄鬼,以後還得了,看來留你不得。來人,將它亂棍打死。
狐狸一聽害怕了,趕緊求饒道:我乃山中修煉的狐妖,只是想混兩口吃的,並未害過人,望姚大人網開一面,放我一條活路。
「念你修行不易,放掉你可以,但你得親自跟我走一趟,向村民當面解釋你裝狐仙的把戲。」
狐妖趕緊伏地道:全聽大人差遣。
姚大人讓狐妖親自向鄉親解釋狐仙之事純屬子虛烏有。
姚家村村民聽完狐妖的話惱怒不已,紛紛要將狐妖打死解恨,結果姚大人念在它修行不易且沒有害過人,請求村民放他一條活路,村民看在姚大人的面上同意繞過他這一次,只是將山上的祠堂焚毀了事。
狐妖之事平息後不久,姚大人因公事繁忙返回京城,姚家村舉村相送,一直將姚大人送至村口。
姚大人走後沒多久,姚家村又遭災了。狐仙之事過去沒多久,又出現一個山大王。
有一日白天,村外突然一聲巨響,一顆巨石從山上滾落橫在村口。
隨之,山上傳出一陣怒吼:本王乃這山中之神,姚家村村民每年必須向本王進貢三牲之禮和一對童男童女,如若不然下一次石頭就會落在村裡。
這可嚇壞了姚家村的村民,村長姚卓焦急萬分,上次狐仙可以是騙人的,可這次山大王倒是千真萬確。
村中有一個叫姚坤的人,他一直覬覦村長之位,便藉機煽風點火挑動村民,說是姚大人捉弄狐仙惹怒了山大王,才讓村子遭此大禍,這個責任必須姚大人承擔,還吵著要上京告御狀。
村長姚卓是姚大人的族叔也要負責,姚卓年紀太大經受不住村民的指責和冷言冷語沒多久就病倒了,最終一命嗚呼。
姚卓有一個養女叫素素,她沒想到姚坤竟如此薄情,將責任全部推給姚卓叔侄,還要進京去告狀。
姚坤「眾望所歸」獲得了村長的位子,他一邊安排人去京中告狀,一邊著手安排童男童女,為表公平全村抽籤決定。
素素偷偷離開村子也去了京城,她必須要讓姚漢有所提防,為了趕在告狀之的人之前趕到京城,素素每日只睡兩個時辰,其他時間全用於趕路。
人雖到了京城,可想見到姚大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打聽到姚府所在,可姚府家丁不但不讓她進門,還要抓她見官,說姚大人是家中獨子,根本沒有妹妹。
素素沒有辦法只能餓著肚子在姚府門口等,她不敢離開必須儘快見到姚大人。
次日寅時,姚大人準備上早朝,素素不知從哪裡出來攔住了姚大人的轎子,姚大人知道自己的族叔有一個養女叫素素,便將她接進府裡,讓她先在府上休息,等自己上朝回來後再敘家常。
素素硬是拉住姚大人將村子裡發生的事全部告訴了姚大人。
姚大人大怒,沒想到自己為村子除了害還落得如此下場。
姚家村告狀的人昨日也到達了京城,找到姚大人的政敵將狀子遞了上去。
早朝之上,多位言官一起彈劾姚漢,說什麼的都有,有說他貪汙的,有說他魚肉鄉裡的,再加上姚家村村民的口供,想藉此機會一次把姚漢扳倒。
皇帝聽後大怒,還好姚漢早有準備。雙方各執一詞,最後皇帝下令讓姚漢親自處理此事,稍有差池就地免職打入天牢。
當姚漢趕回姚家村聽說童男童女已經送上山,立馬帶著人往山上趕,姚坤帶著村民攔在上山的路上,姚漢拿出聖旨讓姚坤讓開,姚坤一邊鼓動村民,一邊趁機躲開。
村民現在已經完全信任姚坤說什麼也不讓路。
姚漢只能派兵強行將村民拉開,為防止村民鬧事,姚漢沒有帶官兵上山,只帶了兩個侍衛向山上趕去。
上山之後,姚漢在一個山洞裡找到了兩個孩子。
姚漢和素素抱著孩子準備下山,只聽身後傳來一個聲音,「哪裡走。」
姚漢回頭一看,竟然是自己之前放掉的那隻狐妖,原來又是他在搗鬼。
姚漢怒喝道:我上次放你一馬,你卻執迷不悟,本官這次定要將你斬殺。
狐妖笑了笑道:本想找你報仇,想不到你這麼快就送上門來。
狐妖說完一隻山豬從後面走來怒吼道:交出孩子,本大王放你們下山。
狐妖原來是找到了山豬精做靠山,只見一隻飛箭射來正中山豬精的腦袋,山豬精應聲倒地,死了。
狐妖見狀趕緊逃跑,又一隻箭射來,將狐妖射傷。
姚漢的侍衛從遠處跑過來,向姚漢一拱手道:大人,這隻狐妖如何處置?
狐妖趕緊向姚漢求饒,並將事情的經過和盤託出。
狐妖上次被抓後一直伺機報復,聽說山裡有只山豬精自喻為山大王好生厲害,便請他出山幫自己報仇,而山豬精在美食的誘惑下相信了狐妖,決定出山找村民索供。
石頭正是狐妖讓山豬精推下去的,目的是造成村民的恐慌,沒想到他們果然上當。
姚漢聽完了狐妖的話搖搖頭道:不勞而獲的想法不知害了多少人,可世間偏偏還有那麼多人嚮往不勞而獲。
素素應和道:是呀,這山豬精就是因為不勞而獲才斷送了性命。但更可恨的是,看似團結的村子,一旦內部出現問題,大家竟然連辨別是非的能力都喪失了,實在讓人心寒。
這次姚漢沒有心軟,他殺死了狐妖幫姚家村剷除了禍害。
姚漢帶著素素回了京城,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姚家村。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所有故事均為原創,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