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狐妖冒充仙家索供被揭穿懷恨在心,找到靠山後回村報仇

2020-12-20 半仙侃案子

姚家村地處偏遠,四面環山,土地肥沃,民風樸實。

村裡有個叫姚漢的年輕人從小喜歡讀書,在族叔的資助下姚漢考取了功名,時任兵部侍郎。

姚漢的族叔叫姚卓,是姚家村的村長,他一生未娶妻,把姚漢當親生兒子看待。

前幾日,姚家村遇上了詭異的事情。連續幾晚,每到夜裡都會有聲音從山上傳來,「我是山中狐仙,姚家村無害無災,每年風調雨順皆我之功勞,可汝等不知感恩,連祠堂也沒有修建,是何道理。」

每日一到夜間就會傳來「狐仙」的聲音,讓村民給他修祠堂。

姚卓跟大夥一商量,決定到山上給狐仙修一個祠堂以求安寧。

村子開始著手給狐仙修祠堂,果然沒有再聽到「狐仙」的聲音。

可好日子沒過多久,聲音又出現了。祠堂修好後,每晚又有聲音從山上傳來,「光有祠堂沒有供品是何道理?」

村長只能準備好供品置於廟內,祠堂內有了供品大夥就能睡個好覺,直到狐仙第二次索要供品。

姚家村人發現自從為狐仙修了祠堂確實風調雨順,便自覺呈上供品,無需狐仙夜裡提醒。

有一年,姚漢回鄉祭祖,閒聊時姚漢問了村裡的收成情況,姚卓說村子在狐仙的庇佑下收成很好,從沒有發生過天災。

「狐仙?」姚漢從未聽說過村裡有信奉狐仙的傳統。

姚漢在京城為官,他知道近年全國各地都罕有天災發生,並不是只有姚家村風調雨順,懷疑村民被居心不良者欺騙,便開始著手調查此事。

了解狐仙事件始末後,他肯定村民被這個裝神弄鬼的狐仙騙了。

他告訴村民不要再給狐仙呈上供品,自己要親自揭開狐仙的真面目。

幾日後的一天晚上,果然有索供的聲音傳來。

次日一早村長便帶著村民來找姚漢,告訴他要相信狐仙趕緊呈上供品,保證村子的平安。

姚漢發現村民相信狐仙已經根深蒂固,他決定將計就計,同意繼續給狐仙上供。

次日一早,姚大人命隨從將村長和全村村民都找來。

過了一會兒,村長姚卓和村民都來了,姚大人大聲說道:本官為官多年,從未聽說過狐仙索供之事,為證明本官的判斷,昨夜設計將偷供之賊當場抓獲。讓他為大家解開狐仙之迷。

原來,將供品準備好後姚大人一直埋伏在祠堂裡,設計將偷供品的賊當場抓住。

原來,偷供品的竟然是一隻狐狸。

狐狸被抓後竟開口說話道:豈有此理,大膽刁民竟敢設計陷害本狐仙,就不怕遭天譴嗎?

姚漢笑著說道:本官乃兵部侍郎姚漢,好你個狐妖,會說幾句人話就開始裝神弄鬼,以後還得了,看來留你不得。來人,將它亂棍打死。

狐狸一聽害怕了,趕緊求饒道:我乃山中修煉的狐妖,只是想混兩口吃的,並未害過人,望姚大人網開一面,放我一條活路。

「念你修行不易,放掉你可以,但你得親自跟我走一趟,向村民當面解釋你裝狐仙的把戲。」

狐妖趕緊伏地道:全聽大人差遣。

姚大人讓狐妖親自向鄉親解釋狐仙之事純屬子虛烏有。

姚家村村民聽完狐妖的話惱怒不已,紛紛要將狐妖打死解恨,結果姚大人念在它修行不易且沒有害過人,請求村民放他一條活路,村民看在姚大人的面上同意繞過他這一次,只是將山上的祠堂焚毀了事。

狐妖之事平息後不久,姚大人因公事繁忙返回京城,姚家村舉村相送,一直將姚大人送至村口。

姚大人走後沒多久,姚家村又遭災了。狐仙之事過去沒多久,又出現一個山大王。

有一日白天,村外突然一聲巨響,一顆巨石從山上滾落橫在村口。

隨之,山上傳出一陣怒吼:本王乃這山中之神,姚家村村民每年必須向本王進貢三牲之禮和一對童男童女,如若不然下一次石頭就會落在村裡。

這可嚇壞了姚家村的村民,村長姚卓焦急萬分,上次狐仙可以是騙人的,可這次山大王倒是千真萬確。

村中有一個叫姚坤的人,他一直覬覦村長之位,便藉機煽風點火挑動村民,說是姚大人捉弄狐仙惹怒了山大王,才讓村子遭此大禍,這個責任必須姚大人承擔,還吵著要上京告御狀。

村長姚卓是姚大人的族叔也要負責,姚卓年紀太大經受不住村民的指責和冷言冷語沒多久就病倒了,最終一命嗚呼。

姚卓有一個養女叫素素,她沒想到姚坤竟如此薄情,將責任全部推給姚卓叔侄,還要進京去告狀。

姚坤「眾望所歸」獲得了村長的位子,他一邊安排人去京中告狀,一邊著手安排童男童女,為表公平全村抽籤決定。

素素偷偷離開村子也去了京城,她必須要讓姚漢有所提防,為了趕在告狀之的人之前趕到京城,素素每日只睡兩個時辰,其他時間全用於趕路。

人雖到了京城,可想見到姚大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打聽到姚府所在,可姚府家丁不但不讓她進門,還要抓她見官,說姚大人是家中獨子,根本沒有妹妹。

素素沒有辦法只能餓著肚子在姚府門口等,她不敢離開必須儘快見到姚大人。

次日寅時,姚大人準備上早朝,素素不知從哪裡出來攔住了姚大人的轎子,姚大人知道自己的族叔有一個養女叫素素,便將她接進府裡,讓她先在府上休息,等自己上朝回來後再敘家常。

素素硬是拉住姚大人將村子裡發生的事全部告訴了姚大人。

姚大人大怒,沒想到自己為村子除了害還落得如此下場。

姚家村告狀的人昨日也到達了京城,找到姚大人的政敵將狀子遞了上去。

早朝之上,多位言官一起彈劾姚漢,說什麼的都有,有說他貪汙的,有說他魚肉鄉裡的,再加上姚家村村民的口供,想藉此機會一次把姚漢扳倒。

皇帝聽後大怒,還好姚漢早有準備。雙方各執一詞,最後皇帝下令讓姚漢親自處理此事,稍有差池就地免職打入天牢。

當姚漢趕回姚家村聽說童男童女已經送上山,立馬帶著人往山上趕,姚坤帶著村民攔在上山的路上,姚漢拿出聖旨讓姚坤讓開,姚坤一邊鼓動村民,一邊趁機躲開。

村民現在已經完全信任姚坤說什麼也不讓路。

姚漢只能派兵強行將村民拉開,為防止村民鬧事,姚漢沒有帶官兵上山,只帶了兩個侍衛向山上趕去。

上山之後,姚漢在一個山洞裡找到了兩個孩子。

姚漢和素素抱著孩子準備下山,只聽身後傳來一個聲音,「哪裡走。」

姚漢回頭一看,竟然是自己之前放掉的那隻狐妖,原來又是他在搗鬼。

姚漢怒喝道:我上次放你一馬,你卻執迷不悟,本官這次定要將你斬殺。

狐妖笑了笑道:本想找你報仇,想不到你這麼快就送上門來。

狐妖說完一隻山豬從後面走來怒吼道:交出孩子,本大王放你們下山。

狐妖原來是找到了山豬精做靠山,只見一隻飛箭射來正中山豬精的腦袋,山豬精應聲倒地,死了。

狐妖見狀趕緊逃跑,又一隻箭射來,將狐妖射傷。

姚漢的侍衛從遠處跑過來,向姚漢一拱手道:大人,這隻狐妖如何處置?

狐妖趕緊向姚漢求饒,並將事情的經過和盤託出。

狐妖上次被抓後一直伺機報復,聽說山裡有只山豬精自喻為山大王好生厲害,便請他出山幫自己報仇,而山豬精在美食的誘惑下相信了狐妖,決定出山找村民索供。

石頭正是狐妖讓山豬精推下去的,目的是造成村民的恐慌,沒想到他們果然上當。

姚漢聽完了狐妖的話搖搖頭道:不勞而獲的想法不知害了多少人,可世間偏偏還有那麼多人嚮往不勞而獲。

素素應和道:是呀,這山豬精就是因為不勞而獲才斷送了性命。但更可恨的是,看似團結的村子,一旦內部出現問題,大家竟然連辨別是非的能力都喪失了,實在讓人心寒。

這次姚漢沒有心軟,他殺死了狐妖幫姚家村剷除了禍害。

姚漢帶著素素回了京城,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姚家村。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所有故事均為原創,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民間傳奇故事:「五大家仙」的由來
    胡黃白柳灰,是指漢族民間傳說中五種與人類長期伴生,亦妖亦仙的靈異,在過去一段歷史時期內為漢族民眾所供奉。那麼,五大家仙究竟是什麼?又是怎樣一種排行的呢?今天的民間故事版塊就為你介紹胡黃白柳灰五大家仙。漢族民間俗稱的胡黃白柳灰五大家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其指的是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民俗認為,五大家仙屬於亦妖亦仙的靈異,如果侵犯了它們,使它們受到損害,它們就能以妖術對人類進行報復,使人類受到不同程度災難的懲罰;倘若人們敬奉它們,則會得到福佑。
  • 聊齋故事:狐妖山中修煉,富家子蓬萊山尋仙,一個月突然死亡
    他告訴鄧林等人,自己曾聽老人說過,蓬萊山人傑地靈,有很多仙家都會選擇在蓬萊山修煉,自己有幸去過一次,還真讓他遇著了仙家。看到大家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王公子越說越帶勁,他接著說道:「我上了蓬萊山,走了大概半日時間,路過一片小樹林,看到了一個姑娘正在採蘑菇。
  • 聊齋故事:狐仙欲報奪妻之仇,知道真相後大度離去,並與凡人結緣
    妻子祭祖回來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時常說瘋話,以仙家自居,還亂砸東西,偶爾還會用頭撞牆,發起瘋來攔都攔不住,力氣比平時大了好多倍。每次發完瘋,李氏都不記得發生了什麼,只感覺有隻狐狸霸佔了自己的身體。從那日起,父親倆本就清貧的日子更是捉襟見肘,他再無心務農,每日在家看著妻子。
  • 古時民間五大家仙狐仙 黃仙 白仙 柳仙 灰仙
    大家應該都聽過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民間故事,黃鼠狼呢在古代民間呢就被列為五大家仙之一,歷來被民間百姓所供奉。那你們知道民間五大家仙是什麼嗎? 「五大仙」被民間百姓供奉。「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分別指: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和灰仙(老鼠)。
  • 那些小時候聽過的東北農村神話之五大家仙(狐仙)
    因為他們的故事總是聽不夠。聽的最多的就是五大家仙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東北神話中的五大仙家是狐、黃、白、柳、灰,又名五顯財神。這些仙家由於薩滿教的流傳,延續至今。薩滿教始於史前時代並且遍布世界各地。今天我先說狐仙,狐仙在五大仙家排在首位。仙長為胡三太爺。狐仙在全國各地多有流傳,東北也是極為廣泛傳播的。但因當年女媧指派狐妖妲己魅惑紂王,致使商朝滅亡。所以人們對狐仙的印象不是太好,說起狐仙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女性狐妖,但在民間也流傳著無數狐仙報恩的故事,記得聊齋志異中就有許多記載。
  • 聊齋報仇故事:飛禽勇鬥大蛇,隱忍三年終於爆發
    出現了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廣大百姓在社會中沒有辦法反抗的時候,就在就寓情於文學作品中,創作出了很多復仇的故事。這種情況對於後世的武俠,尤其是現在的網絡小說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復仇」。聊齋的主旋律是抨擊封建社會的,也有很多報仇的故事,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就是飛禽隱忍報仇。
  • 《聊齋志異》中的五位經典女妖角色,誰最驚豔?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想必大家看到的最早的人妖相愛的故事都是從這本書中起源的吧。似乎小編是這樣的,在這部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中,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妖精,知道了人妖是不能相愛的。
  • 說說出馬仙之如何給仙家安位落座
    我們都知道出馬要立堂安位看事,而所謂的仙家其實就是一些修煉有靈通的動物,它們會附到人身上顯靈、通靈,這就我們常說的出馬看病,同時也是在人間的一種修行。出馬看病首先得安位,為什麼要安位,其實安位就是安堂,把仙家安到家裡供上位。
  • 《聊齋先生》中的常遠是蒲松齡的支柱,也是他腦洞裡的漂亮狐妖
    古裝劇《聊齋先生》中,蒲松齡之所以能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傾注於寫作上,還不用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煩惱,除了父母的支持外,也離不開妻子劉五可的支持,劇中扮演劉五可的女演員是常遠,還客串了蒲松齡腦洞中的妖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淺說五大家仙,你所不知道的狐仙,狐狸
    影視劇中蘇妲己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一個亦正亦邪的形象,民間也多有狐仙下馬的說法,即指七竅全開之人被狐仙附身後,可預測兇吉,除妖滅鬼。古代文學名著中,狐仙是濃墨重彩的一筆。蒲松齡《聊齋》中,狐仙多以美女的形式出現。神話傳說中,大禹的妻子就是出自塗山九尾狐家族的狐女。長篇小說《封神榜》中,狐妖化身為妲己娘娘魅惑紂王,是最讓人痛恨的「狐狸精」。在戲曲《劉海砍樵》中,胡九妹則是人們喜歡的狐仙形象。直至現在,狐妖狐仙,在各種小說及趣聞中已然形成一種獨有的妖精文化。
  • 你可能看了假《聊齋》
    ,所以《聊齋》會有那麼多女鬼女妖和書生的故事,可見當時那幫人最喜歡扯這種話題。蒲松齡把這一切記錄下來,編輯成書,起名叫《聊齋志異》,用白話說,相當於《我和朋友們吹過的那些奇怪牛逼》,跟「陰森恐怖」沒啥關係。只不過近世影視作品多取材《畫皮》之類血腥故事,又大加渲染,才造成《聊齋》=恐怖小說集的印象。
  • 《聊齋志異》中詭異可愛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面帶笑意
    古往今來,蒲松齡生平亂世,年輕時就熱衷於描寫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和個人遭遇的坎坷所造成的「孤憤」、「痴迷」等人生態度融入到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作為創作依據,結合自身個性創作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成《聊齋志異》。在《聊齋志異》中,作者最喜愛的故事就是嬰寧。
  • 《聊齋》中的奇女子們
    《聊齋》中的奇女子們文/吳瓊《聊齋》算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異類,異在它裡面講述的絕大多數都是鬼狐精怪的故事。一鳴驚人之後便屢試不中,最後迷上了寫「聊齋」故事,在家門前搭一草棚,供往來行人歇腳喝茶聊天,分文不取,只要每個人給他講一個奇異的故事。他再加以加工,《聊齋》小說集便是這樣得來的。《聊齋》中的女子有的是鬼狐化身,有的本就是人,與人類男子演繹出一場愛情故事,但卻性格迥異,各有特點。
  • 《聊齋志異》中最詭異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是面帶笑意
    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 ,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個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憑藉,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中,筆者最喜歡的故事便是嬰寧。
  • 聊齋電影《翠狐戲夫》之一只傻狐狸的愛情觀
    由黃婷婷、陳子由主演的電影《翠狐戲夫》改編自聊齋系列之《小翠》,這算是今年第三部聊齋電影,而狐妖小翠系列也翻拍了多個版本,最經典的莫過於李冰冰版的小翠,林志穎版的元豐也是傻得可愛,更有蔣欣的蛇妖魅惑人心,陣容也是相當強大呢!
  • 狐妖小紅娘:在小狐妖蘇蘇的幫助下,白月初揭開千年御水珠的秘密
    由於白月初來回了N次狐族現世皇子妃的頭頂,進行敲打,並結合狐狸皇子的,發現都沒有效果,回憶起來非常的緩慢,沒有意義,於是白月初打算把狐妖任務單重新認認真真的看一遍,到底是在哪一個步驟出現了問題。秘書姐姐對這樣的請求感到十分震驚,像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要被揭穿了似的,便大聲的喊,你在胡說些什麼?白雲初可不管,直接從小狐妖蘇蘇身上搶過來任務單,喂,別鬧了,做事情!梵雲飛於一千年前,在苦情巨樹下結下再世情緣,作為續緣之鑰的那個一分為二的法寶——是千年御水珠!聽到這裡,秘書姐姐露出了更害怕的表情,糟糕,要被揭穿了?
  • 蒲松齡的聊齋故事如何成為國外讀者的枕邊書?
    在第四輯中,首次選入了深受外國讀者喜愛、曬書最多的一本中文作品——清代蒲松齡的聊齋故事集《鬼哭》,除文言文與英文相互對照之外,還增加了注釋和白話文譯文。 第三輯中,俄國作家列夫·託爾斯泰的《伊凡·伊裡奇之死》選用的是著名翻譯家草嬰的譯本,這一版自1985年出版後已經絕版。同樣的,美國作家艾米莉·狄金森的詩集《我的生命是一桿上實彈的槍》選用的英文譯本自1933年出版後絕版,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 仙家,出馬與出馬仙:什麼是上方仙,上方仙家看事嗎
    最近這幾年,隨著出馬出道堂子的增多,供奉上方仙家的堂口也越來越多了,有的人把上方仙認作是出道仙,因為上方仙家多數都是道家神仙。在這裡咱們也不爭辯出道到底是不是上方,上方到底是不是出道,因為我也沒有上方仙家,爭辯我也沒有資格。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