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狐妖山中修煉,富家子蓬萊山尋仙,一個月突然死亡

2020-12-12 半仙侃案子

很多年以前,有一個叫鄧林的富家公子,家裡很有錢,鄧林的父親以販布為生,通過自己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擁有十幾家分號,整日忙碌,幾乎沒有時間過問鄧林的生活,鄧林整日與幾個富家公子紙醉金迷,流連於煙花之地。

有一個姓王的公子,每次喝多了話就多,總是口無遮攔說大話。

有一次,幾人又一次喝多了酒,王公子一時興起又開始大放豪言,聲稱自己遇到過仙人。

他告訴鄧林等人,自己曾聽老人說過,蓬萊山人傑地靈,有很多仙家都會選擇在蓬萊山修煉,自己有幸去過一次,還真讓他遇著了仙家。

看到大家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王公子越說越帶勁,他接著說道:「我上了蓬萊山,走了大概半日時間,路過一片小樹林,看到了一個姑娘正在採蘑菇。

我想這裡人跡罕至,怎麼會有姑娘家,難不成自己遇到山中化形的仙家了?便上前詢問,這時我才看清了姑娘的臉,那叫一個漂亮,一開始她還羞澀不言。但我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很快就博得了姑娘的青睞。

姑娘將我帶回一個山洞,告訴我她是山中的狐仙,見天色已晚,硬留我在洞府中留宿,那一夜可真是銷魂,我和那狐仙從晚上一直忙活到早上,力竭方止。」

王公子說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只有鄧林一臉崇拜地看著王公子。

第二天一早,鄧林便相約其他幾個公子一起去蓬萊山會會狐仙。

可是其他的公子沒有一個相信王公子的話,都說狐仙是王公子吹牛吹出來的,壓根就沒什麼狐仙。

鄧林不信又去找王公子一同前往蓬萊山,王公子笑著說:「這種經歷有一次也就夠了,多了就沒意思了。」

王公子也拒絕了鄧林的邀請,鄧林回到家,心裡始終忘不了王公子昨晚所描繪的情景,他最終決定獨自一人前往。

鄧林整理好包裹,瞞著家裡人向蓬萊山進發,經過幾十日的長途跋涉,鄧林終於到了蓬萊山腳下。

看著巍峨的蓬萊山,鄧林有些害怕,可是一想到美麗的狐仙,鄧林還是決定一定要上一次蓬萊山。

大約兩個時辰後,鄧林果然看到了王公子當時所說的樹林,根據記憶鄧林一直向狐仙洞府摸去。

讓鄧林沒想到的是狐仙洞也是真的,王公子並沒有吹牛。鄧林大喜,走進了洞府,看到一個漂亮女子正在洞府中休息。

鄧林走到女子身邊向女子施禮,女子笑著回禮,問鄧林為何會找到這裡,鄧林將王公子所說之事告訴了女子。

女子哈哈大笑道:「原來是他。」

與王公子所言不同,女子非常主動,鄧林正絞盡腦汁想要博得女子青睞時,女子已經主動提出要和鄧林相好。

鄧林沒想到竟然如此簡單就可抱得美人歸,一夜無眠,鄧林使盡了渾身力氣。

次日天還沒亮,精疲力竭的鄧林便準備離開洞府,幻想著下次有機會定要再來拜訪。

結果,當鄧林來到洞口,發現一塊大石堵在洞口。

「你想去哪呀?看來你的朋友對你只說了一半,我這洞府可不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能走的,上次是我疏忽讓他跑了,這次你就別想跑了,除非有另一個男人闖進我的洞府之中,你才能離開。

原來,王公子並沒有將自己全部的經歷告訴鄧林,王公子之所以可以全身而退,是趁著女子睡覺偷跑出去的。

女子也不是什麼狐仙,而是利用男人精氣修煉的狐妖,鄧林這才知道自己被王公子騙了。

狐妖將鄧林囚禁,每日數次利用妖法與他交合。

沒多久鄧林就因為精氣被吸乾力竭而死。

臨死之前鄧林大喊了一聲:「王生害我!」

鄧林看起來很傻,但是現代社會像鄧林這樣的人卻不在少數,容易聽信一面之詞而妄下定論。

上學的時候,很多學習好的同學總是告訴其他同學,自己沒有學習,晚上一直在玩。他只不過是沒說玩之前他是怎麼學習的。

上班的時候,業績好的同事總是告訴其他同事,自己並沒有多努力,很多時候都是運氣好遇到了潛在客戶。他只不過沒說自己是如何挖掘這些潛在客戶的。

走上社會,銷售人員在推銷產品的時候總是告訴顧客產品有多好。他只不過沒說產品的劣勢在哪裡。

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一定要有自己的分析,沒有哪個成功人士會只聽信別人的一面之詞做決定的,凡事一定要加上自己的思考,才不至於輕易受騙。

凡事都有兩面性,只站在一個方面思考問題,很容易出現片面化的決定。

很多人基本都有過自己的「善良」被別人消費的經歷,其實這就是片面化思考模式決定的。

秉承聊齋之志,用故事說道理。只為給無聊的生活加點料,給幸福的生活添些調,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我是賽半仙,您的點讚和轉發是我前行的動力,喜歡這類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在蒲松齡的筆下,刻畫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狐仙、鬼怪、花妖,都與人類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情感糾葛,怪力亂神,讓人嘆為觀止。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故事:狐妖冒充仙家索供被揭穿懷恨在心,找到靠山後回村報仇
    姚漢笑著說道:本官乃兵部侍郎姚漢,好你個狐妖,會說幾句人話就開始裝神弄鬼,以後還得了,看來留你不得。來人,將它亂棍打死。狐狸一聽害怕了,趕緊求饒道:我乃山中修煉的狐妖,只是想混兩口吃的,並未害過人,望姚大人網開一面,放我一條活路。
  • 新聊齋:狐仙神醫
    新聊齋:狐仙神醫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有位郎中,名蘇陌,喜四處雲遊,賞天下美景,好懸壺濟世。小狐狸十分乖順,不一會兒就在藥簍中睡著。採完草藥,蘇陌行至山南,發現此處有一個廢棄的玉礦,見無人在此,決定夜裡在此處留宿。蘇陌將狐狸安頓好以後,撿來樹枝燒火。這次進山,蘇陌想要尋一味珍貴藥材「入夢草」,據傳,得此草煉製丹藥,常年服用,可延年益壽,也可修仙得道。他本是孤兒,幼時被師傅收養,學得一身本領,得知「入夢草」功效之後,想要送給師傅。
  • 《聊齋志異》中最詭異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是面帶笑意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小說空前盛行,小說家的審美趣味從歷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轉向了現實社會。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 ,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個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憑藉,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中,筆者最喜歡的故事便是嬰寧。
  • 尋仙仙寓山,探百丈怪潭,終情歸秋浦石臺!
    雨一直一直下著,眼前的霧時淡時濃,風吹開厚厚的雲霧,掀起那片神秘的面紗,驅車中我們興奮的喊停,跳下車開始拿出相機留下這難得的一幕。迷霧來的太快,轉眼又將仙寓山籠罩在一片白茫茫之中。正如以前說過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故事,只有極其細心耐心的人才會發現,才能打開,翻出那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或傳說。我很慶幸,雖然我不是一個極其細心耐心的人,我卻還是發現了他,我想我是幸運的。也希望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請靜下心來,不要破壞這山裡的寧靜和美。細細品味這石水的相思之情。
  • 白話聊齋故事:狐狸翻譯官
    (重溫聊齋系列140篇《司訓》) 這篇聊齋故事,也是刻畫學官們醜態的,而且狐狸精還摻和進來了。不過,狐狸精只是一個配角,在整篇故事裡,處於可有可無的角色。故事裡的學官們,可恨到了極點,不但好色,還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而且是那麼地泰然,就好像例行公事一樣。這篇諷刺學官的故事,真是入木三分。這群人哪裡是學官,分明是一群徇私舞弊的妖魔鬼怪,一群有辱斯文的跳梁小丑! 話說古代有這麼一位學官,姑且叫做聊齋生。他年紀漸漸大了,突然得了耳病,耳朵聾了,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所幸的是,來了一隻狐狸報恩。
  • 聊齋電影《翠狐戲夫》之一只傻狐狸的愛情觀
    由黃婷婷、陳子由主演的電影《翠狐戲夫》改編自聊齋系列之《小翠》,這算是今年第三部聊齋電影,而狐妖小翠系列也翻拍了多個版本,最經典的莫過於李冰冰版的小翠,林志穎版的元豐也是傻得可愛,更有蔣欣的蛇妖魅惑人心,陣容也是相當強大呢!
  •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遇見「神仙顯靈」的現象,如今卻也很常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也稱聊齋先生,是清朝一位著名短篇小說家。而他所撰寫的《聊齋志異》很多都不是憑空想像捏造的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比如半夜江上鬧鬼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種罕見發光的水藻鬧出的大烏龍。
  • 《聊齋志異》中一則黑獸的故事
    《聊齋志異》中,有位李老太爺叫做李敬一的講了這樣一則故事。說某公在瀋陽,於山頂上舉行宴會,俯視山下,看見有隻老虎銜著東西來,用腳爪在地上扒開一個洞,把東西埋藏在裡面後便走了。某公便派人下山偵察,發現埋的是一隻死鹿。他們便把鹿取出來,重新把洞口填好。
  • 山南是棲霞艾山地質公園,山北是蓬萊艾山森林公園,你爬過哪面?
    煙臺艾山位於煙臺的縣級市棲霞和蓬萊的交界處。艾山的南面即向陽面在棲霞境內,北面即背陰面在蓬萊境內。你爬過那一面呢?蓬萊艾山已經晉升國家3A景區,於2020年5月26日樹立了標碑。也就是說艾山北面山坡成了3A景區,而南面山坡還不是3A景區。
  • 神話中「最厲害」的山,不是靈山和不周山,是現代的一座山
    說起山大川,我們一開口就有黃山、火山、崇山、衡山、泰山等,但最強大的大山在人們的印象中可以說是泰山,泰山自古以來就有「天下第一山」、「五嶽第一」的美譽,位於現在的山東省泰安市,是古代帝王供奉的地方,在古代所有名山中,被帝王奉上的次數最多的名山,這是現實中有名的山,你知道神話中的名山嗎?
  • 車生與狐妖的故事!
    聊齋裡的男狐妖——《酒友》在聊齋故事裡,我們最熟悉的女狐妖往往喜歡化作禍亂人間的貌美女子,與凡人書生展開一段或恐怖或悽美的愛情故事。但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男狐妖,他們在人間遊歷,又會與人們發生怎樣的交集和有趣的故事呢?
  • 《聊齋先生》中的常遠是蒲松齡的支柱,也是他腦洞裡的漂亮狐妖
    古裝劇《聊齋先生》中,蒲松齡之所以能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全部傾注於寫作上,還不用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煩惱,除了父母的支持外,也離不開妻子劉五可的支持,劇中扮演劉五可的女演員是常遠,還客串了蒲松齡腦洞中的妖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五律·山遊:閒日涉山中,青巒競碧空
    五律·山遊(新韻)閒日涉山中,青巒競碧空。蔭林涼客意,幽谷響石淙。蓬萊雲臥處,不顧世匆匆。空閒的日子,行走在山間,青山與藍天交相輝映。茂密的樹林讓人感覺涼爽,幽靜的山谷可以聽到石頭上水流的聲音。高臥在雲霧繚繞之中,我好像身臨蓬萊仙境,不去管那匆匆忙忙的人世。
  • 白娘子修煉的青城山,山上真有個青城派,但沒張國榮墓
    四川有個都江堰市,城市裡有一座山,名氣比城市還要大,這座山叫青城山。青城山有名,青城派更有名氣,大清朝300年,青城派出了111個武舉人,沒辦法,會武術。知道青城山和兩個人有關。小時候聽故事,印象最深刻,最搞不明白就是這條白蛇。故事中,白素貞原是一條白蛇,是黎山老母的徒弟,在峨眉山出生,在青城山修煉,在西湖和許仙相遇,開始了浪漫的一生。第二個是令狐衝。令狐衝是《笑傲江湖》中的大人物,痴迷於他,還專門去查看了一番,發現青城派還真的就在青城山上。
  • 原來莫言眼中的蓬萊是這樣的!
    前陣,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自己和友人創立的微信公眾號「兩塊磚墨訊」中,發布了兩首與蓬萊有關的詩作和書法作品,引起網友們的一片熱議。其實這兩首詩背後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從這兩首詩發現「不一樣」的莫言與蓬萊文化01.莫言詩讚蓬萊閣 向400餘萬粉絲求教
  • 白話聊齋故事:蟹蛇蛤蟆寫妙文,幫助秀才中解元
    眾所周知,蒲松齡在童生試中大放異彩後,從此黯淡無光,在鄉試中接連遭受挫折,故此對科舉制度頗有微詞。蒲松齡作為飽學之士,所寫的文章都不能入考官的法眼,而那些在鄉試中高中的人,又沒有出現名垂千古之人,豈不都是寫的妖魔鬼怪似的爛文?文章暗示,僵化的科舉制度下產生的八股文,說的都不是人話! 話說古時候,有個書生叫做聊齋生,這一年恰逢大比之年,他到金陵去趕考。
  • 你可能看了假《聊齋》
    ,所以《聊齋》會有那麼多女鬼女妖和書生的故事,可見當時那幫人最喜歡扯這種話題。蒲松齡把這一切記錄下來,編輯成書,起名叫《聊齋志異》,用白話說,相當於《我和朋友們吹過的那些奇怪牛逼》,跟「陰森恐怖」沒啥關係。只不過近世影視作品多取材《畫皮》之類血腥故事,又大加渲染,才造成《聊齋》=恐怖小說集的印象。
  • 聊齋故事新編:黑山老妖欲嫁女,百鬼夜行起紛爭
    混世魔王趙書生擒住那窮鬼(詳見《聊齋故事新編:窮鬼上門一貧如洗,混世書生夢中降妖》),正欲逼問窮鬼來歷,隔著幾百裡外的黑風山上,此刻卻是另一番熱鬧景象。黑風山山路上,百鬼群妖說說笑笑,水鬼、吊死鬼、餓死鬼影影綽綽,狐妖、狗精、黃鼠狼精、蛇精摩肩接踵,鬼妖毫無隔閡,打著招呼,上了山。「吆!這是柳老爺吧?」一個小鬼看到了自己景仰已久的大惡鬼,諂笑著上去打著招呼。
  • 聊齋故事:狐仙欲報奪妻之仇,知道真相後大度離去,並與凡人結緣
    說完,狐妖準備破門而出,只見慈雲法師念了句咒語,狐妖隨即現了原形,摔倒在地上,身上的衣服越收越緊,最後變成幾道繩索,此衣服正是由繩索所變,是慈雲法師專門為狐妖設計的,結果狐妖果然上當。慈雲法師站起身,將狐妖收入一個紫色的葫蘆,告訴胡老二狐妖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