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詭異可愛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面帶笑意

2020-12-12 魯迅家常事

清初,才子佳人、市井世家小說史無前例地盛行起來,小說家的審美情趣也從歷史故事、魔幻世界轉向現實社會。

古往今來,蒲松齡生平亂世,年輕時就熱衷於描寫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和個人遭遇的坎坷所造成的「孤憤」、「痴迷」等人生態度融入到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作為創作依據,結合自身個性創作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成《聊齋志異》。

在《聊齋志異》中,作者最喜愛的故事就是嬰寧。這個故事短小精悍,但卻引人入勝,讀起來讓人愛不釋手。主角是王子服,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生病了。媽媽把他一個一個拉大,含辛茹苦。

今年上元節,王子服的表弟吳生來找王子服玩。誰知道兩個人剛出村,舅舅家的老僕就把子服的堂兄叫走了。子服不想回家,於是便獨自到鄉下散步。在走路的時候,子服遇到了一位妙齡女子,女子手裡拿著一枝梅花,正和婢女談笑風生。

子服無心賞景,他的靈魂都被眼前的女子勾住了。見那女子面如桃花,如書中妲己褒姒,有一種攝人心魄的魅力。就在子服想上樓去搭訕的時候,那婦人對婢女說:「你瞧那邊那年輕的公子,眼睛不停地往這邊瞧,象個小賊。」她說完,把梅花丟在地上,帶著婢女走了。

皇子服把梅花揣在懷中,時時想起那個使他沉醉的女人,晚上睡覺時,他便把梅花塞在枕頭下,沉睡了。次日,子服便得了心病,不食不飲。王媽媽請來醫生看了看,也沒有看出有什麼異樣。就在此時,表哥吳生來拜訪,王子服在表哥面前打開心扉,對他說自己與梅花姑娘相見的來龍去脈。

堂兄吳生很仗義地表示,自己一定是幫堂兄達成了願望,替他問了問那個女人是否結婚。誰知道,吳生雖然走了,但無論回來後王子服問什麼他都矢口不答。王夫人急得吐血,吳生這才告訴他,原來這女子是吳生姑姑的女兒,從輩分上算也是王夫人的堂妹,家住西南部三十裡外的山上。

王子服求吳生帶他去山裡找女人,誰知吳生連連擺手,饒是王子服怎樣懇求也不肯答應。在吳生離開後,思念成疾的王子服拖著病體離開了家,獨自一人來到30裡外的山上。皇子服在小山上繞了半天,沒有找到一個人。正當他懷疑表哥欺騙自己的時候,忽然看見遠處有個妙齡女子在叫她的丫頭。

皇子服看了一眼,這不正是那個時候的梅花姑娘嗎!當王子服跑過去時,姑娘已經進來了。在子服敲門之後,一位老太婆領著他進屋。王子服和那老婦人聊了一會兒,原來那老婦人是吳生的舅舅。

子服說明來意,老太婆也不怪他失禮,朝內堂叫了一聲「嬰寧」。這個梅花姑娘讓子服心神不寧,她看見子服就掩嘴偷笑起來。皇子服向嬰寧表示愛慕,嬰寧卻沒有回答,仍然微微一笑。僕人對嬰寧說:「小姐瞧,這小子還在偷瞄你呢,看來他真是個小賊了。」嬰寧聽了這話,更加合情合理了。

由於王子服與這家人有親緣關係,於是他被邀請留下來吃晚餐。吃飯時,子服對老婦說,她要迎娶嬰寧。老婦人見子服彬彬有禮,又帥又帥,所以,便說這樁婚事很般配,是首肯。嬰寧仍然面帶笑容地望著王子服,朝他點點頭。飯後,王子服家裡的僕人牽著兩頭驢子到山裡去找子服,老婦囑咐嬰寧讓她跟著王子服一塊兒回家,或者去找王家的姑姑。

皇子服興高採烈地牽著嬰寧的手,二人騎著驢回了王家。回家後,王母見嬰寧長得漂亮,便直呼兒子眼界大開。王母問子服姑娘是誰,王子服便將嬰寧的家世一目了然。那時候,子服和嬰寧是遠親關係,所以兩個人的婚姻也沒有什麼問題。王媽媽對嬰寧很滿意,只是不知為什麼這個姑娘總是面帶微笑。

正在這時,子服的堂兄吳生來了。誰知道吳生剛一看見嬰寧,便拉著子服從屋裡出來,悄聲對他說:「這嬰寧,雖是姑母家的女兒,卻非姑母親生。姨媽病逝後,姑父一人鰥居,後來為狐妖所惑,得了虛症,不久便去世。嬰寧就是姑父和狐妖的女兒!我不願為你出頭,是因為我不想你像我姑姑那樣為狐妖所害。」不料,子服卻不以為然。

他喜歡嬰寧,幼稚的嬰寧也很喜歡他,既然兩人情投意合,就是人妖又有何分別?於是,王子服與嬰寧相見,二人便過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不過,婚後的嬰兒寧或愛笑,無論怎樣也無法止息。嬰兒的微笑感染了每一個人,於是,在王家的院子裡,每天都會有歡聲笑語。

嬰寧以清初山東地區為創作背景,蒲松齡以民間崇拜靈獸為基礎,通過文學手法對民間民俗進行加工改造,增添了狐仙的人性魅力。通過對神仙鬼怪習氣的原生態描寫,蒲松齡批判地展示並抨擊了中國舊有的封建制度、封建文化中落後、迂腐、畸形甚至病態的一面。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中最詭異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是面帶笑意
    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 ,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個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憑藉,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中,筆者最喜歡的故事便是嬰寧。
  • 名著閱讀:《聊齋志異》知識點匯總
    這類故事在《聊齋志異》裡為數最多,也是最能引起讀者的興趣的,如《嬰寧》《青鳳》《連瑣》《連城》《魯公女》等。此類故事情節大多為富有才情的書生或公子在打發孤獨寂寞的讀書生活過程中,偶遇由鬼怪狐妖幻化成的美貌女子。兩人一見鍾情後,由於各種原因又暫時分別,此後歷經磨難,有情人終成眷屬。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尚繼武:《〈聊齋志異〉敘事藝術研究》
    第一章「緒論」,主要宏觀概括《聊齋志異》敘事藝術的創新所在,對《聊齋志異》敘事藝術研究歷程進行回顧和總結。 第二章「時空敘事:變幻中的奇正相生」,主要辨析敘事時空與時空敘事,論述《聊齋志異》追敘、預敘、非對稱性錯時的敘事功能和藝術效果,分析《聊齋志異》的敘事空間類型和空間敘事運用,揭示其第三敘事空間的文化意蘊。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一生未中舉的蒲松齡坎坷且潦倒,孵化出《聊齋志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歷代士人的人生追求。要達到這個目標,唯一的途徑就是中舉。所以他們一直孜孜不倦地追求,無非就是「學而優則仕」,把讀書作為晉升官階的一種手段。
  • 印度挑起中印邊境矛盾,《聊齋志異》中的車夫給出了答案
    中印邊境出現矛盾,甚至發生衝突,印度為何要在現在這個時候挑起事端?太陽底下無新事,目光如炬的智者,早就給出了答案。予謂不信,請看《聊齋志異》中的《車夫》一文:有車夫載重登坡,方極力時,一狼來齧其臀。欲釋手,則貨敝身壓,忍痛推之。既上,則狼已齕片肉而去。
  • 《倩女幽魂》為何會成為《聊齋志異》的經典?
    在影視作品中,聶小倩或是最經典的女鬼,也是最美豔動人而又善良可親的女鬼,在各部作品中,其人物形象定位都與《聊齋志異》原著基本一致。一、小說原型:《聊齋志異》之《聶小倩》篇幅並不長,原文不足三千字,只能算是短篇小說,但故事結構完整,情節曲折,人物形象豐滿,細節描寫生動傳神,讓人讀一文而知一世。聶小倩本是孤魂野鬼,十八歲早夭,葬於浙江金華城北的蘭若寺邊上,受夜叉脅迫,前往色誘謀害寧採臣,但卻被寧採臣的浩然正氣所打動,不忍傷害,後來在寧採臣的幫助下逃脫魔爪,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並生下一子。
  • 《聊齋志異》中閱人無數的聶小倩,為何見到寧採臣後就改邪歸正了
    《聊齋志異》中雖然描寫了不少為惡及復仇的女鬼,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些有情有義的女鬼。如卷二《聶小倩》篇中的聶小倩,卷二《林四娘》篇中的林四娘,卷三《連城》篇中的連城,卷四《公孫九娘》篇章的公孫九娘,卷六《小謝》篇中的小謝,卷七《宦娘》篇中的宦娘。
  • 《聊齋志異》明明寫鬼,為何說其有人情味?
    而《聊齋志異》書中所有篇幅較長堪稱為小說者,幾乎全都看重寫人,作者也十分致力於經營故事,但他是以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來把他的故事寫活的,所以我們讀《聊齋志異》時,不僅看到故事,而且更清楚地看到故事中的活人;而讀其他多數文言短篇小說,則主要在感受故事,雖然故事中也有人,但被淹沒在故事情節中並不鮮活。
  • 《聊齋志異》:不僅是狐妖鬼怪的故事,更是人生的哲學
    在蒲松齡的筆下,刻畫了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狐仙、鬼怪、花妖,都與人類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情感糾葛,怪力亂神,讓人嘆為觀止。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將自己的一腔孤憤都傾注在了《聊齋志異》中。很容易就能發現,在蒲松齡筆下的狐妖鬼怪與民間傳說中殘忍的形象不同。聊齋中的鬼怪狐妖,大多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是世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伴侶形象。除此之外,她們都還有一個共同點。
  • 《聊齋志異》是擁有外文翻譯語種最多的一部中國古典小說
    新華網濟南4月21日電 在蒲松齡故裡山東省淄博市參加第二屆國際聊齋學術討論會的學者今天說,《聊齋志異》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中擁有外文翻譯語種最多的一部小說。  山東大學教授馬瑞芳說,《聊齋志異》開始外傳東方國家的時間是十八世紀下半葉,開始外傳西方國家的時間為十九世紀中期,而以傳入日本的時間為最早。
  • 連飲三杯:《聊齋志異》裡的酒文化!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變遷,如此繁瑣的酒禮逐漸不合時宜了,取而代之的是簡化後的酒禮,尤其是在民間的宴飲中,酒禮已經變得非常簡單明了,《聊齋志異》中描寫的酒禮即是如此。之所以以三杯為度,是因為「三」在古代哲學中具有圓滿之意,《史記·律書》曰:「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聊齋志異》中,也描寫了很多敬三杯酒的情形:卷二《陸判》:「俄負判入,置几上,奉觴酹之三。」卷十《劉夫人》:「生惶惑,屢審閥閱。笑曰:『再盡三爵告君知。」卷十一《陳雲棲》:「酒數行,生辭已醉。白曰:『飲三觥,則雲棲出矣。」
  • 【第1992期】九上名著複習|《聊齋志異》期末複習急救包!點開收藏,助你複習一臂之力!!
    《聊齋志異》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寫狐鬼花妖的故事,尤其是寫狐妖的。在古今文學作品中,狐狸形象往往是反面形象。但在蒲松齡筆下,狐卻成了一種富有靈性的動物,幻化成人,與痴情的書生演繹出一段段纏綿的戀情。蒲松齡借用傳奇的特長,來寫花妖狐魅,使小說內容精彩且充實,情節離奇而生動,展現出極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 《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遇見「神仙顯靈」的現象,如今卻也很常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也稱聊齋先生,是清朝一位著名短篇小說家。而他所撰寫的《聊齋志異》很多都不是憑空想像捏造的故事,而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比如半夜江上鬧鬼的故事,實際上就是一種罕見發光的水藻鬧出的大烏龍。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該書將蒲松齡研究與民俗學研究巧妙融合,既闡析了蒲松齡,又顯豁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民俗現象,展示了「聊齋學」研究的新方向、新體系。《聊齋志異·丁前溪》中的丁前溪其人《聊齋志異·遵化署狐》與丘志充其人「鏡聽」考源《聊齋志異》中的甘肅故事下 《聊齋》文化探微援《易》理而入《聊齋》
  • 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悽美、悲催
    《聊齋》的作品可以分成三個類別:第一類是人間男子與異類的女性之間的愛情故事,如《小翠》《綠衣女》《嬌娜》《聶小倩》《嬰寧》。在《聊齋志異》正面歌頌的那些超越人鬼界限的愛情故事中,男方無一例外的是人,屬於異類身份的,一定是女方。
  • 《聊齋志異》木匠遇奇緣,美貌女子是雞精
    不久,有一容貌姝麗的妙齡女子從窗外探頭往屋內看,馮木匠以為是某位同行的相好,趁夜深人靜來偷偷地私會。他趕緊閉眼假裝熟睡,但是耳朵卻好奇地豎了起來聽著動靜。此時,由於白天勞累,工匠們疲憊不堪,早就進入夢鄉。馮木匠心底希望女子能進來找自己,一想到此,心不由得怦怦直跳。
  • 《聊齋》嬰寧:從「愛笑」到「不笑」,嬰寧的人生經歷了什麼?
    忽然傳來一把清脆的呼喚「小榮」的聲音,伴隨銀鈴般的笑音,有個女子走出門口,正往鬢邊戴花,抬頭看到王子服,羞赧地退回了院子。王子服大喜過望,這不正是元宵節手執梅花的姑娘!他也不敢貿然進門,躊躇了好半天,過了中午有個老婦人拄著拐杖出來,問道:「哪裡的小夥子?為何一直在門前徘徊?」王子服回說來看望親戚迷了路。
  • 《聊齋志異》之《綠衣女》丨你讀過這個故事嗎?是不是喜歡綠裙子
    我說,《綠衣女》是蒲松齡《聊齋志異》裡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古時候有個書生姓於,叫於璟,是益都人,有一次他借住在醴泉寺讀書,夜裡正在苦讀,聽到一個女子的聲音在窗外說:「於相公怎麼這麼用功呢?」於生很吃驚,覺得深山之中按理說不該有妙齡女子。等她進門一看,穿著綠衣長裙,是個美人兒。於生問她從哪裡來?
  • 21世紀的神怪圖志:神秘詭異的SCP基金會,比聊齋志異還怪誕
    點進來的你,想必一定了解「SCP基金會」這個龐大又神秘的組織。《SCP基金會》,全稱是「特殊收容措施基金會」,是一個有關於各種超自然現象、個體等等事件的系列小說作品。這個特別的組織不受任何司法管轄權的管控,屬於「獨立於世界」的神秘組織。 有點類似於克蘇魯神話系列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