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

2020-12-25 北京商報

總臺央廣記者:我們注意到,昨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來自12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反恐研究機構負責人和學者與會。你能否介紹更多情況?

趙立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昨天舉辦了「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並發表主旨講話。中國學者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反恐和去極端化經驗做法。各方坦誠深入交流,達到了凝聚共識、增進互信、借鑑經驗、促進合作的目的。

中方在會上指出,非傳統安全威脅需要跨國應對。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應當是連貫的,可持續的,立足長遠,不應是應激反應式。個別國家奉行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嚴重幹擾國際反恐合作,值得高度警覺。國際反恐合作要堅定捍衛國際共識,要積極採取有效行動,要堅持統一標準,要堅決剷除恐怖土壤。

與會各方都認為,當前疫情使國際反恐形勢更趨複雜嚴峻,但國際社會應始終秉持多邊主義,加強團結,共同應對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非傳統安全挑戰。要堅持統一標準,旗幟鮮明反對「雙重標準」,堅定捍衛國際共識,反對以一己之私,將反恐政治化、工具化。要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重視預防性反恐和去極端化,努力剷除恐怖主義滋生土壤。要堅持開放包容,反對將恐怖主義與特定國家、民族和宗教相掛鈎。

中方及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阿富汗等國代表都認為,「東伊運」恐怖勢力對包括中國在內有關國家和地區和平、安全與人民福祉帶來嚴重威脅,應加強打擊「東伊運」合作,共同維護國際地區安全。

相關焦點

  • ...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舉行 趙立堅:要反對「雙重標準」
    本文轉自【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Q「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2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我們注意到,昨天,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來自12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反恐研究機構負責人和學者與會。
  • 外交部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共同舉辦南海問題線上國際會議
    導讀9月2日,由外交部與中國南海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合作視角下的南海」國際視頻研討會(1.5軌)順利舉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會上發表書面致辭。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對話合作應對南海爭議,同聲共氣反對外部攪局」的主旨演講。
  • 非傳統安全威脅與國際反恐合作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共同...
    非傳統安全威脅與國際反恐合作 ——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上的… 2020-12-23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學者聚焦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應對
    兩岸學者聚焦新形勢下兩岸關係的挑戰與應對 2017-11-26 18   中新社昆明11月26日電 (記者 路梅)第四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26日在雲南昆明舉辦。
  • 「新冠疫情與國際關係」系列學術研討會之「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惠園論壇舉辦
    本次論壇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協辦。在全人類生活在同一地球村的當下,全球治理問題既重要又複雜,新冠疫情又給全球治理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次論壇緊密圍繞「新冠疫情與全球治理」主題,並設置四個分議題單元展開深入研討。
  • ...研討會召開 多國嘉賓呼籲採取零容忍、無差別態度對待恐怖主義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22號在北京召開。與會多國嘉賓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國際反恐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國際社會應加強團結,共同應對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非傳統安全挑戰,反對雙重標準和將反恐政治化,凝聚更大合力。
  •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聚焦智庫創新合作應對未來不確定性
    論壇旨在持續捕捉全球局勢變化的最新動態、解決全球智庫發展的迫切問題、尋找智庫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模式,為中國和國際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提出智庫方案。此次論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來自多國的智庫負責人和資深專家在論壇上研討,二百餘位智庫界人士通過線上線下參與了本次論壇,來自全球的260萬觀眾觀看了論壇直播。
  • 「當代形式種族主義起源與應對」國際專家研討會成功舉辦
    來自聯合國、中國、荷蘭、加拿大、南非、肯亞、牙買加的近20名人權領域專家學者分別通過線上討論和提交書面發言等形式圍繞相關議題展開深入研討。會議由南非塔博姆貝基非洲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人權教授,南非自由國家人權大學教授Serges Kamga主持。會議分為上、下半場,各位專家學者分別就種族主義起源探析和如何應對與種族主義兩個主題進行了研討。
  • 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共同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聲明我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對國際恐怖主義持續對全球和平、安全和國家主權構成嚴重威脅深表不安。為在法制基礎上有效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我們重申,禁止破壞國家主權、平等和領土完整原則,禁止幹涉內政,絕不允許利用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團夥實現政治和地緣政治目的。我們注意到,隨著恐怖組織日趨活躍,全球安全威脅上升,上合組織地區面臨更加嚴峻形勢。我們重申,將共同打擊上合組織任一成員國認定的各類恐怖和極端組織和團夥。
  • 羅照輝:國際反恐合作任重道遠,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中國網12月23日北京訊 (記者 王鑫)2020年12月22日,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出席由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主辦的「共同應對新形勢下的恐怖主義」國際研討會並發表主旨講話。同舟共濟,攜手應對,才是解決非傳統安全威脅的正途;第三,應對非傳統安全問題,應當是連貫的,可持續的,立足長遠,不應是應激反應式。危機管控是必要的,但要持續應對,否則威脅就會捲土重來,努力就會前功盡棄。2003年的非典,2014年的伊波拉,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都表明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應當常抓不懈;第四,應當反思國際反恐合作。全球反恐取得重要進展,但恐怖活動持續倡厥,滋生恐怖主義土壤依然存在。
  • 高祖貴:統籌協調中國國家安全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徐祥麗) 第五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青年學者50人論壇今日在中央黨校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十九大與國家安全前沿問題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高祖貴教授在下午的總結髮言中說,當前中國面臨的安全問題是複雜的、全方位的,在全球科技發展和中國國家強大帶來的新形勢下,應秉持高瞻遠矚的總體國家安全觀,踐行十九大精神,統籌內部、外部等各方面安全問題,迎接新的挑戰。 高祖貴表示,總體國家安全觀思想的提出具有很強的前瞻性。
  • 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
    12月24日,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國際論壇(2020)在北京·銀行保險產業園舉辦。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代表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銀保園是石景山發展金融科技的主陣地之一,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中財大是國內金融科技研究領域的翹楚,將與我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同開啟「政產學研」跨界合作,在銀保園中建設金融科技「園中園」,打造一批金融示範工程,推動銀保園成為首都金融科技創新高地。
  • 外交部將再次舉辦研討會推進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國際合作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孫辰茜)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0日表示,外交部將於21日在京主辦「全球反恐論壇」框架下第二次打擊網絡恐怖主義研討會,希望藉此進一步凝聚共識,推進打擊網絡恐怖主義國際合作。在當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介紹,此次研討會將邀請「全球反恐論壇」成員及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官員、專家學者、網際網路企業代表與會。
  •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辦第一屆「中韓未來合作研討會」
    11月17日,我院與韓國一帶一路研究院、韓中文化友好協會在線舉辦第一屆「中韓未來合作研討會」。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韓國共同民主黨宋永吉國會議員致開幕詞,徐步院長、韓國國立外交院金峻亨院長發表主旨演講,劉卿副院長、韓國高麗大學亞洲問題研究院院長金益洙共同主持會議。
  • 百餘知名專家學者在滬研討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創新
    百餘知名專家學者在滬研討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創新 2017-06-24  本次會議由中國國際關係學會、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復旦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上海外國語大學主辦,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承辦。  中國國際關係學會2017年理事會適逢上海國際關係理論討論會舉辦三十周年。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啟動
    中國日報網12月16日電 (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正式開啟。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啟動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啟動。
  • 展現中國的國際擔當和歷史擔當——訪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
    外交部9月10日發布《中國關於聯合國成立75周年立場文件》,就聯合國作用、國際形勢、可持續發展、抗疫合作等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和主張。經濟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  陳鳳英表示,聯合國是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成立75年來,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推動經濟發展、維護公平正義等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清潔能源國際研討會在我校微尺度國家實驗室成功舉辦
    8月17-19日,由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ICQD)主辦的清潔能源國際研討會在微尺度國家實驗室一層科技展廳成功舉辦。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增長,能源危機及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ICQD充分認識到發展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組織並成功舉辦了此次會議。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與歐洲政策中心舉辦視頻對話會
    9月17日,我院與歐洲政策中心(EPC)共同舉辦了國際視頻對話會,來自中國和歐洲國家近30名專家學者圍繞後疫情時代中歐關係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馮仲平副院長和張健院長助理出席研討會並做發言。在當前全球秩序受到嚴重衝擊的背景下,中歐雙方有責任共同維護。在經濟方面,疫情後中歐乃至世界都面臨如何重建經濟的重大課題,中歐之間對彼此的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將成為中歐深化經濟合作的動力和潛力。張健院長助理指出,美國推行「美國優先」單邊主義霸權政策,全球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各種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中歐雙方均深受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