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目標模式-教招常考知識點

2020-12-11 中公教師網

泰勒是美國著名教育家、課程理論專家,被譽為「當代課程理論之父」。經過八年研究,1949年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被譽為是「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是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

1.四個階段

泰勒認為,課程的編制包括四個階段:首先,確定課程目標;其次,根據目標來選擇課程內容;再次,根據目標來組織課程內容;最後,依據既定目標評價教學結果。泰勒原理的實質是以目標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稱為「目標模式」。

2.四個基本問題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把課程理論歸結為四個最基本的問題,即要從事課程編制活動的話,就必須回答這些問題:

(1)學校應努力達到哪些目標?

(2)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3)這些教育經驗應如何有效地組織起來?

(4)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3.三方面因素

泰勒對如何研究這些問題提供了方法和程序,即如果要對教育目標做出明智的選擇,必須考慮三方面的因素:(1)學科的邏輯;(2)學生的心理發展邏輯;(3)社會的要求。

4.目標模式的優點

(1)注重目標、效率和行為控制,強調通過控制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教師的教學過程來促進學生對於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是一種有條理的、系統的課程設計過程;

(2)把評價融入課程設計過程,提供了可用於修改課程計劃的反饋方式;

(3)結構緊湊,邏輯脈絡簡潔清晰,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師生有據可依,課程設計容易實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4)把評價關注的焦點從學生身上轉向整個課程方案,是一種突破。

5.目標模式的局限

(1)目標模式強調課程目標的預先計劃,使其具有嚴密的邏輯體系和確定性,強調了教學過程的可控性、可預期性方面,卻忽略了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

(2)忽略了在一定情況下點滴改進的必要性;

(3)降低了師生在教育過程中對各種現象進行處理和解釋的自主性;

(4)課程目標都是以顯性行為來界定。理解力、鑑賞力、人的情感、態度等一些能完滿轉化成可測量的和可清楚地被觀察到的行為的目標就會丟失。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泰勒目標模式-教招常考知識點~
    泰勒是美國著名教育家、課程理論專家,被譽為「當代課程理論之父」。經過八年研究,1949年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被譽為是「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是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泰勒認為,課程的編制包括四個階段:首先,確定課程目標;其次,根據目標來選擇課程內容;再次,根據目標來組織課程內容;最後,依據既定目標評價教學結果。
  • 教招常考知識點——教學方法(以語言傳遞為主)
    教學方法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招聘的考試重點,題型多變,內容考察靈活,重在理解,教學方法主要分成四大類,而其中考的最多的卻是以語言傳遞為主的這一大類,因此接下來就這部分知識進行介紹。1.講授法指的是老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
  • 課程開發的三種模式中泰勒目標模式很重要!
    (學碩版)1.311統考如何考?(1)本節的重點一目了然,那就是泰勒的目標模式,關於此知識點的學習,單掌握框架還遠遠不夠,需要各位寶寶對框架下的具體內容做到深度理解,將知識做到前後聯繫,融會貫通。(2)斯騰豪斯模式的重要性高於施瓦布,因此大家在學習時合理分配精力與時間,同時調整學習的模式,對於次重點斯騰豪斯模式的學習,需要大家理解且記憶關鍵字,施瓦布則需要進行理解關鍵字,即使出現選擇題,也能使用排除法選出正確答案。
  • 高頻考點:泰勒目標模式
    泰勒是美國著名教育家、課程理論專家,被譽為「當代課程理論之父」。經過八年研究,1949年出版的《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被譽為是「現代課程理論的聖經」,是課程開發原理最完美、最簡潔、最清楚的闡述。1.四個階段泰勒認為,課程的編制包括四個階段:首先,確定課程目標;其次,根據目標來選擇課程內容;再次,根據目標來組織課程內容;最後,依據既定目標評價教學結果。泰勒原理的實質是以目標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稱為「目標模式」。
  • 教育學常考人物之泰勒
    教育學常考人物之泰勒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2-18 16:0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資、教招常考的30個簡答題及記憶口訣(下)
    教資、教招常考的30個簡答題及記憶口訣(下) 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19-03-28 13:24 內蒙古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招常考理論-認知目標分類
    一、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認知領域目標是指認知的結果,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六級水平。1.知識是指學生所獲得的實際信息,也就是必須知道的確切的事實、術語和方法。簡單理解就是對知識的記憶,能夠識別和再現學過的知識和有關材料。例子:教師要求學生口頭背誦或默寫學過的古詩詞,或者能夠指出所看到的事物的名稱。
  • 四川教師考試人物匯總—泰勒
    很多考生在備考四川教師考試時,都苦於教育家和各種相關的理論太多,容易混淆,下面就幫助大家系統整理一下知識點中出現的主要人物和相關理論。今天我們介紹泰勒,在整個四川的理論中,他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但是這些知識點並不分散甚至是一脈相承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泰勒的核心理論,我們對相關知識點進行了系統整理。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課程》中的泰勒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課程》中的泰勒,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泰勒在《課程》這一部分涉及到的考點主要圍繞泰勒的著作、地位,以及在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方面的模式來展開的。這一部分在考查的過程中,主要是以客觀題為主,因此需要我們梳理梳理總結,完成識記。
  • 課程開發的基本模式:目標模式
    2.經典目標模式——泰勒模式對目標模式加以進一步的改善,並使之系統化形成目標模式的經典形態的當屬美國當代最負盛名的課程理論家和評價專家泰勒(R.W.Tyler)。泰勒這本書128頁,但是討論課程目標就佔62頁之多,而且泰勒主張,目標具有引導課程選擇和組織以及評價的主要功能,所以,泰勒模式被尊稱為目標模式課程開發的典範。
  • 《課程》中的泰勒
    泰勒在《課程》這一部分涉及到的考點主要圍繞泰勒的著作、地位,以及在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方面的模式來展開的。這一部分在考查的過程中,主要是以客觀題為主,因此需要我們梳理梳理總結,完成識記。(一)初識泰勒——著作和地位泰勒是美國著名的課程理論家,被稱為「課程評價之父」,「現代課程理論之父」。
  • 如何把握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的優點
    如何把握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的優點目標模式:以目標為課程設計的基礎和核心,圍繞課程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課程設計的模式。目標模式是20世紀初開始的課程開發科學化運動的產物。因此,目標模式被看做課程發、課程設計的傳統、經典模式,其主代表是被尊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的拉爾夫?泰勒(R.Tyler)所創立的「泰勒模式」。
  • 招教常考知識點:學習動機理論
    以上介紹了教招常考知識點---學習動機理論,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 從現代課程論到後現代課程論——從泰勒到多爾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在教師招聘考試備考過程中,教育學中的課程這一章一直是廣大考生覺得頭疼的一部分,它理解起來較抽象,晦澀難懂,但考試中所佔的比重又不小,因此,在學習這一部分帶著課程流派的時代背景以及各理論之間批判和繼承的關係來進行學習才能夠進行更好地識記
  • 教育學常考人物之《課程設計模式》
    2.理論價值:泰勒的課程目標模式對世界範圍內的課程設計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對   我國的課程設計,有深遠的借鑑指導作用。3.理論評價:目標模式結構緊湊,邏輯脈絡清晰,突破性的把評價融入課程設計過程,提供了可用於修改課程計劃的反饋方式,課程設計容易實施,可操作性強。
  • 泰勒 | 21S1選課指南
    本人當時是Richard教的,他是英國人,很幽默和有意思的一個老師。課上喜歡用一些例子和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另外Richard會在考前講解考到概率大的考題,也會告訴學生拿高分的答題方法。大家在課後一定要耐心、認真整理他的板書,因為他的板書中存在著考點和解題方法,對於考試有很大的幫助。
  • 第599篇:泰勒模式——《課程與教學論》讀書筆記其七
    泰勒模式是一種課程開發模式,課程開發模式共有目標模式和過程模式兩種,泰勒模式屬於目標模式。目標模式,是以目標為課程開發的基礎和核心,圍 繞目標的確定及其實現、評價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模式。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一書中明確指出,開發課程和教學計劃都必須回答四個基本問題:學校應該試圖達到哪些教育目標;提供什麼教育經驗最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怎樣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以實現。歸納起來就是四方面:確定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經驗、組織教育經驗、評價教育計劃。這四方面加起來,構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 2020年教師考編教育綜合知識必背知識點
    教綜必背知識點課程部分必背考點1.斯賓塞——把課程用於教育科學專門術語。2.三種文本表現——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材)。10.課程設計——泰勒;目標模式;目標、內容、方法、評價——斯滕豪斯:過程模式;寬泛的目的。11.課程實施——辛德:忠實、相互調適、課程締造——結構:課程表、任務、學生、 教學模式、單元和課、教學、評價。12.課程評價——目標:泰勒;課程評價之父——目的游離:斯克裡文——CIPP:斯 塔弗爾比姆。
  • 課程評價常考的目標模式與目的游離模式,記住了!
    這裡主要介紹兩種課程評價模式即目標評價模式與目的游離評價模式。一、 目標評價模式目標評價模式是美國課程評價專家,也是有著「課程評價之父」美譽的泰勒,針對20世紀初形成並流行的常模參照測驗的不足而提出來的。其核心思想在於目標是課程評價的依據和出發點,通過測量目標的達到程度來判斷教學效果。
  • 安徽教師考編《教育綜合知識》三大人物理論 速度一遍過!
    人物理論在歷年來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頭戲」,今天向大家介紹三位教育學常考人物:蘇格拉底、馬卡連柯和泰勒~ 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