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減負清單年底將推至全國 能否杜絕家長改作業?

2020-12-25 財新

  【財新網】(實習記者 舒暢 記者 丁捷)本應教書育人的教師,卻深陷大量繁瑣低效的事務苦不堪言,一項給中小學教師「鬆綁」的計劃將在年末擴至全國。12月1日下午,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發布會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全部出臺。

  據任友群披露,中國教師隊伍規模不斷擴大,由「十二五」末期的1539萬人增長至現今的1732萬,增長了12.5%,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但與此同時,流動率高、收入低、工作任務繁重,成為公立校老師們的普遍畫像。在教育部下達「嚴禁家長批改作業」後,有教師叫冤,「負擔過重,教師幾乎變成了服務行業。」

相關焦點

  • 教師減負有清單,還需抓落實
    為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社會氛圍,陝西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陝西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具體包括嚴格控制與教育教學活動無關的考察檢查,杜絕強行攤派無關社會事務,嚴禁佔用學校資源開展無關活動等規定。
  •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全國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教師不批改作業將取消評優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 20省份出臺清單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20省份出臺清單 為中小學教師減負光明日報2020-12-14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
  •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 解決了!
    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教育部將嚴格落實作業的管理工作,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 全國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有何區別?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  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一線教師:杜絕家長作業 關鍵是如何監督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出《關於開展杜絕「家長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其主要減負政策和規定包括:1、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2、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3、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
  • 山東擬為教師減負,家長愁眉鎖,老師笑開顏
    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兩種不同聲音。作為教師,舉雙手贊成。前幾年,國家出臺過為學生減負的政策,但是,老師們的各種與教學不相干的活動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有老師留言,學校每逢評比,教師必加班加點,學校各種硬性要求讓老師們疲於應付,不在計劃內的各種通知隨時下發,讓老師們極度反感,如果在減負清單中有了明確規定,老師們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學習上了。
  • 「教師減負20條」出臺 杜絕向教師攤派無關事務
    12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將教師督查評比考核事項減少一半以上,堅決杜絕向教師強制攤派無關社會事務,並對教師借調、表格填寫等事項作出安排。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    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給教師減負是優化教育環境關鍵舉措
    據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披露,要加大中小學教師減負督查力度,目前全國已經有20個省份出臺了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的省份都會出臺減負清單。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由來已久,各種教學的、非教學的任務佔用了各地基層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
  • 教育部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福建為中小學教師減負
    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10日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這幾年,我們教育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作業管理的問題,像中發26號文件、減負三十條等等都有一些明確的要求。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教師負擔如何真減實降
    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
  • 嚴禁安排教師參加無關會議!多地列「減負清單」,把時間還老師
    日前,江西省出臺了《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十八條措施》(簡稱《教師減負十八條》),明確減負的主要任務、責任主體,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其實,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已經出臺政策,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用「清單」的形式促進「減負」的落實。
  • 嚴禁安排教師參加無關會議!多地列「減負清單」,把時間還老師!
    日前,江西省出臺了《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十八條措施》(簡稱《教師減負十八條》),明確減負的主要任務、責任主體,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其實,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已經出臺政策,為教師減輕不必要的負擔,用「清單」的形式促進「減負」的落實。江西省內一名小學教師說,「作為一名教師,我和我的同事們為這個『減負十八條』叫好。」
  • 杜絕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福建多地已行動!
    最近「減負」一詞徹底引發人們的關注教育部10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會上,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現象福建多地出臺相關規定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行為泉州這地方通知:控制學生作業總量,禁家長批改作業,中午不得布置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小學學生作業總量,不得布置簡單重複和懲罰性的作業,不得布置由家長完成的作業,禁止教師要求家長批改孩子作業
  •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 減負效果難立馬顯現
    【20省份出臺減負清單】近日,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師減負20條。目前全國20個省份已出臺減負清單,預計年內所有省份將全部出臺。此前,會議多、評比多、表格多、抽調多,抽走了時間,分散了教學精力,讓老師們疲憊不堪。今年年初,教育部提出,要把為教師減負作為一件大事來抓。
  • 【教育改革】​如何杜絕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教育部:家長學校...
    教育部今天在京舉辦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四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在回答記者有關如何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提問時說:「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這個問題,教育部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
  • 改作業不是家長的事!兩會建議:給家長減負!你怎麼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範小青準備提出關於給小學生家長減負的提案,呼籲改變家長「陪作業」「代作業」的現狀。第二,家長不是老師,不一定懂得如何教學,效果不盡人意。第三,如今小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家長未必都能了解,比如文稿演示,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夠完成的,這種「代做作業」的負擔,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範小青提出,給小學生家長減負,其實也是給小學生減負,更是讓教育回歸初心,回歸根本。範小青建議:學校給家長的「陪作業」任務一定要適度和合理。
  • 河南發布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本報鄭州1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付留慧)河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河南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以下簡稱「清單」),共提出16條措施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這16條內容分別是:實行督察檢查評比考核報備審批制度;清理精簡督察檢查評比考核事項;規範精簡文件和會議;規範安排扶貧工作;合理安排專項任務;規範各類創建活動;合理安排街道社區事務;科學安排教育宣傳活動;堅決杜絕強制攤派無關事務;規範精簡統計報表;規範各類教育調研活動;從嚴規範借用教師行為;科學設置教師評價標準;規範各類培訓活動;嚴禁隨意佔用教學資源;規範社會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