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算術》成高考數學題,你需要閱讀生活

2021-01-07 湖南在線

《九章算術》成高考題,你需要閱讀生活

2017年高考將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內容,名師稱主要考察中國古代立體幾何、算法思想

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日前公布。經過修訂的高考考試大綱,出現了一些新詞,顯示出高考題型的一些變化。

考試大綱是高考命題的規範性文件和標準,也是考試評價、複習備考的依據。對於今後幾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說,這份新版考綱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高考。各科具體變化如何,我們將採訪省內名師,分析新考綱中的新名詞,為廣大考生備戰高考給出建議。

本報長沙訊 牆角堆了一堆米,你有什麼辦法算出米的體積?或者,給你一塊不規則的田,怎樣才能算出這塊田的面積?類似這樣的帶有數學史背景的題目,有可能出現在今後的數學高考題當中。

10月上旬,教育部公布新修訂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修訂之後,高考將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其中將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什麼是「數學文化」呢?10月24日,湖南師大附中高三數學教師陳淼君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有可能就是數學史方面的內容,尤其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史。

「數學文化題這方面,以前湖北出得比較好,全國卷偶爾也有,不是經常出。」陳淼君說,2015年的全國卷理科數學就曾出了一道跟數學文化相關的題,出題的思路來自中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讓考生求一堆放在牆角的米的體積,「這是一道以數學史為背景的題,與實際應用相關,實際上就是求一個圓錐體的體積。題目中有古文,但會轉化為考生能夠理解的現代文。」

「數學史這種題目一般不會作為壓軸題,一般會是中等偏易的題。」陳淼君說,做這種題目時,考生關鍵要注重培養閱讀能力,答題的時候要聯想到平時所學,將題目結合到平時所熟知的那些數學題上。從出題內容來看,數學文化部分應該主要會考察中國古代立體幾何、算法思想兩部分內容。

「前些年的數學教學中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現象,把數學教成了純粹的解題。」陳淼君認為,以前的數學教學經常直接給結論、解題,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認為數學就是解題。而新課改之後,包括這次新的考綱修訂,其實是想從實際問題出發,讓學生知道數學是怎麼來的。 記者範典

建議

全國卷出題新穎考生快速理解題意

陳淼君說,湖南省從2016年開始全部恢復使用全國卷,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全國卷的數學題難易分布比較均勻,最後3道大題的絕對難度沒有以前的湖南卷高,不過全國卷出題比較新穎,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求高,需要考生快速理解題意。

胡四蓮是麓山國際實驗學校2016屆高三班的數學教師,她認為,以前考湖南卷的時候,對於一些比較少見的說法和概念,學生理解不是很透徹,導致湖南考生在首次恢復使用全國卷時沒有適應過來。胡四蓮說,湖南考生對考題的閱讀理解能力亟需提高。

試卷不同,應該策略也會有所不同。陳淼君說,湖南2017屆高三學生有兩年的時間來適應全國卷,相比上一屆學生,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適應,可以在平時的模擬考試中更多地進行針對性練習。記者範典

支招

這些書有可能會是出題材料

陳淼君說,中國古代有很多跟數學相關的著作,例如《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數書九章》《孫子算經》等,這都是有可能提取出題素材的書籍。國外的書籍中,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也是可能的出題素材。

不過,陳淼君並不建議高中學生閱讀這些原著,因為考試的時候,試題會將原文翻譯成考生能夠讀懂的文字。考生更應該注意培養自己的數學閱讀能力,將平時所學與考題相結合。

「從狹義上來說,數學文化可能就是數學史方面的內容,但廣義上並不只是這些。」陳淼君說,數學文化應該還包括數學精神、數學思想等。

陳淼君認為,數學思想不僅僅體現在數學史上,也體現在它的應用性上,2016年理科數學全國卷就有一道考題考察的純粹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有一些題目會考察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把一個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 記者範典

題型摘選

此題為2015年高考全國卷原題

《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內容極為豐富的數學名著,書中有如下問題:「今有委米依垣內角,下周八尺,高五尺.問:積及為米幾何?」其意思為:「在屋內牆角處堆放米(如圖,米堆為一個圓錐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長為8尺,米堆的高為5尺,問米堆的體積和堆放的米各為多少?」已知1斛米的體積約為1.62立方尺,圓周率約為3,估算出堆放的米約有

A.14斛 B.22斛C.36斛 D.66斛

答案:B

書單

讀這些書了解數學文化

(中國)齊民友著,《數學與文化》,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國)王憲昌、鄭毓信、蔡仲著,《數學文化學》,四川教育出版社;

(美國)莫裡斯·克萊因,《古今數學思想》(共四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西方文化中的數學》,商務印書館;《數學:確定性的喪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記者範典

相關焦點

  • 九章算術中的數學題,現代的你會做嗎?
    今天看到《九章算術》這本古代的數學書,發現裡面講的數學題有很多是學生們現在也正在學的,挺有意思,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九章算術》簡介:《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
  • 高考數學與《九章算術》(一)
    對數學學科來說,中國古代的數學名詞術語,數學方面的專著,特別是《九章算術》就必須要了解,否則就可能連題目都看不懂了,比如封面上的「鱉臑」。本文就帶你來認識古代數學名詞、數學家及數學巨著《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 《九章算術》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初中段。《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魏晉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時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又說"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
  • 九章算術(一)---開篇
    籌劃了很久,決定先從《九章算術》開始。《九章算術》是《算書十經》中最重要的一本,裡面涉及的很多問題都是小學生現在課本內或者奧數課上正在學習的。《九章算術》的成書在數學史界還有些爭論。本文不做太深的數學史的探討,所以直接採用當今大家都比較認可的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的敘述,《九章算術》是西漢初年張倉,耿壽昌在先秦遺蹟的基礎上刪補而成。
  • 中小學數學引入《九章算術》
    近日教育部提出,在修訂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標準時,建議將《九章算術》列為教材內容。記者今天從上海教育部門獲悉,本市「二期課改」教材已率先引入了這部中國古代數學專著的相關內容,但數學的實用性教學仍處在探索階段。數學巨著源於實踐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數學巨著,編撰於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
  • 《九章算術》-白話文計算解析 粟米章
    人們發現,《九章算術》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它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誌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張蒼、耿壽昌所撰寫的一部數學專著,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 數學家劉徽與《九章算術注》
    好在,他留下傳世之作《九章算術注》,通過這本書可以窺見劉徽的數學思想,也可一覽古代數學史的發展歷程。(約225年—約295年)《九章算術》是一部對秦代至漢代以來的傳統數學思想進行總結的一部綜合性著作,是以算籌作為特殊工具提出的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集,全書共有246個問題,按照性質分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 均輸、盈不足、方程和勾股等九個大類。據史料記載這部專著並非由一人完成,而是由多人長時間共同編輯而成。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正是由各類問題中,選出二百四十六個例題,按解題的方法和應用的範圍分為九大類,每一大類為一章,編輯而成的。它所提供的數學解法,是為當時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為封建政府計算賦稅、攤派徭役等,提供了方便。據數學史學者考證,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九章算術》雖大約成書於公元一世紀,但並不是一時一人之作,而是經由很多人的修改和補充,才逐漸發展完備起來的。
  • 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著作——簡論《九章算術》
    從原始社會的結繩計數到算術、幾何、再到微積分,都包含了人類共同智慧的結晶。而《九章算術》就是中國古代數學著作中最為閃亮的一顆星。中國古代數學基本以《九章算術》為核心,它一直是人們學習數學的重要教科書。十六世紀以前的中國數學著作,從成書方式來看,大都沿襲《九章算術》的體例。在歷代先賢的不斷學習、引用和完善下,其日漸完備,並逐漸形成我國古代初等數學的體系。
  • 科學發現|《九章算術》: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中國2002年發行的紀念數學家劉徽的郵票(網絡圖)這部古代數學名著就是《九章算術》。《九章算術》一共收集了246個數學應用問題。《九章算術》由幾代人共同創作修改而成。中國先秦典籍雖然記載了不少數學知識,但都比較零散,不夠系統。
  • 《九章算術》其內容有哪些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魏晉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時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又說 「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
  • 2021寧夏事業單位綜應備考: 關於九章算術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綜應備考: 關於九章算術,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意思就是說:當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3(短邊)和4(長邊)時,徑隅(就是弦)則為5,後人簡單地把這個事實說成勾三股四弦五。由於勾股定理的內容最早見於商高的話中,所以人們就把這個定理叫作「商高定理」。   幻方。我國最早記載幻方法的是春秋時代的《論語》和《書經》,而在國外,幻方出現在公元2世紀,我國早於國外600多年。幻方又稱為魔方、方陣,它最早起源於我國。
  • 《九章算術》這本書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本呢?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成書於東漢初年(1世紀),是幾代人共同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全書分為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章,共計246個問題。
  • 《九章算術》中的名題解析
    張蒼非常博學,他在曆法、算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他提出和制訂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關於度、量、衡方面的理論,把算學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國計民生;2、在曆法方面,張蒼提倡採用《顓頊(zhuān xū)歷》;3、增訂、刪補《九章算術》。
  • 兩千年前的數學題你會解嗎?
    還記得曾鬧得沸沸揚揚的熱議:高考是否取消數學,7成網友投贊成票。數學好像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你是不是也有一個永遠學不好的學科叫:數學!來看看網友們對數學的吐槽吧。大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學數學是不對的,不然買菜都有困難了!
  • 想挑戰嗎,《九章算術》你懂多少,東方自然科學的原點
    在漢到唐這一千多年間,出現了很多的算術書,取其中最有名的十本,合稱為《算經十書》:《周髀算經》、《九章算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夏侯陽算經》、《五經算術》、《緝古算經》、《綴術》、《五曹算經》、《孫子算經》,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九章算術》。
  • 中國古算書簡介 | 02 《九章算術》
    二、《九章算術》《九章算術》成書於何時已不可考。三國時魏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序言中有以下一段:「按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書,經術散壞,自時厥後,漢北平侯張蒼(公元前250年—前152年,河南陽武縣人。
  • 幾何原本VS九章算術,中西數學的差別在哪裡?
    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給每個農民分多少地,這需要去測量計算。造物造船等工程問題,也需要去計算各種物料。可以說,如何更好的計算這些實際問題,就是中國古代數學的核心。因此,我們古人其實並不說什麼「數學」,而是說「算術」。
  • 九章算術的使用,利用切割術計算圓周長!
    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了24個節氣的劃分。平均而言,設定節氣15天,這是中國古代獨特的創作。它告訴人們,幾千年來,太陽已經在黃道上移動到具有季節性意義的二十四個地方,並在中國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劉輝(225~295)劉輝,中國數學家。中國古代有10種數學著作,被稱為「學習書」。
  • 中國古代科技秀——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
    現傳木的《周髀算經》大約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周髀算經》總體可分為兩大部分。前一部分內容比較少,內容假託周公向臣子商高學習數學知識時與商高的對話。這一部分主要講解了著名的勾股定理和地面上的勾股測面。後一部分內容較多,主要假託為榮方向陳子請教,講解了「蓋天說」理論,表現在數學方面,則是利用勾股定理進行測量天體的計算,還有複雜的分數計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