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點》上映於2009年,講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黑人男孩因為運動天賦被富裕的陶西太太一家收養,在新家庭的照顧和鼓勵之下,黑人男孩發揮了自身優勢,最終成為了優秀的橄欖球運動員的故事。
該片改編自麥可劉易斯的原著《弱點:比賽進程》,黑人男孩的原型就是真實生活中的美國職業橄欖球運動員:麥可·奧赫。
麥可出生於一個黑人家庭,兄弟姐妹眾多,但癮君子母親無力扶養,所以他從小就流連各個寄養家庭,在最需要關心和照顧的時候,他對世界的認知只有悲傷和被拋棄。
後來,看起來木訥穩重的他因為自身的運動天賦幸運地進入了一家私立高。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他很善良也很有責任心,學生們在體育場打完比賽,他就默默地把垃圾收拾好,也因此引起了陶西太太一家的關注。
陶西太太一家是中產階級,夫妻倆名下有幾百家餐館,條件優渥,生活環境不錯。她們一家跟麥可的生活簡直是天差地別,但是善良的陶西太太意外發現了麥可以後,看著眼前這個無家可歸的大塊頭,她心軟的想要收養麥可。
之後的故事很容易猜到,麥可被陶西太太收養,在新家庭的鼓勵和陪伴之下,大塊頭麥可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也就是成為橄欖球運動員。他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比賽,最終考上了大學也成為了優秀的職業橄欖球運動員。
麥可的勵志故事聽起來很老套,因為無論是觀眾還是讀者已經從影視作品和書籍中看過了無數個跟麥可差不多經歷的故事。
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從小沒有得到好的照顧和教育,並且無家可歸的孩子,在他上高中的時候才遇到人生的轉機,並通過努力可以改變人生,這是多麼的艱難和不容易。
像他一樣的孩子,有的選擇墮落和犯罪,有的選擇離開世界,有的選擇改變人生,後者的難度更大一些,也顯得努力和成功的珍貴。
在《弱點》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不僅僅是麥可的勵志故事,還有陶西太太一家的善良。他們本來沒有責任去照顧陌生的黑人男孩麥可,也沒有義務培養他成長,但是他們去做了,善意的舉動改變了這個男孩的一生。
陶西太太內心的善良決定了她看世界的方式,客觀冷靜又善良柔情。除此之外,對麥可沒有偏見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電影中有兩個跟她相反的例子,因為偏見和無知,不僅蒙蔽了內心,也傷害了麥可。
作家約瑟夫在《盲點:為什麼我們易被偏見左右》這本書中告訴大家,一些固有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們自己根本無法察覺的,我們心中是存在偏見的,可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
接下來我會以麥可為中心人物,通過陶西太太、黑人朋友、女調查員三個人對麥可的看法來解讀偏見的影響,同時也會提到如何避開偏見的陷阱,做出清醒又理智的決策。
黑人鄰居麥可進入私立高中後,並沒有融入到環境當中。他上課跟不上節奏,老師講得完全聽不懂,作業也不會寫。跟同學們打招呼,不僅沒人理他,麥可還總是會收到歧視的眼光。
收留麥可的黑人夫妻也因為他的去留問題爭吵,懂事的麥可選擇主動離開,但他已經沒有可以住的地方了。後來,麥可在寒風冷雨中,想到去體育館住一晚。
在路上,他遇到了開車回家的陶西太太一家人,陶西太太邀請麥可在她家裡住一晚,麥可答應了。第二天,他早早整理好被褥,準備悄悄離開,卻被陶西太太發現,並接到一起過感恩節的邀請。
麥可想要回自己住的地方看看,於是陶西太太帶著他回到了類似貧民窟的街道。麥可知道這裡都是些什麼人,於是不讓陶西太太下車,而那些黑人鄰居也確實不那麼友好,他們調戲陶西太太,調侃麥可,毫無尊重可言,滿腦子想的都是骯髒的畫面。
當陶西太太提出要收養麥可以後,麥可感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就好像漂泊已久的船終於靠岸。之後陶西太太用心培養麥可的運動天賦,給他請家教補習文化課,麥可的生活越來越好。
當他再一次回到貧民窟一樣的家裡時,他又遇到了黑人鄰居,他邀請麥可進家裡喝一杯。黑人鄰居是一個小混混頭目,他們這群人生活在底層,犯罪、墮落是常態,當他們見到麥可的時候,我以為他們會表現出一些羨慕或者憧憬,畢竟麥可走出了泥沼般的生活。
但小混混頭目卻想到邀請麥可回來跟他混,在他口中,讀書打球都是沒用的,麥可的新媽媽是不是一個「好女人」?麥可有沒有跟他的「新妹妹」有沒有發生關係?這些才是他關心的。
麥可無法忍受黑人鄰居的侮辱,於是不顧危險跟他們一群人打了起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黑人鄰居對麥可的偏見,他覺得讀書無用,打球無用,麥可在新家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跟陶西太太的女兒發生關係。因為他心裡有偏見,對世界抱有不友好的看法,所以他看誰都是像他一樣崇尚暴力和低俗。
不僅是黑人鄰居,就連陶西太太的富婆朋友們,在聽到麥可被收養一樣,也想到了麥可會不會對陶西太太的女兒有非分之想。這些觀念的原因僅僅是因為麥可是一個黑人男孩。偏見和無知,蒙蔽了他們的內心,也傷害了麥可。
陶西太太對於陶西太太來講,她在體育場看到麥可的時候就對這個男孩的身世有了興趣,在寒風冷雨中看到他瑟瑟發抖的時候,內心再次柔軟主動收留他。
別人眼裡的麥可是怎樣的?膚色、體格、成績、性格,全部都能挑出不好的地方來。他們嫌棄麥可的膚色和身世,擔心麥可做壞事、恩將仇報,卻沒有人像陶西太太一樣,看到的都是麥可身上的優點。
麥可體格不錯,適合當橄欖球運動員,他穩重細心,經常主動打掃球場;他看到小朋友們玩鞦韆,也開心地過去幫忙推鞦韆;在陶西太太家裡住,總是會收拾好自己的床鋪;麥可還跟陶西太太的小兒子互相照顧,一起學習。
在他身上,陶西太太看到的是善良單純,有責任心和保護家人的勇氣,還有對運動的熱愛和上進心。所以,說陶西太太成就了麥可一點也不誇張,正因為陶西太太心中有善念,所以她看世界都是客觀冷靜,且帶有溫情的方式。
女調查員
女調查員的出現是有原因的,麥可的成績差,單靠運動特長是無法獲得名校錄取通知書的。於是陶西太太請了家教來給麥可補課,而這個家教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她跟陶西夫妻都是校友。
陶西太太夫妻都希望麥可可以上自己的母校密西西比的大學,在他們的影響下,麥可也在猶豫要不要報密西西比的大學。
女調查員奉命來調查,她懷疑陶西太太收養麥可,一開始就是一個陰謀,讓麥可去上密西西比的大學也是在拉攏優秀人才,因為陶西夫妻和家教都是出自密西西比大學的。
所以她用咄咄逼人的樣子,希望麥可說出真相。麥可用一句話化解了女調查員的盤問,他說因為我想上家人上過的學校。這一句話立馬突顯了親情的重要性。
先不說真實生活中麥可是怎麼想的,從電影中來看,我覺得女調查員對陶西太太和麥可一家也有很大的偏見。她覺得有錢人為什麼要資助一個普通黑人男孩?肯定是有陰謀。麥可想上密西西比的大學,女調查員就覺得是陶西太太慫恿麥可做出選擇的。
實際上,陶西太太一家都是發自內心的對麥可好。想讓麥可上自己的母校也是情理之中。但是總有像女調查員一樣的人,總是把情感想的利益化,凡事都是陰謀,利益至上。
其實仔細想想,無論是女調查員還是黑人鄰居,他們都站在自己的認知角度,下意識地去判斷事件的真相,這就是偏見的本質,人們總把自己的認知當做事情的真相。
有的人看到麥可討論的就是膚色,人性,但是陶西太太看到的是善良,運動天賦,勇敢。
偏見會妨礙我們認識世界,所以這部電影也告訴我們,打破偏見,改變思維定勢,才能客觀地去看待世界,做出理智的決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