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理健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2021-01-21 樹元教育

健康不僅是指一個人沒有疾病,而且是指一個人有良好的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狀態。也就是說,健康與否從身體和精神以及社會的適應三個方面來評價。心理健康是比較而言的,絕對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們都處在較健康和極不健康的兩端連續線中間的某一點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不動的。

人的心理健康即可以從相對的比較健康變成健康,又可以從相對健康變得不那麼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與否是反映某一段時間內的特定狀態,而不應認為是固定的和永遠如此的。另外,一個人偶爾出現的一些不健康的行為和心理,並不意味著心理不健康。心理 青少年心理學校 廣告 紐特教育專業老師告訴你,青少年心理學校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青春期問題! 查看詳情 > 健康應指出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存在的狀態,而不能只看一時性的偶爾現象,使斷定心理不健康。心理標準是一個發展的、文化的概念,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也因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而有差異。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意識都發生著劇烈變化。當代中學生的心理負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從我們的調查資料表明,不少學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鬱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心理行為問題不但嚴重地影響著兒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也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

中小學生經歷有限,他們的心理活動顯得純真、直率,內心活動容易表露出來。這個階段「閉鎖性」不明顯,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富有表情化,喜、怒、哀、樂明顯地表現在面部,而且容易變化,不善於修飾和控制。中小學生心理發展和變化具有較大的可塑性。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個性,社會性和品德,都易於培養,諸如人生觀、世界觀等一類穩定的個性意識。在中學階段學生的思想意識提高,同時容易產生一些不良思想傾向,導致心理出現扭曲,性格發生怪異,甚至逆反。先天的遺傳是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條件。

中學教育要選擇適當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引起他們新的需求,激活他們的求知*,從而有節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心理不斷向前發展。而教師只有在教育過程中注意健康心理的培養,才能不斷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課外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徵,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開展,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新的渠道。在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體驗所學的心理健康知識,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通過這些課外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來源於生活,實踐於生活的基本道理。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覺學習心理知識,尋求心理健康的良藥

2、對自己不過分苛求,確立目標適中,養成「平常心態」

3、對他人的期望不要過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處處與其他同學競爭,避免過度緊張

5、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擴大社會交往

6、加強意志鍛鍊,保持樂觀的「正性情緒」

相關焦點

  • 關愛心理健康,做情緒的主人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心理幹預和疏導,有針對性做好人文關懷」的指示精神,科學、規範地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減少疫情對師生和家長可能造成的心理問題和負面影響,城南鎮中心小學於6月16日上午,針對部分教師和學生,在學校報告廳開啟了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關愛心理健康
  •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
    如何提高心理免疫力,做情緒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  編者按:  近期,國內疫情有所好轉,但國外輸入性病例不斷,很多人會有風聲鶴唳的心態,稍有咳嗽或者乏力,就懷疑自己患新冠肺炎,如何調整這些心理問題?如何與自己相處,做情緒的主人?
  • 學會做我們情緒的主人
    如果有人跟我們說「您最近怎麼面黃肌瘦」,亦即意味著我們最近常常情緒低落,茶不思,飯不想,導致臉色愈來愈差,甚至身體健康上出現狀況。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心身症」,也就是心理上生病,如過度焦慮、情緒不安或不快樂,會導致生理上的疾病。另外,據研究指出,一個人常常有負面或消極的情緒產生時,如憤怒、緊張,人體內分泌亦受影響,並導致內分泌不正常,而形成生理上的疾病。
  • 心理健康課教案《調控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輔導目的1、教學生學會清理並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2、教學生學會承認並正視自己的情緒和情感。3、認識情緒對自己身心的影響,並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2、準備好每人一份自我情緒控制測試表。3、準備好每人一份「情緒療養院表」。
  • 一米陽光|【第六屆公益匯】《做情緒的主人》心理情景劇表演
    「青苗共育,向陽而生」——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做情緒的主人衡山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好多孩子和家長興高採烈的歡聚在一起,熱鬧極了。原來,今天在黨群服務中心,由常熟市民政局、衡山社區和一米陽光青少年成長服務社聯合舉辦的「青苗共育,向陽而生」——「做情緒的主人」心理劇表演正在拉開帷幕。張老師作為主持人為大家簡單介紹了今天的活動流程。
  • 專家支招:面對疫情,家長如何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
    面對疫情和延期開學,廣大家長們該如何調整自己和孩子們的情緒,保持孩子們健康的心理狀態呢?市委文明辦會同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組織心理專家給您支招。 家長們應根據學校的作息時間,指導孩子制訂每日作息時間表,讓孩子養成按計劃做事的好習慣,從小學會做時間的主人。
  • 朔城區心理教研組:走進校園幫學生做情緒的主人
    12月11日,朔城區心理教研組在城區七中舉行心理教研實戰進課堂活動。由苗鵬英老師與初一同學帶來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做情緒的主人》。旨在培養學生調控情緒的意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情緒ABC理論,並嘗試應用於生活實際中。
  • 老年人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老年心理,是一個即將爆發的嚴重問題。很多人進入老年退休後,心理問題開始滋生。 首先,認知退化,也就是大腦開始模糊,記憶差了。其次,無聊、心理空虛。 最後,生的目標。那麼怎樣幫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呢?1、更新對老的看法人老不僅是生理變化,心理也會隨之改變。老年人要想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正確認識衰老的問題,同時,應保持積極的心態,建立自主、自強、自信的觀念,主動參與興趣活動,不要覺得老了就一無是處。
  • 做好情緒管理 呵護心理健康
    張桂青認為,孩子家長必要的時候應向心理健康服務專業機構、社會機構、醫療機構尋求幫助,儘早解決問題,避免發生極端事件。接納情緒,做有價值的事「疫情還沒徹底結束,有些人聽說病毒很厲害,且感染新冠肺炎去世的中老年人比較多,產生擔心和害怕情緒,甚至連睡覺都不踏實;每天洗很多次手還不放心,總是擔心和害怕感染新冠肺炎。」
  • 讓你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好方法
    要想讓一臺電腦高速運轉,我們需要定期殺毒、清理垃圾,人也一樣的,需要及時清理負面情緒,化解心結。我們這個時代物慾橫流,人們的心理每時每刻都在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壓力,人和人之間的衝突摩擦日漸增加,戀愛婚姻、家庭矛盾、親子關係、職場爭鬥、商場暗戰等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如何提高自己對外部世界承受能力,克服焦慮和恐懼,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從容應對複雜多樣的環境,更好適應社會,是十分重要的。
  • 情緒管理大有學問,北陸教育教你做情緒的主人!
    2020年11月17日,應鄭州市鄭東外國語學校邀請,北陸教育的陳淑芳老師,走進學校勵耘大講堂,給學校七年級學生做了關於如何「管理好情緒,處理好關係」主題講座!旨在加強師生心理關愛,緩解學生心理壓力,掌握不良情緒的應對方法。
  • 孩子陷入「情緒低谷」?用好「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做情緒主人
    那麼家長在教育中面對孩子的情緒低估時,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走出低估,做情緒管理的主人呢?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心理學家艾利斯就用ABC理論分析了我們不良情緒的來源,並作出了解釋。了解情緒ABC理論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
  • 保持心理健康,記住這八點
    首先我們來說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人對環境及周圍的人事物具有高效的愉悅的適應。心理健康的人,情緒是平靜的,敏銳的智能,適應社會的行為和道德氣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們是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卻忽略了心理健康,亦或是把心理健康的問題當做是身體健康的問題,重視身體健康無可非議。但要知道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是息息相關的,身體健康和生理健康同等重要。
  • 自我調節5妙招 做情緒的主人
    核心提示:快樂的心情可以成為事業和生活的動力,而惡劣的情緒則會影響身心的健康。那麼,在情緒激動時,要如何保持頭腦清醒呢?下面,小編教你自我調節的7個方法,學會理智駕馭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在您痛苦愁悶的時候,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自然就迴避了心理困境。  2、轉視法  並不是任何客觀現實都可以逃避。有時候,同一現實或情境,如果從一個角度來看,可能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陷入心理困境;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可以發現積極意義,從而使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  相傳一位老太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賣傘,二兒子曬鹽。
  • 宣城市:互動型心理健康公開課護航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 【摘要】 小學生如何做情緒的主人?高中生如何疏導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近日,宣城市教體局從該市遴選5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 安青網訊 小學生如何做情緒的主人?中學生如何辨析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高中生如何疏導心理壓力和焦慮情緒?
  • 保持心理健康的八大秘訣
    自我接納是動機和積極情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接納自己甚至可以更容易讓別人接納你。2.學會放手當我們不能改變現實的時候就接受它,這是一個很好的被動應對的方法。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對於有辦法控制的情境積極應對,對於沒有辦法控制的情境就被動應對,這對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小寶寶也需要情緒管理 專家教你引導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昨(15)日下午,第三屆「5.16幼兒心理健康日」活動在西南大學開幕,該活動以「走進幼兒心理——做情緒的主人」為主題。現場除了有西南大學專家開辦的專題講座外,還有西南大學試驗幼兒園師生帶來的教學演示,來自雲南、四川、重慶等地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們參加了活動。
  • 兒童情緒管理-讓孩子做情緒的小主人
    其實情緒的穩定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和技能,這需要在童年的時期就去培養和認知的。兒童情緒管理的能力培養就是協助讓孩子如何成為情緒的主人。充分接納情緒,不壓制情緒,並正向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讓情緒有一個陽光的出口。要善於有效的克制自己的情緒,善於有分寸地表達情緒。
  • 你是情緒的主人還是奴隸?|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周蓮英
    不論工作還是生活,秉持消極悲觀的態度做選擇,總是容易被驗證出錯,進而負面反饋,加重負面情緒,帶來惡性循環。也有些人情緒不穩定,敏感易怒、控制力弱、易衝動。不受控的情緒讓他們不斷傷害親朋,導致人際關係緊張。不善情緒管理的惡果人盡皆知,每天都有想要學會情緒管理的朋友在網上搜尋著:怎樣學會情緒管理?
  • 孩子總控制不住情緒?教孩子「情緒ABC理論」,做「情緒」的主人
    什麼是"情緒ABC理論"其實情緒是很正常的,情緒也是需要發洩的,一味地抑制情緒也會產生副作用,甚至是產生心理問題,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但是父母也是需要情緒控制,給孩子做好榜樣,"情緒ABC理論"能夠告訴我們為什麼會鬧情緒、怎樣正確對待自身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