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儀思想【性命之學】【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2021-02-06 自然是道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 微信號 wangfengyi1864

即日起微信平臺開始分享:《門翼屏居士講五行性》這本書!

性命之學

  「性」與「命」不同,性是根,命是果,紮下根來才能結果。性命是相連著,人定住性才能立住命。性是天生之本性,命乃與生俱來之命數(包括時辰八字)。一般人不懂得化性,因而被命數所拘。若能化性,命也準好,故要性、命雙修。漢朝的大文豪董仲舒,博古通今,尤精於易、書等經。也懂得算卦,靈驗異常,故云:「學道要有靈機,就能說出數來。」

三性

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稟性(三)習性。

  (一)天性是是天賦之性,純善無惡,即孟子所謂的性善。

  (二)稟性是人賦,是無始劫來祖先遺留下來之罪根,故人要化稟性,去除脾氣,才能超拔祖宗。

  (三)習性是再後添的種種習氣及嗜好,可善可惡,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有甚麼性,就招什麼事。因此要去習性(吃喝嫖賭抽),化稟性(怒恨怨惱煩),才能圓滿天性(仁義禮智信)。這才超出三界。

三命

 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陰命。

  (一)按著天給你的性,便是天命,自己本來之命運。性與天合,道義就是天命。

  (二)宿命是前生修來的,包括知識、才能、錢財、富貴榮華等,心與宿命合。

  (三)身與陰命合,諸如不好嗜好及脾氣(怒恨怨惱煩)就是陰命。

  人要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以天命用事必好,以宿命用事必壞,以陰命用事必滅。

  命是人之本分,守住本分就立得住天命。修德行能長天命。學習藝術才技,多積錢財是長宿命。爭貪是長陰命。就看你如何化性立命。一般人都相信命數,為命數定住,被氣稟所拘而不能超出數外。若懂得作德立命,則能夠改變命運。

《未完待續……》

門翼屏居士簡介

  王鳳儀老先生於一九三七年卒(享年七十四歲),會務由張雅軒總裁接替,鞠躬盡瘁。不幸張總裁於次年(一九四○)卒,道德會於一九四八年被政府接管而解散。然愛好道德,實行道德者,仍大有人在。

  於今(一九八七年)有門翼屏女居士(年七十四),一九一三年生於東北黑龍江省雙城縣,父門廣裕,母石氏。十三喪母,事父親及庶母至孝。十九歲(一九三三)參加雙城縣道德分會講習班,四十日結業後,即隨團到各市縣講演。門居士天資聰敏,神採朗秀,有無礙辯才。講演時口若懸河,左右逢源,滔滔不絕,事理圓融,至情至性,居士齊莊肅正,而和藹可親,是女中丈夫也。二十餘歲已享譽為全國四大講演家之一,曾有人贈聯曰:「翼屏講演稱名將,全國歡呼秦海瀾。」

  居士曾在二十歲時路經拉林(宣化上人故鄉),在該鎮之道德支會講演,上人當時十六歲,數往聽之,深惜其才,然機緣未遂,故素未面談。居士志在化世度人,願創辦女義學。從高級講習班考取第三名後,即遊化東北三省各分會。一九三四年定居長春總會,親得王善人諄諄善誘,深得善人心要。善人卒,門居士致力從事道德教育,曾任長春高級班主任(一九三五年),及吉林省教化部長。直至一九四四年其父逝世,才離開長替回雙城縣奔喪。

  居士於一九四六年,受訓於哈爾濱南岡區紅十字醫院婦產科,從事醫務工作,一九七二年退休。道德會於一九四八年由政府接收後,居士四十多年來未能伸展其抱負。適逢一九八七年夏,在美國萬佛聖城舉行國際水陸空法會,及世界宗教聯席會議。上人遂與門居士通信,邀之參加法會,居士欣然應允,不遠萬裡遠隔重洋來美赴會。法會及會議期間,多次被邀講演。

  居士將道德會基本課程:三界,五行,四大界,及仁義道德倫常等,介紹給西方之同胞們。中外人士,靡不稱讚不絕,如灌醍醐,嘆未曾有,對其豐富之人生經驗及真知卓見,深感拜服。上人常鼓勵門居士,要實踐其原有之志願。

  居士天賦超人智慧及無礙辯才,雖數十載懷才莫受,然處之泰然,不貪不求,淡泊明志,意料不到耄耋之年,重遇知音,與以熱心之支持及鼓舞,勉勵她繼承王善人之道統,將中國固有文化,東西民族優良婦女道德,介紹給西方人士,俾能促進東西精神交流,重振頹風,正化人心,扭轉乾坤,救度世人。

  門居士重遇故人,不勝感慨,嘗謂「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一生遇著兩個人真認識我。一位是已故的王鳳儀老先生(王善人),一位是宣化上人。在我二十歲時,上人約十六歲,他曾聽過我講演,但我們從未交談。想不到事隔五十餘載,上人今年與我開始通信,邀我至美國參加和平法會。這是我萬萬意料不到之法緣,也可以說是天命!能藉此旅美良機,將道德會的精萃,婦女良善天職,介紹給各位,共同切磋,則善人在天之靈,也必欣慶快忍,願各位同胞努力,將各大宗教聖哲之精神,發揚光大。聖賢的思想,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這是每一位宗教徒的責任,亦是每個佛教徒的本份。大家應存『肩斯任者,捨我其誰?』的精神,將佛教的光澤,及全世界文化之精華與各國朋友們分享,使人人沾到這分光芒,照亮全世界,則世界和平,指日可待。我們茍能達成佛陀大慈大悲之志願,庶幾不愧為佛陀之繼承者,正信之佛教徒也!」

《門翼屏居士講五行性》圖書 目錄

引言4

五行性簡介4

五行圖表5

五戒、五常、五元6

性命之學6

三性6

三命7

袁了凡立命之學7

性命之道8

命者,名也8

五行性之分析9

引言9

木性9

火性14

土性20

金性27

水性30

整理日誌33

【老人無德,一家災殃】

【子女不孝,沒有福報】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

【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王鳳儀微信平臺每天分享王鳳儀善人道德倫理思想,請首先推薦家人親戚關注微信公眾平臺!

回復關鍵數字查看往期內容
1—王鳳儀簡介
2—婆媳道
3—姑娘道(未出嫁前)
4—妻子道
5—夫妻道
6—丈夫道
7—父母道(中年道)
8—慈道
9—兄弟姐妹道
10—婦女道
11—朋友道
12—老人道
13—孝道
14—家庭道
……每次最多回復一個數字即可查詢

王鳳儀善人公眾號: wangfengyi1864

分享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王鳳儀善人《化性談》全文! 難得一見,終身受益,救人無數的文章,每次讀收穫都不一樣.
    《化性談》是大善人王鳳儀先生所作,語似俚俗,而意境深遠,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經教,權宜說法,活潑自然,不僅是為圭臬,且為經天緯之大經大法。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氣,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燒,最後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於燒幾把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富。   48.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 王鳳儀的改造命運之法
    精足有智慧、氣足有發育、神足有靈。像燒磚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燒,最後用水澆,才能堅固。大家講性心身,講幾遍就等於燒幾把火。講透了「三寶」足,勝享百官之富。 能忍則性了,知足則心了,勤勞則身了,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
  • 稟性發作的心理根源是什麼呢?可從兩個方面來研究!——以志先生
    當然,在你能容忍和理解對方的前提下,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善意的批評和教育是必要的。上述情況是日常工作中「動性」的主要根源(當然也不排除還有其它因素),那麼每個人不同氣稟性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呢?可從遺傳因素、環境薰陶和宿世業因三個方面來探討。
  • 跋:《王鳳儀性命哲學淺述》歷時數月,今分享完畢!
    僕本愚人,但謹守王鳳儀老先生的教導:「道是行的不行就沒有道。」只是堅持將十方贊助的每一分善款,詳列收支清表於書底刊明,並志願「找罪受,找苦吃,死了拉倒」以踐聖訓,就憑著如此一股愚志,竟也將流通代印所盡了二十餘年,其中近六十種書目,「道法自然」卻一點也不假。其
  • 21.孫靜瑜先生記錄·語錄(哲學研究資料)天性天命-2
    ₂₈₂₂₁天命就是性,明兒子道有兒命。₂₉₈₁₃職責是天命,不可無故的辭(會長)。₃₀₂₀₁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來。₂₉₇₀₇義氣是天命,天命講讓。₂₈₂₀₁知人好處,是知天命。₂₈₂₀₄提滿家,託滿家,兜滿家,是天命。₂₉₆₀₇我挨打,不包屈,眾人不平,給我增命。
  • 王鳳儀:三界,四大界與五行
    服、愛、讓性得服人,不服人傷性心得服人,不服人傷心身得服人,不服人傷身三和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盡情理要矮和三界分九品性三品: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心三品:去爭心、了貪心、實現良心天命、宿命、陰命天命要長:行道、做善、培德、至誠、立本份等。
  • 人的命真的是天註定的嗎?易學中的天命觀點中的命理學說。一
    但凡成功人士皆有成功之道。宿命學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九貴人。按古代又有天時地利人和之說。我們今天就說貫穿整個國學思想中的天命觀(宿命論)裡的命理學說。在中國古人的思想觀念中,人們的富貴貧賤生死得失;乃至吉兇禍福貨殖盈利。無不取決非人類所能把握的一種力量。即命也。易經裡曾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之說。命者人所稟受,若貴賤夭壽之屬也。從遠古時期的甲骨文或銘文中,受命於天的思想早在幾千年前已被接受並根深蒂固了。而儒家思想裡面對命運之說,也早有論述。
  • 王善人:《化性談》全文,能夠讀到此文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
    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王善人常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夠閱讀到此書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
  • 王善人:《化性談》繁體全文,能夠讀到此文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
    實行「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止宿命、了陰命、長天命。」王善人常說:「身界人主賤,心界人主貧,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貴。」說明人生的富貴貧賤,否泰苦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夠閱讀到此書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
  • 什麼是性命雙修?性是天性的性,命是「拼命」的命
    性命這個詞現在比較少用,通常人們理解的性命就是生命。其實,在中國文化中,性命是一個特殊的概念,由兩個意義組成:一個是性,一個是命。所以古人說性命雙修,不是修「一個」東西,而是修兩個東西:一個是指修性,一個是指修命。一般意義上講,性是秉性的性,命是命運的命。性,人們通常理解為任性的那個性——性情、性格,比如「慢性子」、「急性子」,但是,性實際是天性的性。
  • 袁了凡立命之學
    某次他上南京棲霞山,與雲谷禪師對座一室,三日不眠。雲谷禪師問:「你能靜坐三日不起雜念,不胡思亂想,必有原因?」袁答:「被孔老人算定了,富貴在天,生死有命,妄想也沒用!」雲谷禪師曰:「凡夫俗子未能明心見性,故被陰陽氣運所控制。但唯凡人有命數,極善之人,命數拘不了他;極惡之人,命數亦拘他不住。二十年來你被運數所拘,動彈不得,豈不是凡夫一個,我還以為你是聖賢豪傑呢!」
  • 一德二命三風水 四積陰功五讀書
    原句是:為人者,有五令一德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 通俗的說:德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所產生的德行,命是指機會來了你能把握住,風水是指你的生活和成長環境,積陰德是指不要幹壞事,讀書是指你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或知識。
  • 王鳳儀研究概述(楊朗天)
    他總結女義學的優點有三,一是以道德為教育精神,二是以最少的資源取得最大的成果,三是義學老師全是義工,她們大多來自鄉間,深受王鳳儀的感染,「誠懇古樸」,「任勞任怨」。但他也認為女義學存在不足,如老師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可持久的辦學基金,同時也「無確實統計」,「指揮不劃一」等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作者作為萬國道德會成員,能客觀的指出這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 王鳳儀簡介-講病版
    王鳳儀認為,好人不會生病,生了病,只能從病人的內心、稟性上去找病因。所以,有人稱王鳳儀為「醫家之六祖」,就是說,王鳳儀之於醫學,就像六祖慧能之於佛學。慧能走的不是漸修法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王鳳儀先生的勸病法也是「直指本心」的,它開闢了中醫的一個新領域。《黃帝內經》裡有一篇《靈蘭秘典論》,專講心的重要性。「心為君主之官」就是在這一篇中提到的。
  • 【連載3】不朽的德業—追記王鳳儀善人(善人說:病是吃氣活著,瘡是吃火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