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外侵略的鼻祖竟是一個帶孕出徵的女人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日本在世界近代史上的侵略行徑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可追本溯源,路衛兵意外發現,開創日本對外侵略歷史的,竟然是一位女扮男裝、「安能辨我是雄雌」的日本籍「花木蘭」?她甚至在身懷六甲之時仍親自帶兵遠徵,上演了一出穆桂英帶孕掛帥的「好戲」,真乃「巾幗不讓鬚眉」。她三次入侵朝鮮半島,開創了日本海外拓展領土的先河,堪稱是日本對外侵略的開山鼻祖。她就是日本赫赫有名的神功皇后。

神功皇后(約公元170年~269年),本名氣長足姬尊,是日本(當時中國史書稱其為倭國,7世紀末才始稱日本)第十四代天皇仲哀天皇的皇后,其父是開化天皇的玄孫息長宿禰王,也算是皇家子女了。《日本書紀》上記載她「幼而聰明叡智,貌容壯麗,父王異焉」,說她從小就聰明俊美,異於常人。她在丈夫仲哀天皇去世後長期攝政達69年之久,權傾一時,是日本史上首位女性統治者。明治維新時期,還曾發行過以神功皇后為肖像的大日本帝國紙幣。

關於神功皇后丈夫仲哀天皇的死,《日本書紀》中也有記載:仲哀天皇在位的第八年,因為本土內有一個小國叫熊襲國的,不對天皇朝貢,他就決定起兵滅掉它。在他與群臣討論作戰計劃時,神功皇后也參加了會議,她說神託我對你們說:熊襲國地方貧困落後,能撈到什麼呢?不值得一打,倒是海外有個「處女之睩」叫做新羅國(當時朝鮮半島有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個主要國家,新羅位於半島南部),遍地是「金銀彩衣」,如果天皇御駕親徵,定能兵不血刃的令他們臣服。天皇聽得一頭霧水,於是就登到高處向神功皇后指的方向眺望,卻怎麼也看不到地方,所以也就始終未出兵。第二年仲哀天皇死去,書中說他是因未聽從神的旨意,激怒了天神,遭到神遣。

《日本書紀》是日本留傳至今最早的一部正史,原名《日本紀》,時間從傳說中的神代到持統天皇即公元700年前後的歷史。全書共三十卷。當時漢文是日本的官方文字,所以該書採用古漢字編纂,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但書中所記載的天神託神功皇后之口勸說天皇攻打新羅國,又因未按神的旨意去辦而受到神的懲罰,這當然有傳說的味道,神是不可能存在的。但皇后假託天神之口來達到自己的意願主張,倒是是極有可能的。借神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是古時慣用的手法,因為那時的人並不像今人這樣開化,「天神之命」也許是統一思想實現目的的最好載體。同時期的中國也有高祖斬白蛇起義之說。不管怎樣,從這段史料中足以看出這個神功皇后是善弄權術的,並且骨子裡就具有侵略尚武的本性。

有史學家考證神功皇后就是《三國志·魏志·倭人傳》中的卑彌呼。《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的:「和曹魏往來甚密的倭女王,能使鬼道,以妖惑眾。漢桓靈年間,倭國大亂,男主不能服眾,而卑彌呼以鬼道平定內亂登上王位」。如果卑彌呼真的就是神功皇后的話,那麼裝神弄鬼看來確實是這位皇后政治上的慣用伎倆。

丈夫死後,神功皇后主持朝政,立刻開始展演她的「文治武功」,她不但令熊襲國臣服納貢,還親自徵討其他不服的小國,很快便穩住了國內局勢,其手段可見一斑。為了覬覦許久的「處女之睩」新羅國,神功皇后攝政期間曾三次西徵朝鮮。《日本書紀》記載:她為應驗神靈之語,「以海水洗髮」,結果頭髮分成兩邊,梳不攏了。皇后「因此結髮為髻」,「扮成男子相貌」,這有些像後來中國歷史上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不過她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目的是徵服別人,不斷擴張領土,獲取更多的財富。喬裝改扮後,她對臣民宣布徵討令,並親自召集兵士進行操練,誓師西徵。

就在丈夫死後的當年九月,身懷六甲的神功皇后親自帶兵第一次攻打新羅,很有些穆桂英帶孕掛帥的味道,不同的是這位一向好裝神弄鬼的皇后,「取石插腰而祈之曰:事竟還日,產於茲土」,臨行前她將一塊石頭綁在腰上,以期「和魂」能保佑她的戰船,保佑她凱旋後能順利回國生孩子。由於事發突然,毫無準備的新羅王嚇破了膽,居然還未開戰就身穿素服、自備白旗到神功皇后船前請降,於是神功率領大軍進入新羅國都搜括搶略一番後,親自將利矛插在新羅王宮前面,著實風光了一把。隨後在新羅國設置任那府,派兵戍守,還向新羅王規定每年要向日本朝貢,然後率大軍載著八十船戰利品回國。另外兩國百濟和高句麗聽到此事後,「密令伺其軍勢,則知不可勝」,兩國派探子觀察了一下神功的軍隊,感覺不是對手。於是迫於神功之威,也相繼入朝進貢,兩國國王還親自拜見神功皇后,並稱「從今以後,永稱西蕃,不絕朝貢」,意思是永遠做你們的藩屬向你們進貢,自此朝鮮三國全部對日稱臣。返國後兩個月,神功皇后產下一子,即日後的應神天皇。

第二次徵新羅原因更是可笑,更能看出神功的好戰本性。一次百濟和新羅使者一同入朝納貢,新羅的貢物又多又好,百濟貢物卻又少又劣,神功便質問百濟使者,使者答覆說貢物在途中被新羅劫走了,新羅現在的貢物就是百濟的。為此,神功再次討伐新羅並大破之,算是替百濟討回了一個「公道」,自此百濟更是對日本俯首帖耳。並稱:「自今以後,千秋萬歲,無絕無窮,常稱西蕃,春秋朝貢」。第三次徵討,原因也很簡單,是因為新羅王沒有按時入朝進貢,神功皇后立刻「遣襲津彥擊新羅」,派遣襲津彥討伐新羅。這神功確實夠霸道。

神功皇后攝政期間,三次入侵朝鮮,是日本國史上開展對外侵略的第一人。她在徵伐新羅時曾把書籍從朝鮮帶回日本,百濟國王也相繼把文字和儒學傳到日本(當時朝鮮使用的是中國的漢字),因此漢字漢文在日本上層階級之間得到逐步推廣,漸漸成為日本的官方語言和文字,這對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是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摘自《日本新華僑報》網站 作者:路衛兵)

劉嵩

相關焦點

  • 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歷史特徵及警示
    我們必須牢記國家被侵略、民族被凌辱、尊嚴被踐踏、發展進程被打斷的慘痛歷史,必須加快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國家和平發展營造有利戰略態勢,為世界和平穩定提供堅強力量支撐。一部日本近代史,就是一部日本對外侵略擴張史。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了以軍事立國、極力向外擴張的道路,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戰爭的策源地。
  • 日本當年到底為啥要侵略中國?
    近代的中國因為落後而飽受戰爭的摧殘,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由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其實和我國的淵源頗深,據記載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第一次東渡就是去的日本,還給日本帶去了一些文明。
  • 破滅之路 甲子園高校棒球與日本侵略戰爭
    那麼當初日本又是如何在短短幾年中從一個風氣相對開明,科技進步的現代化國家蛻變成一個對內軍國專制,對外侵略成性的野蠻國家的?透過甲子園上一次的「停擺」歷史,我們試著再度回顧下日本的這一轉折過程。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日本屢屢將國運押注對外戰爭,並且最終僥倖勝出。然而明治戰爭的勝利成果在日本官方宣傳中卻被有意無意的迷信化,蛻變成昭和時期日本軍部對外擅自用武的正當性依據,以及民間盛行的極端民族優越感和對天皇迷信般的狂熱。在明治和大正民主時代福澤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享受到和平與寬鬆的社會環境,卻也被灌輸了一腦子皇軍戰無不勝的「腳本」。
  •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崛起為東方的列強,並走向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十九世紀中期的日本是由德川幕府掌權的時代,它是日本最後的一個幕府,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德川幕府時代。德川幕府對外實行的是閉門鎖國的政策。只允許同中國、朝鮮和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同時還嚴禁基督教在日本的傳播。
  • 抗日戰爭前,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策劃侵略中國的?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抗日戰爭前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策劃侵略中國的?從古至今,在歷史書上我們會看到日本在古代的時候,對中國其實是有一種欽佩和崇敬。但是在什麼時候日本動了想要吞併中國的野心呢?接下來我們首先要了解日本侵華戰爭。
  • 「慰安婦」,一個美化侵略的用詞
    關於日軍「性奴」一事,曾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近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倒說了一句實在話,「(是否有慰安婦一事)日本軍自己也不會對外說的」,「日本軍認為在作戰上有需要,所以設置了慰安所,既然是日本軍自己設置的,你就別想從他們嘴裡說出道歉的話。」關於「慰安婦」,得先從日本自身說起。
  • 日本對北平的移民和侵略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把以徵服中國為核心的「大陸政策」作為基本國策。對華移民政策作為一種蠶食性入侵方式,是日本軍國主義「大陸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其武裝入侵的深入和補充。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有計劃地組織日本國民大批移居中國,這些移民構成一個扎入中國社會之中承擔侵華幫兇的特殊群體,對中國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產生諸多破壞性影響。
  • 日本侵略過的國家名單一覽!
    共侵略過
  • 歷史:日本否認侵略事實的文化根源
    它極力鼓吹"皇國精神"和"皇國之道",說日本民族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應當統治世界,並使這種充滿宗教迷信的理論,成為支配日本民眾的思想武器,為軍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對外侵略政策所利用。日本明治時期戰略文化的代表是福澤諭吉。他和普魯士的特賴奇克有異曲同工之處。被稱為"日本的伏爾泰"、日本近代文化的締造者的福澤諭吉,晚年成了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主張侵略朝鮮,進攻中國。
  • 他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兄長,侵略中國時中彈身亡,是唯一死在中國的...
    眾所周知,十九世紀的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實現國家富強,但日本卻走上對外侵略道路,今天要介紹的人物,他的身份相當尊貴,是日本皇族,隨日本軍隊侵略中國,在進攻臺灣時,被臺灣抗日軍隊打死,是唯一死在中國的日本皇族,他就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毛澤東為何多次「感謝日本侵略」?
    [摘要]有學者分析,「感謝」敵人、「感謝」對手及其類似的用詞,是毛澤東的一個語言特點和表述習慣,詼諧、幽默,帶有反諷和奚落、挖苦意味,但話意明確。如果沒有日本的侵略,我們現在還在山裡,就不能到北京看京劇了。正是因為日本皇軍佔領了大半個中國,讓我們建立了許多抗日根據地,為以後的解放戰爭創造了勝利的條件。日本壟斷資本和軍閥給我們做了件『好事』,如果需要感謝的話,我倒想感謝日本皇軍侵略中國。」1956年,毛澤東在與訪華的日本前陸軍中將遠藤三郎談話時說:「你們也是我們的先生,我們要感謝你們。
  • 二戰,日本如何經濟侵略中國?日本說:中國是一個讓人害怕的國家
    二戰時期,亞洲地區的日本開始大舉入侵中國。在常人的印象中,日本人主要以武力侵略為主,儘可能地多佔地盤,為日後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間作拓展準備。所以從我們的東北開始,他們先後入侵察哈爾、綏遠、華北、華中等地區,只是到了抗日相持階段,日本因為兵力和國力的問題,才不得不停止大規模的進攻勢頭。
  • 日本女學生裸體上課內幕:竟是為了侵略中國
    日本可以說是非常奇葩的民族,抗戰期間日本的軍國女校竟然要求女生裸體上課,其目的竟然是為了侵略中國。
  • 日本早期間諜鼻祖,奉《孫子兵法》為精妙,苦學漢語!
    日本早期間諜鼻祖,奉《孫子兵法》為精妙,苦學漢語!在日本幕府時代將軍們的行動中,《孫子兵法》幾乎成為日本軍人行動的指南,他們將孫武「上兵伐謀,其下攻城」奉為圭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更是將這一思想作為制定策略的主要原則,因此人們稱豐臣秀吉是日本間諜的開山鼻祖。
  • 此國曾被日本侵略,今卻通用日語日文日本旗,成日本忠實小弟
    此國曾被日本侵略,今卻通用日語日文日本旗,成日本忠實小弟二戰時,邱吉爾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體現得尤其明顯,比如說當時日本控制了整個東南亞,很多國家為了攀附日本,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但是日本兵敗後,他們立刻調轉槍頭痛打落水狗。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比如今天要和大家介紹這個國家,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它一直都是日本的鐵哥們,這個國家就是帛琉。
  • 第二次大戰,留在中國近幾十萬的日本女人,結局讓人不敢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日在對待歷史這一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德國建立了反省戰爭的系統機制,對戰爭進行了徹底的反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卻百般抵賴,自戰爭結束以來竭力否認其對外戰爭的侵略性質,歪曲給被侵略國及其人民造成的慘重災難的歷史事實。
  • 日本如何稱呼慰安所?名字很別致,背後卻很噁心,是侵略的一部分
    其實慰安婦是日語當中特有的名詞,根據日語詞典《廣辭苑》的解釋,慰安婦指的是那些跟隨軍隊到戰地慰問官兵的女人。①雖然詞典裡面有著慰問二字,但是慰問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是自願還是被迫隨軍?字典裡面都沒有解釋,顯然,日本的詞典故意模糊了慰安婦這一名詞的真正含義。
  • 日本是怎樣才對中國展開第一次侵略的?
    對中國近代史比較了解的,都知道在1870年代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後不久,就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國。雖然所謂「大陸政策」在當時還未形成,但是日本的侵略路徑,到還是一模一樣,首先是琉球、臺灣和朝鮮。地理位置圖日本侵略製造的藉口,當屬牡丹社事件。
  • 一個希臘出生的英國人,為何成為日本近代妖怪文學鼻祖?
    我想讓你知道的是小泉八雲的《怪談》堪稱日本近代文學中最特異的存在,近代日本受歐美思潮的影響,寫實派、耽美派、自然主義……等文學流派盛行當中,《怪談》一書卻聚焦在逐漸喪失的日本固有感性,是小泉八雲竭力領悟日本文化精髓後的創作。
  • 如何理解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一語
    正確理解毛澤東評論日本的一句話近來我在讀新中國外交史方面的書籍時,多次看到毛澤東有「感謝日本侵略」這樣的話。眾所周知,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深重的災難,但是,毛澤東為什麼還要說「感謝日本侵略」呢?毛澤東這麼說體現了他的什麼樣的語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