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心壞了,福報就薄了

2020-12-19 紅塵禪緣

世出世間的善,沒有比念佛更善的。你要求智慧,你要求福報,你要求長壽,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要懂。現代人心不善,人心壞了,福報就薄了。福報不夠,沒福,你才遇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經題比較長,意義大圓滿,前半段講的是果德,果報,後半段講的是修因,你怎麼樣才能夠得到這個果報。果報講三個,第一個是「大乘」,大乘是什麼?大乘是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大乘。這個智慧現前,世出世間一切法,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你不通,沒有一樣你不明了。為什麼要明心見性?就為這個。樣樣清楚,一點都不迷惑,過去未來,此界他方,通達無礙,這大乘。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個智慧現前叫成佛了。

第二個福報,求福。福報很多,無量無邊的福報,第一福是什麼?壽命,無量壽。再多的福報,再多的智慧,如果你沒有壽命,那不管用,等於零。所以壽命很重要。阿彌陀佛告訴我們,我們每個人,人人都是無量壽,見性就無量壽。無量壽是本來的壽命,怎麼會變成幾十年就離開世間?這是迷失了自性,那你叫胡作妄為,造些什麼?造業。業是事,正在造作的時候是事,事業,造完之後跟你算帳,那叫業。所以造的業有善、有惡、有無記,無記就是說不上善惡,我們吃一碗飯、喝一杯水,這個沒有善惡。

善有善果,惡有惡報。這是先把無量壽提出來,後面「莊嚴」。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沒有這個業因,怎麼會有這個果報?所以到這個世間來了,跟這個世間所有的人都有關係,都不是偶然的,不是碰到的,都有業因,沒有因,不會碰在一起,緣。

相關焦點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隨意揮霍
    他告誡世人: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張揚揮霍。人心是一桿秤,好與壞自己說了不算,別人會看,會衡量。心胸寬廣之人會得到眾人的推崇和敬佩,喜歡與這樣的人結交,也樂於與這樣的人做生意,所以人生懂得退一步,整個天地都會更加廣闊。福報是有定數的,心胸狹隘凡事都要爭要搶,看似是得到了好處,但是福報也於其中不知不覺地消耗。
  •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
    佛教: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什麼是人間的福報呢?古人講的福報就是指五福,第一是長壽;第二是富貴;第三是康寧;第四是有德;第五是善終,擁有這五福是人生中最健康的狀態。慈悲心重福報深的人,有5種面相,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臉:第一種面相:慈眉善目福報深的人,必定是廣做善事的人,只有多做善事才能積累福報。而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實為善的大根大本。佛說孝養父母,福報是無盡的,還會得到天人的保護。
  • 佛教:人生最大的福報是什麼?
    但是,很多人對於福報這個概念,並不是真的了解,甚至有人理所當然的認為福報就是無災無難無病痛,這樣的認識當然沒有錯,因為這些也是福報之一,但卻並不是最大的福報。那麼,對於修佛的人來說,最大的福報是什麼呢?
  • 中國工商銀行推出「福報今生」系列貴金屬產品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為主題的「福報今生」系列貴金屬產品,近日由中國工商銀行隆重推出。「家國為尊、生活合理、人間因緣、心意和樂」是「人間佛教」的宗要。作為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於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倡導「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育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受到全球華人的廣泛認可和推崇。為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滿足廣大民眾對富含文化內涵與人生哲理的貴金屬產品的需要,中國工商銀行歷時一年精心打造,獨家推出與星雲大師「一筆字」合作的「福報今生」系列貴金屬產品。
  • 佛教:福薄心窮的人,有這四個習慣
    別再抱怨命運不公平了,佛說,一個人的命運,是自己決定的,福報也是我們自己爭取的,凡事有因就有果,因果顯現就會命苦福薄,生活不順心,事業不順利!以下四個因是你心窮和福薄的原因!抱怨和嫉妒越是心窮越是嫉妒別人所擁有的,越是不會反省自己身上的問題,當你抱怨的時候你會越來越窮,越來福報越少,總是每天抱怨的人,往往都是福薄命苦的表現。任勞是消業,任怨是積福,所以當一個人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也沒有任何抱怨的時候,就是在消業積福,好運也就悄悄地向你而來。
  • 佛教:福報來臨之時,往往會出現這三個徵兆!
    福報到來之時會有感應嗎?他是否會和算命先生所說的「你幾年之內會走財運,幾年之後能娶妻生子。」會有感應,但和算命先生所說的卻不相同。其就算算命先生所說的是正確的,但在此中亦有諸多因素能夠幹擾「善果」的結成。佛教講「欲得善果,必種善因。」
  • 佛教:種福而未求福,才是最有福
    這四句話的前三句,是告訴我們,人心輕躁浮動,是苦惱的根源;人心定而動,只顧種福而未求福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世人只知道求福報,卻不懂得福必先種因、惜因,一個人的福報多少,全靠自己來修。心中敬畏因果,造惡作惡的事情一定不能做。
  • 佛教:廣種這3種福田,福報主動來找你
    想要在人生中擁有福報,就要廣種福田。真正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缺少福報。如果一個人缺少福報,就是有了財富也很難守住,即使有錢還是會煩惱重重,這些都是缺少福報的表現,福報要如何得來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廣種福田,人天路上,修福為先。
  • 佛說:「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我們學佛之人要清醒地認識到,福氣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要想修福,就要修善,善心善行,要多去利益他人,一個人越是貧困、越是福薄,越要有善的發心,不可嗔恨抱怨,否則越是無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命苦福薄」之人,做好這3件事,增福無量!
  •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陰德對一個人很重要,這樣積陰德,才會有大福報!什麼是陰德?陰德就是一個人暗中做好事,不告訴別人。而陽德卻恰恰相反,做了一點點好事,就喜歡到底虛揚,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得知道。佛教認為,陰德是使命運向好裡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我們的古人就非常重視陰德,並認為應該要多積陰德,才能有福報。如果你有錢了,與其浪費奢侈,還不如偷偷資助幾個貧困兒童;遇到了需要攙扶過馬路的老奶奶,善意的一個舉動,就是在積陰德;在公交車上,給有需要的人讓座,這也是在積陰德。遇到了迷路的孩子,如果可以,送到派出所,或者是給他的父母打電話,這就是在積陰德。
  • 「相貌」裡面藏著「因果」,也是福報的表現
    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從來不用忙,因果業力不但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我們的相貌也會被因果業力所影響。為什麼說慈眉善目,慈悲的人,就會顯現善的相,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所以說一個人的相貌,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福報。
  • 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
    佛教:種善因得善果,生活中要做好三件事,福報將不請自來!佛說,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前世修積的福報,福報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想要修攢福報,一定要多種善因,這樣才能得善果。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做好這三件事,可以幫助我們培養福田,直接而快速的得到福報。一、相信因果,心懷敬畏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人不相信佛教,認為因果業力不真實,是唯心的說法。其實,這是很多人的誤區。佛說,世間萬法皆空,唯有因果業力不空。
  • 佛教:一個人命苦福薄的四個特徵,你有嗎?
    佛門中有句話,叫做「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意思是說,假如只重智慧的修為,反而忽略培植福報,即便是阿羅漢,也有託不到齋的時候。那麼,究竟什麼是福氣呢?相反,命苦福報的人,卻有各自的煩惱習氣,因而會感召種種不幸。下面這四種命苦福薄的特徵,看看你身上有嗎?其一,脾氣倔強,剛性難調。佛家講因果,壓力在面前,最先崩壞的一定是最為剛強的巖石。同樣的,脾氣越是倔強的人,命運一定越坎坷。剛性難調為「因」,壓力為「緣」,崩壞即「果」。
  • 佛教:心量越大,福報就越大!這6個方法幫你擴大心量,積累福報
    這句話亦是告訴我們,心量越大,福報就會越大。對於學佛之人來說,我們皆有聽聞這麼一句話「學佛、是學佛諸佛菩薩的心量、慈悲、精神。」而並不是說學佛,就是迷信,就是一味地去求取諸佛菩薩庇佑,更加不是把佛菩薩當成救世主。很多人覺得學佛不能改變命運,其實從你真正發心去學佛的那一刻開始你的命運就已開始改變了。這就好比俗語講「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其實是一個道理。為何?
  • 佛教:累積福報,消除惡業的極佳修法,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累積福報,消除惡業的極佳修法,南無阿彌陀佛如果用邏輯來推的話,修慈心能累積福報,修悲心對消業上面非常有作用。我現在要講的是:如果修慈心,他有能累積這麼大福報的功德的話,反過來說悲心:「願眾生離苦及苦因」,因為惡業會讓眾生招感苦嘛,現在我們對眾生上面一直想:「眾生要離開這些苦及苦因」的話,就等於我們身上的苦會消除,消除了苦就等於消了業,是吧?所以,我們自己不想墮地獄的話,就要好好對地獄眾生修悲心。
  • 福報來臨之前有三個徵兆,看看你自己,福報是不是要來了
    佛教認為,凡事皆有因果,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前,都會有一些徵兆,如果你的身上,也出現了這三個徵兆,說明福報就要來了。第一個徵兆:開始理解並感恩父母。紅樓夢中的《好了歌》說得非常現實: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如果你求菩薩,菩薩就會可憐你而施捨你,那佛教豈不是成了眾生索取利益的功利之地?
  •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
    佛教:佛說,從這七個特徵可以看出,你是不是一個有福報的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些人生活很幸福,但也有人處處不順。你是不是一個有福的人呢?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佛教認為,做好自己的孝道,孝順父母,孝敬師長與長輩,就是培植自己的第一福田。福報從哪裡來?福報從福田中來,全靠自己修。一個不孝順父母、不孝敬師長與長輩的人,往往生活中充滿著煩惱,處處不順。要想改造自己的命運,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修福報,一切都為時不晚。
  •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
    佛教:福報快不夠時,多做這3件事,好運氣感召而來!佛家講究因果報應,同時也看中累積福報。一個人的福報的多事,也反應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福報多的人,日子自然過得幸福、生活順心。而那些福報少的人,往往經常會感覺到處處受阻、人生不如意、苦悶煩惱的事情太多了。民間所說的諺語「喝冷水都會被嗆到」就是這個意思。其實,這些都與一個人的福報多少有關。當一個人的福報快消耗殆盡時,你慢慢的會發現,生活中不順心的事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做這3件事積累福報,好運氣自然感召而來。那麼佛家所認為的福報,到底是什麼呢?
  • 這3種人很有才華,但卻福淺命薄,究其原因是什麼呢?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很有才華,但是大多「才子命短,才女命薄」,楊修很有才華,卻說了一句「雞肋者,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後,被曹操殺害,林黛玉很有才華,卻在葬花之後鬱郁成疾,這些有才華的人其實是有很大的弱點的,正是因為這些弱點,讓他們有一個可悲的下場,那麼是哪些弱點或者是人生短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