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假故事:毛澤東宴請因工作太忙遲到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核心提示:
塗秘書說,這簡直是胡說八道,錢學森向來守時,凡是出席會議,總要提前幾分鐘到達,從不遲到,更何況是毛主席宴請,錢學森怎麼可能遲到?!

本文摘自《同舟共進》雜誌 作者:葉永烈

早就聽說寫作名人傳記有所謂的「真名人,假故事」,這些故事是「根據名人的性格和當時的場景,依據邏輯推理寫出來的」,這叫「文學虛構」,目的是加強「感染力」,達到「勵志」的目的。儘管這種寫作手法迄今仍有作家以為可取,我卻以為必須摒棄。真實才有感染力。憑空虛構的故事,除了擾亂人們的視聽之外,還將給後世留下艱難的辨偽考證工作。

最近,我對種種錢學森的傳記與報導進行了一番「考證」,驚訝於這種「真名人,假故事」之多。其中有的「假故事」流傳甚廣,以致「造謠一千遍就變成真理」,很多人信以為真。

錢學森被授予「中將」?

1957年9月至10月,錢學森作為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成員訪問蘇聯,曾有過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蘇聯國防部提出,蘇聯的火箭、飛彈和其他尖端技術設備屬於高度保密的單位,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只有相當級別的政府官員和相當高級軍銜的軍官才能參觀。

代表團成員中,錢學森是最資深的飛彈專家,他當然要去參觀蘇聯那些高度保密的單位。然而,錢學森沒有軍銜,更談不上「高級軍銜」了。

周恩來總理知道了這件事,建議中央軍委馬上授予錢學森中將軍銜。周恩來幽默地說,「早在1945年美國政府就曾授予錢學森上校軍銜。現在已經過了12年,我們為什麼不能讓他當將軍呢?就是按軍隊的晉升制度,也該輪到錢學森當將軍了」。

毛澤東得知此事,說道:「恩來同志考慮得很周到。我想,錢學森同志至少也得授予中將軍銜。」

就這樣,中央軍委很快作出決定,授予錢學森中將軍銜。於是,錢學森佩中將軍銜,出現在蘇聯。

雖然這一傳說有鼻子有眼,但有三個明顯的漏洞:

一是我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帥錄》裡面查不到錢學森;二是從未見到錢學森佩中將肩章或者領章的照片;三是在《毛澤東傳》、《毛澤東年譜》、《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以及《周恩來傳》、《周恩來年譜》中,沒有查到相關的記錄。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教授告訴筆者,這純屬訛傳。他說:「造謠都造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頭上去了!」

錢學森本人也曾對秘書塗元季說過:「這是誤傳。」

當時,錢學森作為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成員訪蘇,蘇聯方面對他格外注意,因為蘇方知道錢學森的學識和閱歷,知道1945年錢學森曾作為美國空軍顧問團上校,考察了德國的飛彈基地,審訊了德國飛彈專家。錢學森是代表團中唯一的資深火箭飛彈專家。當時的蘇聯飛彈尚處於仿製德國、美國飛彈的階段。正因為這樣,在參觀蘇聯飛彈基地的時候,蘇聯方面總是請錢學森去給大學作講座,或者安排與蘇聯科學家見面。蘇聯方面對錢學森解釋說,那些飛彈你在德國、美國都看過,對於曾經擔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主任的你,不值得費時去參觀那些不屑一顧的東西。所以錢學森沒有去參觀蘇聯的飛彈基地,並非由於他沒有軍銜。

再如,有報導稱,當錢學森1955年從美國回到祖國:

錢學森到了北京,第二天下午,周恩來總理邀請錢學森及其夫人來到中南海。這天,一聽見門外車響,周恩來便大踏步走出辦公室,迎接客人,一見面就緊緊握住了錢學森的手,充滿無限激情地說:「學森同志,歡迎你歸來,我們的國家太需要你了!」幾句話,說得錢學森渾身灼熱,好像頓時有一股溫泉,一下子流遍了他的全身……

總理問道:「你遭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吃了不少苦頭,身體怎麼樣?你先不要忙著考慮工作嘛,先去醫院檢查一次,檢查結果我是要過目的。蔣英也要檢查一次。這件事我讓秘書給你們安排一下。」

像這樣問寒問暖的語言,像這樣悉心關懷的話語,錢學森覺得他活了44歲還不曾聽見過……

且不說周恩來對剛剛回國的錢學森是否稱呼「學森同志」,據《人民日報》報導,錢學森是在1955年10月28日從上海來到北京,11月5日,國務院副總理陳毅接見錢學森,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歡迎錢學森歸來,並無「錢學森到了北京第二天下午」周恩來接見之事。那些「一股溫泉,一下子流遍了他的全身」之類的描寫純屬虛構。

蔡信

相關焦點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稱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他是科學家群體中以身報國的代表——錢學森。在錢學森109周年誕辰將近之際,我們摘選了和他有關的30個故事。這些細小或重大,歡欣或沉痛的人生切面,令我們更加敬愛這位前輩。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錢均夫由於失去了工作,又體弱多病,經濟每況愈下。錢學森向來孝順,在美國開始工作之後便接濟父親。其中有一年多因太平洋戰爭,錢學森無法從美國匯錢給父親,錢均夫不得不向親友借款,直至錢學森的匯款寄到,趕緊還給親友。在錢學森1947年回國之前,錢均夫一度因十二指腸穿孔住進上海同孚路的中美醫院(今石門一路82號),全靠錢月華細心照料,才得以康復。
  • 弘揚科學家精神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
    他是傑出科學家,美國人稱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堅信「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他是科學家群體中以身報國的代表——錢學森。在錢學森109周年誕辰將近之際,我們摘選了和他有關的30個故事。
  • 毛澤東關心科技"三錢":"專門家對於我們的事業是很寶貴的"
    尤其是對大名鼎鼎的科技界「三錢」: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毛澤東給予了更多的關心和關注。「三錢」這個別號最初就是由毛澤東喊出的。 「對我們來說,你比5個師的力量大多啦」 錢學森是「三錢」中名氣最大的一位,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美國海軍部副部長丹尼爾·金貝爾曾說:錢學森抵得上5個師。
  • 紀念|錢學森先生的30個故事:回到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
    今天是錢學森誕辰109周年紀念日錢老的事跡很多人耳熟能詳每一個遇見他的人都會愛上他讓我們通過這些故事4錢學森曾親筆寫下一份珍貴文件,回憶一生中給予他深刻影響的人,總共17位。除了父母和毛澤東、周恩來、聶榮臻5位外,其餘12人都是錢學森的老師。5錢學森1923年到192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念書。
  • 這本書把錢學森的故事講給孩子聽,讓錢學森成為孩子人生中的偶像
    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說到錢學森,想來大家都會又敬佩又感動。而《摺紙飛機的男孩》這本書,就是把錢學森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錢學森成為孩子們心中的偶像,人生中的榜樣。,學得認真,玩得開心錢學森3歲識字,5歲讀《水滸傳》,從小就有一個成為英雄的夢想。
  • 毛澤東遺物的故事
    第十四集 滿江紅唱片生平第一次手術時聽《滿江紅》  1975年,當人們還習慣於新聞紀錄影片中毛澤東形象的神採奕奕時,卻不知道因患嚴重的白內障,他已經一年多看不清東西了。  曲子錄好後,深得毛澤東的喜愛。可是不久,他卻突然改動譜曲詞句,要求重錄。  那是1975年4月,董必武逝世。得知消息,毛澤東一整天沒吃東西,要工作人員將這首《賀新郎》錄音帶反覆放,他躺在床上,一邊聽一邊用手拍床,擊節詠嘆,就這樣聽了整整一天。不幾日,毛澤東把《賀新郎》詞中的最後兩句比較傷感的「舉大白,聽《金鏤》」改成了「君且去,休回顧」,讓錄製組重錄。
  • 紀念錢學森歸國65周年 錢學森圖書館以音頻故事述錢老成長與歸國曆程
    上海交大供圖&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記者 許婧)今年是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回國65周年。22日,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的長篇聯播《羈絆與歸來》正式上線,錢學森圖書館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推出的情景廣播劇《仰望星空的少年》也宣布全面啟動製作,以聲音描繪錢學森成長與歸國曆程。
  • 一段不為人知的錢學森故事 讓學生明白了理想的意義
    近日,在杭州市時代小學六(1)班的一節道德與法治課上,這一問題再次被提及,一位老人用一個故事開啟了學生追求理想的大門。  這位老師是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邀請錢教授前來的,是這節課的任課老師、時代小學副校長酈雲。杭州時代小學是杭州錢學森學校的領辦單位,關於錢學森的學習活動學生也參加了不少,現在這群六年級學生即將畢業,經過六年的學習,未來他們應該如何發展?
  • 關於錢學森的30個故事,藏著許多教育哲理,值得老師家長讀一讀|精選
    這些故事裡的教育哲理,值得每位老師、家長讀一讀。01錢學森曾說:「我的父親是我第一個老師。」父親錢均夫在花錢給錢學森買書上毫不吝嗇,並堅持為兒子挑選圖書、畫報。錢學森行將離開祖國前往美國求學時,父親送給他的禮物是一大箱「中華文化叢書」。
  • 《毛澤東遺物的故事》走進高校 毛澤東背英文
    《毛澤東遺物的故事》走進高校  本報4月10日訊(記者 劉文韜)今天上午,大型電視文獻紀錄片《毛澤東遺物的故事》觀摩交流會在湖南大學舉行。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和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出品的20集電視文獻紀錄片《毛澤東遺物的故事》,每一集都以遺物為中心,在清晰交代其來龍去脈的前提下,深入探尋遺物背後蘊藏的豐富內涵,以小見大,展現一代偉人毛澤東同志的工作、生活和情感、精神世界。  來自湖南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的師生代表觀看電視片後,紛紛暢談心得體會。
  • 女子懷孕產檢假每次僅2小時 因產檢遲到被扣工資
    (原標題:女子懷孕產檢假每次僅2小時 因產檢遲到被扣工資)
  • 錢學森受邀參加國宴,卻發現沒有座位,主席:學森同志,請坐我這
    錢學森突破重重阻攔回國,在黨中央看來是一件大事,主管科學和外交工作的陳毅副總理指示科學院領導們妥善接待。 10月28日,錢學森終於來到了北京,受到了科學院的熱烈歡迎。11月1日晚,時任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在北京飯店舉行盛大宴會,當時中國幾乎最著名的科學家都參加了這場歡迎宴會。
  • 毛澤東請羅申吃烤鴨:13個故事串起全聚德150年
    那100個「德」皆選自於歷代書家名帖,以及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書作,從甲骨文、金文到行草隸篆,可謂無一字沒有出處。17歲時他因逃荒來到京城。初到北京的他,從放養鴨子幹起,學得了一手填鴨和屠宰雞鴨的技術。後來就做起了生雞生鴨的買賣。1864年,楊全仁傾其所有盤下了前門外肉市胡同一家名叫「德聚全」的乾鮮果鋪。
  • 這才是真正的「錢學森之問」
    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現在,我要宣傳這個觀點。」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國。當然,錢學森的任何談話都沒有這些意思,因為硬說湧現出一群「兩彈一星」元勳的體制比不上連一臺手扶拖拉機都造不出來的「民國大師」,確實不是正常人的邏輯。為了澄清到底什麼是「錢學森之問」,我們回顧收錄在《錢學森現代軍事科學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一書中的一封錢學森親筆信(第176-177頁)。下面是這本書、錢學森親筆信的照片以及信的全文。
  • 上海交大傑出校友錢學森等都因病暫停學業,聽他們「隔離期」故事
    交大的傑出校友錢學森、屠岸、汪耕等也都因病而暫停學業,最終他們選擇化困守的隔離為獨立思考成長期。現在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隔離期」故事,感悟他們的從容、勇者無懼和可貴的人生定力。因傷寒休學接觸共產主義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錢學森1930年春夏之際,入學交大一年且向來體質不錯的錢學森得了傷寒,病情來勢洶洶,需要長時間療養
  • 錢學森:愛國奮鬥的知識分子典範,交通大學的傑出校友
    錢學森的名字,早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是科學精神和愛國情懷的象徵;錢學森的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冊上熠熠生輝,也在交大師生中口口相傳,時刻激勵著交大師生和全體中國人。志在航空事業,在交通大學打下堅實基礎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張考卷,卷面已經有些泛黃,但上面的分數清晰可見,96。
  • 教師節特輯 | 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錢學森先生的故事給你啟發
    其他的是毛澤東、父母親、周恩來、聶榮臻等。錢學森回憶自己從1923年到192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書的那段時光,他說:「那個時代,在北京辦學是非常困難的。錢學森說:「當時學生們臨考都不開夜車,不死讀書,能考80多分就是好成績,只求真正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
  • 《信中國》中黃渤讀了錢學森寫在盒上的求救信,這是怎麼回事呢
    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934年,錢學森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教授。1950年錢學森回國受阻,並受美國方面監禁,1955年,在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爭取下回到中國。
  • 「錢學森之問」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一位學生向溫總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錢學森關於中國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問題。溫家寶說:「錢學森之問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溫家寶總理認為:大學改革要為學生創造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環境。大學還是應該由懂教育的人來辦。教育家辦教育不是幹一陣子,而是幹一輩子。大學還應該逐步改變行政化,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大學應該以教學為中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