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好古詩文?《古文觀止》是個「寶典」,陳更:她太動人

2020-08-16 歷史痴

近年來,古詩文在中小學課本中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了,學習的難度也隨之越來越大。

據了解,小學課本中共收錄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增幅達80%;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有124篇,佔比超過50%;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在64篇的基礎上,再增加10篇。而2019年高考語文試卷除了文字量加大、名著閱讀更注重細節之外,古詩文試題分值更是高達34分,還讓不少考生和語文老師感嘆:講的都沒考,考的都沒講!

如果有人問:中小學生以及喜歡研究文言文的初學者,如果想學好古文,應該從何入手?

誦讀古詩文

專家和名師的推薦中,一定會有一本叫做《古文觀止》的文集。

《古文觀止》為何備受推崇?

總體上來講,這本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了我國文言文的最高水準,堪稱是學習古文的寶典,「看過這些高山仰止的華章,其他的也就不用再看了」。

詩詞大會才女陳更

最近幾年大火的《中國詩詞大會》,有一位特別光彩奪目的才女陳更。陳更接連參加了4季《詩詞大會》,作為北大的一名工科博士生,她的身上卻散發出了耀眼的文學之光,獲得了無數人的稱讚和喜愛。

作為一名狂熱的古詩文愛好者,陳更也對《古文觀止》推崇備至,她這樣形容這本古文讀本:

她的名字或許對你有些陌生,但其實,她已經從你的少年時期走過,陪你成長多年。

她太動人,太飄逸,太深刻,太精緻,太婀娜。

話不多說,下面就請大家一起來欣賞《古文觀止》中的經典名句名篇:

太婀娜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出處】:北宋·蘇軾《前赤壁賦》

【背景】:宋神宗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與朋友泛舟夜遊赤壁感懷。

蘇軾

【大意】: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聽到便成了聲音,進入眼帘便繪出形色,取得這些不會有人禁止,感受這些也不會有竭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賞析】:蘇軾的這篇《前赤壁賦》「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

太動人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出處】:西晉·李密《陳情表》

【背景】:晉武帝為了籠絡蜀地人心,催促蜀漢舊臣李密去做官。蜀漢雖然滅亡了,後主劉禪卻還活著,李密心懷舊主,同時不願拋棄養育他長大的祖母去赴任。

李密故裡

【大意】: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我;祖母如果沒有我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餘生。

【賞析】:《陳情表》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後世有「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者不孝」的說法。

太飄逸

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背景】:陶淵明從29歲起做官13年,但他一向厭惡官場,嚮往田園。41歲這年,終於丟下一句「不為五鬥米折腰」掛印而去,寫下《歸去來兮辭》表明心志。

陶淵明

【大意】:白雲無意間從山間悠然飄出,鳥兒飛倦了自然知道返回山林。

【賞析】:《歸去來兮辭》是隱士之宗陶淵明一生轉折點的標誌,從出仕到田園,心靈終於得到放逐。描述了辭官之初的見聞,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嚮往。

推薦語

《古文觀止》收錄了自東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書12卷,以收散文為主,兼取駢文。除了超高的文學價值,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人生經驗和哲理大義。

其中既有《戰國策·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司馬遷《史記》「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左傳》的「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等秦漢時期的經典佳作;

也有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柳宗元《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歐陽修《秋聲賦》「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王安石《讀孟嘗君傳》「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等唐宋八大家的傳世名篇。

古文觀止

並且,《古文觀止》在編撰之初,就是脫胎於吳楚材叔侄為私塾學童所編寫的講義,最適合初學者作為啟蒙讀物,每到一個階段,重讀《古文觀止》又有不一樣的理解。

2020年4月,《古文觀止》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可見《古文觀止》對於學習古文的重要性。想要學好古文,自然不能錯過它。

圖解古文觀止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彩圖精編版《古文觀止》。全書採用原文大字、釋義小字,注釋緊隨原文的排版方式,方便誦讀對照,更加入彩圖幫助理解。

幫助中小學生及其他初學者,解決古文艱深晦澀、難讀難懂的問題,讓小學生能讀、初中生能懂、高中生能用。如果心動了,就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包郵到家哦。

相關焦點

  • 《古文觀止》為何備受推崇?陳更:她太婀娜,太動人
    近年來,古詩文在中小學課本中佔據的比重越來越大了,學習的難度也隨之越來越大。據了解,小學課本中共收錄古詩文124篇,佔所有選篇的30%,增幅達80%;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有124篇,佔比超過50%;高中語文必背古詩文,在64篇的基礎上,再增加10篇。
  • 千古奇書《古文觀止》:太豐富、太婀娜、太飄逸、太動人
    其實,《古文觀止》是吳楚材給私塾孩子的啟蒙讀物。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屢試不第,對科考失去信心後,投靠家裡親戚,在福州做起了文書,順便給巡撫公子做伴讀。之後,他又回紹興辦了個私塾,又找了個幫手,也就是他的侄兒——吳調侯。那麼,給青少年的啟蒙讀物又是如何流傳百年的呢?
  • 我想要自學《古文觀止》,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如果你選擇第二條路:想要自學《古文觀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一、了解文化常識《古文觀止》是由清人吳楚材、吳調侯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之所以選擇題名「觀止」,也是認為該書所選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們所能讀到的盡善盡美的至文了。因此,選文往往出自《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等大部頭作品。
  • 古詩文提前學,三年級家長分享「保底」計劃5步走
    小學生為什麼要提前學古詩文?按部就班跟著課本走,不好嗎?不好。請讓一個家有三年級娃的中年老母親,來告訴你3個理由。第一,古詩文很重要,且越往後越重要。高中 —— 古詩文佔比仍然達到49.3%,要求背誦超過70篇古文。也就是說,古詩文,小學佔比30%,中學佔比50%,你說重要不?第二,古詩文不僅佔比大,而且學習難度高。
  • 《古文觀止》:從古代222篇散文名作中收穫慰藉
    《古文觀止》作者:吳楚材 吳調侯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薦書人說陳更(《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冠軍):面對前朝代代積累的卷帙浩繁的古典文學世界,清朝人嘗試著從中擷取那些最璀璨的珍珠,供後人賞看,於是有了《唐詩三百首》,有了《古文觀止》。
  • 陳更,古詩詞讓她成長
    陳更在第一季詩詞大會出場時,是一身標準的民國學生裝,看上去溫婉動人,小家碧玉,給人一種情深深雨濛濛的美感。在這樣的場合出現,更加襯託出了詩詞的韻味。陳更款款走來,介紹了自己來自陝西鹹陽,正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她說:「中國詩詞講究四素,氣象、體面、血脈、韻度。」
  • 讓學生愛上古詩文,有章可循——聽特級教師談古詩文學習
    古詩文教學一直都是個「老大難」問題。為此,董旭午認為,翻譯文言字詞有個一般規律,即儘可能保留原單音詞來做詞根,之後再在其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同義、近義、相關的單音詞,形成今天的雙音(及以上音節)合成詞,如將「羅」翻譯成「網羅」「羅列」等。學生一旦掌握到這個規律,他們學文言文的樂趣以及學好的信心自然就會增強了
  • 詩詞大會總冠軍陳更,北大博士6年未畢業,如今面臨退學風險
    在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現場,武亦姝與北大女博士陳更的詩詞切磋、恬靜氣質讓人拍案叫絕,雖然陳更最後惜敗給了武亦姝,但她同樣給所有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陳更,1992年出生在陝西鹹陽的一個書香門第。她自小就非常聰明,喜歡翻閱父母珍藏的各種舊書,對唐詩宋詞更是情有獨鍾。
  • 教學生愛上古詩文,有章可循
    《我這樣教學古詩文》 董旭午 著 商務印書館古詩文教學一直都是個「老大難」問題。最近,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著名特級教師董旭午的新著《我這樣教學古詩文》,應該是一本能夠教學生會學、樂學和愛學古詩文,很有利於解決好這個「老大難」問題的佳作。
  • 部編版語文教材古詩文增長87%!學好語文該如何入手?
    古詩文約佔小學課文總數30%。與原教材比,增幅達87%。中考中古詩文佔12分的分值 。可以說,得古詩文的孩子得語文。背古詩不僅可以滿足應試的要求,對孩子「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也體現在很多方面,有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 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以背誦《古文觀止》為例
    不過肯下苦功夫,學好文言文倒不難,只要背熟一本《古文觀止》就夠了。參考這本書僅僅是為了不讀錯字,比如書中的《蘭亭集序》開篇有句話:「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中的第二個「會」字,應讀作(kuài),而大部分人卻讀(huì),容易鬧笑話。在《古文觀止》中還有大量容易讀錯的字,沒有注音教材參考難免有讀錯的可能。這一步只需識字,無需去理解每個字每句話的意思,暫不用買《古文觀止》譯註本。
  • 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以背誦《古文觀止》為例
    不過肯下苦功夫,學好文言文倒不難,只要背熟一本《古文觀止》就夠了。為什麼選擇《古文觀止》來學習文言文?因為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叔侄倆已把中國古代最好的散文名篇都集中在這本書裡了。我恰好在前幾年通讀了《古文觀止》,並背下了其中的140多篇文章,文言文閱讀水平有了不少進步,以下我就以《古文觀止》為例,淺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 從古詩文中汲取滋養
    據報導,由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的新版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使用,《語文》所選古詩文數量比過去增加,且體裁多樣,其中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 古詩文是中華文化的國粹與精華,歷經千百年的傳承,至今熠熠生輝。中小學語文教材增加經典古詩詞,讓孩子們從小接觸、學習、感知古詩文的魅力,對於弘揚傳統文化,強化對中華文明的認知、自信心與自豪感顯然大有裨益。
  • 「爸,請用古詩罵我」,從小被詩詞養大的娃娃,人生不要太出色
    近幾年,中小學語文教材進一步改革,小學古詩文數量就已經達到了129篇,增幅漲了87%,這就讓很多家長對於孩子古詩文的方面更加看重了。其實學習古詩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古詩給一個人帶來的很多好處。會讓這個人氣質、談吐等,很多方面都看起來很高級。
  • 古文觀止100天學習計劃|這是中國最好的文言文學習教材
    所以,我們這一套「古文觀止」系列課程,將從「六朝唐文」開始學習,到第61講開始,我們再回溯到先秦作品中,去追本溯源。那麼,如此重要的學習資源,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如何利用好呢?我以為,起初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背誦。
  • 我這樣教小學生學古詩文
    如果我們把一些智力上能接受這些寶貴文化遺產的學齡兒童們的黃金時間,讓一些無謂的連環畫、卡通畫、小人書佔去了,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社會各界上也越來越看重青少年兒童的古詩文教育。譬如臺灣地區的「兒童國學班」就是典型一例。「兒童國學班」希望趁孩子們年齡小、記憶力強的時候,讓他們直接接觸、感悟、揣摩這些千百年來中華文明和人類智慧的結晶。小朋友不必懂、也毋需考慮興趣問題,只要念誦背就是了。
  • 楊絳主動作序推薦,這部百字版《古文觀止》,孩子古文入門必讀
    學生只有學好了文言文,才能更好的學習現代文。而且,文言文一直以來都是中考,高考的必考項目,是中考高考考查的重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因此,怎樣更好的學好文言文是每個學生的當務之急。鳳凰衛視著名的駐外記者周軼君,就曾在《鏗鏘三人行》中分享過自己的閱讀心得。
  • 《古文觀止》,這些文言文課外精讀書,買書千萬別簡單粗暴
    一是《世說新語》,二是《古文觀止》。有些家長就留言給我,這《古文觀止》該選哪個版本呢?是不是直接選個大出版社的就可以了呢?是的,這個問題問得真好,咱們買書千萬別想得太直接了,看到學校、老師、家長一推薦,看見促銷活動,就熱情高漲瘋狂囤書,結果家裡書一大堆,有時候是沒時間看,有時候發現不合適,最後沒有發揮出輸入的效果。
  • 大語文時代,古詩文背誦重要性凸顯,如何讓孩子愛背古詩文?
    首先給各位學生和家長一組數據:部編版新教材中,小學古詩文所佔比例為30%,初中古詩文比例佔57%。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學不好古詩文,將會嚴重拖語文後腿。但古詩文首先有年代感,再加上語法,文體,用詞的不同,讓學生不易於理解,在背誦時 ,也會出現畏難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