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高5.6米變4.2米,山東首例商品房欺詐賠償案判了:退房退款還得...

2021-01-09 房產每日觀察

置業顧問宣傳樓盤時向買房人承諾商鋪5.6米層高,可以隔成2層用,但買房人袁女士拿到房時,發現涉案商鋪實際層高僅為4.2米,根本無法隔成兩層使用。

房主認為開放商以虛假承諾的方式欺騙人買房,要求退房退款,並賠償損失20萬。近日,煙臺市福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袁女士勝訴。

代理此案的山東眾尋律師事務所律師馬永傑介紹,這是山東首列商品房銷售領域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認定商業欺詐判決賠償的案件,被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方式讓原告誤以為買到的商品房層高為5.6米,實際層高為4.2米,構成欺詐行為,「在一些的商品房賠償索賠案件中,這個案件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另外,合同中僅約定了面積超過3%的,購房人可以退房,但是層高誤差超過3%情況下購房人是否可以退房並沒有約定。這種情況法院認為層高差和面積差均可以適用面積差超過3%的約定,就同類案件也具有借鑑意識。

合同約定層高5.6米,交房4.2米

據煙臺的袁女士介紹,2018年8月份,她了解到被告開發的涉案樓盤。置業顧問宣傳涉案樓盤時向袁女士承諾商鋪5.6米層高,可以隔成2層用,買一層得兩層,買到即賺到,對外出租可得雙倍收益。

袁女士基於對被告的信任於2018年9月30日,與被告籤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一份,合同約定袁女士購買被告開發的位於福山區奇泉路218-9號商鋪一套,房屋規劃用途為商業,層高5.6米,房屋總價款812223元。

在合同籤署後,袁女士如約履行了付款義務。2020年6月份原告袁女士經被告通知驗房時,才發現涉案商鋪實際層高僅為4.2米,根本無法隔成兩層使用,出租收益翻倍更不可能。

要求返還全房款並賠償損失20萬

原告袁女士與被告交涉得知,從項目開發之出被告就知道涉案商鋪的層高為4.2米。被告明知層高的前提下依然採用虛假宣傳,以虛假承諾的方式欺騙原告購買涉案房屋,其行為構成合同欺詐。

合同約定5.6米層高,實際交付4.2米,交付標的物與合同約定嚴重不一致,被告構成根本違約。原告購買涉案房屋的目的是隔成2層對外出租,現該購房目的無法實現。因被告的欺詐、違約行為,致使原告錯失了投資其他升值房屋的機會,給原告造成了重大損失。

袁女士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被告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2、判令被告返還原告購房款812223元,並賠償利息損失(以812223元為基數自原告付款之日起至被告付清之日止按照房地產同期開發貸款利率的1.5倍計算);3、判令被告向原告賠償損失20萬元;4、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辯稱,工作疏忽並非有意欺騙

被告煙臺中海福盛地產有限公司辯稱,一、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房屋層高為5.6米,實際層高為4.2米,這一錯誤的發生是由於工作疏忽大意造成,並非答辯人有意欺騙。

原告所購房產為期房,位於悅公館一層,商鋪。悅公館項目一層商鋪層高有4.2米、4.3米、5米、5.6米、5.8米等不同情況。悅公館項目房產銷售之前,項目設計單位青島北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北洋公司」)向答辯人的營銷部門出具「悅公館商業信息統計表」,在該表中,青島北洋公司將原告所購的10#樓218-9號房產層高錯誤表述為5.6米,因而答辯人的營銷部門受到誤導,按「悅公館商業信息統計表」所載信息與原告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故造成了這一錯誤。5.6米層高與4.2米層高,區別明顯,交房時憑肉眼即可分辨,從日常生活經驗足以看出兩者的明顯差別,答辯人不可能出於主觀故意、有意作出欺騙,出現層高錯誤完全是由於工作對接出現差錯所致。

二、答辯人本著誠實信用的原則,願就上述錯誤承擔相應的責任,且原告在訴訟之前已經了解並接受層高錯誤造成的原因,雙方就如何解決問題也達成一致意見。答辯人收到原告關於層高不符的投訴後,非常重視,派專人與原告對接,在查清問題後,就層高錯誤的發生原因向原告進行了說明,並誠懇的道歉,多次就如何解決此事與原告進行了協商。

原告對答辯人解決問題的誠意表示滿意,雙方以誠換誠,原告主動提出不退房,並要求答辯人給予15萬元補償。為解決糾紛,考慮到層高4.2米和層高5.6米商鋪價差,以及由於我方過失造成層高不符,在合同繼續履行的前提下答辯人同意給予15萬元補償,雙方於2020年7月20日口頭達成了一致意見。但次日,原告以走法律程序為要挾,同時表示如補償20萬元則馬上簽字。

一審判決:房產公司宣傳構成欺詐

法院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所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補充協議,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對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根據商品房買賣合同第五條規定:「第五條:面積確認及面積差異處理...…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有差異的,以產權登記面積為準,面積差異部分按雙方同意以下原則處理:1、面積誤差比絕對值在3%以內(含3%)的,據實結算房價款;2、面積誤差比絕對值超出3%時,買方有權退房;3、買方退房的,賣方在買方提出退房之日起30天內將買方已付款退還給買方,並按銀行同期房地產開發貸款利率付給利息。」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房屋層高為5.6米,實際層高為4.2米這一事實被告方認可,故按照合同約定,原告主張退房的,被告應在原告提出退房之日起30天內將買方已付款退還給買方,並按銀行同期房地產開發貸款利率付給利息。

原告主張被告構成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根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經營者有本辦法第五條第(七)項至第(十)項、第六條和第十三條規定行為之一的,屬於欺詐行為。」第六條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應當真實、全面、準確,不得有下列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服務」,被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方式讓原告誤以為買到的商品房層高為5.6米,實際層高為4.2米,故被告構成欺詐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原告購買該商品房花費了812223元,故原告主張被告賠償200000元,本院予以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六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法院判決如下:一、解除原告袁女士和被告煙臺中海福盛地產有限公司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議。

二、被告煙臺中海福盛地產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袁女士購房款812223元,並賠償利息(以812223元為基數自原告付款之日起至被告付清之日止,按照銀行同期房地產開發貸款利率計算)。

三、被告煙臺中海福盛地產有限公司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袁女士損失200000元。

新時報記者:殷玉國

【來源:濟南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判了 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全國首例!五洋債欺詐發行案判了,券商、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法院:讓裝睡的「看門人」不敢裝睡五洋債欺詐發行案一審判了,主承銷商、律所、會計所、評級公司等中介機構統統被判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 下單4276筆惡意退款3896筆 法院再判「職業吃貨」賠償淘寶
    紅網時刻記者 張金東 通訊員 周通 長沙報導繼「職業吃貨」第一案判決之後,法院近日再判「職業吃貨」賠償淘寶。值得關注的是,從2020年1月1日起,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宣告通過惡意投訴牟利的大門關閉。
  • 層高3米以上的房屋按什麼標準支付暖氣費
    且HB公司所有的房屋層高實際層高為6.2米,為統一供暖層高標準,TY公司願按5.2米的層高確定三層房屋的供熱係數1.733(5.2米÷3)。HB公司主張按《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確定的3.6米層高確定供熱係數為1.2。另TY公司主張涉案房屋為商業用房應加收30%暖氣費。因HB公司拒絕交納上述費用,TY公司訴至蓮湖區法院。
  • 江西首例網購價格欺詐案,法院判了:3倍賠償
    小吳也提出讓商家賠償的請求,因協商未果,小吳將對方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依據商家的價格欺詐行為,判處被告向原告支付三倍賠償金4920元。據了解,該案也是江西省法院系統判決的首例網絡購物價格欺詐案如果遭遇商家涉嫌虛假宣傳或欺詐
  • 裝修吊完頂,只剩2.5米,會不會顯矮
    吊完頂層高2.5米會不會矮層高:裝修中說的層高是地板上表面到樓頂下表面的距離,是指室內空間的淨高。一般毛坯房的層高在2.6-2.8米左右,低於2.6米算比較矮的,高於2.8米算高的。住宅樓房層高一般設在2.8-3米,樓板厚度12-15釐米左右,找平層在2-3釐米,地暖層在5-8釐米,鋪地磚需要5-10釐米。一般我們購買的商品房層高在2.6-2.75米左右。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婚房變兇宅,能否退房退款?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婚房變兇宅,能否退房退款?原告認為被告在售房時故意隱瞞了房屋是「兇宅」的事實,是欺詐行為,故訴至法院,請求撤銷合同,退還購房款並賠償損失。
  • 買家購1200萬豪宅要求退房 憑一份錄音打贏官司
    吳先生說,驗房時他們發現位於14層的客廳設計裝修成吊頂下沉式,導致躍層的房屋客廳無吊頂效果,層高也沒有達到合同約定的3米。究其原因是躍層的衛生間排水管道通過客廳頂部,因客廳頂部布置水管需要將客廳吊頂包得過低。  吳先生還發現,售樓部的樣板房沒有擋水坎,而實際交付的房屋涼臺與房間之間有擋水坎對生活極其不便。
  • 2.4米層高選擇2.2米衣櫃,老婆的選擇對不對,看了之後恍然大悟
    您好,我是沐宸,與您共同打造一個更加理想的居所,室內衣櫃的製作方式有三種,定製定做、木工現場製作,買成品,這三種方式的優缺點,相信被多人比較過,至於哪種好,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選購:高度:先不說別的,從衣櫃的高度來講,成品櫃的高度一般在2.2
  • 朋友買套層高4米5的複式,又在家裡砌套房,層高再高都能浪費了
    朋友這幾年拼搏奮鬥,買了一套層高4米5的複式樓,整個裝修他都親力親為。裝完後我一看,臥室和浴室在原有牆、頂面的基礎上,砌了一圈牆圍了起來,這是又在家裡砌套房?層高再高都能浪費了,還多了很多雞肋的空間死角。
  • 3米層高的優勢,原來這麼大………
    所謂層高是指,上下兩層樓面或樓面與地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住宅設計規範》建議普通住宅層高2.8米為宜,但對於追求生活品質的居者來說,2.8米顯然不能滿足生活需求。
  • 層高2.6米還能搭閣樓!厚度僅12cm能睡人,拉上去變吊頂沒人察覺
    有業主私信表示裝修時想給小戶型搭建閣樓,但房子層高只有2.6米,搭閣樓更是難上加難了,這要怎麼辦呢?別急,我最近看節目碰到了一種神器可以輕鬆解決這個問題,它就是移動閣樓,閣樓還能移動?是不是從來都沒聽過?
  • 公司及高管欺詐配股案判決 山東巨力量刑過輕?
    中新網4月6日電最新一期《財經時報》載文指出,3月25日,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人民法院以欺詐發行股票罪,判處山東巨力(000880)罰金160萬元;公司原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王清華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公司原財務處副處長張傳勝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這是國內首例上市公司及其高管因欺詐配股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
  • 搭建夾層,層高4米就足夠了,客廳1層變成2層,上下兩層採光充足
    現在小戶型偏多,開發商為了擴大銷售,將房屋的層高由一般的2.8米增加到了4米,甚至是5米,這樣業主裝修時發揮的空間就比較大了,比如搭建夾層,小戶型也能變身loft,可划算了!搭建夾層,層高4米就足夠了,客廳1層變成2層,上下兩層採光充足。
  • 長寬6米X9米,層高5.2米的小公寓室內裝修設計-平面圖二稿
    長寬6米X9米,層高5.2米的小公寓室內裝修設計-平面圖二稿先看一下原來的一稿平面布局一稿設計中的一些問題:1、客廳沒有足夠採光,面積也小,應該把客廳作為重點空間來布局2、樓梯太遠,從進門到上樓的距離應該放在空間的適中位置。方面上下樓梯3、廚房太小,這種布局在小的公寓中很常見。但還是不理想。在總結了,一稿的一些問題上,重新設計了二稿,客廳前移,利於採光,和陽臺連在一起,方便日常生活,樓梯調整到原來客廳位置,應該算位置還行。廚房採用一字型布局。
  • 廣州:使用權70年變20年,只能辦公不能居住,業主提出退房要求!
    來源:2020-12-16 09:30南方都市報訊:廣州白雲區聖地雲立方項目的購房者不僅逾期兩年多未收到樓,壞消息卻接踵而至:當初買房時開發商承諾使用權為70年,現在變成20年;複式房變平層;商住兩用變為「只能辦公,不能住人」;該項目未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等,業主為此提出退房退款要求,開發商稱資金周轉困難,正協商分為40期退款。
  • 地鐵改道、層高縮水,買了北京燕郊這個樓盤的百位業主「都想退房」
    近日,租住在北京順義的易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早就打算在燕郊買套房子,就在去年初,位於燕郊的樓盤項目——首爾甜城,以「離地鐵近」「層高3.9米」等宣傳賣點打動了他。然而最近交房時,當易先生看到該樓盤的現狀時,和眾多買了該樓盤的業主一樣,只有「退房」的想法。
  • 怎樣讓開發商退款快 退房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在我們買房子的過程當中,可能會由於某些意外的情況發生,導致我們這套房子不想再買了,想跟開發商申請退款,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退房,如果開發商同意退房的話,那麼我們需要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申請退房,接下來我們來詳細說一說怎樣讓開發商退款快?退房違約金一般是多少?
  • 層高3.6米怎麼裝修合適 裝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選購房子的時候層高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層高比較矮的話會給人很壓抑的感覺,而且裝修以後會更壓抑,層高會更低,所以在選購的時候這點問題是需要知道的。那麼層高3.6米怎麼裝修合適呢,根據具體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裝修方式。
  • 判了!江西首例
    全省首例網購價格欺詐案判了!【案情】小吳看到網上一家店鋪打出打折的標語,認為很划算,各種商品原價2100多,實付款只要1600多,這不是省了500多元嗎?付款之後,小吳心想,自己從未認真比對過同類商品的價格,不知道買到的東西是否真如店家宣稱的那麼划算,於是便翻看了商品的價格,發現一直沒有變化!